非聽不可的爵士冷門逸盤(下)

接續上個月的專欄主題,本文從「長尾無限延伸」的概念出發,參照日本樂評團體「MOONKS」的推薦清單, 來跟讀者們介紹冷門但值得推薦的爵士樂作品,而這些專輯都可以在spotify串流服務的資料庫裡找到。要提醒讀者的是,spotify部分的專輯出版年 份標示有誤,本文所標示的年份以「MOONKS」提供的資料為準。











Cholet-Känzig-Papaux Trio - Under the Whale (Altrisuoni, 2005)


Under the Whale是一張非常典型的歐洲鋼琴三重奏;優美的旋律、如詩如畫的曲風、內省式的即興演奏,與美國爵士樂以藍調為基礎、強調律動感的特色完全不同。本作的參與成員包含了法國出身的Jean-Christophe Cholet(鋼琴)、Heiri-Känzig(貝斯)與Marcel Papaux(鼓)。由於鋼琴手Jean-Christophe Cholet本來就是古典音樂訓練出身,從即興旋律裡可以聽到歐洲古典音樂對這組三重奏的影響。第四軌的「Like A Gospel」算是本作裡的少數例外,活潑俏皮的節奏,不落俗套的即興,讓整首作品洋溢著明亮爽朗的曲風,特別推薦給讀者!

Darren Barrett – First One Up (J Curve, 1998)


若缺乏有心人介紹,從全世界的音樂版圖來看,英國的爵士樂手及其作品其實是非常冷門的。即使是曾經奪得Thelonious Monk大賽優勝的英國小號手Darren Barrett,認識他的樂迷也非常之少。主因在於比起其他歐陸地區,英國的聆聽環境偏保守,所以First One Up這張不可多得的逸品被世人所遺忘,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First One Up是一張非常棒的精純咆勃專輯,為本作跨刀的樂手大多為大西洋對岸,美國出身的傑出好手,包括Aaron Goldberg(鋼琴)、Jimmy Greene(次中音與高音薩克斯風)、Kenny Garrett(中音薩克斯風)等人。有這些強悍的練家子助陣,讓本作的整體表現格外亮眼,而作為主角的Darren Barrett以陽光般閃亮色澤的小號音色魅惑聽眾,表現滿點,可說是九○年代不可多得的精純咆勃逸品!

Terje Gewelt – Hope (Resonant, 2002)


挪威貝斯手Terje Gewelt從小就學吉他,青少年時代改學電貝斯,十七歲以後開始演奏原音貝斯,啟蒙他的老師是挪威最知名的貝斯手Arild Andersen,在ECM發行過不少專輯。Terje Gewelt本人則在八○年代兩次遠赴美國繼續學習,曾跟幾位大師級的人物如Jaco Pastorius、Dave Holland上過課,在美國工作七年後回到挪威,一九九八年創立了自己的廠牌Resonant。Hope是一張貝斯與鋼琴二重奏的小品,演奏鋼琴的是法國樂手Christian Jacob,其抒情風格深受Bill Evans影響。這張專輯以演奏標準曲為主,嚴格來講,談不上犀利,亦無華麗感,但兩人精彩的對話,真摯的樂音令人感動,是一張無論如何也聽不膩的作品。

Joel Weiskopf - Change in My Life, The Search (Criss Cross, 2002)


雖然是荷蘭廠牌,Criss Cross卻是最能忠實反映美國主流爵士樂現況的唱片廠牌。尤其是百花齊放的後咆勃樂風(post-bop style),強者不知凡幾,只可惜臺灣乏人積極代理,樂迷也就沒有什麼機會認識Criss Cross旗下的藝人。這裡要推薦的鋼琴手Joel Weiskopf三重奏作品Change in My Life,演奏陣容十分堅強:貝斯手John Patitucci、鼓手Brian Blade,都是當今鼎鼎大名,足以獨當一面的「大腕」爵士樂手。演奏曲目則以原創曲為主。流暢的旋律、帶勁的律動感、細膩而知性的即興,在在證明了Change in My Life是一張不可多得的佳作。Joel Weiskopf另有一張三重奏姊妹作The Search(1998),雖然陣容不相同(貝斯手Peter Washington、鼓手Bill Drummond),但一樣地好聽,值得推薦。

John Harrison Trio - Roman Sun (Whaling City, 2001)


雖然按照「MOONKS」的推薦清單聽音樂很過癮,不過因為有些專輯實在太冷門,以致於想要寫點樂手的介紹都有其困難。我們只知道John Harrison是一位活躍於新英格蘭地區的鋼琴家,他的演奏深受Bill Evans的旋律感與和聲配置、Ahmad Jamal的律動感與即興延伸的影響。本作是John Harrison少數在網路上可以找得到樂評的專輯。唯美的旋律、搖曳的節奏,讓這張鋼琴三重奏專輯聽起來非常悅耳,即使只是當成背景音樂,都令人覺得心曠神怡,適合入門級的樂迷。像這樣平易近人的演奏風格,理應有更多作品放在串流資料庫裡才對,令人訝異的是,spotify也就只有這麼一張而已!

Geoff Eales - Red Letter Days (Black Box, 2001)


Geoff Eales是英國南威爾斯出身的鋼琴手,他的父親是當地知名伴舞樂團的鋼琴手,從小耳濡目染,聽遍五○年代活躍於北美的爵士鋼琴家如Erroll Garner、George Shearing、Oscar Peterson
Bud Powell的作品,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這張專輯具體而微地表現了Geoff Eales紮實的演奏能力:活潑的樂句、華麗的即興、還有那不可或缺的搖擺節奏,搭配Jim Mullen的吉他、Mark Fretcher的鼓、以及Roy Babbington的貝斯伴奏,構成一張令人驚艷的咆勃佳作。值得一提的是Geoff Eales是一位全才式的藝人,無論是作曲、編曲、演奏、指揮都是一把罩,流行、古典、歌劇、電視電影配樂,樣樣都來。如果他像法國的Michel Legrand一樣到好萊塢發展,相信在流行音樂界的名聲會更加鼎盛吧!Geoff Eales另有一張同廠牌的姊妹作Mountains of Fire,表現一樣地精彩,千萬不要錯過了!

Abe Rábade – Simetrías (Xingra.com, 2002)


西班牙鋼琴家Abe Rábade出身於書香世家,父母親與兄弟都是作家,他則將興趣轉向音樂,九○年代中期赴美深造,就讀於波士頓的百克里音樂學院,曾經向Joanne Bracken、Kenny Barron學習,並邀集同窗好友Paco Charlín(貝斯)與Ramon Angel(鼓)組成三重奏,畢業之後活躍於歐洲樂壇。本作Simetrías是他個人的第二張專輯,與第一張作品Babel De Sons都為「MOONKS」所推薦。Abe Rábade的作品原創性強,個人演奏風格鮮明,聽得出美國的爵士樂(尤其是後咆勃風格)與西班牙民謠的節奏對他創作的深刻影響。關於Abe Rábade,「MOONKS」寫作群的說法非常有趣。他們說:一開始挑專輯時,他們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只知道是從西班牙來的鋼琴手,買回家播放之後,不安感一掃而空。確實,Abe Rábade並非知名藝人,但他在Xingra.com的作品足以證明其實力!

Alessandro Bianchi - Something Like a Trio (Lush Tales, 2002)


除了美國之外,義大利可能是全世界擁有最多一流爵士鋼琴家的國家。優秀的藝人實在是太多,每年又有數不清的新人出道,專輯實在是聽也聽不完,即使是資深爵士樂迷也不免掛一漏萬。Alessandro Bianchi是義大利知名的鋼琴老將Franco D'andrea的學生,九歲開始學習音樂,後來也進入音樂學院接受典型的正統科班訓練。本作Something Like a Trio,顧名思義,就是一張鋼琴三重奏作品。Alessandro Bianchi的鋼琴演奏走柔美憂鬱路線,搭配貝斯手Gary Costello與鼓手Niko Schauble功力紮實的伴奏,不但整體演奏亮眼,個別即興也很精彩。即使只是串流品質的音樂,聲響表現依然令人滿意。這張專輯同時也是網路上「MOONKS JAZZ MUST 150」大力推薦的專輯,稱得上是受日本樂迷歡迎的長銷盤。

Claus Raible - Introducing The Exciting Claus Raible Trio (Organic, 2000)

很難想像這樣一張原汁原味的咆勃逸品,竟然是出自德國慕尼黑鋼琴家Claus Raible之手。他少年時代開始學習小號與鋼琴,後來進入音樂學院深造,也曾經去紐約闖蕩,組成自己的六重奏樂團,最後回到德國,在慕尼黑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擔任教職。即使沒有在北美大放光彩,Claus Raible仍是慕尼黑數一數二的傑出鋼琴家。在Introducing The Exciting Claus Raible Trio這張專輯裡,我們可聽到Bud Powell、Thelonious Monk對這位鋼琴家演奏風格的影響。如果您是咆勃樂的樂迷,這張作品絕對值得蒐藏。畢竟現在的中生代或新生代鋼琴家裡,有幾個人可以生動地再現五○年代的咆勃樂風華?Claus Raible以出類拔群的演奏說明了他的實力。

Giovanni Falzone – Big Fracture (Soul Note, 2003)


介紹了這麼多張冷門專輯,就品味來說,或許義大利小號手Giovanni Falzone的作品才真正稱得上「冷門」:激昂、神經質的小號音色,無和弦進行的自由即興與合奏,在在說明了他演奏的前衛性。不過,風格雖然前衛, Big Fracture並不會難以入耳,是一張言之有物的好作品。畢竟是曾經與Wynton Marsalis、David Liebman一起同台演出的老手,Giovanni Falzone的小號音色極具魅力,搭配小提琴、鋼琴、貝斯與鼓的伴奏,演奏氣勢驚人,聽起來相當過癮。據說Giovanni Falzone在義大利當地的現場演出往往一票難求,是擁有相當人氣的爵士藝人。聆聽口味比較多元化的樂迷請務必一試!

David Friesen – 1‧2‧3 (Burnside, 1994)


雖然加入過知名的樂手如Joe Henderson、Billy Harper 等人的樂團,也在七○年代(少數有份量的北美爵士廠牌)Muse發行個人首張專輯,後來擔任Ricky Ford、Duke Jordan、Mal Waldron等人的伴奏樂手,美國華盛頓州出身的貝斯手David Friesen卻始終像個局外人,從未獲得主流唱片界的青睞。年輕時彈過烏克麗麗與吉他的David Friesen,當兵時被調派到德國,透過自學方式彈貝斯,稱得上是個音樂奇人。以本作為例,他的演奏風格有點像Scott LaFaro(Bill Evans三重奏的貝斯手),鮮明的旋律性,即興樂句帶著深刻的自省風格,搭配Randy Porter (鋼琴)與Alan Jones (鼓)敏銳犀利的伴奏,非常悅耳好聽。spotify還有不少David Friesen的作品,應有助樂迷們認識這位貝斯手的厲害之處!

Jason Lindner – AB Aeterno (Fresh Sound, 2006)


活躍於紐約樂壇的鍵盤手Jason Lindner由於擅長作曲,亦擔任過大樂團指揮,初試啼聲的作品Premonition一推出,就受到相當好評。聽他的作品常讓我想起Chick Corea這位鬼才;慧黠、優雅又漂亮的即興樂句,不畏懼嘗試各式各樣的編制與風格,總是可以編織出格局恢弘,令人驚艷的佳作,包括MOONKS所推薦的AB Aeterno。這張專輯由西班牙的廠牌Fresh Sound發行,貝斯手Omer Avital 與負責節奏樂器的Luisito Quintero助陣,融合了爵士與民族音樂,風格非常多元。值得一提的是,本作雖然是三重奏編制,但拜三位高手之賜,演奏了各式各樣的樂器(來自以色列的貝斯手Omer Avital還演奏了中東樂器之王:奧德琴,真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聽起來有如千軍萬馬,格局恢弘大度。Fresh Sound因為發行的專輯數多,不免有些糙粕。不過請樂迷放心,AB Aeterno是一張誠意之作,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好好聆賞。

Laurent De Wilde –Spoon A Rhythm (Columbia, 1997)


「MOONKS」推薦了法國鋼琴家Laurent De Wilde兩張三重奏專輯,一張是Open Changes,另一張是本作,兩者spotify都找得到。不過要特別注意Open Changes被誤植為貝斯手Ira Coleman的專輯。Laurent De Wilde思考型的演奏深受咆勃樂前輩Bud Powell、Thelonious Monk等人的影響,風格清新而不落俗套。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但是位優秀的鋼琴手,更是知名的作家,曾經寫過鋼琴怪傑Thelonious Monk的法文傳記Monk,也有英文版問世(Jonathan Dickinson翻譯,紐約Marlowe & Company發行)。Spoon A Rhythm算得上是他的代表作,大部分都是個人創作,只有少數曲子如「’Round Midnight」與「Relaxin' at Camarillo」是向啟蒙他的偶像Thelonious Monk、Charlie Parker致敬。聽完這張專輯之後,您可能會開始懷疑:現在全世界最好的咆勃樂手,應該都不是美國人了吧?

Gordon Beck – For Evan’s Sake (Jhm, 1992)


以前在論壇專欄裡曾以「歐洲爵士聆賞會」第六回—星野秋男最終篇—紀實」一文介紹過英國爵士鋼琴手Gordon Beck。他年輕時出於對音樂的執著,放棄了工程師的穩定職業,加入薩克斯風手Tubby Hayes的樂團,六○年代後期則為美國薩克斯風手Phil Woods領軍的「歐洲節奏機器」(European Rhythm Machine)樂團效力,錄製了多張精彩作品。在我的心目中,Gordon Beck是全世界排名十名之內的優秀爵士鋼琴手。「MOONKS」這樣形容他:「雖然擅長演奏硬質性的調式爵士,不過也可以浸淫於耽美的世界中,是像萬花筒一樣的鋼琴家。」以這張向Bill Evans致敬的專輯For Evan’s Sake為例,我們可以聽到Gordon Beck演奏非常漂亮的樂句,但整體的風格並不柔美,反倒是強悍而咄咄逼人。在演出陣容方面,除了Dave Holland(貝斯)、Jack DeJohnette(鼓)這兩位老將之外,拉小提琴的是來自法國的Didier Lockwood。For Evan’s Sake是一張很棒的作品,值得買一張實體CD回來蒐藏,大推薦!

Katrine Madsen – Dream Dancing (Music Mecca, 1997)


身為歐洲頂尖的爵士歌手,來自丹麥的Katrine Madsen在臺灣的知名度卻出人意表的低。主因是她的專輯極少被代理,即使有,也只是被當成發燒片少量引進(例如她在Stunt Records發行的Close to You,還記得我是在台南的惟因唱片行買到這張專輯的),其次是Katrine Madsen走美國傳統爵士歌唱路線,以抒情曲聞名,這使得她和其他代表「正統」的美國爵士歌手區別性不高。事實上,Katrine Madsen的嗓音、搖擺感與魅力都是世界一流,而幫她伴奏的樂手(包括她的丈夫,貝斯手Jesper Bodilsen)演奏水準也很高,本作中的「Just Friends」、「Dream Dancing」與「No More Blues」等幾首曲子尤其精彩。

依照「MOONKS」推薦的一千張專輯清單,在spotify上依照發行年份倒回去聽,本來以為是很輕鬆的工作。沒想到從去年聽到今年,也不過才剛聽完千禧年以後的作品,緩步向九○年代邁進,而且有許多所謂的「夢幻逸盤」,spotify、實體唱片行中是找不到的。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即使是很狂熱的樂迷,出於各式各樣的原因,在過去二十年裡,依然可能錯失了無數精彩的作品。同好之間常說「爵海無崖」,爵士樂的領域既深且廣,不是沒有道理的。當然,spotify的資料庫依然蘊藏著無數寶藏,筆者僅以兩篇文章拋磚引玉,接下來,就請有心人繼續耐心挖掘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