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08的文章

爵士樂的秘境探奇

圖片
「歐洲爵士聆賞會」第三回紀實(上) 由爵士黑膠達人吳醫師(網路暱稱:yellow_submarine)主催的[ 歐洲爵士聆賞會 ],以分享一片難尋、市場炙手可熱的歐洲夢幻逸盤為主。這個聚會陸續舉辦過兩次,參與的同好有機會聆聽到原汁原味的首刻盤,都覺得十分過癮。這幾年來,北區的爵士同好越來越忙碌,幾乎已無固定聚會,加上音樂軟體市場急速萎縮,聊音樂似乎變成了一種奢侈,距離上一次的歐洲爵士聆賞會,時光匆匆,竟然已經過了兩年! 延續上一次的聚會形式,這次還是在音響發燒友清榮大哥家舉行,音響系統細節如左: 唱盤:Forsell Air Reference II 唱針:Shelter 901 前級:MBL 6010 後級:Audio Research VT150 喇叭:Genesis 2 根據清榮大哥描述,最近他換了放置唱盤的架子,從原來幾百塊的廉價品換成了一萬多元的木架,以Michael Jackson的「Beat It」一曲測試時,「原來的牛車變成跑車」,這首有節奏速度感的曲子,聽來敏捷有力,不會拖泥帶水,讓音響表現更上一層樓,若拿來聆聽六○年代的歐洲爵士,效果又是如何? 眾所皆知,爵士樂發源自美國,若要聆聽爵士樂,自然以美國樂手演奏的作品優先,何以需要聆聽歐洲爵士?吳醫師說,所謂歐洲爵士,其實是發揮了「一個爵士,各自表述」的精神。歐洲的爵士樂深受美國影響,這是無庸置疑的。但這些歐洲樂手並不以模仿為滿足,而是吸收了美國爵士樂的曲式、節奏形式,融合了自身的在地文化元素,從而揉捏出頗具新意的音樂作品。 在這次的分享中,除了許多珍貴的黑膠唱片之外,吳醫師也帶了幾本聆賞歐洲爵士時作為重要參考依據的工具書。 第一本是法文書 《Cote européenne du Jazz-European Jazz Album Price Guide》 (《歐洲爵士專輯價格指南》),由巴黎爵士重要推手,成立Paris Jazz Corner的 Arnaud Boubet 撰寫,主要是介紹重要的歐洲爵士唱片,並標示建議價格以供市場參考。 第二本是於今年二月及三月份發行的 《Record Collector》 雜誌(二月封面為民謠歌手鮑伯‧狄倫,三月封面為「披頭四」樂團靈魂人物約翰‧藍儂),特地作了一個英倫爵士唱片專題,涵蓋的範圍從一九四五至七○年,評介百張重要的英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