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0的文章

二OO九年爵士樂回顧:復刻篇

圖片
雖然紐約爵士月刊All About Jazz的主筆很委婉地說,二○○九對爵士樂壇而言,是「有好有壞,以及再出發的一年」(A year of troubles and triumphs—and some retooling),但筆者得更誠實點:慘烈的金融海嘯對小眾音樂的影響至大!不但許多爵士音樂節被迫停辦,連老牌爵士刊物也搖搖欲墜,不是改發行網路版(如JazzTimes,玩Facebook的讀者可以成為這本雜誌的粉絲,不定期瀏覽它的線上內容),就是大幅縮減發行刊數(如JAZZIZ,從一年十期改為四期),而創辦五十年的加拿大老牌爵士雙月刊Coda,則是幾年前就傳出財務狀況不佳,苦撐了一陣子後,終於嗚呼哀哉。Coda規劃的封面專題言之有物,樂評內容鮮少沾染商業氣息,在推廣冷門小眾的即興音樂方面功不可沒。在所有的爵士刊物中,Coda也是最常評鑑蒐藏家心目中最佳重發廠牌--馬賽克唱片(Mosaic Records)--的音樂雜誌,說起來是樂痴的枕邊書,如今Coda已成昨日黃花,令人不勝欷噓。雪上加霜的是,提供爵士及古典音樂下載服務的emusic網站,去年不知從何時開始,也停止了對台灣消費者的服務。坦白講,emusic此舉實在是令人費解。爵士樂既然是小眾音樂,不是應該把餅做大一點,讓全世界的樂迷都可以方便且合法地下載嗎?如果因為害怕mp3被複製與傳佈而停止對於部分國家的服務,豈不是逼著樂迷轉入地下,到處去尋找非法來源?許多獨立發行的CD已經夠難買了,難道藝人有敝帚自珍的心態,認為她(他)的作品只能給某些國家的樂迷方便地聆聽?筆者誠心建議這些網站應該逆向操作,用各種方式來鼓勵樂迷多聽音樂,養成珍惜、喜歡藝術創作的價值觀,為未來可能舉行的演奏或演唱會鋪路,而非以防賊心態對付消費者,否則長此以往,實非爵士樂與消費市場之福! 雖然景氣慘澹,消費緊縮,但仍有少數默默耕耘者,持續地為爵士樂貢獻心力。談到二OO九年的爵士復刻碟,ECM今年推出的3CD系列(triology)的演出陣容最為堅強,足以和馬賽克唱片公司的Mosaic Select系列分庭抗禮。ECM將七○年代膾炙人口的好碟重新包裝,以三張一套的形式問世,包括了Eberhard Weber、Manfred Schoof、Codona(由小號手Don Cherry領軍的三重奏)、Gary Burton & Ch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