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06的文章

爵士樂的秘境探奇Part II[ 增補 ]

圖片
「歐洲爵士小號聆賞會」紀實 親愛的讀者們,還記得去年筆者寫的 『爵士樂的秘境探奇:歐洲爵士樂手聆賞會』紀實 嗎?這場在吳醫師家舉行的聆賞會,不但讓參與者品嚐了一流的音樂和音響盛宴,也開闊了我們聆聽爵士樂的視野。人文薈萃的歐洲,雖然不是爵士樂的起源地,但卻很早就吸收了寶貴的多元文化養分,綻放出令人驚豔的音樂成果。可惜的是世界各大唱片公司,容或擁有不少寶貴的歐洲經典盤版權,但出於市場考量,仍較為重視美國經典作品的重發工作,所以台灣的樂迷比較缺乏機會深入瞭解歐洲爵士樂壇(特別是五○至七○年代)的表現。就這點而言,吳醫師的分享顯得彌足珍貴,填補了大部分喜歡爵士樂的朋友在這一部份的空白。 今 年的歐洲爵士聆賞會仍於七月中旬舉行,地點是樂友清榮大哥家的音響室。在這之前,筆者就曾經有幸拜訪清榮大哥,對於他的音響系統並不陌生,簡單介紹如左: 唱盤:Forsell Air Reference II 唱針:Shelter 901 前級:MBL 6010 後級:Audio Research VT150 喇叭:Genesis 2 清榮大哥喜歡的音樂範疇甚廣,他的音響並沒有特地為聆賞爵士樂而量身打造,但就聲響表現而言,無論是管樂器的「醇厚」,低音貝斯鬆軟的「彈性」或「韌度」,鼓群的「動態」或「層次」,以及整體樂器合奏的「細節」、「空間配置」或「自然度」,至少都有九十分以上的表現。這一回的歐洲爵士樂聆賞會主講人吳醫師以介紹小號手為主,筆者十分好奇的是,傑出的小號錄音,應有的聲響表現又是如何呢?就音樂性而言,這些歐洲出身(或是從美渡歐發展)的小號手,其演奏風格及作曲概念,與美國樂手又有何異同之處? Bailey (U.S.) Benny Bailey Quintet / How Deep Can You Go?, (Harvest 4E 062-35278), Sweden, 1976 一九五三年就赴歐發展的美國小號手Benny Bailey,有著相當陽剛、粗獷又黑味十足的小號音色。雖然他曾經於一九六○年返國,在Candid廠牌的邀請下錄製了一張代表性的作品Big Brass,但很快地又再度赴歐演出。整體而言,Benny Bailey在美國的知名度並不高,其重要的作品幾乎都集中於歐洲廠牌。筆者第一次對於Benny Bailey有印象,也是因為看了比利時鋼琴家Francy 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