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爵士樂回顧


往常為了準備年度專輯回顧的寫作專題,不免要做很多功課。由於國內專輯代理的策略越來越保守,向國外網站郵購CD變成每年十一月的例行公事。尤其要注意的 是:絕不能拖到感恩節才下單!因為如果那時候才跟廠商訂貨,就會碰上北美消費者瘋狂下單、搶購聖誕禮物的熱潮,要拖很久才能拿到貨。去年由於臺灣引進了很有競爭力的音樂線上串流服務 Spotify,歐、美爵士的曲單一下擴充了不少,大大省去了我向國外網購的麻煩與成本(特別是每張CD的平均運費至少要四美元),也讓一般樂迷接觸爵士樂的門檻突然降低了不少。雖然稱不上面面俱到、十全十美,不過比起授權限制多、或是更擅華語或亞洲流行歌曲的串流服務業者而言,單是驚人的爵士曲量,這個新加入的玩家就已經勝出。

那麼,去年新發行的爵士樂專輯究竟有何特色呢?首先,整體而言,由於爵士樂屬於小眾、微利市場,也因此各大唱片公司依然採保守策略,一眼望去,樂迷討論的新專輯還是以Wayne Shorter、Chick Corea、Pat Metheny等老將的作品為主。中生代如Antonio Sanchez、Joshua Redman、Dave Douglas也推出了新作,表現亦是不俗。相較之下,在缺乏宣傳資源的奧援之下,爵士新人很難有一鳴驚人的可能。再者,不知美國爵士歌手是否都跑去演唱跨界或流行歌曲?去年優秀的爵士vocal作品,幾乎都是歐洲歌手的天下,其中以法籍女歌手的表現最為傑出。最後,去年適逢帥哥小號手Chet Baker去世二十五週年,不少樂手紛紛推出致敬專輯,其中也不乏佳作。

Chucho Valdés & The Afro-Cuban Messengers – Border-Free (Jazz Village)


三年前曾經率領六重奏樂團「The Afro-Cuban Messengers」來臺灣演出的古巴鋼琴巨擘Chucho Valdés,此次發行了最近幾年的演出成果。由於演奏的是注重節奏感的非洲-古巴樂,因此本作一共有三位鼓手/打擊樂器手,其中身兼bata、guiro、唱歌甚至跳舞的Dreiser Durruthy Bambolé曾和Chucho Valdés一起訪臺,當時曾參與這場非洲-古巴爵士饗宴的樂迷們,或許還記得熱鬧滾滾的演出情景。

Border-Free雖然以非洲-古巴音樂為主,但Chucho Valdés旗幟鮮明的浪漫主義,搭配深受美國鼓手Art Blakey的「爵士信差」影響的精純咆勃曲風,讓它不折不扣地變成一張如專輯名Border-Free所示的「音樂無疆界」專輯。本作以活潑的「Congadanza」開場,快板節奏搭配Chucho Valdés攻勢凌厲的鋼琴旋律,聆聽重點是即興樂句裡挪用標準曲旋律的趣味。接下來的「Carida Amaro」則是danzon,它是受歐洲宮廷古典音樂影響的古巴舞曲,也是Chucho Valdés的擅長之一。彷彿有用不完的即興靈感,Chucho Valdés情感豐沛的鋼琴旋律令人回味再三,也是本張專輯的推薦曲。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薩克斯風手Branford Marsalis也在這張專輯跨刀演奏了「Tabu」、「Bebo」與「Abdel」三首曲子。沈穩的薩克斯風音色與Reinaldo Melian Alvarez精神抖擻的小號互為搭配,為本作增色不少。Chucho Valdés充滿信心地以Border-Free來昭告樂迷:無論是古典、爵士、拉丁或流行,只要透過他巧手打造,絕對值得一聽!


Pat Metheny - Tap : John Zorn's Book of Angels. Vol. 20 (Nonsuch/Tzadik)


Tap在臺灣發行之初,在樂迷之間掀起一陣波瀾,大家都很好奇:爵士吉他大師與古老的猶太歌謠相遇,會碰撞出什麼火花?這些年來潛心研發「orchestrionics」器樂創作法的Pat Metheny,前年推出The Orchestrion Project,他個人一口氣包山包海,舉凡傳統吉他、電吉他、西塔琴,波多黎各傳統絃樂器tiple、貝斯、鋼琴、鍵盤、電子樂器、打擊樂器…等,透過以機械驅動的合奏方式,創作出宛如交響樂團般的樂音。

Tap的創作靈感來源是John Zorn建立的古老猶太民謠歌本,此一系列稱之為「天使之書」(Book of Angels),如今已經累積了三百首曲子以上,紐約有名的爵士樂手幾乎都曾參與「天使之書」系列的演出,部分作品更深受好評。此次Pat Metheny受John Zorn之邀演出,似乎也是意料中事。比較有趣的是,Pat Metheny如何透過「orchestrionics」這種奇妙的技術,詮釋古老、神秘的中東民謠?

整體而言,本作的音樂格局大度恢弘,除了Pat Metheny的吉他神技以及巧妙的「orchestrionics」聲響表現之外,鼓手Antonio Sanchez也參與演出(或許,爵士鼓的技法千變萬化,非「orchestrionics」的機械性所能及)。這張專輯不但展現了Pat Metheny出神入化的吉他演奏、操弄「orchestrionics」的高超功力,以及對於「聲響」的完美想像,也說明了一位追求創新的吉他手,如何把樂器的潛力與音色的能量發揮到極限。Tap不僅是猶太音樂的即興版,它代表的更是Pat Metheny對於聲音表現的完美追尋。


Keith Jarrett Trio - Somewhere (ECM)


美國爵士鋼琴巨擘Keith Jarrett這幾年發行的專輯幾乎都以現場演出錄音為主,例如二○○九年的Paris/London (Testament),二○一一年的Rio。少數錄音室作品(而且是在Keith Jarrett家裡的錄音室錄製)是與貝斯手Charlie Haden的二重奏Jasmine。Keith Jarrett曾說過,由於他演奏時從來不重複自己的即興樂句,所以患有慢性疲勞症的他,在音樂會結束之後總是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恢復。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近幾年來Keith Jarrett只發行現場演出的作品。

自從La Scala發行之後,筆者就沒怎麼特別在意Keith Jarrett的獨奏作品。無意之間將他這幾年來發行的鋼琴獨奏作品拿出來聽,對於Keith Jarrett豐富的生命故事蘊藏於琴音之間,覺得非常感動。比起Rio,我更喜歡Paris/London (Testament),他心早已無所求的那種恣意,化為美妙音符,訴說著「心情其實過中年」的複雜心境。

同樣地,Somewhere也是這位鋼琴名家的銘盤,只是編制換為三重奏,除了第一軌為Keith Jarrett完全即興作品之外,演奏曲目皆以標準曲為主。專輯Somewhere的命名源自百老匯名劇「西城故事」,而「Somewhere/Everywhere十九分鐘的組曲,則是本張專輯最震懾人心的作品。聽Keith Jarrett三重奏演奏標準曲必須牢記的是,歌謠旋律只是這組三重奏的參考點而已。從那裡出發,透過三人老練、綿密的互動,加上Keith Jarrett源源不絕的即興靈感,發展成即使是長篇大論,樂迷也會覺得百聽不膩的音樂。特別喜愛爵士鋼琴的樂迷們,如果只打算買一張足以代表二○一三年爵士鋼琴的作品,由Keith Jarrett領軍的三重奏作品Somewhere絕對是最佳選擇!

Elisabeth Kontomanou Featuring Geri Allen - Secret of the Wind (Out Note)


聽Elisabeth Kontomanou唱歌,我第一個反應是「好久沒聽到這麼純粹、厚實而又靈魂味十足的嗓音了!」目前活躍於瑞典的女歌手Elisabeth Kontomanou,事實上有個非常坎坷的童年;她在法國里昂孤兒院長大,或許是因為出生背景的關係,天生有極佳的嗓音與歌唱天分,尤其擅長詮釋藍調與靈魂歌曲。臺灣唱片行的二手貨區也找得到她在Plus Lion發行的幾張專輯。

活躍於瑞典爵士俱樂部的Elisabeth Kontomanou,究竟是怎麼和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音樂系任教的鋼琴手Geri Allen搭上線呢?據說兩人是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音樂節「向Billie Holiday致敬」的音樂會裡,因同台演出而結緣,彼此都覺得應該再繼續合作。於是,幾個月後,在製作人的支持下,Geri Allen飛到法國,與Elisabeth Kontomanou合力完成了Secret of the Wind。

Secret of the Wind的製作概念非常單純:讓Elisabeth Kontomanou盡情發揮她的嗓音特色,演唱黑人歌曲,曲目則以福音詩歌、靈魂及流行曲為主,原創曲只有兩首,皆為Elisabeth Kontomanou本人所作,分別為「Everybody Was Born Free」以及專輯同名曲「Secrets Of The Wind」。而Geri Allen則扮演伴奏角色,襯托Elisabeth Kontomanou情感豐沛的嗓音。

Elisabeth Kontomanou讓我想起Carmen McRae高超的演繹(phrasing)技巧以及Sarah Vaughan音域寬闊的好歌喉。遺憾的是她活躍於歐洲,發片的唱片公司規模也不大,在北美的知名度不夠高,要不然應該以她的天賦異秉,要像Dee Dee Bridgewater那麼紅,應該不是問題吧!

Cécile McLorin Salvant – WomanChild (Mack Avenue Records)


相較於Elisabeth Kontomanou以天賦異秉取勝,同樣有法國血緣的Cécile McLorin Salvant則以訓練有素的歌唱技巧見長。這位二○一○年Thelonious Monk爵士歌唱冠軍,前年就曾經在鋼琴手Jacky Terrasson 的專輯Gouache演唱了兩首歌曲,分別為浪漫可愛的法國歌謠「Je Te Veux」以及帶著藍調味的「Oh My Love」。

在眾人期待之下,Cécile McLorin Salvant於去年正式在美國發行了首作WomanChild,作品問世之後果然大受矚目,許多爵士樂評人紛紛選為年度最佳專輯之一。Cécile McLorin Salvant受過嚴謹的古典聲樂訓練,後來又在老師的指導下,廣泛吸收藍調與爵士即興的歌唱技巧。博聞強記的她,可以將Bessie Smith、Billie Holiday等人的嗓音模仿地唯妙唯肖,對於音樂的情緒更是掌握得恰到好處。

雖然只有二十五歲,Cécile McLorin Salvant對於整個二十世紀美國的藍調或流行曲,卻是再熟捻不過。年輕卻又老道的她,就像聲音的魔術師一般,以高超的演唱技巧賦予每首曲子獨立的個性,透過她活潑多元的演唱技巧,整體音樂也鮮明生動了起來。在選曲方面,從Bessie Smith唱紅的傳統藍調「St. Louis Gal」、Cécile McLorin Salvant的個人創作「WomanChild」、法文歌曲「Le Front Caché sur Tes Genoux」、到爵士經典曲「Jitterbug Waltz」,都可聽出專輯製作的用心與編曲巧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Aaron Diehl(鋼琴)、 Rodney Whitaker(貝斯)、James Chirillo(吉他)與 Herlin Riley(鼓)等人的精彩的伴奏,尤其是Aaron Diehl行雲流水而又細膩的鋼琴演奏,與Cécile McLorin Salvant的古靈精怪相得益彰,讓WomanChild成為去年爵士vocal的必聽盤之一。這張專輯臺灣雖然沒有引進CD,不過已經在線上串流服務上架了,請讀者務必聽聽看!

triosence - Turning Points (三思三重奏 / 轉捩點)(Sony)


若沒有特別提醒,爵士同好們或許已經忘記,這個來自德國的鋼琴三重奏「triosence」(由鋼琴手Benhard Schuler、貝斯手Matthias Nowak或Ingo Senst、鼓手Stephan Emig組成)去年也發行了新專輯Truning Points。雖然來自前衛爵士大國-德國-「triosence」的作品卻極為悅耳動聽 或許也說明了為何Sony這麼積極地宣傳他們的作品,而「triosence」在Sony發行的所有作品,目前臺灣也都買得到CD,再加上Spotify上架的兩張舊作。喜歡三重奏的朋友大可盡情享用,這也算是樂迷的「小確幸」吧!

 我曾經在專欄文「爵士樂的輕食時間:介紹幾張爵士女聲專輯」介紹過他們為歌手伴奏的作品triosence ft. Sara Gazarek -Where Time Stands Still(Sony,2010;三重感受  /  當時間靜止 )。所謂「triosence」,之前被譯為「三重感受」,現在則改為「三思三重奏」,後者的翻譯可能比較貼切,因為在鋼琴三重奏的演奏架構裡,彼此一方面要成為支撐、穩定對方的平衡體,另一方面,無論是鋼琴、貝斯或鼓,都有機會扮演舞台上的主角。「triosence」可說是為當今的鋼琴三重奏作了一個完美示範。

在選曲方面,Truning Points在鋼琴手Bernhard Schuler的主導下,除了最後兩首曲子之外,收錄得幾乎都是原創曲。這些曲子旋律悅耳、風格平易近人,尤其適合入門級的樂迷。對資深樂迷來說,無論是即興或是合奏,Truning Points也是一張很出色的作品。在大廠牌的奧援下,錄音成果的表現自然十分亮眼;晶瑩踢透的鋼琴、鬆軟的貝斯Q感、細膩的鼓群動態,再加上合奏時的激昂、豐沛的情感,是一張錄音活生感很強的逸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二○一一年於桃園舉辦的「百年爵唱 ‧ 秋天聽見鄧雨賢音樂會」,「triosence」曾經獲邀演出,改編了臺灣作曲前輩鄧雨賢的經典名曲「望春風」,此次特地收錄於專輯最後一軌,對臺灣樂迷而言,可謂誠意十足!

Grégory Privat - Ki Koté (GPG Music Productions)


Ki Koté是一張以拉丁節奏為主的爵士即興之作,類似作品中最有名的應該是Chick Corea於一九七二年發行的經典盤Return to Forever,輕快爽朗的節奏、清新的女聲、洋溢著自信的鋼琴旋律,同樣出現於爵士鋼琴新秀Grégory Privat領軍的新作之中。出生於法屬加勒比海Martinique島的Grégory Privat,父親是加勒比海地區知名樂團「Malavoi」的鋼琴手,從小浸淫於音樂環境之中,很早就發展出對音樂的興趣。

青少年時期的Grégory Privat從古典轉向爵士,此時他也開始創作並進行live house演出。進入法國的大學之後,又出於對音樂的熱愛,放棄了工程主修,跑到競爭激烈的巴黎去發展自己的音樂生涯。Ki Koté是這位鋼琴家首張專輯,也是他獻給自己以及樂迷的誠意之作,無論是創作、編曲或是即興技巧都非常到位,而與他搭配的小號手Renaud Gensane、鼓手Sonny Troupé、或是負責節奏樂器的Olivier Juste,也都扮演了關鍵的支撐角色,讓Ki Koté成為去年最值得聆聽的拉丁爵士專輯之一。

最令人感動的是,即使爵士樂的演出與創作環境如此蕭條,仍然有無數像Grégory Privat這樣的年輕樂手,無怨無悔地以熱情及活力追求音樂創作的理想。爵士樂發展至今,已經有百年以上歷史,即使如此,每年進行專輯回顧時,總是有令人驚喜的新人新作持續出現,或許這也是撰寫本文最大的樂趣之一吧!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