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號手唐納德‧拜爾德Donald Byrd與他的精純咆勃黃金年代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有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主張觀察事物的定性、規律與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掌握知識,建立巨大的力量,他的主張對整個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影響深遠。正因為「知識」是如此地重要,所以近代列強在進行社會改造時,「教育」是促進國家發展的不二方針。

二次戰後的美國爵士樂壇並沒有太多黑人樂手接受高等教育。有意思的是,當時對現代爵士樂非常捧場的樂迷,大多是白人大學生。不過,曾經有這麼一位黑人小號手,五○年代初期就進入大學音樂系,篤信「知識就是力量」的他後來還取得曼哈頓音樂學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碩士學位。七○年代時,他一邊在霍爾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音樂系教書,一邊念法律博士。最令人佩服的是,八○年代時,他還進一步取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音樂教育博士學位。讀者或許會認為學歷高低與演奏表現並無關係。但正因為這位仁兄是爵士樂壇裡罕見的高學歷樂手,所以他能夠比別人早一步認清著作財產權之於創作型樂手的重要性,不但保護了自己,也讓其他才華洋溢的後進免於被唱片公司剝削。這位小號手名叫唐納德‧拜爾德(Donald Byrd),而他所提攜的後進,最有名的莫過於至今依然活躍的爵士鋼琴大師Herbie Hancock。一九六二年,唱片公司要為Herbie Hancock錄製第一張個人專輯Takin' Off時,提出的條件就是要他放棄音樂版權。Herbie Hancock聽從「師父」Donald Byrd的話斷然拒絕,當他站起身要離開會議室時,唱片公司代表的態度馬上軟化,於是Herbie Hancock不但順利發行專輯,也保留了所有創作的版權。Takin' Off專集中最有名的曲子是「Watermelon Man」,由於拉丁樂手Mongo Santamaria稍後重新演奏了這首作品,大受歡迎,Herbie Hancock因而名利雙收,至今「Watermelon Man」依然是這位鋼琴家的招牌曲。

如果沒有拜爾德的諄諄告誡,彼時還是菜鳥的Herbie Hancock可能會因為急著想發片,輕率地放棄版權,這位音樂神童的命運或許會改寫。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僅是將拜爾德貼上「少見的高學歷爵士樂手」、「提攜後進不遺餘力的藝人」之標籤,而不去論究他對於精純咆勃樂(hard bop)的貢獻,那就未免太小看他的才華了。

如同五○~六○年代那些曾經為鼓手Art Blakey效力的小號手一樣,拜爾德曾經是「精純咆勃養成班」—「爵士信差」樂團(Jazz Messengers)—的一員,即使他的小號音色沒有像Lee Morgan或Freddie Hubbard那麼陽剛,演奏的即興樂句「砲火」也沒那般炫技或猛烈。但作為Clifford Brown之後受矚目的小號手,無論是作曲或演奏,拜爾德的實力都不容忽視。

尤有甚者,從五○年代到七○年代中期,拜爾德對於音樂市場的調適功力,並不亞於鋼琴手Horace Silver。正因為有拜爾德或Horace Silver這樣的藝人,「藍調之音」唱片公司(Blue Note Records)得以在爵士樂市場走下坡、風雨飄搖的七○年代時,靠著發行靈魂、放客以及爵士搖滾(Jazz Rock)的專輯延續其命脈。而拜爾德跟他在豪爾德大學的學生共同合作,於一九七三年發行的Black Byrd,更成為「告示牌」排行榜上的暢銷曲。他的創作後來更成為Acid Jazz樂團US3、或是饒舌歌手Public Enemy、Ice Cube取樣的素材。如果沒有拜爾德,不要說Herbie Hancock,連唱片公司的命運、爵士樂史都有可能改寫呢!

俗語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曾接受過九○年代後期Neo Soul運動洗禮的年輕樂迷,可能會比較喜歡Black Byrd、Places and Spaces這類走靈魂樂路線、較偏流行的作品。對爵士樂迷而言,拜爾德最好的作品仍然是集中於五○~六○年代。這段期間的美國爵士樂不但有大量的黑膠唱片問世,最優秀、最有才華的黑人樂手也都投入爵士樂創作、演奏,積極建立自己的曲單,並透過在紐約市的Café Bohemia、Half Note、Birdland等俱樂部之演出,切磋琢磨,打造了「精純咆勃樂黃金期」。拜爾德最好的爵士樂作品都在這段期間問世。

入門者可先從拜爾德在藍調之音的錄音,特別是Byrd in Flight、At the Half Note Café Vol.1 & 2(現場演出)、Free Form、Byrd in Hand幾張專輯著手。聽出興趣之後,可以回溯他五○年代的在Transition Records發行的Byrd's Eyeview、Byrd Blows on Becon Hill兩張逸品(日本的EMI曾重新發行CD),以及一九五八年他在法國巴黎與比利時薩克斯風手Bobby Jaspar合作的Parisian Thoroughfare、Byrd in Paris(環球的「Jazz in Paris」系列)。

對於精純咆勃已有心得資深樂迷,建議不妨將拜爾德與上低音薩克斯風手Pepper Adams合作的專輯拿出來溫習,例如:Off to the Races、Royal Flush、The Cat Walk、At the Half Note Café Vol.1 & 2、Byrd in Hand等,再一次體驗兩人激昂對尬的戲劇性,以及精純咆勃樂爽直、快適的樂風。而拜爾德與薩克斯風手Gigi Gryce曾經共組「Jazz Lab」發行的專輯New Formulas from the Jazz Lab,筆者曾以「咆勃樂天空的一顆流星:談被忽略的薩克斯風手Gigi Gryce」一文介紹過,本文不再贅述。

以下依照發行年代,介紹拜爾德的精純咆勃代表作。

Byrd's Eyeview(Transition Records,1955)


五○年代中期,剛服完兵役的拜爾德來到紐約學習音樂,一邊尋找發展機會。Kenny Dorham離開「爵士信差」之後,拜爾德成為該樂團的當家小號手,Byrd’s Eyeview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下誕生,參與的樂手幾乎都是「爵士信差」的成員,包含了團長Art Blakey(鼓)、Horace Silver(鋼琴)、Hank Mobley(次中音薩克斯風)與Doug Watkins(貝斯)等人,說它是一張「爵士信差」樂團的作品並不為過。由於另一位優秀的小號手Joe Gordon也參加了本張專輯的錄音,形成激烈的「雙頭小號」大戰,無論是原創曲或標準曲,兩人你來我往,演奏功力十分到位。深受Clifford Brown影響的拜爾德,小號音色厚實醇美,十分迷人。Joe Gordon後來因火災意外喪生,留下來的個人專輯只有Introducing Gordon Lookin' Good!。Byrd's Eyeview中可以聽到他與拜爾德高潮疊起的對奏,更屬難得。

Byrd Blows on Beacon Hill(Transition Records,1956)


Byrd Blows on Beacon Hill是一張以四重奏編制為主的作品,參與專輯錄音的成員為Doug Watkins(貝斯)、 Ray Santisi(鋼琴)與 Jim Zitano(鼓),據說當時是波士頓貝肯丘(Beacon Hill)最棒的節奏組合。平心而論,Byrd Blows on Beacon Hill並不是一張「純種」的精純咆勃作品,拜爾德演奏的曲目以三○年代的流行曲為主,如「Polka Dots and Moonbeams」、「People Will Say We’re in Love」、「Stella by Starlight」等。除了第四軌「If I Love Again」可明顯聽出咆勃樂的影響之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慢板的搖擺節奏中,展開拜爾德抒情、舒適的小號即興。這張專輯問世的前一年,拜爾德最尊敬的小號前輩Clifford Brown在Verve發行了一張Clifford Brown with Strings,以詮釋抒情或流行曲為主,對於拜爾德發行這張專輯不無影響。

Byrd in Paris(Gitanes Jazz Production,1958)
Jazz in Paris: Parisian Thoroughfare(Gitanes Jazz Production,1958)



這兩張專輯本為同一天現場錄音,因為長度關係分為兩張唱片,由Brunswick發行,故合併介紹較為適合。雖然是在法國巴黎演奏的作品,不過除了薩克斯風手Bobby Jaspar為比利時人之外,Walter Davis Jr.(鋼琴)、Doug Watkins(貝斯)與Art Taylor(鼓)都是不折不扣的美國樂手。雖然CD重製轉錄的效果並不理想,Walter Davis Jr.的琴音聽起來尤為稀薄,但此一樂團好似職棒大聯盟明星球員,虎虎生風地演奏咆勃樂,高手過招,絕無冷場,聽來仍是過癮。幾首較長的作品如「Parisian Thoroughfare」、「Dear Old Stockholm」、「Paul's Pal」與「The Blues Walk
,拜爾德頗具氣勢的小號即興尤為精彩。

從拜爾德在巴黎的現場錄音,特別是詮釋不同曲子的手法,不難聽出他想要建立自我風格的野心。從咆勃與搖擺樂過渡到精純咆勃樂,拜爾德深受這些與他同台表演樂手,尤其是Bobby Jaspar Walter Davis Jr.的啟發,吹得比以前更奔放,即興延伸也很有深度。回到美國之後,拜爾德在「藍調之音」發行了首張專輯Off to The Races,從此開展他演奏生涯的第一個高峰期。

Off to The Races(Blue Note,1958)


日本爵士樂評人常以「一球定勝負」來形容不可多得的唱片,拜爾德在藍調之音所發行的第一張個人專輯Off to The Races可算是其中之一,原因之一是演出陣容堅強,參與錄音的樂手都是獨當一面的實力派藝人,包括了Jackie McLean(中音薩克斯風)、 Wynton Kelly (鋼琴)、Pepper Adams (上低音薩克斯風)、Sam Jones(貝斯)、 Art Taylor(鼓)等人;原因之二是這張專輯收錄了三首拜爾德的原創曲,由高手如雲的班底演奏,表現更是傑出。

曲子以快節奏的「Lover Comes Back to Me」展開序幕,Pepper Adams圓熟沉穩的上低音薩克斯風音色、搭配拜爾德連珠砲似的小號旋律、再加上Jackie McLean創意能量充沛的中音薩克斯風演奏,融合了咆勃與調式風格,最後再回到主旋律,劃下完美的句點。第二軌是抒情曲「When Your Love Has Gone」,拜爾德將這首曲子吹得楚楚動人,絲毫不輸給他敬佩的前輩Clifford Brown。拜爾德在巴黎音樂會曾演奏過「Paul's Pal」(第四軌),此次進錄音室再度詮釋,編曲的方式沒有太大的差異,不過因為換了伴奏樂手,可聽出即興風格很不相同,巴黎演奏會的版本比較輕鬆灑脫、Off to The Races的旋律構築比較縝密,不變的是拜爾德自信滿滿的小號旋律。

Byrd in Hand(Blue Note,1959)


雖然和Off to The Races一樣,Byrd in Hand也是六重奏編制,有三位擔任「前線」演奏的樂手,不過Charlie Rouse(次中音薩克斯風)取代了Jackie McLean、Walter Davis Jr.取代了Wynton Kelly,但整體演奏的火熱程度、個別即興的圓潤成熟,完全不輸給前一張專輯。若要說兩張專輯有何差別,那就是Charlie Rouse沒有Jackie McLean那麼前衛,仍以演奏咆勃樂句為主,從第一軌「Witchcraft 或第二軌「Here Am I」就可聽出他的即興演奏仍緊扣住和弦進行,即使少了一點突破框架的辛辣感,但卻讓整體演奏洋溢著世故成熟之美。

第三軌的「Davil Whip」長度較短,但實驗企圖較強,作為彼時精純咆勃急先鋒的拜爾德,採用大量調式演奏的技法詮釋自己的作品,曲子進行得非常緊湊。接下來的兩首曲子「Bronze Dance」、「Clarion Calls」為鋼琴手Walter Davis Jr.所作,搖擺節奏中帶出饒富創意的編曲手法,驗證了當時的樂手集創作及演奏長才於一身,他們的創作至今聽來仍然雋永、回味無窮。

At the Half Note Café Vol.1 & 2(Blue Note,1960)


進入六○年代之後,Donald Byrd所協助建立的精純咆勃風格已經發展得很成熟,而At the Half Note Café Vol.1 & 2兩張一套的現場錄音作品則為現代爵士樂的榮景作了見證。五○年代中期的拜爾德,特別是他在巴黎音樂會的演出,受到咆勃樂的影響較深。五○年代後期的拜爾德開始轉型,不但大量推出自己的創作、對於編曲與即興旋律再三斟酌、更在部分曲子中採用調式技法,At the Half Note Café Vol.1 & 2很明顯地反映了這些特徵。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是現場演出的關係,拜爾德與老搭檔Pepper Adams都沒有長度限制,兩人即興演奏得特別奔放。曲目則以Duke Pearson及拜爾德的個人創作為主,Duke Pearson也在現場擔任鋼琴演奏工作,即興表現亦相當傑出。

或許有樂迷會擔心At the Half Note Café Vol.1 & 2的現場錄音品質,會不會如更早的巴黎音樂會那般稀薄?筆者可以向讀者打包票:這兩張一套的專輯係由美國有史以來最好的爵士樂錄音師Rudy Van Gelder負責,CD重製品質也並不差,聲響表現算是相當厚實有份量,相信樂迷會聽得過癮才對。

Byrd in Flight(Blue Note,1960)


筆者究竟是何時何地購入這張專輯的CD版?如今已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引領我進入博大精深的現代爵士樂世界,Byrd in Flight絕對是其中一張關鍵專輯。Byrd in Flight是美國製作人Michael Cuscuna於九○年代企劃、發行的「鑑賞家系列」專輯之一,原始的黑膠唱片編號4048,發行之初可能沒有獲得太多迴響,後來重發CD時,在臺灣要入手也相當困難,如此精彩的一張專輯就此被埋沒,令人倍覺惋惜。

Byrd in Flight是拜爾德在藍調之音的第四張作品,和他的首張專輯Off to The Races一樣,擁有鑽石級的演出陣容,包括拜爾德在Half Note Café 現場演出的搭檔Duke Pearson(鋼琴)、Lex Humphries(鼓)、更早合作過的Doug Watkins Reggie Workman(兩人皆為貝斯手,輪流跨刀)、Hank Mobley(次中音薩克斯風)、曾參與Off to The Races錄音的中音薩克斯風手Jackie McLean。

Byrd in Flight最觸動人心的莫過於開場曲「Ghana」,據說拜爾德作這首曲子是為了慶祝一九五七年時非洲的甘納共和國從英國獨立出來。反覆的鋼琴和弦,靈巧的鼓韻引領激昂的主旋律,然後是個別樂手大展伸手的即興演奏,由拜爾德溫潤的小號旋律開始、接續其後的是Duke Pearson鏗鏘有力的鋼琴旋律、Hank Mobley雄渾的薩克斯風演奏、以及Lex Humphries炫技的鼓群先後出場,最後再回到主旋律,說它是一首表現完美的曲子,一點都不為過。

Free Form(Blue Note,1961)


Free Form的演出陣容非常特別,包括了當時還很年輕的Wayne Shorter(次中音薩克斯風)、Herbie Hancock(鋼琴)、Billy Higgins(鼓)以及Butch Warren(貝斯)。曲目方面,除了第二軌「Night Flower」是Herbie Hancock所創作的抒情曲之外,其餘都是拜爾德本人的創作。拜爾德在這張專輯裡嘗試了各種風格。第一軌「Pentecostal Feeling」走的是放客爵士的路線,搭配Herbie Hancock的鋼琴演奏尤其對味。第三軌的「Nai Nai」則是典型的精純咆勃作品,拜爾德清亮明朗的小號搭配Wayne Shorter慧黠的薩克斯風即興為其特色。最特別的是專輯同名曲「Free Form」(第五軌)。如曲名所示,無論是薩克斯風、鼓或鋼琴的即興,完全走前衛路線,鬆散而變化多端的鼓韻、驚心動魄的薩克斯風旋律,拜爾德放手讓這些年輕的樂手發揮所長,犀利的即興表現令人驚艷。

這張專輯完成三年後,Wayne Shorter、Herbie Hancock加入了小號手Miles Davis的樂團,再歷經數年鍛鍊,終於成為爵士樂壇的明星級人物。

拜爾德在藍調之音還有多張優秀的作品,限於篇幅未及一一介紹。這位將一生奉獻給音樂、提攜後進不遺餘力的小號手,於今年二月四日不敵病魔辭世,享年八十歲。讀到這樣的消息,總是令樂迷們格外傷感。不妨放幾張拜爾德在藍調之音的專輯,紀念一下這位偉大的小號手,好好品味精純咆勃的幾張力作。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