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爵士聆賞會」第六回—星野秋男最終篇—紀實(上)


去年由爵士同好吳醫師主催的第四及第五回「歐洲爵士聆賞會」,以「受星野秋男啟發的分享」為主題,分享了不少罕見的優質黑膠唱片。身為知名的日本音樂研究家兼樂評人,星野秋男於二○○九年發行了《歐洲爵士黃金時代ヨーロッパ・ジャズの歴史》(《歐洲爵士黃金時代‧歐洲爵士樂的歷史》)一書,堪稱有史以來寫得最好的歐洲爵士著作。筆者有幸參與吳醫師主辦的兩回分享,並將聆賞過程詳細記錄於本專欄中,錯過但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找去年的《音響論壇》來參考。我之前曾經提過,星野秋男在《歐洲爵士黃金時代》一書的彩色頁裡,列出了二十四張他認為是「金字塔頂級」的歐洲爵士唱片。歷經了第四回及第五回的分享,透過吳醫師的精闢介紹,筆者本來以為這二十四張唱片聽得差不多了,應該沒有遺漏吧?實非如此,本回歐洲爵士的分享,仍是以星野秋男的選擇及論述為主軸,仍有一些重要的樂手以及他們的作品尚未在聆賞會中提及,果然是樂海無涯!

先交代一下本次歐洲爵士聆賞會的類比播放統:
Garard 401 盤 + 陳正雄先生監製的盤座 
前級:陳正雄先生WE前級
後級:陳正雄先生WE後級
唱臂 + 唱頭的組合為:
Stereo:SME-V + VDH grasshopper III
Mono:Ortofon 309 + Ortofon CA 25 Di
喇叭:Tannoy 15吋紅頭號角 + 復刻 G.R.F. Autograph 音箱

數位系統則採用Studer A730播放CD。吳醫師在分享會結束後特別說明,這次使用的唱臂、唱頭跟前次不同,Stereo 黑膠唱片使用 SME-V+VDH grasshopper,具有開闊的音場與解析力等特色,音色明亮開朗,跟前次 Ortofon SPU 的溫暖柔和表現大不相同。 而用 Ortofon 309 +Ortofon CA 25 Di 播 Mono  黑膠唱片 (例如Don Rendell-Ian Carr 五重奏的作品),呈現出來的則是精緻典雅,但音場較窄的音色。

此次分享從英國樂手的作品開始,接下來轉進法國,介紹爵士樂長青樹:鋼琴手Georges Arvanitas的作品,然後花點時間介紹六○年代的波蘭爵士樂,並介紹名不見經傳的德國樂手Joe Haider之作品,最後再回到六○年代後期的英國樂手,以Don Rendell-Ian Carr五重奏的專輯Dusk Fire劃下句點。

1. Graham Collier:Songs For My Father ( Fontana 6309006 ), 1970


談到英國具有代表性的貝斯手,樂迷想到的可能是當今仍非常活躍的Dave Holland。他曾經在歐洲最大的即興音樂獨立廠牌ECM發行了許多重要的作品,近年來也曾和西班牙知名的佛萊明哥吉他手Pepe Habichuela合作了一張名為Hands的專輯,頗受好評,臺灣也有引進。

就英國爵士樂發展史而言,Graham Collier稱得上是Dave Holland的老前輩了。身為英國第一個拿到獎學金去百克里音樂學院求學的樂手,Graham Collier不但是一個音樂作曲全才,也是可敬的爵士樂教育工作者。他不但協助創設了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爵士樂學位課程,更是首位獲得英國國家藝文基金會補助的爵士樂手。除了留下豐富的音樂創作,建立英國爵士樂的「本土」特色之外,Graham Collier的貢獻還包含了提升了爵士樂在英國的藝術地位。英國爵士樂之所以能在六○年代末站穩腳步,甚至發展出獨樹一幟的特色,Graham Collier功不可沒。

Songs For My Father是Graham Collier最好的作品,整張專輯以六重奏為主,演出陣容都是當時英倫爵士的一時之選:例如Harry Beckett(小號)、Alan Skidmore(次中音薩克斯風)、Phillip Lee(吉他)、John Taylor(鋼琴)…等人。這張作品的特色在於:作曲形式是嚴肅的,但在演奏技巧以及即興變化十分巧妙,洋溢著趣味,也因此它可以在音樂類型(調式爵士)、技巧與創意三方面,取得了絕佳的平衡。

吳醫師選播的曲子是第一及第二軌的「Seven-Four」以及「Ballad」。在張力十足的調式(反覆和弦)演奏中,帶出了「Seven-Four
張牙舞爪的管樂合奏。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率先進行即興演出的Phillip Lee 「Q度」十足的吉他,以及接下來Harry Beckett陽剛味的小號與Alan Wakeman師法John Coltrane風格的高音薩克斯風,在吳醫師的GRF-R Cabinet上,其聲響的表現都非常的理想。

將這張專輯選為「金字塔頂級」歐洲爵士唱片」的星野秋男如此說道:「強烈的驅動感與迫力,再加上鋼琴手John Taylor收割了調式爵士的(創作)果實,其演奏令人振奮不已。」透過Graham Collier一流的作曲與卓越的編曲功力,Songs For My Father證明了英國樂手在歐洲爵士樂壇的優秀實力。

2. Gordon Beck Trio:Gyroscope ( Morgan Records MJ1 ), 1969


英國的爵士鋼琴好手如雲,筆者偏愛這兩位樂手:Keith Tippett Gordon Beck。Keith Tippett的風格較偏前衛,Gordon Beck則折衷許多,他的演奏有點像Kenny Barron,擅長演繹流行曲,可以把旋律玩得流暢漂亮,不但是一流的伴奏樂手,也是獨當一面的琴鍵高手。

星野秋男以「寬廣的守備範圍」來形容Gordon Beck擅長演奏各式各樣的樂風。說起來Gordon Beck也是英國爵士樂的前輩,年輕時因為喜歡音樂,放棄了工程師的工作,加入了次中音薩克斯風手Tubby Hayes的樂團,後來也曾擔任倫敦爵士俱樂部「Ronnie Scott」的常駐鋼琴手。

Gordon Beck真正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是六○年代後期的事情了。當時他加入了美國中音薩克斯風手Phil Woods領軍的「歐洲節奏機器」(European Rhythm Machine)樂團,錄製了不少重要作品。「歐洲節奏機器」的成員可說是當時歐洲爵士樂壇的黃金陣容,除了Gordon Beck之外,還包括了來自法國的低音貝斯手Henri Texier 與瑞士的鼓手Daniel Humair,他們後來都成為獨當一面,對歐洲爵士樂走向有舉足輕重影響的樂手。

一九六七年開始,Gordon Beck陸續錄製了幾張由他個人領銜的重要作品,其中Dr. Dolittle Loves Jazz Half Jazz 6 Pense係以電影音樂為素材為主,改編成爵士樂。接下來發行的Gyroscope(個人第三張作品)以及Experiments with Pops兩張專輯則是Gordon Beck創作生涯的里程碑,也是星野秋男最稱道的作品。

此次分享會播放的專輯,堪稱是Gordon Beck最有野心的創作Gyroscope。整張作品以鋼琴三重奏為主,伴奏樂手包括了Jeff Clyne(貝斯)與Tony Oxley(鼓)。吳醫師選擇播放的音樂是專輯同名曲「Gyroscope」與「Romantic Melody」。仔細聆聽「Gyroscope」,不難發現這首曲子深受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特別是無調性音樂的影響;解構旋律,再重新組合。「Romantic Melody」則與「Gyroscope」大不相同,類似標準曲的漂亮旋律,帶出了浪漫的氣氛。

Gyroscope導入了自由爵士的演奏精神,帶給聽眾緊張刺激感,而當時還非常年輕的鼓手Tony Oxley銳利的演奏,則賦予了整體演奏新鮮的感受。關於這點,星野秋男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Gordon Beck和美國的小號手Lee Morgan年紀差不多(Gordon Beck年長Lee Morgan兩歲),可說是同一世代的樂手,但以風格表現而言,Gordon Beck的演奏幾乎聽不出咆勃樂的影響,說明了大西洋彼岸的英國樂手,確實開拓出與美國爵士樂不一樣的道路。

3. Jan Garbarek & Terje Rypdal:The Esoteric Circle ( Flying Dutchman FD 10125 ), 1969


在星野秋男列出的二十四張「金字塔頂級」歐洲爵士唱片中,北歐樂手的代表性作品為薩克斯風手Jan Garbarek的Til Vigids(NJF LP-1, 1967)、吉他手Terje Rypdal的Bleak House (Karrussel 2915 053)。關於這兩張專輯,吳醫師有不同的想法。他指出當時才二十歲的Jan Garbarek自費發行的Til Vigids時,是在奧斯陸大學學生的協助下問世,限量五百枚,在拍賣市場中確實罕見,但就各人喜好而言,The Esoteric Circle可能更具有代表性。

Jan Garbarek出生於挪威,年輕時曾向美國爵士作曲大師George Russell學習,並曾與老師合作,在Bob Thiele(也是Impulse!廠牌創辦人)主持的Flying Dutchman廠牌發行了Othello Ballet Suite 
Electronic Sonata for Souls Loved by Nature等專輯。

目前樂迷所熟知的Jan Garbarek作品幾乎都是他在ECM所發行的,早期較具代表性的是他與美國鋼琴家Keith Jarrett合作的Belonging (1974)以及My Song (1977),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可能是走北歐民謠及世界音樂路線的即興專輯,如Witchi-Tai-To、Madar、Ragas and Sagas、Officium等。在四十年的演奏生涯裡,Jan Garbarek的風格持續地變化,從早期帶有明顯John Coltrane、
Albert Ayler的風格,到中後期受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的影響,純粹、尖銳而綿延的薩克斯風音色為其特色。

這裡所介紹的專輯The Esoteric Circle是Jan Gabarek、Terje Rypdal合作的成果,伴奏樂手包括了Jon Christensen(鼓)、Arlid Anderson(貝斯)。吳醫師選擇播放的是「Traneflight」以及「Rabalder」。據說Terje Rypdal的吉他演奏實力足以和美國搖滾吉他傳奇Jimi Hendrix等量齊觀,不過他的知名度低很多。以本作The Esoteric Circle為例,薩克斯風或鼓的即興聽起來都有些許搖滾樂風,卻又不失自由爵士的前衛色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專輯封面的雕塑作品係由挪威知名的藝術家Gustav Vigeland所創作,他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獎章的設計人。

4. Pepper Adams Quartet:Live In Europe feat: Georges Arvanitas (Impro 02 - EPM 151952), 1977


談到上低音薩克斯風(baritone),樂迷想到的可能是酷派爵士的代表人物Gerry Mulligan。相對於Gerry Mulligan的高知名度與人氣,Pepper Adams就顯得沒沒無名。若要挑一張Pepper Adams的個人代表作,或許也不知道從和著手吧!確實,Pepper Adams最有名的專輯似乎都是為人作嫁,John Coltrane的Dakar、Lee Morgan的The Cooker、Charles Mingus的Blues & Roots、Chet Baker的Chet…您或許不知道,這些夢幻逸盤都有Pepper Adams的參與哩!

戴著近視眼鏡,長相斯文的Pepper Adams,似乎從來都不愛搶鋒頭。然而,您可能不知道,身為精純咆勃樂裡最傑出的上低音薩克斯風手,Pepper Adams備受大樂團團長Charles Mingus
Thad Jones的倚重。他的演奏能量巨大,卻又不失其細膩。

一九七七年,Pepper Adams發行了這張南法波爾多現場巡迴演出的精華,堪稱one-horn quartet之極品。什麼是one-horn quartet呢?就是一支吹管加鋼琴三重奏的組合。為他伴奏的樂手包括了Georges Arvanitas(鋼琴)、Jacky Samson(貝斯)與Charles Saudrais(鼓)等人。吳醫師播放的是「Min & Maj Blues」和「Body & Soul」。在節奏組合的伴奏下,Pepper Adams沉穩地勾勒美妙的旋律線,那形體鮮明的上低音薩克斯風聲響,宛如蒼勁草書的細節,與Georges Arvanitas靈活的琴音互為搭配,構成精彩的音樂圖像。而在「Body & Soul」一曲中,可以明顯地聽到艾靈頓公決樂團的明星樂手Harry Carney、Pepper Adams的影響。

透過這張專輯的介紹,吳醫師帶出了法國鋼琴手Georges Arvanitas這號人物。終其一生,雖然琴藝了得,Georges Arvanitas的知名度卻不高。他是出生於馬賽的希臘後裔,少年時代深受美國咆勃樂的吸引,出道後曾為多名美國旅歐的樂手如Dexter Gordon、Chet Baker、Donald Byrd、Don Byas伴奏。六○年代前後,Georges Arvanitas組成自己的鋼琴三重奏,開始在各地巡迴演出。他的演奏融合了Bud Powell、Thelonious Monk 、Bobby Timmons的風格,套句日本樂評人的說法,算得上是「本格派」的咆勃鋼琴手了。臺灣有引進若干Georges Arvanitas的重發盤,都是罕見的歐洲爵士錄音,如Soul Jazz(澤野工房 AS 091)、Cocktail for Three(澤野工房SK 05)等,其中Soul Jazz的首刻盤被星野秋男譽為「廢盤(絕版唱片)的最後秘境」,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

5. Georges Arvanitas Trio:In Concert ( Futura CD ), 1970


師承美國咆勃風格的法國鋼琴手Georges Arvanitas,並不以演奏放克爵士或靈魂爵士為滿足。一九六○年中期,Georges Arvanitas曾經到紐約待了半年,與吹管手Yusef Lateef及小號手Ted Curson合作,分別錄製了Psychicemotus(Impulse!)、The New Thing and the Blue Thing(Atlantic)等專輯。Yusef Lateef、Ted Curson雖然都是精純咆勃樂的好手,但從六○開始,他們的創作有了很大的改變,似乎對Georges Arvanitas的演奏也產生了影響。

一九六九年時,銳意革新的Georges Arvanitas勇敢地挑戰了調式爵士,隨後推出了In Concert這張專輯。不知是否受到六八年全球學潮及學生運動的影響?Georges Arvanitas在這張作品中不但演奏長段即興音樂,更類似John Coltrane去世之後,混和了傳統和自由爵士,百花齊放的風格。有人將Georges Arvanitas此一時期的演奏比擬為美國的爵士鋼琴手Stanley Cowell。就在同一個時期,Stanley Cowell和小號手Charles Tolliver合組了「Music Inc.」樂團,將調式爵士以不同編制的實驗方式進一步發揚光大。從這一點來看,Georges Arvanitas與美國的爵士樂發展零時差,算是走在時代的前端了。

吳醫師播放的是「Ah! Le Chat(中譯「啊!這隻貓!」)」。星野秋男認為,Georges Arvanitas在這張專輯裡融合了Herbie Hancock、McCoy Tyner的調式奏法,又因為是現場演出,整張作品洋溢著明亮熱烈的氣氛。不過,星野也特別指出,雖然受到美國樂手的影響頗深,不過彈琴鍵時優雅的指觸以及輕盈的鼓點伴奏,是法國爵士的特徵。

吳醫師播放的軟體是復刻版的CD,由法國廠牌Futura發行。這引發了分享會成員熱烈的討論:這張CD的原版黑膠應該不貴,因為現場就有同好擁有這張唱片呢!無論音樂載體為何,In Concert都是一張非常棒的作品,值得樂迷購入,細細品味一番。

在本次分享會中,參與成員也聊到目前幾張值得一聽的新專輯,例如Craig Taborn在ECM發行的鋼琴獨奏作品Avenging Angel,它於去年問世時,佳評如潮,甚至被譽為鋼琴新語彙的開拓先鋒。ECM另發行了一張前衛貝斯手Michael Formanek的作品The Rub and Spare Change,據說獲得《重拍》(Downbeat)雜誌滿分五顆星的最高評價。很可惜的是換了代理商之後,本地仍尚未引進這兩張ECM專輯,筆者滿心期待,可以早日在唱片行看到這兩張優質專輯的身影!吳醫師另推薦了薩克斯風手Miguel Zenon的Esta Plena(Marsalis Music),他的聲勢目前如日中天,而這張創作則可視為拉丁爵士革新派的逸品,其中鋼琴手Luis Perdomo的伴奏十分精彩,是一位很值得期待的爵士新秀。至於歐洲爵士聆賞會第六回的下半場,將在下個月的專欄中登場,敬請讀者期待。

留言

  1. 雖然聽不到音樂,但封面本身就超有神韻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