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爵士聆賞會」第六回—星野秋男最終篇—紀實(下)

八月底、九月初於臺北舉行的「夏日爵士音樂節」,為臺灣下半年的爵士聆聽潮掀開序幕。接下來本月份的爵士音樂會接二連三登場:十月五日貝西伯爵爵士大樂團(Count Basie Orchestra)、十月七日爵士女歌手卡蘿姬(Carol Kidd)、十月八日Richard Galliano 與北市國樂團同台演出--以上三場都在臺北演出。緊接在後的是十月二十日的臺中爵士音樂節,知名好手薩克斯風手Greg Osby、法國鋼琴手Remi Panossian、Marsalis家族成員Ellis Marsalis(父親,鋼琴手)、Jason Marsalis(兒子,鼓手)都將蒞臨演出,真是熱鬧滾滾!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筆者剛好結束了東京爵士音樂節(Tokyo Jazz 2012)的聆聽之旅,有幸搶「鮮」聽到Ellis Marsalis的演出。在東京的音樂會裡,Ellis Marsalis和日本鋼琴家小曾根真同台進行鋼琴對奏,演奏的曲目以Pure Pleasure For The Piano(日本環球唱片發行)這張專輯的曲目為主,濃郁的藍調韻味令人陶醉連連。

關於今年東京爵士音樂節的精彩演出,筆者將於十一月另闢專文介紹。本月專欄仍然延續上次的主題,跟大家繼續介紹幾張歐洲爵士樂的扛鼎之作。

1. Joe Haider Trio:Katzenvilla ( JHM Records ), 1971


Joe Haider曾在慕尼黑音樂學院學習作曲與鋼琴演奏,是不折不扣科班出身的爵士鋼琴手。不過,雖然浸染於濃厚的古典音樂環境裡,Joe Haider的音樂卻是出人意表的前衛,這也註定了他的創作之路相當孤寂。一九六九年,Joe Haider與塞爾維亞裔的小號手Dusko Goykovich合作,發行了第一張專輯Action Jazz In Beat & Soul(Intercord 28701-1)。這張唱片趕搭當時流行的插電放克爵士風潮,Joe Haider負責演奏電風琴,表現平平,稱不上有何特殊之處,是一張全然美國化、流行化的作品。

不過,一九七一年,Joe Haider以JHM(Joe Haider Music)名義,發行了第二張專輯Katzenvilla時,有了相當驚人的進步,說是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也不為過。什麼是Katzenvilla呢? Katzenvilla的表面字義是「貓屋」,形容的是Joe Haider從事藝術創作時的狹小生活空間。而從「貓屋」延伸出來的則是專輯的內涵:如何以前衛的鋼琴三重奏述說個人故事。Katzenvilla被日本樂評人星野秋男譽為Joe Haider音樂生涯裡最好的作品,名列「金字塔頂級」的歐洲爵士唱片榜單之列。

Katzenvilla是一張三重奏專輯,除了Joe Haider本人演奏原音鋼琴之外,還有瑞士裔的低音貝斯手Isla Eckinger與鼓手Pierre Favre助陣。值得一提的是Pierre Favre八○年代以後為Irene Schweizer、John Surman伴奏,由於表現傑出而成為前衛爵士界裡評價很高的鼓手。

在這場聆賞會裡,吳醫師播放的是第一軌「Fate of A Child」與第二軌的「My Little Darling」。曲子一開場就採完全即興的手法,有意思的是音樂並不突兀,悅耳旋律與無調性音樂互為交錯,彼此拉扯,整體的演奏十分銳利,張力十足。「My Little Darling」是一首慢板的曲子,Joe Haider以溫柔的旋律開場,貝斯與鼓的伴奏接續於後,情感豐沛的樂音、慧黠的鋼琴即興是這首曲子最鮮明的特徵。本作的錄音非常之好,晶瑩剔透的琴音、Q韌的貝斯、形體鮮活的鼓韻,再加上水準一流的演奏,是一張不可多得的優質專輯。

2. Krzysztof Komeda:Astigmatic ( Muza SXL 0298 ), 1965


放眼歐洲爵士樂壇,鋼琴手Krysysztof Komeda並不以高超的技巧見長,但他恢弘的藝術氣度與音樂視野,對波蘭甚至整個東歐地區的現代爵士樂創作有極為深遠的影響,說他是傳奇人物也不為過。

由於Krzysztof Komeda曾為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電影「水中刀」、「失嬰記」等片擔任配樂工作,所以在聆聽Komeda的代表作之前,貼心的吳醫師特別播放了「水中刀」、「失嬰記」等電影的片段。在「失嬰記」這部電影裡,女主角由模特兒出身,當時非常年輕的金髮美女米亞‧法蘿(Mia Farrow)飾演。說到米亞‧法蘿,大家想到的也許是她與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十年的情感關係。事實上,法蘿的羅曼史不僅止於此,她曾經嫁給「瘦皮猴」Frank Sinatra、德裔鋼琴手/作曲家André Previn,而這兩人都是爵士史上舉足輕重的傳奇。米亞‧法蘿可說是爵士史上的「重要關係人」呢!

「失嬰記」是一部恐怖電影,Komeda的配樂想要表達的是隱藏在和平表象之下,疏離、冷漠的緊張感,這似乎也是波蘭現代爵士早期發展時最顯著的特色。他的代表作是一九六五年錄音、發行的Astigmatic(英文「亂視」之意)。這張專輯的演出陣容精銳盡出:小號手Tomasz Stanko、中音薩克斯風手Zbigniew Namyslowski等皆有參與。

無論是作曲或編曲,Astigmatic都是一張走在時代前端的專輯,星野秋男在《歐洲爵士樂黃金時代》一書中指出Astigmatic是「東歐爵士樂中最有新意與霸氣的金字塔之作」;硬質的演奏、富含緊張感的節奏與旋律,可說是最能反映彼時東歐「鐵幕」時代裡,藝術家對創作自由的渴求。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張專輯標示了曲目,不過音樂幾乎是沒有停頓的,激烈、浩蕩的長篇大論,頻頻過招的即興樂句,投射出彼時波蘭樂手驚人的演奏能量。

Astigmatic的黑膠原盤所費不貲,不過拜網路之賜,早有熱心的網友將整張專輯放到youtube,筆者聽了好幾次,每次聆聽都有不同的體會。對調式與自由爵士有興趣的樂迷,請務必細細聆聽,追索四十幾年前,一個沒沒無聞的前衛團體如何以耳目一新的即興創作影響整個東歐!

3. Andrzej Trzaskowski Quintet ( Muza XL 0258 ), 1965


就作曲及演奏而言,鋼琴家Andrzej Trzaskowski和Krzysztof Komeda可說是並列波蘭爵士雙雄,實力在伯仲之間。在音樂風格方面,Andrzej Trzaskowski的鋼琴演奏深受Bud Powell、Bill Evans等人的影響。一九六四年之後,Andrzej Trzaskowski的風格開始前衛化,也聽得到Cecil Taylor式(重擊琴鍵、快速連音、無調性音樂)的味道。不過整體而言,或許是曾經擔任過Stan Getz的伴奏樂手,比起Krzysztof Komeda,Andrzej Trzaskowski的演奏更悅耳,帶著酷派爵士特有的悅耳和平順感。

星野秋男指出,如果要選Andrzej Trzaskowski最佳專輯的話,應該就是這裡介紹的本作,於一九六五年發行的Andrzej Trzaskowski Quintet吧!就整體貢獻而言,Andrzej Trzaskowski Quintet的重要性僅次於Astigmatic,因為它突破了咆勃樂的窠臼,展現了東歐爵士革新派最鮮明的特徵:暗色與緊迫感。值得一提的是,為這張專輯擔任小號伴奏的Tomasz Stanko,也參與了前一張介紹的專輯Astigmatic的錄音。彼時非常年輕的Tomasz Stanko,可說是出生之犢不畏虎,吹起小號時霸氣十足,那種百分百原創性,絕不屈服的演奏態度,實在令人佩服不已。

吳醫師播放的是「Requiem Dla Scotta La Faro (Requiem For Scotty)」(獻給史考特的輓歌)與「A Ballad with Cadence in Horace Silver’s Style」。兩首曲子的命名都與美國樂手有關,前者是為了紀念英年早逝,曾擔任Bill Evans三重奏貝斯手的Scott La Faro,後者則是向鋼琴手Horace Silver致敬的作品,透過Andrzej Trzaskowski富知性風格的演繹,是一張別出心裁、言之有物的佳作。Andrzej Trzaskowski另有名為Seant專輯(Muza XL 0378),發行一九六六年,有美國小號手Ted Curson的參與,後來重新發行了CD,偏前衛風格,也值得推薦給樂迷。

4. Don Rendell-Ian Carr Quintet:Dusk Fire ( EMI Columbia SX6064 ), 1966


活躍於一九六三~六九年之間,由次中音薩克斯風手Don Rendell與小號手Ian Carr組成的五重奏及其作品,是認識英倫現代爵士最重要的路徑。因為在六○年代的英國,Don Rendell-Ian Carr五重奏就是爵士樂革新派的代名詞。在這段期間,Don Rendell-Ian Carr五重奏在英國EMI Columbia錄製的作品,依照發行時間順序分別為:Shades of Blue (33SX 1733, 1964) 、Dusk Fire (SCX 6064, 1966)、Phase III (SCX 6214, 1967)、Live (SX 6316, 1968)、Change Is (SCX 6368, 1969)--這五張專輯足以證明英國樂手不但沒有在歐洲爵士黃金時代裡缺席,甚至還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根據星野秋男的說法,Don Rendell出生於二○年代,和美國樂手Junior Cook、Hank Mobly、Benny Golson屬於同一個世代的人物,應該是從咆勃樂邁向精純咆勃風格的樂手吧?然而, Don Rendell從來都不想只在咆勃樂的語彙裡打轉,個性果敢的他,偕同志同道合的Ian Carr組成五重奏之後,徹底翻新了當時非常保守的英倫爵士樂,不但在演奏裡加入了調式技法,專輯收錄的也幾乎都是原創曲,作品的完成度很高,充分展現了這組五重奏的能耐與追求創意的熱情。

樂團成軍的第二年,Rendell-Ian Carr五重奏發行了第一張專輯Shades of Blue,為音樂革新派揭開序幕。兩年之後,他們發行了風格更為圓熟的第二張專輯Dusk Fire,被星野秋男列為「金字塔頂級」的歐洲爵士唱片之一。星野秋男本人是這樣形容Dusk Fire的:「整張專輯漂浮著一種微妙的陰影,從而釀出英國的感覺(British Mood),每次聆聽都有新的感動,不禁要說這真是不朽的名作啊!」

讀到這樣的形容字語,筆者不禁回想起以前入手Dusk Fire的CD重發盤時,因發現整張專輯沒有任何標準曲或流行曲時而驚訝不已。聆聽吳醫師的音響系統播放這張專輯時,小號與薩克斯風的對奏形體龐大、樂器的對比犀利鮮明,但聲音卻非常聚焦而自然。對於作品的原創性,以及樂手們洋溢著霸氣與自信的即興演奏,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若只是單純地聆聽音樂而不去細究誰是作曲人、演奏者,也就是進行所謂的盲聽(blindfold test),以作品的成熟度而言,或許會有樂迷認為,這應該是Miles Davis-John Coltrane五重奏的作品,只不過沒有任何一首曲子是我們所熟悉的。Dusk Fire給筆者的感受,正是如此。

Rendell-Ian Carr五重奏解散之後,Don Rendell仍然繼續鑽研後咆勃(post-bop)風格,Ian Carr則因為受到後期Miles Davis的影響,組成了一個爵士搖滾樂團「Nucleus」,發行了十二張專輯,頗受市場歡迎。值得一提的是,大學主修英國文學的Ian Carr也是寫作能手,不但寫過鋼琴手Keith Jarrett與小號手Miles Davis的傳記,更是爵士樂工具書The Rough Guide to Jazz的主筆群之一。像這樣能演奏、寫書、寫樂評的全能樂手,可說是世所罕見。

5. Franco D’Andrea:Modern Art Trio ( Vedette VSM 38545 ), 1970


吳醫師本來已經準備好這張黑膠唱片,不過他很謙虛的說,因為大家都有這張專輯的CD重發盤,所以他就不播放了。所謂「大家」,其實也不過就我們這幾隻小貓—寥寥少數狂熱又死忠的爵士樂迷而已。考量義大利在歐洲爵士樂壇裡的份量,同時也是為了服務為數更廣大的華語世界爵士樂迷,筆者認為還是應該以這張專輯為出發點,說明義大利革新派樂手在六○~七○年代時活動的景況。

在第三回「歐洲爵士聆賞會」中,吳醫師就已經在清榮大哥家裡播放過次中音薩克斯風Eraldo Volonte的逸品My Point of View (Durium D.30-077),這張作品發行於一九六三年,整張專輯兼容並蓄,同時有老派的優美旋律革新的演奏技法。而在第五回「歐洲爵士聆賞會」中,吳醫師播放的是發行於一九六六年的Jazz [Now] In Italy。在這張作品中,Eraldo Volonte終於完成了革新派的任務:成熟、銳利的演奏與編曲手法,比起美國同期的樂手毫不遜色。

這裡要介紹的Franco D’Andrea,正是當時參與Jazz [Now] In Italy專輯錄音的新秀。或許是受到Eraldo Volonte的啟發,D’Andrea在一九六八~七二年間,組成了義大利彼時最前衛的爵士樂團「現代藝術三重奏」(Modern Art Trio), 成員包含了鼓手Franco Tonani 與貝斯手Bruno Tommaso。很有意思的是,「現代藝術三重奏」並不是一個傳統的鋼琴、貝斯與鼓之組合,Franco D’Andrea也能演奏薩克斯風,而鼓手Franco Tonani也擅長演奏小號,所以Modern Art Trio這張專輯不但色彩繽紛,蘊藏豐沛的創作能量,音樂內容也很多元。

據說Modern Art Trio問世之後,被義大利爵士樂壇視為一張自由爵士之作。從現在的標準來考量,這樣的歸類是過於嚴苛了。演奏薩克斯風的Franco D’Andrea確實有點像Archie Shepp,而吹小號的Franco Tonani也似乎有模仿Don Cherry的味道。不過就創作意圖而言,筆者認為還是要回歸到Franco D’Andrea的鋼琴演奏來討論比較適合。很明顯的是,Franco D’Andrea的鋼琴演奏有三個重要根源,一是古典印象派的全音階,也就是調式音樂,二是二十世紀初期的現代音樂,三是咆勃樂。Franco D’Andrea以巧思冶三者於一爐,揉捏出令人驚艷的即興旋律,「It Ain’t Necessarily So」是本作必聽曲。

Modern Art Trio在星野秋男「金字塔頂級」的歐洲爵士唱片榜單之列,堪稱實至名歸。不過,這張專輯發行以來,一直沒有受到樂壇應有的重視,直至三十八年之後,才由義大利的Dejavu廠牌取得授權,以CD形式重新發行了這張專輯,即使再次出土,似乎也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實在很可惜。「歐洲爵士聆賞會」曾經提過的幾張歐洲爵士重量級作品,如Eraldo Volonte的 My Point of View、Jacques Pelzer Quartet同名專輯,現在也都有CD重發盤問世,由另一家義大利廠牌Schema Records發行,雖然它們的知名度都不高,卻都是一流逸品,很值得推薦給樂迷。

聽完這幾張專輯,聚會也差不多到了尾聲,吳醫師特地挑了一張八○年代英倫新浪潮樂團「Human League」的唱片放給大家聽,重溫年輕時聽流行曲的舊夢。

歷經幾次的聚會,星野秋男列出來的「金字塔頂級」歐洲爵士唱片總算是播放完畢。歸納自己的聆聽心得,筆者認為這些逸盤的核心價值,在於記錄了歐洲爵士作為「藝術」形式的崛起與演變過程,開啟了接下來歐洲前衛搖滾與即興音樂的新氣象。六○~七○年代歐洲爵士樂的藝術化,正好填補了John Coltrane過世、藍調之音轉手後,美國爵士樂急速庸俗化、走下坡的創作缺口,創立於一九六九年,至今屹立不搖的歐洲最大即興音樂獨立廠牌ECM,即為明證。如今,爵士樂已經不再專屬於「美國」或「北美」,全世界各地的樂手,都可以從爵士樂的形式或精神找到靈感,創作出獨樹一幟,彰顯文化特色的作品,而就如星野秋男所言,關於這個爵士樂藝術化的過程,黃金時代的歐洲爵士樂手早就做了最好的示範。

留言

  1. 大西順子要引退了!? 是真的嗎?

    回覆刪除
  2. 她已經引退了,真令人傷心。

    回覆刪除
  3. Komeda 的魅力很強大,Criterion Collection 甫上市新版「失嬰記 (Rosemary’s Baby)」BD 的幕後花絮又添了一條內容豐富的 「Komeda, Komeda」生平事蹟,值得粉絲參考。 順道一提,新版「失嬰記」BD 影像畫質大勝舊版 DVD。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