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爵士樂回顧:新盤篇(上)

日本老牌爵士樂雜誌Swing Journal停刊之後,全球的爵士樂唱片市場似乎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境界。無論是新盤或重發片,大廠牌已是裹足不前。對這些精打細算的老闆而言,爵士樂不可能栽培出一飛沖天的大明星,即使像Brad Mehldau、Joshua Redman或James Carter這些才華洋溢又賣相佳的樂手,也不可能像Lady Gaga一樣擁有全球千萬以上的粉絲群。因此,以華納為例,解決方案就是把爵士樂併入以往專門發行世界音樂的副廠牌Nonesuch,爵士樂越來越小眾化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就在大廠牌爵士樂專輯發行量銳減的同時,以歐、日市場為發展重鎮的獨立廠牌如ECM、Act Music或Clean Feed卻仍穩定發展。難道獨立廠牌都不怕虎視眈眈的網路下載,以及買氣衰退的問題嗎?非也。對這些熱愛音樂的獨立廠牌老闆而言,即使實體唱片市場已經探底,但爵士樂並不會因為網路而死亡,反而會因為資訊流通更便利,而呈現多角化的發展。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只聽mp3,用完隨手拋的樂迷,但也有持續買唱片、CD,同時也上網去搜尋資訊的支持者。當商業考量不再成為發片或出道條件時,音樂市場反而可以重組,遊戲規則可以重訂,而創作人也可以更自由地表達展現才華。實體專輯的邊緣化本來就是預料之事,但這並不代表樂手沒飯吃。只要好好經營自己,堅持作對的事情,爵士樂還是可以好好發展的,去年發行的好片多到筆者必須分上下兩集來介紹,而本地舉行的爵士音樂會也獲得熱烈迴響,即為明證。

最佳拉丁爵士樂專輯:
《奇哥與麗塔》(Chico & Rita)電影原聲帶(Calle54 Records/Sony Music)


去年在臺北電影節播映的動畫電影《奇哥與麗塔》(Chico & Rita)係由西班牙的Fernando Trueba(《五十四街傳奇》記錄片製作人)與Javier Mariscal(藝術設計師)聯合製作,敘述懷抱音樂理想的鋼琴手Chico與美麗的歌手Rita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背景發生於一九四○年的古巴首府哈瓦那,無論是人物造型、服飾與街景,製作團隊都下了不少功夫,堪稱去年最用心製作的動畫電影之一。在配樂方面,由於《奇哥與麗塔》的故事本來就是以古巴的爵士先驅Bebo Valdés為取材對象,因此也由他本人挑起配樂工作的大樑,邀集了不少好手合作演出。值得一提的是,配樂工作結束之後,Bebo Valdés以九十二歲高齡正式宣佈退休,所以這張專輯也是這位音樂大師的收山之作。

《奇哥與麗塔》電影原聲帶一共收錄了三十軌錄音,每首曲子的時間都不長,但都非常好聽。Bebo Valdés的核心製作概念係以剪影的方式來述說拉丁音樂對美國爵士樂的影響;一九四○年代移民至美國的古巴打擊樂器好手Chano Pozo與開創咆勃語彙的Charlie Parker與Dizzy Gillespie如何激盪出火花,共同打造膾炙人口的「非洲-古巴爵士」(Afro-Cuban Jazz)。發韌於非洲的濃烈節奏、古巴民謠的浪漫旋律、再加上變化多端的爵士即興,《奇哥與麗塔》的配樂如同華麗的動畫場景,一幕接著一幕,一曲接著一曲,帶領聽眾穿梭於故事情節之中,高潮跌起,精彩萬分。

當今電腦動畫當道,Fernando Trueba精心製作的《奇哥與麗塔》並非出於商業考量。這位製作人熱愛拉丁爵士,排除萬難,完成了這部關於拉丁爵士史的重要作品,值得我們致上最高敬意。其實,去年發行的許多優質專輯大多和商業考量無涉,而臺灣新力音樂也很有誠意地代理了這張專輯,無論是唱片的視覺設計或音樂內涵都是一流,值得推薦給喜歡拉丁爵士的同好們。


最佳寶刀未老專輯:
Sonny Rollins-Road Shows Vol.2(Doxy/EmArcy)


說來很巧,就在筆者準備二○一一年爵士新盤榜單時,剛好聽了英國音樂記錄片導演Dick Fontaine的演講。Dick Fontaine熱愛黑人音樂,拍了許多爵士樂手(Roland Kirk、Ornette Coleman與Sonny Rollins)和嘻哈樂的記錄片,頗富盛名。他在演講時播放了最新的Sonny Rollins記錄片,以這位薩克斯風老將八十歲大壽的音樂會為主,並訪問了許多與他合作的老、中、青三代樂手。本文所推薦的Road Shows Vol. 2,有三分之二的曲子來自同一場生日音樂會。

對樂迷而言,Sonny Rollins豈止是大師?他簡直是「傳奇」的同義詞,至今仍活躍於音樂舞台。回想Sonny Rollins二十九歲時,他的聲勢如日中天,但是這位硬漢卻選擇急流勇退,拒絕唱片公司提供的優渥報酬,天天到橋上去苦練薩克斯風。Dick Fontaine說:「Sonny Rollins至今仍天天練習薩克斯風,每日長達四個小時,幾十年來從來沒有間斷。對他而言,舉行兩小時半且不間斷的音樂會,輕而易舉。當他的樂手朋友被市場折磨得精疲力盡,一個個離開人世時,Sonny Rollins卻活得比誰都久。這就是他對付唱片公司,對付整個商業機制的方式。」

Sonny Rollins的生日音樂會於二○一○年九月十日舉行,地點是紐約市的貝肯劇院(Beacon Theatre),參與演出的陣容不但眾星雲集,而且跨越好幾個世代,從年輕的Russell Malone(吉他)、Roy Hargrove(小號),到同輩的Bob Cranshaw(六○年代時曾加入Sonny Rollins的樂團,擔任貝斯手,並錄製了知名的專輯The Bridge)、Jim Hall(吉他)與Ornette Coleman(中音薩克斯風),從咆勃到前衛爵士,透過八十歲依然精力充沛的薩克斯風傳奇之帶領,無論是現場或專輯的聽眾,都見證了最美妙、最神奇,也最有魅力的演出。無論是經典歌謠「They Say It’s Wonderful」亦或是個人創作「Sonny Moon for Two」,Sonny Rollins演奏起來都是虎虎生風,絕無冷場。有點可惜的是Road Shows Vol.2並沒有收錄完整的音樂會演出,筆者在Dick Fontaine的記錄片裡看到的「Global Warming」演奏片段中,Sonny Rollins與打擊樂器手Sammy Figueroa有非常精彩的即興對話,可能礙於CD播放長度限而沒有放進去。筆者認為,以Sonny Rollins的認真與多產,Road Shows系列發行個二、三十片以上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在此也期待Road Shows Vol.3早日發行。

最佳新秀專輯:
Mathias Eick-Skala (ECM)


筆者曾經在本專欄中以「追求突破與創新的可能:漫談幾位爵士小號新秀」介紹過挪威的小號新秀Mathias Eick以及他在歐洲最大爵士獨立廠牌ECM所發行的首張專輯The Door。這裡所推薦的Skala是Mathias Eick第二張專輯,無論是製作概念或編曲,與The Door相比似乎又更上一層樓了。

首先,這並不是一張傳統的爵士樂專輯,你聽不到四四拍的搖擺節奏,樂手們也沒有演奏藍調。Mathias Eick繼承自北美爵士樂的只有「即興演奏」的精神而已。透過Skala,Mathias Eick展現了歐洲與美國爵士樂截然不同之處:從流行與古典音樂借火,更為重視旋律的起承轉合以及編曲的和諧性。筆者認為這張專輯的製作概念很可能是受到了瑞典貝斯手Lars Danielsson的影響。二○○九年Lars Danielsson發行了一張在歐洲很受歡迎的專輯Tarantella,這張作品以簡單但悅耳的主旋律為動機,讓參與錄音的樂手Mathias Eick、Leszek Mozdzer(鋼琴), John Parricelli(吉他)與Eric Harland(鼓)輪流即興,各展所長。

曾經為挪威民謠歌手Thomas Dybdahl伴奏的Mathias Eick深知廣納百川的重要性,他把相似的概念運用於Skala,賦予每一首曲子辨識力強且結構完整的旋律,在節奏方面則將後搖滾、電音的元素放進曲子之中,讓音樂聽起來新鮮而不落俗套。而貫穿整張專輯,最具明星相,最吸引人的仍是Mathias Eick本人無可替代的小號聲響:溫暖、抒情的旋律深具啟發性。如果有所謂「後爵士」,抗拒所有關於音樂的定義與加諸其上的桎梏,那麼Skala必定就是其中翹楚了。

最佳以吉他為主的四重奏專輯:
The Impossible Gentlemen - The Impossible Gentlemen(Basho Records)


說到以吉他為主的四重奏,讀者最先想到的可能是Pat Metheny所領導的樂團。他常與鋼琴、貝斯與鼓互相搭配,做出評價很高的作品,如與Brad Mehldau合作的Metheny Mehldau(Warner/Nonesuch, 2006),Pat Metheny變化多端的吉他音色與擅長即興的Brad Mehldau互為表裡,揉捏出令人驚艷的音樂成品。

由英國與美國樂手聯合組成的「The Impossible Gentlemen」可不讓Pat Metheny專美於前,因為他們是去年最受矚目的樂團之一,以英國吉他手Mike Walker為首,搭配同為英國籍的鋼琴手Gwilym Simcock、來自美國的Steve Swallow(貝斯)與Adam Nussbaum(鼓),首張與樂團同名的作品一問世,就獲得樂迷很高的評價。

雖然Mike Walker並沒有全球性的知名度,但他長期活躍於英國樂壇,是一名演奏概念與技巧都相當優秀的樂手,對於吉他音色變化與整體音樂「質地」的掌握非常高明。以第一軌的「Laugh Lines」為例,這是一首快板的曲子,在暗色而複雜的和弦伴奏中帶出Mike Walker飛快的即興樂句,旋律輕快而迷人,進入第二段即興之後,Mike Walker給予鋼琴手Gwinlym Simcock較多的演奏空間,你來我往,兩人的對話亦是精彩萬分,而在鼓手Adam Nussbaum短暫的獨奏之後,主旋律又回到Mike Walker的吉他。這並不是一首格局恢弘的曲子,但四個人默契良好,互動緊密,讓音樂如行雲流水般的順暢,非常好聽。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鋼琴新秀Gwinlym Simcock,他去年也在德國的Act Music發行了一張現場鋼琴獨奏Good Days At Schloss Elmau,帶著濃厚的古典音樂影響。Gwinlym Simcock演奏鋼琴的指觸纖細感性,在出道之始即被視為英國的Keith Jarrett。就像所有一流的鋼琴手一樣,Gwinlym Simcock不但有很好的獨奏表現,在樂團裡也能與其他樂手相互合作,無論是第二軌的「Clockmaker」或接下來的「When You Hold Her」,都有吃重的演出。

就風格而論,The Impossible Gentlemen匯集的是以樂迷最熟悉的咆勃樂為基礎,發展、延伸出來的創作曲。在這張專輯中我們可聽到Charlie Parker與Thelonious Monk的影響。不過樂手們並沒有陷入窠臼,曲子的旋律是新鮮的,樂手的獨奏是別出心裁的,整體的演奏成果也格外令人驚喜!

最佳跨界專輯:
Nguyên Lê-Songs of Freedom(Act Music)


筆者對於越南裔的法國吉他手阮黎(Nguyên Lê)的認識始於由他主導的「來自越南的故事」(Tales from Viêt-Nam)音樂計畫。阮黎的構想是透過編曲,將爵士樂與越南傳統歌謠相互結合,配合越南歌手與舞者,搬到舞台上進行較具規模的演出。由於演出時大受歡迎,所以阮黎就偕同合作對象—同為越南裔的女歌手香清,在Act Music旗下錄製了一系列頗受好評的跨界專輯如Tales from Viêt-Nam、Moon & The Wind…等,這些專輯臺灣都曾經引進過。

阮黎擅長演奏各式各樣的音樂:搖滾、放克、爵士,又因為居住在文化包容性高的巴黎,對於音樂融合的可能性很感興趣。如專輯名Songs of Freedom所示:這位活躍於歐洲的亞裔樂手,希望以「自由」及「多元」的角度重新詮釋六○年代的美國經典搖滾歌曲。樂迷乍聽之下或許會覺得有點陳腔濫調,不過阮黎的編曲,他所選擇合作的對象可一點都不老套!

以第一軌披頭四的名曲「Eleanor Rigby」為例,阮黎以異國(越南小調)情調的吉他獨奏開場,帶出活躍於法國的韓裔女歌手羅韻萱(Youn Sun Nah)之歌聲,她的嗓音動人、唱功厚實,搭配南亞音階的伴奏與律動,和原始的版本已是天差地遠。然而,雖然改編版如此地不同,但這正好反映了阮黎的意圖:透過改編展現自由與創意。除此之外,阮黎也請來年輕的奧德琴手Dhafer Youssef,透過他高亢的吟唱(第三軌),作為齊柏林飛船名曲「Black Dog」(第四軌)的開場。阮黎也運了印度鼓(tabla)的節奏來驅動「Whole Lotta Love」一曲的進行…類似這種創意編曲的手法貫穿其中,阮黎自由運用亞、非與中東音樂的音階,搭配他生猛的節奏班底(電鐵琴手Illya Amar、電貝斯手Linley Marthe與鼓手Stephane Gallad),打造出瘋狂但自由的音樂樂土。這是一張聽起來非常過癮,也是去年最好的跨界專輯。

最佳爵士女聲專輯:
René Marie-Voice of My Beautiful Country(Motéma)


如果從主流市場來衡量René Marie,這位四十歲以後才發行個人第一張專輯的女歌手是沒有任何走紅條件的。但唱功深厚的René Marie畢竟是在異於市場常規的爵士圈裡發展,多虧忠實的歌迷與擁戴她的廠牌老闆,René Marie去年不但換了唱片公司發片,還一口氣發行了兩張專輯,一張就是本篇介紹的Voice of My Beautiful Country,另一張Black Lace Freudian Slip則匯集了René Marie本人的創作。

René Marie雖然大器晚成,但她的歌喉卻絲毫不受年齡影響。反而因為人生際遇的千錘百鍊,讓她的作品耐久醇香。筆者心目中的銘新絕品之一是René Marie的代表作Live at Jazz Standard(Maxjazz, 2003),其中最精彩的作品是「Bolero/Suzzane」組曲,René Marie將拉威爾的「波麗露」與加拿大民謠歌手/作家Leonard Cohen的名曲「Suzzane」合為一曲,加上自身特有的藍調詮釋,真是好聽極了!這也是筆者聽過最好的「Suzzane」翻唱版本。

據說René Marie錄製Voice of My Beautiful Country的靈感始於歐巴馬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在美國中西部贏得第一場初選。在無人看好的情形下,歐巴馬一路過關斬將,奇蹟式地選上了美國總統。這啟發了同為黑人的René Marie,她希望可以從爵士樂的角度來述說「祖國之聲」,當然,這裡必定要加入黑人歌曲的元素。

整張專輯從鋼琴老將Dave Brubeck的作品「Strange Meadow Lark」揭開序幕:首先出場的是貝斯手Rodney Jordan,帶出René Marie的歌唱,鼓(Quentin Baxter)與鋼琴(Kevin Bales)的伴奏跟隨於後,是一首洋溢著搖擺韻律的愉快曲子。接下來的「O Shenandoah」是一首美國傳統民謠,歌詞很簡單,講一個布販在中西部愛上了印地安酋長的女兒,希望能帶她跨越密蘇里河到西部去發展。René Marie以演唱黑人靈歌的方式來詮釋這首民謠,搭配鋼琴手Kevin Bales動人的即興伴奏,九分多鐘的演出帶出音樂的感性與深度,是本張專輯的必聽曲。

接下來專輯進入六首以「想像」為主題的作品:感傷的老歌「Imagination」可視為雋永的爵士小品,「Just My Imagination」則是靈魂團體「Temptations」的名作,鼓與貝斯聯合打造出放客節拍,搭配René Marie輕鬆俏皮的演唱,還有Kevin Bales精彩的鋼琴伴奏,將聆聽情緒漸漸推向高潮。然而,René Marie想像中的「祖國之聲」不只如此,第八軌「Angellitos Negros」原來是知名的非洲-古巴「頌」(son)樂,René Marie藉由演唱這首西班牙文歌詞的曲子,來向作為民族熔爐的祖國致敬。

專輯的後半段是與本張專輯同名的組曲,由René Marie演唱「America The Beautiful」揭開序幕。由於組曲的結構很寬鬆,伴奏編制也不大,所以在這首曲子裡她大量採用了擬聲唱技(scatting),如此就能帶出接下來的「Drum Battle」,也就是鼓手Quentin Baxter的個人秀,以及鋼琴手Kevin Bales的藍調獨奏「Piano Blues」。第十二軌的「My Country ‘Tis of Thee」是組曲的後段高潮起點,由René Marie演繹這首帶有藍調味道的曲子,她的演唱生猛有力,接續其後的是美國國歌「星條旗歌」。René Marie擅長自由發揮,可以將貌似陳腐的元素轉換成新鮮的創意表現,所以這首「星條旗歌」的版本一點八股味也無,最後整張專輯以激昂的「American The Beautiful-Reprise」作為結束。

無論是製作概念、即興演奏與演唱品質,Voice of My Beautiful Country都是去年發行最好的爵士女聲專輯。雖然無法獲得大廠牌的青睞,但René Marie無庸置疑地是美國最優秀的爵士女歌手之一,而她在Voice of My Beautiful Country的表現傑出,為她伴奏的鋼琴三重奏班底功夫亦是紮實,很值得介紹給本地樂迷。


留言

  1. 當年都不知道小威老師對爵士這麼有研究,不然真該多學一點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