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突破與創新的可能:漫談幾位爵士小號新秀


八○年代末,長相斯文,身穿手工剪裁西裝,出身音樂名校茱利亞學院的美國小號手Wynton Marsalis,同時獲得葛萊美古典與爵士類大獎,開啟了近二十年來的爵士復興風潮。在Wynton Marsalis之後,與他風格相似的年輕小號手如Roy Hargrove、Nicholas Payton、Christine Scott陸續冒出頭來,各領風騷,其他如Terrence Blanchard,雖然演奏風格略有不同,基本上還是以延續咆勃樂之後的混和樂風為主。



Wynton Marsalis的走紅固然吸引、匯集了新一代的爵士迷,不過他保守的音樂史觀與評論,也曾引發眾怒,關於「爵士樂究竟是什麼?」的爭議,雖然稱不上是熱門話題,但偶爾也會在媒體上演著詮釋權爭奪戰。

出身紐奧良音樂世家的Wynton Marsalis,父親Ellis Marsalis是當地有名的Snug Harbor俱樂部常駐鋼琴師,兄弟們也都是傑出的爵士樂手,被認為是「經典」爵士的傳承代表。根據Wynton Marsalis的說法,爵士樂的風格發展到六○年代後期就差不多寫了完結篇。但他沒交代:發展到六○年代末的爵士樂,面臨一代大師John Coltrane病逝,搖滾樂席捲全球,爵士樂與樂手們究竟經歷了哪些調整與轉型?當美國人高聲疾呼薪火傳承的重要性時,Wynton Marsalis是否也忽略了,本身就帶著混血色彩的爵士樂,在世界各地發展時,歷經了何種變化?這些變化,有哪些特別值得樂迷注意呢?

爵士復興運動至今,爵士樂又繼續存活了二十年。這幾年來,唱片產業江河日下,有心挖掘新人的主流唱片公司越來越少,只剩獨立廠牌苟延殘喘(或曰:默默耕耘)。筆者一向認為音樂絕不可以像博物館的寶物,放在玻璃櫃裡供人憑弔。爵士樂亦然,一旦進入博物館了,它的生命也隨之終止。爵士樂應該像有機體一樣,廣泛地吸收各種元素,生機盎然地繼續發展。

這幾年來有不少卓越的年輕新秀嶄露頭角,知名度不一定高,但他們潛心致力於音樂領域及風格的拓展,成績斐然,絕對超越Wynton Marsalis所述的「經典」格局,很值得介紹給勇於嘗鮮的樂迷。本期專欄就以小號手為例,為各位介紹幾位值得矚目,具有突破創新潛力的新秀。

Mathias Eick – The Doors (ECM, 2008)

挪威是一個只有四百九十萬人口的小國,但是卻孕育出全世界知名的爵士薩克斯風手Jan Garbarek。Garbarek發行於一九七四年的ECM名盤Witchi-Tai-To,暢銷一時,至今仍是爵士迷心目中的夢幻之作,被日本爵士批評出版社的《歐洲爵士碟1800張精選》一書譽為「由知性與感性構成的作品」。就演奏實力、風格與國際知名度等面向來衡量,Jan Garbarek應該是後繼有人了,只不過這位樂手演奏的樂器換成了小號,他是今年三十二歲的Mathias Eick。

Eick出生於挪威南邊小城Eidsfoss近郊,是一位多才多藝,能演奏低音貝斯、電鐵琴、鋼琴與吉他的全方位樂手。他曾經加入孕育挪威爵士的溫床—托羅海姆爵士大樂團(Trondheim Jazz Orchestra)。這個樂團曾與美國鋼琴手Chick Corea、吉他手Pat Metheney合作,進行多場精彩的公開演出,筆者就曾在東京爵士音樂節欣賞過Chick Corea與托羅海姆爵士大樂團同台表演,印象十分深刻。

就像同輩傑出的爵士小號手,Eick的演奏風格難以被定型,他既曾經是挪威正統爵士樂團的團員,也經常替知名的民謠創作歌手Thomas Dybdahl伴奏。受過專業音樂教育的他,技巧相當紮實,演奏精純咆勃時,溫暖的小號聲響總是令人聯想起Clifford Brown,但事實上Eick的演奏風格是混血多元的。The Doors這張專輯雖然是他個人在ECM發行的第一張專輯,不過這位小號手在發行個人作品之前,已經擔任過ECM其他樂手專輯的伴奏,包括:吉他手Jacob Young的Evening Falls (2004) 、鋼琴兼豎琴手 Iro Haarla的 Northbound (2005)、Sideways (2008),鼓手Manu Katché的Playground (2007)等。在這些作品中,擔任小號伴奏的Mathias Eick絲毫未顯青澀,無形之中向ECM的製作人Manfred Eicher證明了他獨當一面的實力。



The Doors以專輯同名曲開場,吉他與貝斯稀疏的撥弦音為整張作品掀開序幕,率先吹出主旋律的是Eick,簡單悠揚的樂音裡帶出疾徐的即興樂句。擔任鋼琴伴奏的John Balke,素來以前衛大膽的樂風馳名,但在這裡他只負責鋪陳Eick的小號演奏,從而帶出最後一段有豐富節奏的高潮。Eick Jan Garbarek相似之處在於,兩者固然都有前瞻性的音樂觀念,但卻從來不吝惜運用簡單而優美的旋律來吸引聽眾。聽過各式各樣風格的資深樂迷或許也明白,所有的魔鬼細節就巧妙地藏身於這些狀似簡單,但卻是穿透力十足的旋律之中,「The Doors」一曲提供了很好的示範。

「Stavanger」是一首結構較為鬆散的作品,一開始鼓手Audun Kleive緊密地跟隨Eick的演奏,隨時予以回應,接續其後的是John Balke的鋼琴即興,這位擅長「草書」琴鍵手,在此恣意揮灑,似乎已經和Eick原先的主旋律無關,不過很快地Eick又將整體音樂拉回原先的演奏脈絡,以鋪陳出最後的高潮:力透紙背,高亢尖拔的小號旋律,搭配冥想式,重複綿延的鋼琴旋律,讓整首曲子有種意猶未盡的暢快感。接下來的「Cologne Blues」、「October」與「December」皆是帶著神聖、謐靜氣氛的曲子,很適合沈澱聽眾的心靈,其中「Cologne Blues指的並不是美國傳統藍調風格的曲子,而是Eick選擇演奏的音符帶著些許哀傷感。

ECM的專輯一向被認為偏「冷」,空靈、大量留白的音樂,確實令人覺得抽象。不過入門級的樂迷毋須擔心,Eick與其他樂手最大的不同處在於,他的小號音色與選擇的旋律從來沒有悖離「好聽」這個起碼的標準。即使屬於沒有搖擺感,理性冷靜的「歐陸爵士」,那又如何呢?音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好聽,而不是用既定的窠臼和成規去審判它,您說是不是呢?

Magnus Broo Quartet – Painbody (Moserobie, 2008)

體型龐大,重達兩百磅(約九十點五公斤)的瑞典樂手Magnus Broo是另一位值得矚目的小號「新秀」。雖說是新秀,其實也不能算是新人了。如果您是前衛爵士的樂迷,那就不可不認識瑞典前衛爵士團「Atomic」,Magnus Broo正是其中的靈魂人物之一。近幾年來「Atomic」發行的專輯,屢屢成為美國樂評人爵士年度十大榜單中的常勝軍,甚至有人以「被低估成這樣,真是有夠可惡」(criminally underappreciated)來形容「Atomic」的優秀程度!

然而Magnus Broo的能耐並不僅止於演奏群魔亂舞的前衛爵士,他組成自己的四重奏已有十年,在瑞典獨立廠牌Moserobie發行的專輯,與「Atomic」樂團的風格相比,和藹可親多了。與挪威小號手Mathias Eick不同的是,Magnus Broo完全不走空靈、理性又內斂的冷爵士路線。他擅長以濃烈的旋律及節奏渲染聆聽氣氛,有時也喜歡採用異國色彩強烈的五聲音階,這點與六○年代後期的Lee Morgan、Woody Shaw及Charles Tolliver較為接近。



Painbody以向Don Cherry致敬的「Africa」開場。首先展開的是Magnus Broo簡單的旋律搭配非洲律動感的節奏,隨即帶入精彩的即興片段。Magnus Broo是一位技巧高超的演奏者,在這首曲子裡我們可以聽見許多他小號吹奏的細節,極為活潑生動。第二軌是專輯同名曲「Painbody」,緊湊的節奏中帶出咄咄逼人的主旋律,Magnus Broo再一次強力主導了整體演奏的進行,而聆聽焦點則是他時而尖拔高亢,時而厚實低沈的小號音色,好似猛虎出柙,攻勢之猛烈,令人幾乎招架不住。

「Das Boot」是一首帶著搖滾節奏色彩的作品。筆者以前對於某些唱片行將前衛爵士CD放在搖滾區,常覺得困惑。不過聽完這首曲子,我終於也瞭解,前衛爵士的強悍與情感色彩的強烈,必定與某些搖滾風格類似,也因此對於年輕的搖滾樂迷而言,或許更有吸引力吧!鋼琴手Torbjörn Gulz在這首曲子中有傑出的表現,將Magnus Broo光芒四射的演奏盡可能地予以完美的陪襯。

第五軌的「Second Wind」係Magnus Broo獻給父親的作品。雖然仍然保持明確與優美的旋律,不過演整體奏氣氛與之前的咄咄逼人相比,已有相當程度的沈澱,此時我們再一次聽到Torbjörn Gulz畫龍點睛的精彩即興,他注重細節以及靈活的風格,自然地帶出曲子後半段的演奏高潮。具有一流演奏實力的Torbjörn Gulz,在第七軌的「Koba」也展現了他鋪陳即興的功力,與Magnus Broo的小號互相搭配,特別純熟而充滿自信,也是本張專輯的必聽曲。

Magnus Broo是一位具有雄厚演奏實力,爆發力十足的小號手。他演奏的音域寬闊,技巧又紮實,風格則多元富變化,相信現場表演絕對可以「吸睛」。筆者常在想,活躍於北歐樂壇的Magnus Broo,如果生長在美國,現在應該早就是爵士小號界的超級巨星了,怎還輪得到我來介紹他呢?

Peter Evans Quartet - Live in Lisbon (Clean Feed, 2010)

Peter Evans可被視為當今爵士新秀的典範。他從小學習音樂,初中與高中時加入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的少年培訓班,並成為該校的青少年樂團團員。Peter Evans唸高中時就已經發展出很好的演奏技巧,但真正讓他從「樂匠」轉化成思考型樂手的關鍵,是啟蒙他的老師David Zoffer。Zoffer鼓勵Peter Evans接觸各式各樣的音樂風格,無論是Charlie Parker的獨奏、六○年代Miles Davis五重奏的作品、Cecil Taylor的前衛音樂,甚至搖滾和古典音樂都是Evans鑽研的對象。高中時代的Peter Evans雖然已是一個褶褶紅星,但David Zoffer於他的演出總是給予嚴厲的批評。Zoffer認為,Peter Evans不能只滿足於長篇大論的炫技即興,而不去探究音符背後所代表的情感與思想。

因此,後來Peter Evans進入俄亥俄州的歐柏林音樂學院(Oberlin Conservatory)時,已經發展出先進的音樂創作觀。他雖然選讀古典音樂課程,但同時也對自由爵士發展出濃厚的興趣,舉凡八、九○年代相當活躍的代表人物John Zorn、或是芝加哥前衛爵士樂團The Art Ensemble of Chicago,Peter Evans都非常狂熱地吸收其精髓。

從歐柏林音樂學院畢業後,Peter Evans就搬到紐約來發展。他不但組成自己的四重奏,也加入貝斯手Moppa Elliott組成的前衛爵士團「Mostly Other People Do The Killing」,更與英國知名的前衛薩克斯風手Evan Parker合作,在他經營的廠牌「Psi」旗下發行了More Is More、Nature/Culture等專輯。同時,Peter Evans在歐洲音樂節精彩的現場錄音,也收錄在葡萄牙前衛廠牌Clean Feed發行的Live in Lisbon、The Coimbra Concert (領銜樂團為Mostly Other People Do the Killing),而他最新的一張作品,則是Thirsty Ear發行,帶有迷幻電音色彩的Electric Fruit。



Live in Lisbon是Peter Evans於二○○九年在葡萄牙里斯本的「八月爵士音樂節」(Jazz em Agosto)現場演出。這場演出有趣之處,在於Peter Evans所率領的四重奏以美國經典歌謠為材料,進行千變萬化,靈活生動的自由即興。雖然節奏忽快忽慢,情緒有高有低、但Peter Evans精神飽滿的小號音符貫穿其中,搭配團員Ricardo Gallo (鋼琴,取代原來的吉他手Brandon Seabrook)、Tom Blancarte(貝斯)、Kevin Shea的演奏,洋溢著年輕的蓬勃朝氣。

耳朵比較尖的樂迷,或許可已在這張專輯裡聽到Jerome Kern的「All The Things You Are」、Cole Porter的「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與Billy Strayhorn的「Lush Life」等名曲的影子。它們都是Peter Evans四重奏即興取材對象。不過透過這位小號手的詮釋,和弦進行、和聲與旋律與原曲已是大相逕庭,重點是Peter Evans如何將小號作為指揮棒,調整速度、情緒與氣氛,領導整體演奏的進行。

部分樂迷可能認為自由爵士是拗口而難以消化。不過筆者始終認為自由爵士是一種傳承(自先前的音樂形式),而不是斷裂。事實上,自由爵士也有「結構」和「形式」(只是相對鬆散而已,以便給予個別樂手較大的即興空間),它也需要相當技巧才能演奏得「好聽」。吹撕裂音、狂吼、混亂…這些只是我們對自由爵士的刻板印象而已。好的自由爵士,不但演奏技巧要純熟,音樂思考要縝密(但不妨把它表現得好似信手拈來,如此戲劇效果更佳),整體氣氛也要能掌握得恰到好處,就這些衡量標準而言,Peter Evans四重奏的Live in Lisbon絕對可以打九十五分以上!

Nate Wooley Quintet - (Put Your) Hands Together (Clean Feed, 2011)

Nate Wooley在美國西岸奧瑞岡州西北邊的芬蘭村長大,從小學習音樂,十三歲時與父親一起進行職業性演奏,稍後搬到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向當地知名的小號手Ron Miles學習,精進自己的技巧,同時也向傳奇人物Jack Wright學習即興創作。Jack Wright六○年代時曾在費城天普大學教音樂,七○年代離開學術圈,全心全力致力於即興音樂的演出,算得上是個另類型的鬼才。

或許是受到Jack Wright的啟蒙,Nate Wooley對於小號的聲響與質感可以往哪個方向延伸與發揮,似乎特別有興趣。對Nate Wooley而言,演奏主流爵士樂絕對難不倒他,但身為一個才華洋溢的樂手,何必拾人牙慧、舊瓶裝老酒?目前住在美國東岸的他,面臨競爭激烈的音樂環境,又應如何開闢出一條自己的路,展現獨特的風格?

面臨這些挑戰與問題,Nate Wooley將部分答案寫在(Put Your) Hands Together專輯中。雖然時常與前面所介紹的Peter Evans時常進行「雙頭」小號的即興演出,不過Nate Wooley、Peter Evans風格不大相同;前者喜歡大量採用短促連音,小號的聲響比較柔軟、低調,後者的小號演奏則非常飽滿,中氣十足,好像加滿油,要出門炫耀的跑車。

就(Put Your) Hands Together的製作方向而言,Nate Wooley的創作藍圖承襲的是六○年代由Eric Dolphy領銜的Blue Note名盤Out To Lunch。這張專輯發行於一九六四年,參與錄音的成員皆是當時的一時之選,匯集了精純咆勃大將Freddie Hubbard(小號)、風格往「外」發展的Bobby Hutcherson(電鐵琴)、Tony Williams(鼓)以及Richard Davis(低音貝斯)。(Put Your) Hands Together則採取一模一樣的樂器編制,除了Nate Wooley本人演奏小號之外,還有低音單簧管好手Josh Sinton、Matt Moran(電鐵琴)、Eivind Opsvik (低音貝斯)與Harris Eisenstadt (鼓)等人的參與。



整張專輯有兩大聆聽重點,首先是Nate Wooley、Josh Sinton和Matt Moran的即興對話,例如「Erna」、「Elsa」與「Cecilia」等曲,樂迷可從這些即興樂句中,細細體會整體演奏氣氛,並耙梳Nate Wooley想要表達的音樂理念:始於六○年代的自由爵士發展至今,新一代的樂手要怎樣延續其生機?在這些音樂對話中,我們聽到了傳統與創新共存,悅耳與刺耳的音符互為接榫,融合成自然的一體。第二個聆聽重點是Nate Wooley特徵鮮明的小號獨奏,在以「Shanda Lea」為名的系列作品之中,其中「Shanda Lea 2」是小號與低音單簧管的二重奏,Nate Wooley Josh Sinton將各自樂器的聲響特性發揮極致,是一首趣味盎然的小品。

記得多年前美國小號手Dave Douglas曾跟隨薩克斯風手John Zorn組成的自由爵士四重奏「Masada」訪台,在皇冠小劇場進行連續四晚的即興演出。筆者當時不識Dave Douglas,只覺得這位小號手即興概念之圓熟,演奏力道之猛烈,吹起free bop功力之高強,真是令人目瞪口呆!兩廳院開辦夏日爵士音樂節後,也曾邀請過德國的自由爵士小號手Markus Stockhausen。就我記憶所及,臺灣似乎也就只有這兩位知名度較高的前衛小號手曾經來臺灣演出。時光匆匆,轉眼新的世紀也過了十年以上,若讀者還對即興音樂抱持著熱情,不妨將筆者介紹的這些專輯找來聽聽看,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樂趣與體會!

留言

  1. 謝謝小威老師精彩的分享,透過這篇文章又多認識幾位歐陸新生代樂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