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的薩克斯風小巨人塔比‧海斯(下)

Edward Brian ”Tubby” Hayes

Late Spot At Scott's (fontana)
Late Spot At Scott's可能是臺灣最容易找到的海斯作品。雖然原來是由荷蘭的fontana發行,不過後來fontana被寶麗金合併,而接下來環球又合併寶麗金,由旗下的子廠牌EmArcy發行CD版,國內代理商曾經引進,是一張頗受本地樂迷喜愛的專輯。

Late Spot At Scott's是一張錄製於倫敦最富盛名的爵士俱樂部Ronnie Scott’s現場專輯。這個演出場地的老闆是曾經與海斯同組「爵士信使」樂團的薩克斯風手Ronnie Scott,很多傑出的樂手都在此留下寶貴的現場錄音。除了Late Spot At Scott's之外,海斯也在同一時間錄製了另一張姊妹作Down In The Village,亦是一張評價很高的專輯。兩個月前,筆者曾經專欄中介紹了日本爵士樂團「Quasimode」,他們在其初試啼聲之作裡,就曾演奏過Down In The Village專輯同名曲。

這張現場演出專輯的陣容十分堅強:小號手是來自蘇格蘭,極具演奏天分的Jimmy Deuchar、鋼琴手是當時還很年輕的Gordon Beck(六○年代結束時,他加入了美國薩克斯風手Phil Woods領導的「歐洲節奏機器」樂團,巡迴各地,從此打開國際知名度)、貝斯手則是來自澳洲的Freddy Logan、鼓手由Allen Ganley擔綱。

就風格而言,Late Spot At Scott's是一張血統純正的精純咆勃專輯:小號與薩克斯風帶勁的獨奏、火熱的鼓點、細膩的編曲…聽起來非常過癮。與五○年代作品不同的是,此時已經和Ronnie Scott分道揚鑣的海斯,不再以「雙頭」薩克斯風的演奏取勝,他和小號手Jimmy Deuchar光芒四射的輪流即興,讓整體的樂團音色聽起來更為絢爛繽紛。

整張專輯以精神抖擻的「Half A Sawback」開場,是海斯個人的原創曲,首先登場的是海斯流暢的薩克斯風獨奏,接續其後的是Jimmy Deuchar拳拳到肉,練家子功夫的小號演奏,厚實陽剛的音色令人想起「精純咆勃優等生」,另一位優秀的小號手Freddie Hubbard。在搖擺的節奏中接力獨奏的是Gordon Beck,自信滿滿的即興樂句,搭配鼓手Allen Ganley巧妙地穿針引線,整首曲子在合奏之後劃下漂亮的句點。

聽完火熱的「Half A Sawback」之後,第二軌「Angel Eyes」則是一首可以沈澱心情的抒情曲。按照慣例,每逢詮釋抒情曲,海斯總喜歡演奏電鐵琴,而不是薩克斯風。Jimmy Deuchar深情浪漫的小號旋律為聆聽重點。

第三軌「The Sausage Scraper」也是海斯的創作,整首曲子以海斯和Jimmy Deuchar搶眼的獨奏為主,聽起來極為成熟洗鍊,而像這樣世故、性感而流暢的演奏風格,也有人將之比擬為英國版的Cannnonball Adderley五重奏,只不過海斯演奏的是次中音薩克斯風(相對低沈),而Cannnonball Adderley演奏的是中音薩克斯風(相對高亢)。第四軌的「My Man’s Gone Now」原出自蓋西文兄弟的百老匯作品「Porgy and Bess」,經過海斯頗具創意的改編後,改編曲少了些許原曲的哀傷,倒是多添了幾分活潑的咆勃風情。在搖擺節奏的襯托之下,海斯、Jimmy Deuchar Gordon Beck的即興各自有出色的表現,也是本張專輯的必聽曲。最後一軌「Yeah!」原為美國放客爵士的靈魂人物,鋼琴家Horace Silver所作,Allen Ganley急促的鼓點開啟了整首曲子的熱鬧氣氛,是一首令人想要手舞足蹈,活力滿分的佳作。


Tubb’s Tours (fontana)
無論是錄音室或現場作品,海斯留給世人的創作,以大樂團的音樂最少。筆者在這裡所談的「大樂團」音樂,並不是盛行於三○年代,供紳士淑女在社交場合跳舞的搖擺樂,而是現代爵士崛起之後,為探索音樂新方向而誕生的新型態大樂團。以美國為例,比較知名的現代大樂團領班是曾經與小號手Miles Davis合作過 Sketches of Spain專輯的 Gil Evans。Gil Evans擅長使用大樂團的樂器配置,搭配細膩的編曲,從而抵達成熟的藝術境界,屬於「現代爵士樂
的風格。

合理的猜測是,由海斯所領導的大樂團,在音色與曲風方面可能也受到Gil Evans大樂團的影響,從開場的「Pedro’s Walk」就可略窺一二。這首曲子是樂團成員,小號手Ian Hamer的作品,五聲音階構成的旋律帶著濃厚的西班牙風情,很容易令人聯想到Sketches of Spain專輯裡的「阿蘭費斯協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Pedro’s Walk」由Terry Shannon的鋼琴獨奏開場,低沈但很有氣勢的管樂合奏接續其後,帶出明確響亮的主旋律。接下來是海斯卓越的薩克斯風獨奏,以及鼓手Allen Ganley激昂的節奏。

第二軌「In The Night」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抒情曲,據說音樂的前奏很像某一首蘇格蘭民謠,再加上樂團核心成員小號手Jimmy Deuchar來自蘇格蘭,所以就把它當成是獻給蘇格蘭的作品。海斯在這首曲子裡吹長笛,晶瑩剔透的音色搭配輕快的節奏,是一首聽了令人心情愉悅的作品。第三軌「Russian Roulette」的編曲帶著些許戲劇手法,轟隆的鼓群,性感的長號獨奏,很像偵探電影裡的配樂,趣味感十足。接下來的「Raga可視為當時英國爵士樂手演奏民族音樂的實驗之作,因為「Raga」原來的意思是「印度音樂的旋律基礎」,與西方古典音樂的旋律概念完全不同。海斯在這首曲子中再度演奏長笛,而編曲方面則帶著點現代音樂的味道,不過他只是點到為止,整首作品並不長。

第五軌「Parisian Thoroughfare」係美國咆勃鋼琴先驅Bud Powell的名作,也是這張專輯的推薦曲。這首曲子在緊湊的旋律中展開序幕,述說著花都巴黎的熱鬧風情,獨奏依序為小號手Jimmy Deuchar、中音薩克斯風手Ronnie Ross與海斯本人,你一言,我一語,激昂的演奏將聆聽氣氛帶到高潮。第六軌「The Killers of W. 1.」也是一首熱鬧響亮的曲子,海斯與Jimmy Deuchar洋溢著光和熱的獨奏是聆聽重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Ronnie Ross在這首曲子中改吹上低音薩克斯風,低沈的音色聽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連續兩首熱鬧的曲子之後,接下來的「The Scandinavian」(原專輯曲目誤植為「Scandianvian」)則是一首可以沈澱高昂情緒的抒情曲,海斯再一次演奏長笛。這似乎是海斯的常態:只要是演奏抒情曲,海斯就會改用其他樂器,以長笛或電鐵琴來表達浪漫風情。果不其然,在第八軌「Israel Nights」中,在低沈的合奏中展開獨奏旋律的也是海斯本人,而他選擇了電鐵琴來演奏這首低調的曲子。最後一軌「Sasa-Hivi」表達的是對非洲大陸的想像,在騷動不安的節拍中,帶出海斯沉穩的獨奏,搭配Benny Goodman(雖然與美國黑管名家同名同姓,不過是不同樂手)演奏康加鼓,曲子雖然不長,但韻味十足。

即使海斯所領導的大樂團表現傑出,但據說這組人馬從來都沒辦法在倫敦鬧區的俱樂部演出,反而是在擁擠不堪,位於郊區的小場地演出。樂評人一般論及海斯的代表性專輯時,也大多以介紹小編制樂團演奏的作品為主,很少談到他的大樂團作品,而聞名於世的「全音樂指南」(All Music Guide),則根本沒有關於Tubb’s Tours這張專輯的任何紀錄或資料。二○○五年,為了紀念海斯七十歲冥誕,impressed re-pressed重新發行了這張作品CD版,總算是還給了這位偉大的樂手一個公道。


100% Proof (fontana)
100% Proof也是一張大樂團專輯,不過它與前一張專輯有兩個不同之處:一是陣容更為華麗,有Ronnie Scott(次中音薩克斯風/黑管)、Ray Warleigh(中音薩克斯風/長笛)、Kenny Baker(小號)、Kenny Wheeler(小號)、Ronnie Stevenson(鼓)等人的參與,二是整體演奏有跳脫咆勃樂/搖擺樂格局的野心,而個別樂手的獨奏實驗性也更強。

無論是合奏還是獨奏,開場的專輯同名曲「100% Proof」氣勢都極為驚人,整首曲子由海斯響亮的薩克斯風獨奏開啟序幕,穿插幾段合奏之後,接續的是海斯與低音貝斯手Jeff Clyne的二重奏,刻意的鬆散凌亂令人想起自由爵士,此時主旋律終於在海斯的鋪陳與帶領中出場,搭配海斯不斷往上堆疊高潮的激昂獨奏,雖說是大樂團音樂,不過這首十四分鐘的曲子其實是海斯的one-man show,後段的薩克斯風演奏是聆聽重點。

第二軌是小號名家Dizzy Gillespie所作的「Night in Tunisia」。在反覆的貝斯低音中帶出海斯輕盈如羽翼的長笛旋律,再加上特殊的節奏編排,聽起來有耳目一新的趣味。低沈的管樂合奏與海斯高亢的長笛旋律互相抗衡、互動中,帶出Ian Hamer裝著弱音器的小號聲響,搭配Ronnie Stevenson熱力四射的鼓群,是一首聽起來非常過癮的曲子。接下來的「Milestones」為小號手Miles Davis所作,這是他錄製經典的調式爵士名盤Kind of Blue(臺灣翻譯為《泛泛藍調》)之前,最有名的一首調式爵士名作。海斯的編曲手法保留了原曲的低調輕盈,以長笛等木管樂器開頭,接續的是Jeff Clyne的貝斯獨白,開始演奏主旋律時,鼓群與管樂依序精神煥發地加入。接下來的獨奏部份換成了長號手Keith Christie、鋼琴手Gordon Beck,最後才再一次輪到海斯。無論是合奏或是獨奏,海斯所領導的樂手都是自信滿滿,而他創意十足的編曲更是令樂迷印象深刻。

第四軌的「Sonnymoon for Two」原來是Sonny Rollins的作品,負責編曲的是小號手Ian Hamer,在他的安排之下,「雙頭」薩克斯風手Ronnie Scott與海斯再次大對決,戰得你死我活,難分難捨,大樂團激昂的合奏則好像在旁邊大喊「加油」。「Bluesology是電鐵琴手Milt Jackson的作品,海斯之所以選這首曲子,大概是因為他要在這首曲子裡演奏電鐵琴吧?整首曲子洋溢著濃濃的藍調味與搖擺風情,而海斯擲地有聲的演奏當然是聆聽重點囉!最後一首曲子是鋼琴怪傑Thelonious Monk的名作「Nutty」,負責編曲的是另一位傑出的英國爵士鋼琴家Stan Tracy(很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在演出陣容裡),而這首曲子的獨奏明星是中音薩克斯風手Ray Warleigh與小號手Les Condon。Monk的作品一向以旋律拗口、節拍詭異聞名,經過改編之後,海斯大樂團的演奏有如行雲流水般的順暢,「和藹可親」,是很容易接受的版本。


Mexican Green (fontana)
全球最早發行「Mexican Green」 CD版的是日本環球唱片公司,事實上在重發CD之前,這張專輯的黑膠原盤早已是日本唱片蒐藏家心目中的傳奇之作,說它是夢幻逸盤實不為過。雖然是日本唱片公司「最早」重發CD版,不過那也是二○○三年的事情了。過了兩年之後,英國的impressed re-pressed才重新發行CD。考量這張專輯之於海斯音樂成就的重要性,筆者不禁要大嘆命運捉弄人:如果說Tubby’s Groove是海斯五○年代最好的專輯,那麼Mexican Green絕對是這位天才薩克斯風手在六○年代時,交出來最漂亮的成績單。作為海斯生涯代表作的Mexican Green,在發行三十七年之後,英國才有重發盤問世,有冇搞錯?

Mexican Green收錄的七首曲子全由海斯本人所作,樂團則以小編制的四重奏為主,由低音貝斯手Ron Matthewson、鋼琴手Mike Pyne與鼓手Tony Levin組成。第一軌「Dear Johnny B」為紀念海斯的鼓手朋友Johnny Butts而作,一開場鋼琴手所採用的,暗沉而充滿爆發力的和聲配置(voicing)手法,應該是受到McCoy Tyner的影響。海斯陽剛味的薩克斯風旋律與鋼琴手Mike Pyne言之有物的獨奏,是這首曲子的聆聽重點。根據海斯本人的說法,第二軌「Off the Wagon」是他生病住院時寫成,是一首旋律簡單、節奏輕快的搖擺曲。不過,即使主旋律很容易辨識,海斯仍可以將之發展成精彩的獨奏。第三軌「Trenton Place」描寫的是海斯客居美國舊金山南端San Mateo時的美麗風景。根據海斯的回憶,清晨他從爵士俱樂部回家時,灣區海景是如此令人迷人。為了呼應黎明破曉的靜謐,在鼓點中漫步出場的是海斯的長笛旋律,輕盈愉悅的感覺,反映的或許就是海斯當時放鬆的心情吧?

第四軌「Second City Steamer」據說是為了紀念鼓手Tony Levin的老家伯明翰。海斯率先以急促的薩克斯風旋律開啟音樂序幕,一流的技巧、變化多端的音色、風情萬種的獨奏是海斯的特色,而鋼琴與鼓也有吃重的獨奏份量,讓這首帶著拉丁味道的曲子聽起來很過癮。接下來的「Blues in Orbit」是一首以十二小節藍調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曲子,獨奏部分帶著些許Monk式的趣味。而第六軌的「A Dedication to Joy」則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抒情曲,接續在鋼琴前奏之後的,正是令人陶醉連連,海斯細膩又溫柔的薩克斯風獨奏,與他一貫的陽剛演奏風格大相逕庭。最後一軌「Mexican Green是一首向拉丁爵士名家Machito及Tito Puente致敬的曲子。從作曲及編曲的水平來衡量,這是海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不但音樂格局開闊,海斯與鋼琴手Mike Pyne的獨奏手法也跳脫和弦進行的框架,一路往廣袤的自由爵士之土奔馳而去。

坦白講,仔細聽完以上介紹的專輯之後,筆者最納悶的是:海斯的演奏功力絕對不亞於美國的咆勃樂前輩。我相信,美國重量級薩克斯風手如Dexter Gordon或Wardell Grey,若在生前有機會聽到來自英國的海斯現場表演,或是曾與他同台演出,絕對會豎起大拇指稱讚這位小巨人一流的演奏水平。而如果海斯可以免受病魔摧殘,活得久一點,相信他也一定可以和晚輩Alan Skidmore或 Evan Parker一樣,在撐過慘澹的七○年代之後,成為名滿天下,「英國之光」的薩克斯風名家。

遺憾的是,海斯一生的際遇驗證了俗諺「虎落平陽被犬欺,龍游淺水遭蝦戲。這位擅長演奏薩克斯風、長笛與電鐵琴的音樂天才,恰好生長在爵士樂發展條件相對劣勢的英國,即使當時有一群死忠本地樂迷的支持,但始終無法打開更大的市場,或許也解釋了:為何遲至二十一世紀以後,當全球的CD重發狂潮消退時,日本與英國才有公司再度發行他的作品(在推動重發工作的過程中,對於爵士樂相當熟稔的英、日俱樂DJ功不可沒)。對海斯的生平及作品鑽研最深的薩克斯風手Simon Spillett,寫成海斯傳記The Long Shadow Of The Little Giant手稿,竣工至今仍乏人問津。被譽為「小巨人」的海斯,生前有志難伸,死後至今,除了在資深樂迷之間流傳外,仍是默默無聞。命運如此作弄一代薩克斯風手,怎不令人欷噓,大嘆造化弄人?

留言

  1. 讓世人重新認識英倫小巨人的最大功臣,就是已故爵士企鵝評鑑主編 Richard Cook,當時掌英國寶麗金唱片部主管,成立副牌 「Redial」發行「Late Spot At Scott's」與「Down In The Village」。 2000 年 Tempo Records 版權所屬的 Jasmine Records 順勢推出一系列合輯,網羅了50 年代英倫爵士樂菁英之作。 2003 年日本推出限量紙殼版 CD,補齊了 Tubby Hayes 在 Fontana Records 最讓人垂涎的夢幻逸作,搶購最瘋的時候,eBay 甚至有破一百美元的成交紀錄。

    回覆刪除
  2. Tubby Hayes的錄音很想聽看看, 但台灣好像不好找到他的作品!?

    回覆刪除
  3. 今天在誠音找到一張The Jazz Couriers In Concert, 澤野工房限量黑膠! 這張資深樂迷應該都有蒐到吧:)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