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那魅力滿分的夜鶯歌唱

::談爵士女歌手海倫‧梅芮爾Helen Merrill

多年前,我生平第一次進行CD大清倉,差點賣掉爵士女歌手海倫‧梅芮爾的作品。回想起來,與其說不喜歡,還不如說當時的我,根本完全不瞭解她。

梅芮爾的成名過程不但緩慢,而且十分特殊。一般來說,知名的爵士女歌手幾乎都曾在大廠牌發行專輯,這有幾個好處,一是行銷預算多,可以為歌手大力宣傳;二是鋪貨廣,大小城市都買得到專輯。除此之外,大廠牌也更熱衷於「回收」藝人的價值,只要是大受歡迎的專輯,就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發復刻盤,甚至製作精美的套裝大合集,以吸引新一代的樂迷。 但是,長得非常漂亮,又擅長歌唱的梅芮爾除了出道之始在Mercury的子廠牌EmArcy發行唱片外,並不曾為任何大廠牌錄音。即使曾經與北美最大的獨立廠牌大西洋唱片公司(Atlantic Records)簽約,梅芮爾也只錄製了一張唱片,在這之後,梅芮爾便瀟灑遠走他鄉,將近二十年的光陰,不再活躍於美國歌壇。最令人訝異的是,即使是在廣受爵士樂迷喜愛的經典廠牌發行專輯,且獲得相當好的評價,梅芮爾仍有若干作品從來沒有發行過CD版。如此才貌兼具的女性,卻被主流市場忽略,因而受到樂迷的冷落,似乎也就無可避免了。

事實上,從下定決心走上職業歌唱生涯那一天,這位擇善固執的女性就不向商業妥協。雖然她曾自嘲,自己刻意遠離流行市場之舉「實在很傻」,讓她少賺了很多錢,但也正因如此,她的執著與才情,方得以在多年後,被真正喜愛爵士樂的歌迷深深的珍惜著。她那纖細、略帶陰鬱感的演唱,全然融入樂器演奏的嗓音,如此深邃迷離,總是令人著迷不已。

海倫‧梅芮爾出生於紐約曼哈頓島。出於學區考量,當船長的父親在梅芮爾年幼時,舉家遷至布朗區(Bronx),這對梅芮爾日後選擇演唱生涯有重大影響。梅芮爾的父母是克羅埃西亞(前南斯拉夫)移民,全家都熱愛音樂,母親不但擅長演唱南歐民謠,也非常喜歡美國知名作曲家如Jerome Kern的作品,家裡常播放七十八轉唱片的流行歌曲。梅芮爾的姊姊是爵士大樂團的粉絲,家裡的廣播電台永遠都固定在播放爵士樂的頻道上。

大樂團爵士在當時是最受歡迎的跳舞音樂,所有的年輕樂迷喜愛的都是震天價響的節拍,以及熱烈誇飾的合奏,梅芮爾則不同。從未正式受過正統音樂訓練的她,對於藝人的即興獨奏旋律特別有興趣。她仔細聆聽Billie Holiday演唱的細節,對於Lester Young、Ben Webster這些樂手出神入化的薩克斯風演奏讚嘆不已。這或許說明了為何日後當梅芮爾演唱時,特別重視個別樂手的即興演奏,而非把他們當成綠葉配紅花的陪襯品。

由於居住在布朗區,又是二次戰後新興的咆勃樂迷,念中學的梅芮爾下課後總是跑到附近的845俱樂部聽下午場的演出,知名樂手如Charlie Parker、Miles Davis都曾在此演出。對梅芮爾而言,845俱樂部特別值得紀念,它不但是梅芮爾初登場的演唱地,也因為演奏好手如雲,提供了爵士歌手從基礎磨練的絕佳機會。

梅芮爾出道時,第一個為她伴奏的鋼琴手是Bud Powell。加入鋼琴手Earl Hines領軍的六重奏時,她也因為與Charlie Parker在同一俱樂部演出,曾被這位偉大的被咆勃樂旗手點名,一起演出了「I Cover the Waterfront」與「Lover Man」等曲。Bud Powell、Charlie Parker都是具有高度原創性的樂手,並不以為歌手伴奏知名。然而,對他們來說,梅芮爾並不是普通的歌手,她從來都不是為了取悅、逢迎流行市場而唱歌。談及合作樂手時,梅芮爾常以「sing against」某人的演奏來表達演唱的情形。對樂手而言,梅芮爾是「樂手選擇的歌手」(musicians’ choice of singer),與她一起演出,爵士樂手不會退居二線「烘托」歌手,而是一起「合奏」甚至「對抗」的伙伴。

這就是為什麼曾經與梅芮爾合作演出的樂手,都不是籍籍無名的平庸之輩,而是出類拔萃的音樂人。以鋼琴手為例,就包括了美國的Earl Hines、Bill Evans、Teddy Wilson、英國的Dudley Moore(喜劇諧星杜利‧摩爾)、Gordon Beck、義大利的Romano Mussolini(獨裁者墨索里尼之子)、日本的佐藤允彥(梅芮爾稱他為「天才」)…等人。從來沒有受過任何音樂訓練,完全不識譜的梅芮爾,對於爵士樂演奏卻有超乎常人的風格辨識力,以及過「耳」不忘的記憶。曾經有一回,梅芮爾在日本的爵士咖啡廳裡接受訪問,同行的人沒有人知道當晚的演奏者姓名,但她卻一聽就知道是誰,讓現場擔任採訪的記者佩服不已。根據一九六三年四月號發行的日本爵士樂月刊Swing Journal,斟酌當時的訪談紀錄,梅芮爾簡直就是個「演奏者」(player)。這樣的描述相當精確地說明她與一般歌手的不同之處。

接下來介紹幾張梅芮爾的作品。

Helen Merrill ( EmArcy 1954)

從一九五四年開始,梅芮爾在Bob Shad領軍的EmArcy廠牌錄製專輯,一直到五八年二月為止,四年總共發表了五張專輯:Helen Merrill (小號手Clifford Brown擔任伴奏)、Helen Merrill with Strings、Dream of You、Merrill at Midnight、以及The Nearness of You。雖然十吋盤的錄音算不上是頂尖,但Helen Merrill首刻盤極具魅力,它是二手黑膠市場上的熱門商品,尤其受到日本買家的青睞。

對當時擔任EmArcy音樂總監的Bob Shad而言,初試啼聲的梅芮爾不過就是個菜鳥,讓她與小號手Clifford Brown合作,純粹是無心插柳的安排。沒想到迸出了令人驚豔的火花;二十四歲的Clifford Brown,搭配二十三歲的Merrill,由二十一歲的Quincy Jones負責製作與編曲,竟然聯手打造出足以流傳後世的經典專輯,選擇的曲目不但優異,歌聲也極為出色,更不用說樂手傑出的演奏表現了!

原始發行的唱片是十吋盤規格,一共收錄了七首曲子,幾乎都是名家所作的抒情曲,也就是俗稱的ballads。錄音分兩次進行,陣容雖然稍有不同,不過核心人物Clifford Brown與鋼琴手Jimmy Jones均有參與。專輯以Billie Holiday唱紅的「Don’t Explain」開場,一開始是吉他手Barry Galbraith與Jimmy Jones稀疏簡約的旋律伴奏,帶出梅芮爾陰鬱的演唱。可能是因為唱歌時很靠近麥克風的緣故,梅芮爾演唱慢歌時,略帶沙啞的歌喉蘊藏著豐富的情感細節,聽來深刻、哀傷而優美。

名家Cole Porter所作的「You’d Be So Nice to Come Home to」是整張專輯中最膾炙人口的曲子。據說,一直到現在,在梅芮爾的音樂會裡,只要樂團開始演奏這首曲子的前奏,觀眾就會為之瘋狂。最精彩的演奏片段自然是Clifford Brown的小號即興,他那拳拳到肉,具穿透力的小號吹奏,令所有的聽眾印象深刻。第四軌的「Falling in Love with Love」是一首輕快活潑的曲子,在這裡我們可以聽到低音貝斯手Oscar Pettiford的撥弦演奏,靈巧而深具搖擺感,Jimmy Jones如銀鈴般響脆的鋼琴演奏接續於後,接下來是Clifford Brown音色溫醇的小號旋律,迎接著梅芮爾情緒高亢的演唱,是一首編曲風格十分明快的作品。

Helen Merrill錄音完成兩年後,Clifford Brown因為車禍早逝,爵士樂壇痛失一名英才,實在非常可惜。Clifford Brown最好的作品都是在EmArcy廠牌發行。對爵士歌唱特別有興趣的樂迷,除了Helen Merrill之外,Clifford Brown也曾為Sarah Vaughan的Sarah Vaughan with Clifford Brown、Dinah Washington的Dinah Jams等專輯錄音跨刀,表現都十分精彩,有興趣者不妨找來聽聽看。

Dream of You (EmArcy 1956)

一九五六年開始,由於大唱片公司積極拓展市場,十二吋規格的黑膠唱片越來越普及,梅芮爾也面臨是否應該轉型為流行歌手的難題。在這之前,她已經順應Bob Shad的要求,錄製了一張由Dick Heyman指揮的弦樂伴奏的專輯Helen Merrill with Strings,這並不是一張純爵士的專輯。Bob Shad雖然是精純咆勃樂的粉絲,但礙於銷售考量,不得不向市場低頭。

梅芮爾想出了一個主意,她不反對繼續錄製大樂團伴奏,燈光美、氣氛佳的專輯。但考量自身唱歌的特色,梅芮爾希望是由一個有才氣的音樂人來負責編曲。她向Bob Shad說項,提議找Gil Evans。Bob Shad當下立即的反應是:「No」!

為什麼?雖然Gil Evans曾為酷派的開山祖師Claude Thornhill效力,也因此獲得紐約樂壇同行的矚目,但當時的他尚未打出知名度,也還沒替Miles Davis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名作編曲,說他是無名小卒也不為過。

但在梅芮爾不斷地堅持下,Bob Shad終於屈服。Gil Evans素以高難度的繁複編曲馳名,這對樂手或歌手而言都是挑戰,更何況是不識譜的梅芮爾。對她來說,錄製Dream of You就像是「從懸崖上跳下來學飛行」,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也正因為是由Gil Evans操刀,拜其傑出的編曲之賜,Dream of You成為梅芮爾生涯代表作之一。

一如梅芮爾的演唱風格,Gil Evans的編曲帶著暗鬱、冷靜的色彩。在他的安排下,弦樂與管樂器合奏並不熱鬧,但聲響細節極為豐富,有著一種注重空間的現代感,這跟傳統的搖擺樂團外向、奔放的演奏風格完全不同。正因如此,梅芮爾才得以充分施展歌唱才能,她演唱的每一個音符,尤其是刻意拖曳的尾音,帶著高漲、熾熱而飽滿的情感。在華麗但低調的伴奏中,無論是「He was Too Good to Me」或是「I’m A Fool to Want You」,梅芮爾都唱出了獨樹一幟的風格,這也是她在EmArcy演唱水平最成熟的一張專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號手Art Farmer在「By Myself」和長號手Jimmy Cleveland在「People Will Say We’re in Love」中的即興表現均不俗。

The Nearness Of You (EmArcy 1958)

The Nearness of You的錄音分為兩次,第一次是在芝加哥,第二次於隔年在紐約完成錄音工作,兩次錄音的伴奏班底完全不同,前者主要是由Dick Marx(鋼琴)跟Mike Simpson(薩克斯風、長笛)等樂手為主力,後者則是跟Bobby Jasper(長笛)、Bill Evans(鋼琴)、George Russell(吉他)、Oscar Pettiford(貝斯)、Jo Jones(鼓)等知名度更高的成員合作。以演奏實力來說,兩組人馬其實是不分軒輊的。

對樂迷而言,The Nearness of You專輯的演奏班底中,最有吸引力的是Bill Evans的參與。據說Bill Evans跟梅芮爾有情感關係,兩人曾經交往過,Evans也會給她選曲上的建議。關於這一點,梅芮爾去年接受紐約記者Marc Myers訪問時,倒是沒有著墨太多,僅說Bill Evans是她的好朋友,兩人常交換音樂上的一些意見。Bill Evans曾經為了是否加入Miles Davis樂團猶疑不決,最後在她的鼓勵之下終於點頭。在梅芮爾的口中,Bill Evans是一位「個性非常敏感」的知音。

雖然Bill Evans在參與錄製The Nearness of You之前,已經在Miles Davis的樂團表演,但當時的他並不是一位特別有名的鋼琴手。對Evans來說,錄製這張專輯是得到更多矚目的好機會。有意思的是,邀請Bill Evans、George Russell等人參與專輯錄音,也是梅芮爾本人的主意。根據日本樂評人佐藤秀樹的說法,吉他演奏者大多對於音樂理論方面有相當研究。梅芮爾在Helen Merrill中找Barry Galbraith,在The Nearness of You找George Russell來幫忙,借重這些吉他手在演奏和編曲方面的才能,為整體專輯加分。像這樣伯樂識千里馬,懂得找傑出人才進行合作的女歌手,在爵士樂史上還真的不多哩!

一開場的「Bye Bye Blackbird」是再熟悉不過的歌曲了。對爵士樂迷來說,比較有名的可能是Sarah Vaughan在日本現場演出的版本。梅芮爾在這裡展現了迥異於Sarah Vaughan的演唱風格。整首曲子先是以Mike Simpson輕快的長笛旋律開場,接下來是梅芮爾成熟、世故的演唱,以沙啞的嗓音巧妙地予以詮釋,是聽起來非常舒適的歌曲。第三軌的「I Remember You」也有著類似的輕快風格,梅芮爾的歌喉亦是魅力十足。

第二軌的「When The Sun Comes Out」是一首慢板的抒情曲,也是由長笛旋律貫穿其中,不過演奏者換成了Bobby Jasper。梅芮爾本來就擅長掌握慢歌的詮釋,無論是演唱表情,歌詞掌握與旋律進行,都是恰如其分。第四軌的「Softly as in A Morning Sunrise」的唱法帶著點戲劇成分,在貝斯撥弦聲中,以平靜、壓抑的歌聲開場,隨著彈性節奏漸次加快腳步,長笛與鋼琴的旋律加進來時,已經轉換成輕快的旋律,最後仍回歸慢板節奏,是很有意思的編曲。

梅芮爾似乎非常喜愛詮釋Cole Porter的作品,第七軌的「All of You」即為一例。Bobby Jasper的長笛演奏呈現極為迷人的搖擺風情,Bill Evans的鋼琴即興接續於後,為梅芮爾後半段的演唱作了巧妙的鋪陳。整張專輯的高潮是第十軌的「The Nearness of You」,這是名家Hoagy Carmichael填詞,Ned Washington譜曲的抒情曲。Bill Evans以華麗的鋼琴旋律開場,搭配梅芮爾貼近麥克風的演唱,讓整首曲子瀰漫著一種濃郁深沈、氤氳迴盪的夜晚氣息,搭配Bobby Jasper搶眼的長笛演奏,適切地表達了歌詞中裡的談戀愛感覺。最後一軌的「Just Imagine」的風格與第四軌的「Softly as in A Morning Sunrise」類似,都是以彈性節奏為主,先慢後快的曲子,Bill Evans與Oscar Pettiford都有稱職的表現。

The Helen Merrill-Dick Katz Sessions (Mosaic MCD-1019, 2008)

雖然獲得樂評人及樂手同行極佳的評價,梅芮爾在六○年代發行的許多專輯卻是默默無聞。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六○年代的爵士女歌手面臨更嚴峻的商業挑戰,若不走節奏藍調或流行音樂的演唱路線,幾乎是無市場可言;二是梅芮爾當時先後客居羅馬與東京,她在義大利與日本的知名度比本國還高,但這對於吸引本國唱片公司的注意並沒有任何助益。

The Helen Merrill-Dick Katz Sessions是一個異數:它重發了梅芮爾兩張由美國廠牌Milestone發行的作品:The Feeling Is Mutual和A Shade of Difference。這麼重要的一位女歌手,於六○年代在美國深具影響力的爵士廠牌發行專輯,竟然要等到二○○八年才重發CD,真是令樂迷詫異不已。

The Feeling Is Mutual與A Shade of Difference都由鋼琴手Dick Katz負責編曲與伴奏,這也是他生涯得意之作。Katz係科班訓練出身,曾受教於
鋼琴名家Teddy Wilson,無論是演奏或編曲都十分出色。一九六六年,Dick Katz與Orrin Keepnews(Thelonious Monk與Bill Evans早期的製作人)攜手合作,共同成立了爵士廠牌Milestone,特地邀請梅芮爾回國錄製專輯。

這兩張專輯的演奏陣容都很堅強:前者是Dick Katz(鋼琴)、Jim Hall(吉他)、Ron Carter(貝斯)、Thad Jones(小號)、Pete La Roca或Arnie Wise(鼓)所組成的六重奏,後者則由Gary Bartz(薩克斯風)、Hubert Laws(長笛)、Richard Davis(長笛)、Elvin Jones(鼓)等人組成,吉他、小號與鋼琴維持不變。

即使沒有梅芮爾本人的參與,如此組合怎麼看都是一流的主流爵士編制。與梅芮爾五○年代的作品比較,The Helen Merrill-Dick Katz Sessions有幾個特色,一是經由Dick Katz的巧手編排,和聲與旋律的演奏都更為進化,音樂所呈現的風格色彩繽紛。以第二軌的「It Don’t Mean A Thing」為例,這是一首艾靈頓公爵的搖擺名作,Dick Katz、Thad Jones、Jim Hall輪流即興,搭配梅芮爾同等精彩的演唱,完全是為死忠爵士樂迷量身訂作的作品。二是為了尊重個別樂手的即興演奏,每首曲子的平均長度更長。三是梅芮爾大膽迎向自由爵士,在A Shade of Difference專輯中竟然挑戰了Ornette Coleman的名作「Lonely Woman」,實在是太正點了!

除了重發The Helen Merrill-Dick Katz Sessions之外,馬賽克唱片公司也發行了梅芮爾的另一張專輯Casa Forte。這張專輯是梅芮爾的第三任老公,鋼琴手Torrie Zito負責編曲與製作,也是一張精彩的作品。

Helen Merrill & Gordon Beck: No Tears…No Goodbyes (Owl)

梅芮爾錄製這張專輯時已經五十四歲。彼時的她,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客居義大利與日本將近二十年,無論是是歌喉或是心態,已經與年輕時的她大不相同。她的歌聲不若早期的厚沈,但也沒有年少時的陰鬱。歷經滄桑的她,似乎見慣了大風大浪,有稜有角的個性被磨得平順,同樣反映在這張專輯的演唱風格之中。

八○年代時,梅芮爾曾與英國傑出的鋼琴手Gordon Beck一起巡迴演出,來自美國的低音貝斯手Red Mitchell與小號手Tom Harrell也曾加入Beck的樂團,擔任演奏工作。No Tears…No Goodbyes就是在這樣的合作關係下誕生的。

No Tears…No Goodbyes在巴黎錄音,由法國的貓頭鷹廠牌(Owl Records)發行黑膠唱片,後來環球取得版權,重新發行了CD版。雖然「全音樂指南」只給了這張專輯三顆星,但在筆者的心目中,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No Tears…No Goodbyes都是梅芮爾最出色的作品,說它是「人聲-鋼琴」二重奏中的銘心絕品,給五顆星也不為過。

鋼琴手Gordon Beck的演奏在整張專輯的表現上,扮演了十分關鍵性的角色。Beck算得上是英國爵士界的重量級人物,年輕時出於對音樂的熱愛,放棄了工程師的工作,加入了次中音薩克斯風手Tubby Hayes的樂團,後來也曾擔任倫敦頂尖的爵士俱樂部Ronnie Scott的常駐鋼琴手。六○年代末至七○年代初,Gordon Beck加入了美國中音薩克斯風手Phil Woods領軍的「歐洲節奏機器」(European Rhythm Machine)樂團,錄製了許多經典作品。在這之後,Gordon Beck組成自己的樂團,正式單飛,並常以鋼琴三重奏形式巡迴演出。

在No Tears…No Goodbyes中,Gordon Beck扮演的並不是單純的伴奏角色。作為歐洲最傑出的即興鋼琴手,Beck不但擅長情境鋪陳,他那充滿自信的和聲與即興旋律,為梅芮爾世故圓融的嗓音穿針引線,交織成片片陶醉的音樂風景,令人「耳」不暇接。以第一軌「No Tears…No Goodbyes」為例,一開頭的幾個輕柔的電子鍵盤音符,搭配梅芮爾的輕聲歌唱,帶出了迷濛雨夜的都會風情。Gordon Beck的即興演奏固然慧黠銳利,但絕不會蓋過梅芮爾的風采。或許為了紀念錄音地點,第二軌「I Love Paris」係Cole Porter名作,以梅芮爾的清唱開場,Beck在中間加入,以極簡形式伴奏。第三軌「I Love Paris Too」係Gordon Beck的鋼琴獨奏,巧妙地呼應梅芮爾的歌唱,是一首極為優美的即興小品。第五軌的「Bye Bye Blackbird」係舊曲重唱,相較於她在The
Nearness of You中比較厚重的嗓音,No Tears…No Goodbyes中的版本顯得較為輕鬆、逍遙,而沒有太多情感包袱,梅芮爾演唱風格的轉換,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No Tears…No Goodbyes之外,梅芮爾與Gordon Beck也在貓頭鷹廠牌合作了另一張專輯Music Makers,薩克斯風手Steve Lacy與小提琴手Stephane Grappelli均有參與,同樣值得一聽。

咆勃樂時代竄起的知名女歌手如Ella Fitzgerald、Sarah Vaughan早已於一、二十年先後凋零,即使是音樂走向與製作風格比較相像的Anita O’Day,也於三年前離開人間。今年已屆七十九歲高齡的梅芮爾,依然活躍於爵士歌壇,如同孤高獨行的夜鶯,棲息在都市叢林的枝頭,以魅力滿分的氤氳嗓音,訴說著戀愛的甜蜜與情傷的悲痛,如此,楚楚動人。

留言

  1. 徹頭徹尾地甘拜下風。
    著實為越久越陳的精純釀吟!

    回覆刪除
  2. EmArcy時期的《Helen Merrill》與《Dream of You》VERVE合於一張CD發行
    封面長這樣
    http://jazzbluesclub.com/uploads/posts/thumbs/1236966176_front340.jpg
    (醜斃了)

    回覆刪除
  3. 關於 Mosaic Records 發行的 「The Helen Merrill-Dick Katz Sessions」雖然是美國市場首發,卻非世界初 CD 化。
    早在1990 年 Helen Merrill 已將這些錄音交由法國寶麗金旗下的 Gitanes Records 發行,推出兩片中價位 CD,本地代理很盡職地引進,並加側標導聆,分別是 「The Feeling Is Mutual (共享時刻)」、「A Shade Of Difference (酷中滋味)」。 同時亦引進她在 78、79 年發行的作品「Casa Forte (即興風景)」、「Chasin' The Bird-Gershwin (蓋希文名曲集)」,算是 4 張 Helen Merrill 粉絲的進階級收藏。

    回覆刪除
  4. IBIZA,
    那張二合一的封面實在有夠醜,我不巧剛好也有一張。還好,多年前有人送我一張Helen Merrill同名專輯復刻黑膠盤,日版的,封面真是賞心悅目啊!

    Yellow_submarine,
    The Feeling Is Mutual 那一張我也有,好像在火車站附近的某家唱片行買的,與Mosaic版比對了一下,有部分歌曲似有重複(CD不在身邊難以驗證),當時還十分納悶,為何Mosaic宣稱是首次CD復刻,原來只是「美國版」CD首次重發!謝謝解疑~~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