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音樂說書人

::介紹爵士鋼琴家傑基‧拜爾德
這幾年坐飛機到國外旅行,行囊裡總少不了iPod與Shure E3C耳機。旅人如我,深諳耳內式耳機之奧妙。耳機塞入後,不但可抵抗轟隆的飛機引擎聲,也可有效阻絕機艙內各種雜音的干擾,再加上Shure E3C音響效果不錯,動態清晰鮮明,所以我在旅行時,反而能更專心聽音樂,甚至作與專欄寫作有關的功課。忘記是哪一次,我在旅途中聽音樂,不知不覺進入夢鄉。就在淺睡時,從耳機那端傳來妙手琴音,那鋼琴獨奏時而活潑激昂、時而婉約抒情,整段演奏揉合了老式的散拍樂、honky tonk(一種更強調節奏感的散拍樂)和紐約哈林區曾經盛行的「闊步」(stride)風格,總共四分鐘長,正好把我叫醒,趕緊看一下iPod究竟在放什麼音樂?

低音貝斯手查理‧明格斯(Charles Mingus)六重奏於一九六四年在紐約康乃爾大學的現場演出雙CD Cornell 1964(藍調之音發行)裡的「ATFW You」鋼琴前奏。演奏鋼琴的樂手,正是爵士樂史上赫赫有名的鋼琴活字典--傑基‧拜爾德(Jaki Byard)。只聽見他行雲流水的演奏,一路配合「暴君」明格斯的指揮,澎湃豐沛的感情源源不絕,展演不同年代各種鋼琴演奏的風格,精湛的演出毫無冷場。

Cornell 1964的錄音水準平平,但它卻是拜爾德、Eric Dolphy、Johnny Cole加入明格斯樂團演出的寶貴記錄。由這些樂手所組成的明格斯六重奏,稍後在巡迴歐洲演出時,就因為小號手Johnny Cole於巴黎住院、吹管手Eric Dolphy不幸猝死於柏林而倉促改組。最彌足珍貴之處,在於這張專輯不但記錄了Eric Dolphy生涯裡最精彩的長段即興獨奏,也讓聽眾見識到拜爾德音樂知識的淵博,他那一身「抖包袱」的即興功夫,真是令人驚嘆連連。

拜爾德出生於美國東北麻州的沃歇斯特市(Worcester),父母親都是音樂人。父親在軍樂團裡吹長號,母親則是衛理教會詩班的伴奏。拜爾德的外婆曾在默片戲院裡擔任鋼琴伴奏。默片時代結束之後,戲院用不上鋼琴,外婆把它送給了拜爾德的母親,這是拜爾德學鋼琴的開始。

拜爾德曾於四○年代末加入由薩克斯風手Earl Bostic領導的節奏藍調樂團。Bostic是二次戰後最重要的節奏藍調樂手,他那響亮、奔放而又精神飽滿的演奏風格不但影響了拜爾德,也影響了John Coltrane與Stanley Turrentine。就像Earl Bostic一樣,拜爾德將自己定位為全方位的「藝人」,這對他演奏鋼琴時總是以萬花筒般融合各式風格來講故事有很大的影響。對他而言,聽眾的掌聲正是鞭策自己進步最大的動力。

離開Earl Bostic樂團之後,拜爾德搬到波士頓討生活,先後加入Herb Pomeroy與Maynard Ferguson領導的樂團,並被樂團領班Herb Pomeroy冠上「波士頓爵士樂發展主力」的美稱。此時的拜爾德靠演奏餬口之餘,仍持續自習樂理。他從圖書館借了許多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的唱片,苦心鑽研現代爵士中重要的技巧,例如「重配和聲」(reharmonization,指改變原曲中的和弦進行)。拜爾德的勤奮自修,對於即興音樂持續不斷地探索,正是他下半輩子「出運」的主要關鍵。

六○年代開始,快四十歲的拜爾德終於「大器晚成」。他的演奏天分受到明格斯的賞識,加入了這位個性暴烈的低音貝斯手所組成的樂團,赴歐洲演出。明格斯是個野心勃勃、以實驗風格挑戰聽眾極限的樂手。不規則的節奏、戲劇化地轉換音樂氣氛、古怪的音程、充滿批判色彩的音樂…這些演奏特色並未讓他在美國受到主流市場的認可。然而,明格斯的創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拗口。他深受艾靈頓公爵影響,作品如史詩般華麗壯闊,透過不同的樂器有默契地搭配,其精彩的現場演出讓當時的歐洲聽眾驚豔不已。尤其是吹管手Eric Dolphy滔滔江河般的長段即興,時而以長笛模仿活潑的小鳥啾鳴,時而以低音單簧管傳達暗色的夜梟歌唱,不但深深吸引了年輕觀眾,也讓他成為歐洲前衛樂手的啟蒙象徵。

拜爾德在這些知名的歐洲現場演出裡,扮演了極為稱職的伴奏角色。一如他在默片戲院擔任鋼琴伴奏的外婆,拜爾德優美的琴音,時而現代,時而古典,穿針引線地將不同的演奏氛圍串接起來,並為明格斯的創作下了很好的註腳。

在劇烈變動的六○年代裡,明格斯的作品蓄積了太多的憤恨不平。以明格斯的剛愎自用,情緒若過度被渲染,在演奏時有可能會形成無法收拾的混亂。面對隨時爆發的火藥庫,沈穩的拜爾德並不受其牽引,反而以知識淵博的演奏技巧,平衡、抑制了騷動不安的音樂會氣氛,這也讓他「一戰成名」,廣受矚目。

一九六一=七二年之間,拜爾德在獨立廠牌Prestige發行了不少評價頗佳的個人專輯。一九六六年時,知名的爵士樂刊《重拍》(Downbeat)選他為最被看好的爵士樂手。當時除了為明格斯伴奏之外,拜爾德也曾為盲人薩克斯風手Roland Kirk伴奏。就像Earl Bostic、拜爾德一樣,Roland Kirk也是一個「藝人型」樂手。技巧高超的他,常同時一次演奏兩、三支管子,將音樂會搞得像炫技秀一樣。然而,老練的拜爾德並不會被這種戲劇化的氣氛牽著鼻子走,他總是可以扮演恰如其分的伴奏角色,展露Kirk「藝人皮,前衛骨」真正的音樂才華!

除了為明格斯,Roland Kirk伴奏之外,拜爾德也曾偕同貝斯手Richard Davis、鼓手Alan Dawson等人,為明格斯的團員,薩克斯風手Booker Ervin伴奏,錄製了一系列的專輯如The Freedom Book、The Blues Book、The Space Book 與Groovin' High。這三位樂手的演奏表現,是我聽過六○年代後期水準最高的節奏組合之一。很可惜的是,就手邊資料顯示,拜爾德似乎並未與他們一起合作,發行過三重奏專輯?

以下依照錄音時間順序,介紹六張拜爾德的作品。

Hi Fly (Prestige)
樂評人對拜爾德最常見的形容詞是「多才多藝」(versatile),泛指這位鋼琴手才華洋溢,擅長演奏各式各樣的風格。拜爾德生長於大樂團全盛時期,對於當時幾位知名的樂團領班兼鋼琴手如Stan Kenton、貝西伯爵、艾靈頓公爵的演奏特別著迷。其中貝西伯爵的搖擺藍調韻味,艾靈頓公爵精緻的華美樂章,以及Earl Hines宛如大樂團般地演奏格局,對於拜爾德影響頗深。難能可貴的是,拜爾德的音樂雖然根植於傳統,卻不曾囿於成規。用功的他,與那些走在時代前面的樂手如明格斯或Roland Kirk合作演出時,也能吸收和聲與旋律的創意。就像一本鋼琴百科全書,拜爾德常在現場演出時,將從古至今的爵士鋼琴風格,不費吹灰之力地演繹一遍。

Hi Fly是拜爾德在Prestige發行的第二張三重奏專輯,第一張是Here’s Jaki,兩張專輯在當時都受到很好的評價。Hi Fly的低音貝斯手是當時只有二十四歲的Ron Carter,鼓手則是Pete La Roca。Ron Carter是天才型的樂手,他有絕佳的節奏感,貝斯聲響肥厚,綿延性強,可賦予音樂頂級的搖擺感受。Pete La Roca則在當時被視為Philly Joe Jones第二,擊鼓場域開闊,鼓點細膩,能給主奏者百分之百的支持。Hi Fly一如拜爾德的多元演奏風格,專輯不但收錄了這位鋼琴手的原創曲,如「Tillie Butterball」、「There Are Many Worlds」、「Here to Hear」,也包括了知名的抒情歌謠「Lullaby of Birdland」,以及膾炙人口的Thelonious Monk作品「Round Midnight」。最特別的是拜爾德特別選了Fats Waller曾演奏過的「Yamecraw」,係另一位鋼琴家James P. Johnson所作,雖然是三○年代的作品,拜爾德仍然將這類老式音樂詮釋地興味盎然,是怎麼聽也不會膩的曲子。「There Are Many Worlds」深受艾靈頓公爵的演奏風格影響,拜爾德特地向這位偉大的音樂紳士致敬,旋律十分細膩悅耳。整張專輯最「前進」的,是拜爾德的原創曲「Here to Hear」,不規則的節拍,急遽轉換的情緒,以現在的標準來說,雖然稱不上「前衛」,卻是深受現代音樂影響的即興之作。

拜爾德的三重奏作品很少出現在「不可不聽的三重奏專輯」推薦名單之內。作為史上最強的鋼琴百科,即使未受樂評人青睞,筆者仍認為拜爾德的作品有很高的聆聽價值。畢竟,像這樣長於論古道今,信手拈來、談笑風生的鋼琴手,現在還有幾個?

The Last from Lennie’s (Prestige)
The Last from Lennie’s是拜爾德演奏生涯裡最精彩的現場演出錄音之一。最初原始的現場錄音是以上下兩集的方式發行黑膠唱片,後來復刻的CD則以Live!合併兩張專輯於一九九四年發行(CD編號:PRCD-24121-2)。然而,無論是黑膠唱片或是CD版,都沒有將現場錄音發行完全。據說,真正的原因是Prestige廠牌的老闆覺得Lennie俱樂部的現場演奏太前衛,沒有賣點,所以喊停了已經就緒的第三張唱片發行工作。而九○年代復刻的CD Live!,也只是依樣畫葫蘆,將先前發行的錄音數位化而已。筆者手邊的這張The Last from Lennie’s,是遲至二○○三年,拜爾德過世四年後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美版復刻CD。至此,拜爾德在Lennie的現場演出終於全數「出土」。美國廠牌對這位鋼琴手輕忽的程度,可見一斑。

這張專輯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拜爾德效勞的明格斯樂團現場演出:強勁的爆發力、激情四射的演奏、不斷更迭的節奏和演奏氣氛、還有拜爾德模仿明格斯邊彈邊指揮的咆哮聲。錄音地點為Lennie’s-At-The-Turnpike,是一家位於波士頓北邊近郊,高速公路旁的爵士俱樂部。俱樂部地點雖然不起眼,卻曾是波士頓最令人懷念的爵士樂重鎮。

The Last from Lennie’s節奏組合由拜爾德、George Tucker(貝斯)、Alan Dawson(鼓)所組成,在「前線」的主奏樂手則是深受「新事物」(The New Thing)導師John Coltrane影響的吹管手Joe Farrell,他在整場演出裡有吃重的表現。Joe Farrell沒有像Eric Dolphy演奏那麼多大幅度跳躍的音程,但他迅速上下游移的薩克斯風旋律,卻是師承自John Coltrane,從「St. Mark’s Place Among the Sewers」便可窺其端倪。整張專輯最搶眼的是拜爾德奔放不羈的演奏表現。他的演奏概念完全走在時代前端,那種既傳統又前衛,融會貫通的手法,實在是精彩萬分,整張專輯高潮迭起,是拜爾德的生涯代表作。


Parisian Solos(Futura Swing)
巴黎的獨立唱片製作人Gerard Terrones於二○○五年發行復刻版CD之前,這張鋼琴獨奏專輯一直都被主流市場所忽略。雖然稱不上是石破天荒的驚人之作,Parisian Solos卻展現了拜爾德博聞強記的音樂學養和雄厚的演奏實力。這張專輯同時包含了耳熟能詳的抒情歌謠如「Besame Mucho」、「Willow Weep for Me」以及冷僻的「Bugle Call Rag」以及闊步風格的老曲子。整張專輯的演奏高潮是拜爾德最擅長的拼盤式組曲(第十軌),在十二分鐘長的演奏中,拜爾德縝密地構築即興樂句,將演奏氣氛漸次帶到最高點,整段演奏始終保持了漂亮順暢的搖擺節奏。像這樣優秀的美國鋼琴家,最初卻只能在境外發行鋼琴獨奏專輯,不料成為蒐藏家的銘心絕品,想來實在是諷刺。

 
Jaki Byard At Maybeck Recital Hall Series, Volume Seventeen(Concord)
Concord廠牌的老闆兼製作人Carl E. Jefferson是主流爵士(泛指結合咆勃與搖擺節奏的演奏風格)的粉絲,所以這家廠牌的製作方向以主流爵士為主。Jefferson原來是二手車商,六○年代末時生意經營得非常成功,出於對爵士樂的熱愛而投入音樂節的舉辦,後來乾脆於一九七二年成立爵士廠牌Concord,為當時無片可錄的爵士樂手尋找出路,至一九九五年Jefferson去世為止,Concord已經發行了五百張以上的專輯,是廣受樂迷歡迎的爵士廠牌。


「梅百克音樂廳系列」(Maybeck Recital Hall Series)一共發行了四十二張鋼琴獨奏專輯,為每一張作品錄音的鋼琴家都不一樣,這系列作品不但頗受好評,也是學習鋼琴獨奏的最佳教材,稱得上是Jefferson投入Concord廠牌經營的得意作。錄音地點「梅百克音樂廳」(Maybeck Recital Hall)位於大學柏克萊校區北邊,走路可及,由建築師Bernard Maybeck設計,建於一九一四年,算是古董級的建築。它的空間並不大,僅能容納約五十=七十位觀眾,但因為室內挑高,又搭配紅木建材,所以鋼琴聲響聽起來細節豐富溫暖。

拜爾德是這個系列的第十七位鋼琴家,錄音成品也是他生涯中最好的獨奏專輯。整張作品以抒情歌謠「Hello Young Lovers」開場,那結合德布西名作「The Engulfed Cathedral」片段的溫柔指觸,彷彿戀人絮語,在靜謐的錄音空間裡輕聲呢喃,如此清晰透明。或許是因為鋼琴獨奏賦予了拜爾德更大的揮灑空間,使得他詮釋各種類型的曲子更為自由暢快。演奏經典歌謠如「My One and Only One」時,拜爾德以感性的手法將抒情主義發揮到極致。演奏組曲如「Tribute to the Ticklers」時,拜爾德以散拍及闊步技法,向早期的鋼琴大師如Fats Waller、James P. Johnson與Willie “The Lion” Smith致敬。同樣的闊步技法也在「European Suite」出現,拜爾德以快速的音符和生動的節奏描述歐洲都會街景的忙碌風情,整張專輯的高潮是最後一軌「Family Suite」,在十四分鐘長的曲子裡,拜爾德再次巧妙地融合不同時期的各色風格,好整以暇地演繹了一回。若你問我:單一樂器如何可以表現恢弘大度?答案就在拜爾德這張鋼琴獨奏作品裡。

Michael Marcus Meets Jaki Byard - This Happening (Justin Time)
This Happening是一張由拜爾德與吹管手Michael Marcus合作的二重奏作品,也是拜爾德晚期的代表作之一。由於發行的是加拿大廠牌,知名度並不高。在自由爵士圈相當活躍的Michael Marcus,最早出道時跟隨藍調樂手如Bobby Bland與Albert King巡迴演出,八○年代初期加入了薩克斯風手Sonny Simmons與鼓手Billy Higgins合組的「Backwoods Suite」樂團,九○年代時則與Frank Lowe、James Carter合組「Saxsemble」。他的薩克斯風演奏深受Ornette Coleman、John Coltrane等前輩影響,技巧高超,聲響宏亮。

雖然被歸類為自由爵士樂手,不過因為合作對象是變化多端的拜爾德,Michael Marcus在這張專輯的開場曲「Earth Beings/3=4」選擇演奏的手法,反而比較像Sam Rivers與Tony Hymas的二重奏專輯—根植於傳統,向外不斷擴張,但仍然保持了咆勃樂的悅耳、順暢及可聽性。有趣的是,Michael Marcus在第二軌「This Happening」裡還刻意模仿了拜爾德的老搭檔Roland Kirk的複音演奏,增添了幾分幽默感。Marcus在第三、四軌的「Kelso Tracks South」與「Giant Steps/Naima」裡的演奏深受John Coltrane影響。晚期的Coltrane為了追求性靈提升,不斷嘗試各種演奏技法與形式,對年輕的薩克斯風手影響深遠。值得一提的是,Michael Marcus選擇以低音單簧管演奏「Giant Steps/Naima」,向曾與Coltrane搭檔的Eric Dolphy致敬,曲子裡也聽得到樂迷熟悉的Dolphy式大幅跳躍句型。


[全音樂指南(All Music Guide)]的樂評人Scott Yanow對This Happening評價並不高,認為拜爾德在整張作品裡僅是擔任伴奏的被動角色,我倒不覺得如此。相對於Michael Marcus強勢的吹管聲響,拜爾德的鋼琴演奏做了很好的平衡與修飾,也讓這張作品更平易近人。

July in Paris (Jazz Friends)
這是拜爾德晚期的另一張代表作,記錄了他在巴黎The Duc des Lombards俱樂部的演出,與他合作的是低音貝斯手Ralph Hamperian與鼓手Richard Allen,以及客串演出的薩克斯風手Ricky Ford。演出以描述日落黃昏的搖擺小品「After the Sun Disappears」開場,接了一小段低調的「Xalithen Rose」之後,旋即進入法文歌謠「C’est si bon」的鋪陳與詮釋,拜爾德還跟著自己的彈奏唱了一段。

暖場之後,拜爾德將Ornette Coleman的前衛作品「Loney Woman」以及Miles Davis的調式名曲「So What」串接在一起,雖然是兩首截然不同類型與風格的曲子,拜爾德領導的三重奏卻是談笑用兵,暢行無礙。整首曲子以Ralph Hamperian強韌的低音貝斯獨奏開場,他負責演奏「Loney Woman」,接下來進場的是拜爾德毫不遲疑的「So What」和弦,從沈靜到激昂,馬上就轉換了曲子與演奏的情緒。拜爾德咄咄逼人的調式演奏,快速的「搓揉」鋼琴(同樣技法亦可見於拜爾德弟子D. D. Jackson),真是令人嘆為觀止。July in Paris最後一軌也是長段組曲,融合了Thloenious Monk的名作「Round Midnight」、「Well You Needn’t」以及拜爾德的原創曲「Stages」等,是整張專輯最精彩的作品,薩克斯風手Ricky Ford也在此展現了精彩的即興演奏,他那陽剛的聲響熱情洋溢,穿透力極強,非常值得聆聽。

身為知識淵博的鋼琴家,拜爾德下半輩子幾乎都在東岸知名的音樂學院從事教育工作,錄音作品相對較少。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一日午夜,這位年邁的鋼琴家被遲歸的孫子發現死於家宅鋼琴附近,鼻端有血跡,身體無任何外傷,現場亦無打鬥跡象。警方最先以為是中風,遺體經解剖後,證實有子彈從鼻梁下端進入,耳朵穿出,真正死因是槍傷。由於門窗並無被破壞跡象,而彈道檢驗也證明並非自殺,最詭異的是現場也尋不到手槍,警方推測應為熟人所為,但至今懸案仍未破。

明格斯樂團曾經孕育出幾個偉大的鋼琴手,包括了Mal Waldron、Don Pullen以及拜爾德。這位偉大的爵士藝人像一部音樂百科全書,曾將歡樂、驚奇與音樂之美帶給無數聽眾,他的音樂「講古」之精彩,無人可及,「論今」之滔滔雄辯,後無來者。作為史上最強「音樂說書人」,拜爾德獲得這頂桂冠,應是受之無愧了。


「梅百克音樂廳」(Maybeck Recital Hall)位於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C Berkeley校園北邊,請參看Google Maps
這裡提供了Maybeck Rectial Hall的外觀
至於屋內的演奏空間,可參考三張Concord廠牌當時發行的專輯封面照片。

留言

  1. 《Jaki Byard At Maybeck Recital Hall Series, Volume Seventeen》裡的「My One and Only One」一曲是我心目中的終極版本!

    回覆刪除
  2. 2009年3月號的 Downbeat 雜誌,找了幾個音樂家談 "favorite duo album",其中鋼琴家 Fred Hersch 推薦 1972年德國 MPS 出版的「Duet!: with Earl "Fatha" Hines & Jaki Byard」,剛好也是俺的 RVG(rare,very good) 心水盤,有機會再與同好分賞。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前衛搖滾與爵士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