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純咆勃養成班的優等生

::介紹爵士小號手弗瑞迪‧胡巴德Freddie Hubbard(上)


現代爵士樂發展至今已經超過五十年,諸位大師們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還記得一九五○、六○年代時,這些知名的現代爵士樂手都還是二、三十歲的春風少年兄,正值創造力最旺盛之時。他們將崛起於四○年代中期的咆勃樂加以改良,在作曲和即興之間取得平衡,讓爵士樂的演奏更為細膩、嚴謹,稱之為「精純咆勃」,在美國東岸的獨立廠牌如藍調之音(Blue Note)、Prestige發行專輯。這些獨立廠牌多半與錄音師Rudy Van Gelder合作,他擅長捕捉小編制爵士樂團的演奏聲響,以鮮明生動的音象聞名於世,由他操刀錄音的黑膠唱片首刻盤,如今都已經是拍賣市場上的高價品。

五十年過去了,這些傑出的樂手也逐漸凋零:中音薩克斯風手Jackie McLean、次中音薩克斯風手JohnnyGriffith、吹管手Jimmy Guiffre、鋼琴手Oscar Peterson等人,這幾年來先後辭世。筆者還來不及介紹、悼念這些樂手,被媒體譽為「六○至八○年代之間最有勁也最多產的小號手」弗瑞迪‧胡巴德(Freddie Hubbard),也因為心臟病引起的併發症於加州去世,享年七十歲。 胡巴德演奏的音樂,就像是「精純咆勃」的同義詞。他與小號手Kenny Dorham、Lee Morgan、薩克斯風手Joe Henderson、Jackie McLean、鋼琴手Horace Silver等人享有同等的明星地位,被視為藍調之音廠牌的招牌。六○年代之初,年僅二十二歲的胡巴德,透過薩克斯風手Illinois Jacquet的引薦,認識了藍調之音的老闆Alfred Lion,隨即在該廠牌發行了個人領銜的第一張專輯Open Sesame(芝麻開門)。胡巴德精確、紮實飽滿的音色與充滿巧思的即興演奏,奠定了他作為「精純咆勃」風格的代表性小號手之一。

一九六○=六七年之間,胡巴德在藍調之音發行了八張個人專輯,並為另外二十八張專輯跨刀演出,總共三十幾張作品。這段時期恰好也是藍調之音的全盛期,胡巴德沒有任何一張作品是有「衰聲」的瑕疵貨,這真是了不起的成就!雖然沒有自己固定的錄音班底,但這難不倒年輕氣盛、靈感充沛的胡巴德。被譽為Clifford Brown傳人的他,不但繼承了這位傳奇小號手的技巧,還具備了「師兄」Lee Morgan演繹華麗旋律的實力,以及Miles Davis的敏銳感性。他總是精準地執行每一段即興演奏,盡情發揮自豪的演奏功夫,以紮實溫暖的小號聲響及驚人的演奏技巧奠定其不朽地位。這段時期的藍調之音,由於大膽地提供了年輕樂手以不同角度實驗「精純咆勃」的機會,也因此將「精純咆勃」的風格與精神發揮到極致。更進一步來說,藍調之音的錄音不單是旋律及節奏的試驗成果,透過年輕樂手的創意,它更紀錄了當時紐約繁忙、快速、複雜的生活,以音樂來生動刻劃現代都會風情。

胡巴德出生於美國中西部的印第安那州,高中時開始學習小號和法國號,就讀喬登音樂學院時,他的老師是印第安那波利斯交響樂團的首席小號手Max Woodbury。雖然以學習古典小號演奏為主,但胡巴德的興趣卻是在爵士樂,曾加入吉他手Wes Montgomery兄弟的樂團,亦曾與薩克斯風手James Spaulding同台演出,兩個人不但都是印第安那波利斯人,年齡也只差一歲,交情相當的好。胡巴德後來在藍調之音錄製專輯時,基於同鄉情誼與合作默契,常找James Spaulding來幫忙,成果斐然。

胡巴德二十歲時移居紐約,在這之前他曾替低音貝斯手Paul Chambers、鋼琴手Wynton Kelly跨刀,在Vee Jay廠牌發行了Go,當時胡巴德算是新手,演奏還有點拘謹。這張專輯真正的明星樂手,是當時極受歡迎的薩克斯風手Cannonball Adderley,那充滿自信,行雲流水般順暢無比的咆勃樂句,讓當時所有的樂評人稱他為Charlie Parker的第一號接班人。搬到紐約市後,胡巴德與加州來的吹管手Eric Dolphy成為室友。兩人走的音樂路線雖然南轅北轍,胡巴德是精純咆勃樂的中堅份子,EricDolphy則向前衛派靠攏,但胡巴德仍為Eric Dolphy石破天驚的實驗作品Out to Lunch跨刀。除了Out to Lunch之外,胡巴德也曾在Ornette Coleman的代表作Free Jazz中演出,而John Coltrane在大西洋唱片(Atlantic Records)最後一張專輯Ole Coltrane,那位吹出濃郁西班牙風情的小號手,也是胡巴德。

嚴格地來說,胡巴德從來都不算是一個前衛樂手。雖然他演奏「Out Jazz」(略帶前衛風格的爵士樂)並沒有任何問題;以他的技巧,絕對可以完美呈現攻勢凌厲、有稜有角的前衛爵士,但胡巴德最重要的成就,仍在於透過縝密的編曲及精心構築的即興樂句,將根植於咆勃樂的現代爵士樂淬煉得爐火純青,通過時間的嚴格考驗,最後進入永垂不朽的藝術殿堂。而他隨心所欲、游刃有餘的高音技巧,讓每一個從他小號吹出來的音符閃耀著迷人炫目的光芒。即使過了這麼多年,無論是個人專輯或跨刀之作,胡巴德在藍調之音的作品仍然十分耐聽,他歷久彌新的獨奏以及色澤明亮、高亢的小號旋律,從未隨著光陰流逝而走味。

以下挑選幾張胡巴德在藍調之音領銜的精彩專輯,依照發行序號介紹之。

Open Sesame(黑膠唱片原始編號:4040)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初試啼聲之作的Open Sesame,其演奏成熟度真是驚人!這張專輯命名為《芝麻開門》,頗有雙關語的味道:藍調之音的老闆Alfred Lion慧眼識英雄,像是天方夜譚中阿里巴巴的角色,敞開音樂大門,向大家介紹爵士新秀胡巴德。對胡巴德而言,透過藍調之音發行首張個人創作,透過傲人的演奏實力嶄露頭角,也為自己開啟了在紐約大顯身手之門。

Open Sesame以專輯同名曲開場,在火熱的合奏聲中,帶出胡巴德熱切激昂的獨奏,薩克斯風手Tina Brooks接續於後,兩位樂手你來我往,互相呼應,緊緊扣住對方丟出來的點子再予以發揮,令人想到精純咆勃培育中心,也就是由鼓手Art Blakey領軍的「爵士信差」樂團的演奏模式:精彩的和聲、漂亮的獨奏以及舒暢又不失緊湊的搖擺節奏感。

除了胡巴德老練沈穩的表現之外,這張專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薩克斯風手Tina Brooks。他與胡巴德相識於紐約的俱樂部,兩人都是精純咆勃的忠實信徒。才華洋溢的Tina Brooks擁有Lester Young的性感音色,Dexter Gordon的尾勁,以及Charlie Parker漂亮而又肌理分明的即興樂句,是胡巴德非常器重的好友。Tina Brooks為Open Sesame專輯寫了兩首曲子,分別為開場曲「Open Sesame」和「Gypsy Blue」的曲子,並為抒情歌謠「But Beautiful」編曲,在整張專輯中扮演了吃重的角色。事實上,接下來編號4041的True Blue,仍是由Tina Brooks與胡巴德合作,只是改由Tina Brooks掛名而已。終其短暫一生,Tina Brooks都不是鋒芒畢露型的樂手,但他雋永的藍調即興樂句,特別是在「Gypsy Blue」中暢快的獨奏,卻永遠存於樂迷心中。

Goin' Up(黑膠唱片原始編號:4056)
錄完Open Sesame之後不到半年,胡巴德再度進入Rudy Van Gelder位於紐澤西州Eaglewood Cliffs的錄音室,錄製個人第二張專輯Goin' Up。雖然Open Sesame作品的成熟度很高,Tina Brooks也有傑出的編曲和演奏表現,但真正激發更多樂手同行找胡巴德合作的契機,卻是在錄製Goin’ Up之後。這張專輯中與胡巴德搭檔的薩克斯風手是Hank Mobley,包辦了兩首作品「The Changing Scene」與「A Peck A Sec.」。錄完Goin' Up之後,胡巴德先後為Hank Mobley參與的兩張專輯錄音跨刀,一張是Hank Mobley領銜的Roll Call,另一張是鋼琴手Kenny Drew領銜的Undercurrent。

Hank Mobley崛起於五○年代中期,也是「爵士信差」樂團前一任的薩克斯風手。就音樂風格而言,他既沒有John Coltrane那麼積極前進,大膽探索前衛音樂,也沒有Lester Young、Stan Getz那麼強調搖曳生姿的酷派音色。但走「中間路線」,演奏個性比較內斂的Hank Mobley,對於掌握爵士樂的靈魂味和搖擺感,卻有其獨到之處。他的即興演奏不慍不火,與小號旋律總是能巧妙地對應,拿捏得恰到好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鼓手”Philly” Joe Jones在這張專輯的表現,比起之前的Clifford Jarvis,Jones不單只是支援搖擺節奏而已。身為Miles Davis的核心團員,他多元富變化的節奏概念,支配性極強的打鼓模式,賦予了整張專輯更為生動的節奏與動態感。對爵士鼓有興趣的樂迷,不妨仔細聆聽「Karioka」一曲中Jones綿密細膩而又暢快淋漓的鼓技,就可體會為何他是眾多後輩學習的對象。

Ready for Freddie(黑膠唱片原始編號:4085)
Ready for Freddie是胡巴德在藍調之音發行的第四張專輯,也是他在該廠牌最得意的作品,無論是在合作班底或是曲目的選擇等方面,均可看出這位年輕小號手追尋自我風格,甚至引領潮流的野心。事實上,這張專輯的節奏組合也是John Coltrane當時的演奏班底:鋼琴手McCoy Tyner、低音貝斯手Art Davis與鼓手Elvin Jones。Elvin Jones是當時的年輕鼓手中,節奏表情變化最豐富,營造的聲響場域也是最開闊的。而與胡巴德搭配的主奏樂手,則換成了當時待在「爵士信差」樂團的薩克斯風手Wayne Shorter,以及演奏小型低音號(euphonium)的Bernard McKinney。

為什麼選擇Wayne Shorter?從第一軌胡巴德的創作曲,帶著調式爵士味道的「Arietis」就可聽出端倪:緊接在胡巴德小號獨奏之後的,正是Wayne Shorter富創意、慧黠的即興演奏。出道時深受John Coltrane影響的Shorter,並沒有陷入模仿別人的窠臼,反而是以一種放鬆自在的心情,吹出極為動人的旋律,又不失其複雜的和聲概念。不像之前與胡巴德合作的薩克斯風手Tina Brooks或Hank Mobley以演奏藍調曲式為主,Shorter的演奏格局更大,薩克斯風聲響也更為銳利。在自己的作品「Marie Antoinette」(法國大革命走上斷頭臺的瑪莉皇后)中,Shorter透過調式演奏,讓個別樂器的即興有更多揮灑空間,帶出整體濃烈的奔放感。

Bernard McKinney演奏的小型低音號是低音號家族的一款,但發出的聲響與長號比較類似。這張專輯透過緊湊的節奏聲響支撐,「前線」樂手三管齊下,共同打造出既世故又成熟的現代爵士樂。若樂迷們只打算買一張胡巴德的專輯來聽聽看,不妨就選擇Ready for Freddie吧!這張專輯對胡巴德來說,就像是進入「爵士信差」樂團的資格考一樣,他那精確、紮實、宏亮又深刻的獨奏,加上作曲、編曲的實力,足以讓他榮登榜首。錄完Ready for Freddie之後不到兩個月,胡巴德加入「爵士信差」樂團,與Wayne Shorter、Curtis Fuller成為該樂團的明星班底,錄製了Mosaic專輯(編號4090)。

Here to Stay(原訂編號:4135;1976年發行時重訂編號:LA496-H2)
這張專輯比較特別;藍調之音當時刊登新片廣告時,已經將它放在新片之列,準備正式上市,未料最後仍告夭折。至一九七六年,United Artists買下藍調之音後,這張專輯才重見天日。像這樣給了一個唱片編號,廣告都刊登了,最後卻沒有發行的前例,還有次中音薩克斯風手Tina Brooks的Back to the Tracks,以及上低音薩克斯風手Leo Parker的Rolling with Leo等。不同之處在於,Tina Brooks與Leo Parker在當時知名度都不高,前者雖然是演奏藍調的好手,卻始終未能吸引足夠的樂迷;後者則與Dexter Gordon同期,崛起於咆勃樂萌芽期,卻於六二年因心臟病猝死,發片動作也隨之中止。

胡巴德與這兩人是不一樣的。他是當時公認紐約最好、最有明星相的小號手,擁有傲人的技巧以及註冊商標式的,高亢、連珠砲般的小號音色,深受市場歡迎。Here to Stay當時沒有馬上發行,可能有幾個原因:一是藍調之音老闆認為胡巴德短期內推出太多專輯,容易造成自己打自己的局面;二是這張專輯的陣容與當時「爵士信差」樂團的班底大致上是重複的。除了胡巴德本人外,還有薩克斯風手Wayne Shorter、鋼琴手Cedar Walton與低音貝斯手Reggie Workman。唯一不同的是鼓手,換成了Philly Joe Jones。三是胡巴德當時不但在藍調之音頻繁地發片,他也與Impulse!簽約,Ready for Freddie發行之後,隨即又在Impulse!發行了The Artistry of Freddie Hubbard,如此密集出片,反而稀釋了銷售量,讓藍調之音感受業務壓力。換言之,Here to Stay的發行被腰斬,正是因為胡巴德太受歡迎。

那麼,這張專輯究竟如何呢?筆者聆聽這張二○○六年的CD重發盤,無論是作曲、編曲或演奏,Here to Stay都達到了與六○年代其他正式發行的專輯一樣的水平。以「Nostrand and Fulton」一曲為例,在流暢的節奏聲中,帶出胡巴德自信滿滿而又咄咄逼人的即興樂句,與Wayne Shorter你來我往,兩者搭配得天衣無縫。而Cedar Walton、Philly Joe Jones等人亦有極為傑出的伴奏表現,尤其是Cedar Walton的即興樂句,融合了McCoy Tyner澎湃的調式演奏,卻又不失閒適、放鬆的搖擺感,是一張聽起來非常舒暢的專輯。

Breaking Point!(黑膠唱片原始編號:4172)
陸續發行了Ready for Freddie、Hub Tones等專輯之後,不難發現胡巴德就像羽翼已豐的大鳥,盡情展翅高飛,他的才能與技巧,至此充分展現無遺。這段時期的胡巴德深受John Coltrane、Miles Davis等人的影響。他不但勤於鑽研調式演奏,更進一步想要擴充主流爵士樂的疆界,將咆勃樂的即興概念運用於更為前衛的演奏。事實上,胡巴德並非是第一個作這樣嘗試的樂手,他剛搬到紐約市來時的室友Eric Dolphy,早就以跳躍的音程、不規則的節奏以及靈性激昂的演奏受到同行的矚目,甚至被John Coltrane延攬,為其專輯Africa/Brass編曲。

 Breaking Point!錄製於一九六四年,此時的胡巴德仍為「爵士信差」效命,不過他也組了一個自己的樂團,成員包含:薩克斯風兼長笛手James Spaulding、鋼琴手Ronnie Matthews、低音貝斯手Eddie Khan和鼓手Joe Chambers。這張專輯最有指標性的作品莫過於專輯同名曲「Breaking Point」;迥異於先前的專輯,以富搖擺感的精純咆勃音樂為主,這張專輯的節奏並不固定,鼓手Joe Chambers緊密地跟隨「前線」樂手胡巴德與James Spaulding的即興情緒和速度,給予巧妙的支撐和裝飾。口味比較傳統的樂迷或許會覺得這張專輯「衝過頭」。事實上,無論是封面設計或是音樂表現,筆者都覺得非常時髦,絕對是胡巴德在藍調之音的扛鼎之作,比他七○年代時,因屈服於商業潮流而發行的專輯強太多了!

Blue Spirits(黑膠唱片原始編號:4196)
如果說Ready for Freddie是胡巴德在藍調之音的期中考,那麼Blue Spirits就是畢業考--當然,兩者都是高分通過,胡巴德也風風光光地從精純咆勃養成班畢業,足以榮登傑出校友名人榜了!這張專輯的錄音分成兩次,前後相隔雖然只有一週,但錄音班底很不一樣。第一次錄音時,演奏次中音薩克斯風的樂手是Joe Henderson,第二次換成了Hank Mobley。熟知Joe Henderson的樂迷或許知道,Henderson的演奏融合了精純咆勃、調式演奏與略偏前衛的「Out Jazz」風格。從第一軌的「Soul Surge」便可領略Joe Henderson擅長以反覆樂句,製造薩克斯風演奏的銳利攻勢。第二軌的專輯同名曲「Blue Spirits」長達十二分鐘,如同一場儀式般,這首曲子先以慢板開場,隨即進入James Spaulding極為動聽的長笛旋律(據說這段旋律的創作靈感來自於近東的民族音樂),搭配其他三管的合奏後,再次進入樂手的獨奏(小號、長笛、次中音薩克斯風和鋼琴等)。迥異於Joe Henderson的凌厲,Hank Mobley的演奏策略屬於中庸之道,既不炫耀,但也不隱藏。他的獨奏根植於藍調基礎,從不演奏「奇怪」的音階,音色也不激昂,但他的樂句充滿感性,總是給人一種好整以暇的穩定感。整體而言,這首曲子旋律的色彩是繽紛燦爛的,在固定的節奏中,個別樂手都能各顯所長,而貫穿其中的正是胡巴德編曲的巧思。

在下一期的專欄裡,我們將介紹胡巴德為其他樂手跨刀的經典專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