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好萊塢的爵士獻禮

::續談Decca廠牌的「Jazz Studio」系列作品
曾幾何時,日本的唱片市場也開始炒作絕版CD了!

九月下旬,筆者赴東京參加一年一度的[ 東京爵士音樂節 ],逛唱片行自然是音樂之旅必備行程。就在新宿老字號的Disk Union爵士館三樓(原二手LP已改為二手CD專賣樓層,LP則搬到隔壁大樓),看見兩張Marty Paich領銜的CD重發盤《Broadway Bit》《I Get A Boot Out Of You》陳列在架上。
這兩張作品原由華納唱片發行於一九五九年。無論是原盤或CD,都是搶手的珍品,主要原因有二:兩張專輯皆以美女當封面,其中《I Get A Boot Out Of You》這張「淋浴的性感女郎」專輯,對於「全共斗」時期(六○年代的日本左派學潮)整天廝混在爵士喫茶店的大學生(如今已是屆退休的歐吉桑)而言,具有無可替代的,懷舊的吸引力。第二個理由或許更重要:這兩張專輯,恰好都有廣受日本聽眾喜愛的中音薩克斯風手亞特‧派伯(Art Pepper)跨刀,而錄音時間正好是他個人演奏的顛峰期,因而增添了專輯的市場價值。
當我不假思索地將這兩張專輯從CD架上拿下來之後,才赫然發現,這兩張由Marty Paich領銜的二手CD,訂價都超過了四千日幣,約合台幣一千元以上。二手CD竟然被炒作成這般天價,即使是死忠的爵士樂迷也需知所進退,最後還是將「天碟」「供」回架上。此類貨品,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

從音樂的角度而看,曾經活躍於加州樂壇的Marty Paich,其成就並不應該只是「替亞特‧派伯編曲」,留下了幾張搶手的「夢幻逸盤」(其中評價最高的,應是[ 現代唱片Contemporary Records ]發行的《Art Pepper Plus Eleven》)而已。事實上,正統科班出身,扛著UCLA音樂碩士頭銜的Marty Paich,可能是二次大戰後,西海岸爵士樂壇裡最好、最搶手的編曲家。五○年代開始,Paich先是替鼓手Shelly Manne以及小號手Shorty Rogers的樂團編曲,接下來更大小通吃,接受了Mode、Tampa、Candid、華納與RCA等音樂廠牌的邀約,錄製了許多專輯。五五年,Paich甚至還曾替迪士尼的卡通「小姐與流氓」配樂編曲。具備編曲長才,鋼琴也彈得十分出色的Paich,在五○年代中、後期,除了組成自己的大樂團之外,和加州所有知名的爵士樂團領班都合作過。他的三重奏作品《Marty Paich Trio》,由Mode廠牌發行,珍貴地記錄了這位鋼琴手的演奏實力,因為五○年代結束之後,Marty Paich全心專注於作曲、編曲,而不再以個人名義錄製專輯了。




五三--五七年間,Decca以「Jazz Studio」為主題發行的六張LP。其中《Jazz Studio 1》由貝西伯爵樂團的子弟兵演出,已於上個月的專欄介紹過,第二張專輯《Jazz Studio 2:From Hollywood》以及第三張專輯《Jazz Studio 3:John Graas》,都有Marty Paich參與,而演出陣容,也算得上是西海岸爵士樂手菁英的組合,其中《Jazz Studio 2:From Hollywood》的演出陣容更是與加州的電影工業脫離不了關係。這張專輯的主要樂手幾乎都身兼好萊塢電影配樂、編曲或伴奏的工作,錄音班底包含了派拉蒙電影公司樂團的當家小號手Don Fagerquist、任職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長號手Milt Bernhart,以及在環球電影公司擔任配樂工作的法國號手John Graas。

Marty Paich與法國號手John Graas是《Jazz Studio 2:From Hollywood》主要的編曲者,兩人包辦各半的編曲工作。六首曲子中,有三首標準曲,三首原創作品,「Here Comes the Lions」、「Graas Point」為John Graas所作,「Paicheck」則為Paich所作。

Jazz Studio 2:From Hollywood》主要的陣容,除了上述的Marty Paich及JohnGraas之外,還包含了小號手Don Fagerquist、長號手Milt Bernhart、中音薩克斯風手Herb Geller、以及多項全能的吹管手Jimmy Guiffre、吉他手Howard Roberts、貝斯手Curtis Counce,以及鼓手Larry Bunker。法國號手John Graas在稍後登場的《Jazz Studio 3》專輯中挑大樑,所以在文章後段再詳加介紹。

長期持續忙碌於電影配樂的錄音工作的Don Fagerquist,雖然年輕時曾在Gene Krupa、Artie Shaw、Woody Herman等知名樂團演出,五二=五五年間更曾擔任Les Brown樂團的首席小號手,但這位小號手留下來的個人作品卻非常的少。知名度較高的專輯,是曾為洛杉磯的獨立爵士廠牌Mode,錄製了一張八重奏的作品《Music to Fill A Void》。這張名為《填補空白的音樂》之專輯,好似Don Fagerquist的個人心聲。忙於討生活的他,終於有機會錄製一張爵士樂專輯,對於自己在爵士樂演奏的缺席,補上一張功夫紮實的成績單。在即興演繹方面,Don Fagerquist的模仿對象應是Clifford Brown,就音色來說,與Fats Navarro的相似度比較高,可說是融合小號名家的吹奏風格,實力受肯定的好手。

    Milt Bernhart是擅長吹低音號(tuba)、長號的樂手。在Stan Kenton樂團待了五年的他,曾有三年時間轉任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錄音部,後來又再次回到Stan Kenton樂團。他的長號演奏,或許沒有貝西伯爵樂團裡的長號手那麼煽情,也沒有什麼草根藍調味,不過技巧紮實的他,表現稱職,配合注重和聲的編曲方式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在「酷派」風格中挑大樑的Jimmy Giuffre,原先也是Woody Herman樂團的明星團員。五○年代曾活躍於Lighthouse Caf?的現場演出,後來更以組成實驗性的前衛三重奏而成為話題。 來自堪薩斯城的低音貝斯手Curtis Counce,很年輕的時候就進入職業演奏生涯,擁有作曲、編曲實力的他,參與過很多錄音,是一位實力相當堅強的好手。鼓手Larry Bunker也是活躍於Lighthouse Café現場的成員, 六○年代則是電影、電視業的錄音室樂手。


在《Jazz Studio 2:From Hollywood》中,表現最搶眼的,應該是中音薩克斯風手Herb Geller。在洛杉磯出生的Geller,曾在Claude Thornhill、Billy May等樂團工作,後來又與Shorty Rogers、 Shelly Manne、Benny Goodman等知名的樂團領班共事過,亦是Lighthouse Café演出組合的常客。因妻子驟逝的打擊而離開美國,遠赴歐洲。這幾年來,Geller返回美國,重新開啟本國的演奏生涯。五○年代是Geller最活躍,音樂表現也達到高峰的時期。吉他手Howard Roberts曾經是Chico Hamilton樂團(以「酷派」演奏風格聞名)成員,和許多樂手一樣,雖然有著實力堅強的演奏技巧,但六○年代以後,Roberts逐漸脫離了爵士樂的範疇,轉任錄音室樂手,活躍於其他音樂領域。

在《Jazz Studio 2:From Hollywood》專輯中,第一軌的「Laura」原為一九四四年發行的驚悚片同名主題曲,由Johnny Mercer填詞,David Raksin作曲。在現代爵士樂的範疇裡,開創咆勃樂風格的旗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詮釋的版本(尤其是那十分動人的開場演奏)是最有名的,也是許多爵士樂手模仿的對象。整首曲子以Howard Roberts冷靜自持的吉他獨奏開場,隨後Herb Geller的中音薩克斯風帶入了引人入勝的主旋律,即興的部分是從Don Fagerquist的小號開始的,然而真正展現曲子精彩之處,是Herb Geller神似帕克的即興風格。Geller以純熟流暢的技巧表現了自然、真情流露的漂亮音色。第一輪的即興結束之後,曲子後半段就開始加溫,節奏變快,中音薩克斯風-吉他-鋼琴輪流作即興演出,最後仍以吉他獨奏作結束。這首曲子跟《Jazz Studio 1》的「Tenderly」的編曲手法相當類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Here Comes the Lions」是John Graas本人的創作,亦由他負責編曲。在這首曲子中,我們可明顯聽到西海岸作品的色彩:樂器合奏的優美和聲、精雕細琢但長度較短的即興演出,以及對曲子結構完整性的強調。很奇怪的是,原來的專輯封面列出來的演出成員名單,漏掉了在這首曲子中演奏單簧管的Jimmy Giuffre(他在其他曲子中也演奏了次中音及上低音薩克斯風,表現或許沒有Herb Geller搶眼,卻也扮演了穿針引線的角色)。比較可惜的是受限於當時的錄音技術,Curtis Counce的貝斯獨奏聲音很模糊、聽不出貝斯應有的韌度和律動。不過,整張專輯瑕不掩瑜,這首帶著現代感,有著濃厚搖擺節奏味的曲子,充分展現了John Graas卓越的編曲功力。

第三軌的「Paicheck」由Marty Paich編曲,展現了他拿手的快節奏演出,中音薩克斯風、吉他、長號、法國號等樂器俐落地輪流即興演出,即興之後由其他樂器的合奏給予強而有力的呼應,聽起來十分過癮暢快。對於長號、法國號即興演奏有興趣的樂迷,請特別注意在快節奏中,不同的吹奏技巧對於這兩件不易操持駕馭的樂器,其音色及韻味的表現,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

顧名思義,第四軌的「Graas Point」是John Graas的作品。在即興演奏的順序方面(鼓-長號-小號-鼓-吉他-貝斯-鋼琴),可特別注意樂器和樂器的即興片段之間,穿插了一些帶有古典音樂味道的合奏,到了曲子的後半段,越來越明顯,直到Herb Geller的中音薩克斯風即興,才將曲子拉回爵士樂,不過在曲子結束之前,明顯融合古典與爵士樂的編曲手法,確定了John Graas被歸類為「第三派」風格的樂手,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五軌「Darn That Dream」有很多知名的版本,比起東海岸的對手,Herb Geller、Don Fagerquist這些加州的樂手表現毫不遜色。Milt Bernhart的長號演奏時的音樂「表情」十足,拖曳的尾韻,將這首曲子的感傷展露無疑。不愧是電影配樂編曲的能手,在Marty Paich的安排下,曲子末了的合奏,令人想起電影終了時,配樂中欲語還休的情緒,十分有趣。

專輯中最後一軌的「Do It Again」是喬治‧蓋西文(George Gershwin)寫的曲子,雖說是二十世紀美國最偉大的流行歌作曲家之一,但這首曲子似乎並沒有賣座過,也沒有被歌手或樂手們廣為詮釋。這首快節奏的曲子以合奏為開場,接下來是輪流出場的樂器即興,與合奏互相穿插,無論是Howard Robert的吉他、Marty Paich的鋼琴,或是Herb Geller的薩克斯風獨奏,都可以聽到融合咆勃語彙,具創意的精彩演出,樂手彼此之間較勁的意味十足。

Decca以「Jazz Studio」為主題發行的第三張專輯《Jazz Studio 3:John Graas》,延續了上一張專輯製作的主軸:以加州明星樂手為主,表現出具西海岸特色的編曲及演出。由於在第二張專輯編曲表現傑出,Decca打鐵趁熱,安排「Jazz Studio」系列中的第三張專輯由法國號手John Graas領銜,負責整張作品的編曲任務。

在爵士樂壇中,以法國號作為即興樂器者可說是少之又少,John Graas不但特別,也是法國號作為即興樂器的先驅。古典音樂訓練出身的Graas,年幼時被視為音樂神童。才華洋溢的他,曾在全國的演奏比賽中獲勝。就讀音樂學院時,擔任印第安納波里交響樂團(Indian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法國號首席,當時John Graas不過十八歲而已。Graas亦曾參加波士頓交響樂團,在名指揮家庫塞維茨基(Serge Koussevitzky)的指揮下演出。一九四二--四五年間,Graas活躍於以第三派(融合古典與爵士樂)著稱的Claude Thornhill樂團,這也是少數有法國號編制的爵士樂團。出於對爵士樂的濃厚興趣,John Graas寫了多首以法國號為主的爵士曲子。四九=五一年間,John Graas加入孕育西海岸好手的搖籃--Stan Kenton樂團,並向盲人鋼琴家Lennie Tristano學習作曲。

五○年代初期,Graas前往好萊塢發展,以自由演奏家身分做演出外,也在環球電影負責製作電影配樂,並為RKO及華納電影寫合奏曲。就在這段期間,John Graas與Gerry Mulligan、Shorty Rogers等人密切合作,成為西海岸具代表性的爵士樂手。

作為一名傑出的法國號手,對於這件難搞的「傢私」如何可以作為爵士樂的即興樂器,John Graas作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示範。就像長號和翼號(Fl?gelhorn)一樣,法國號具有深沈但卻又不可思議的圓潤音色,可說是很有魅力的樂器。作為重要的和聲樂器,法國號一方面可以潤飾整體音樂,讓旋律更為優美,另一方面,它獨特的音色,也可以讓音樂整體的演奏豐富、多元化。

如果說「Jazz Studio」第一張專輯的演奏明星是Paul Quinichette,第二張專輯是Herb Geller,那麼第三張專輯的聆聽焦點,非上低音薩克斯風手Gerry Mulligan莫屬。作為現代爵士樂的範疇裡,上低音薩克斯風的第一把交椅,Gerry Mulligan對於這件龐大的樂器有極佳的駕馭能力,他所吹奏的音色並不厚重,輕盈俐落的質感,讓整體的旋律聽起來格外的協調悅耳,對於像上低音薩克斯風這樣的樂器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正因為有Mulligan的參與,聽眾不但可盡情體驗上低音薩克斯風的演奏魅力,透過John Graas放手一搏的編曲,Jazz Studio 3更展現了與前兩張專輯迥然不同的音樂風格。

第一軌的「Mulliganesque」是John Graas為Mulligan量身訂作的曲子,以六重奏編制來呈現Mulligan獨樹一幟的風格,是非常符合Mulligan風格的演奏曲。Howard Roberts在這首曲子的獨奏表現很能吸引人。第二軌的「My Buddy」很像是Mulligan慣有的無鋼琴四重奏編制(pianoless quartet),只是John Graas的法國號取代了Chet Baker的小號。沒有鋼琴旋律的潤飾,Mulligan與Graas的合奏所展現的旋律的協調性,就顯得特別重要。

第三軌的「6/4 and Even」還是John Graas的創作,再次以九重奏編制的演出。這首曲子有些許現代音樂的影子,比起一般的標準曲,主旋律明顯地拗口許多。依照John Graas的編曲方式,仍是合奏與即興互相穿插,彼此對應,Howard Roberts的吉他、John Graas的法國號、Charlie Mariano(取代了Herb Geller的角色)的中音薩克斯風,在這首曲子中都有稱職的即興表現。不過,最吸引人的,仍是Mulligan功力非凡的演出,辨識感很高的上低音薩克斯風音色,馬上能凸顯於整體的音樂演奏,而漂亮的旋律也能銘刻於聽眾的腦海之中。第四曲「Charleston」是一首搖擺味道十足的曲子,連John Graas的法國號即興都像在跳舞的樣子。或許因為是一首輕快的曲子,參與的樂手都希望能有所表現,無論是整體演奏或獨奏,都十分地喧鬧活潑。

演奏完「像Mulligan般」的「Mulliganesque」,接下來是向小號手Shorty Rogers致敬的「Rogeresque」。Shorty Rogers不但是Graas曾經共事過的好伙伴,也是創造「酷派」之聲的重要旗手之一。輕快的吉他旋律中,帶出了樂器優美的合奏,率先登場的法國號即興、以及接續的中音薩克斯風演奏,在這首曲子中呈現了明顯的音色反差,增添了更多的聆聽趣味。

下一首曲子,是Graas受辛辛那提管旋樂團委託所寫「Symphony No.1 in F Minor」中的「Sonata Allegro」及「Scherzo」,由九重奏樂團演出,算是小型的爵士交響曲。編曲方面,雖然有明顯的古典音樂色彩,但「Sonata Allegro」並不嚴肅或沈悶,反而是感覺舒服的爵士樂演奏。或許是因為自己寫的作品,John Graas在這首曲子的即興演出份量吃重,配上Jimmy Giuffre、Zoot Sims極有韻味的次中音薩克斯風演奏,讓整體色彩十分豐富。「Scherzo」的節奏則比較緊湊,旋律具有戲劇化的懸疑色彩,即興的順序,由Andre Previn咄咄逼人的鋼琴開始、Howard Roberts的吉他、Charlie Mariano、Jimmy Giuffre等人的薩克斯風依序輪流獨奏,如果拿來作電影配樂,應該也蠻適合的吧?最後一軌的「12TH Street Rag」改編自紐奧良時期的散拍樂,屬於古老的切分音樂曲,原來的音樂風格機械呆板,變化性較小。John Graas將這首曲子徹底改頭換面,用嶄新的手法改編曲子,並讓樂手的即興才能盡情發揮,小號手Conte Candoli、中音薩克斯風手Charlie Mariano都有傑出的演奏表現。

令人惋惜的是,John Graas在六○年初就過世了,享年只有三十七歲。古典科班出身,但卻又心繫爵士樂的Graas,可說是「第三派」音樂的化身,受Cincinnati Symphony之託寫了融合現代音樂及爵士樂的作品《Jazz Symphony No.1》及《Jazz Chaconne No.1》等曲子。在五○年代,許多受過嚴謹古典音樂訓練的年輕樂手投入爵士演奏與作曲工作,並不是一件新鮮事,真正令人感動的是當時的年輕人想要創造新音樂的野心,從這裡也反映出五○年代真是一個充滿了創作活力的時代,而Decca的「Jazz Studio」,以及後來乘勝追擊的「Jazz Lab」系列,忠實記錄了這個百花齊放的現代爵士樂全盛期。

留言

  1. 記得還曾在DiscUnion看過"I Get A Boot Out Of You"這張標價接近10000日幣...不曉得是不是有不同重發版本?

    回覆刪除
  2. 小威老師,

    這張二和一的版本值得推薦嗎?

    我剛好在唱片店,發現這個版本,也剛好有折扣,大概40塊馬幣左右...

    回覆刪除
  3. 嗨,流行感冒:
    你是說這張嗎?
    Marty Paich領銜的CD重發盤《Broadway Bit》與《I Get A Boot Out Of You》...
    若是這張,當然機不可失,搶了先!

    回覆刪除
  4. 在马来西亚那里买? RM 40?

    回覆刪除
  5. 老师,能帮忙找"流行感冒“。很想要他说的CD。
    那里能买到 Annie Ross 的CD?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