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薩克斯風手保羅‧昆尼雪Paul Quinichette

五○年代的幾張專輯
一九三○---四○年代的美國,搖擺樂風靡一時。爵士大樂團的旋風橫掃北美,不但廣播電台播放大樂團演奏的搖擺樂、俱樂部裡的跳舞音樂也是由爵士樂團伴奏。兩組最好的爵士大樂團,分別由紐約市的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和堪薩斯城的貝西伯爵(Count Basie)領軍,各自留下了不少經典錄音。

多年前,我在香港的唱片行買了一套貝西伯爵樂團的《The Original American Decca Recordings》復刻CD,錄音時間是一九三七--三九年。因為原來是以七十八轉唱片形式發行,復刻版的音質很難令人滿意。不過,翻開任何一本爵士入門書籍,幾乎所有的作者都還是會強調:這套錄音是爵士樂迷必備的專輯

復刻版的CD好比時間機器,常把樂迷帶回遙遠、陌生,卻又趣味盎然的過去。追溯貝西伯爵樂團與Decca結緣,或許樂迷會很驚訝地發現,簽約的過程其實是不折不扣的詐騙故事。因為,原先要和貝西伯爵簽約的,是另一家「美國唱片公司」(American Record Company,ARC,Brunswick與Vocalion的母公司)。
扮演穿針引線角色的,則是替《Downbeat》及《Melody Maker》等音樂雜誌寫稿的記者約翰‧漢蒙(John Hammond)。

一九三五年,約翰‧漢蒙開車橫越美國中西部時,偶然地在汽車短波收音機裡聽到了貝西伯爵樂團實況演出的廣播,對這個樂團的精彩表現讚嘆不已。漢蒙希望能促成貝西伯爵與ARC一紙錄音合約,將貝西伯爵樂團的作品推薦給全國聽眾。

獲得ARC高階主管首肯之後,漢蒙帶著合約,興沖沖地回到堪薩斯城,卻驚訝地發現貝西伯爵早已和別的唱片公司簽約。原來,美國Decca的老闆Jack Kapp(原先掌管競爭對象Brunswick廠牌)派了自己的弟弟Dave Kapp拜訪貝西伯爵,謊稱自己是漢蒙的朋友,因漢蒙的強烈推薦而希望能與之簽約,條件是三年內發行十二張唱片,酬勞是七百五十美元,唱片公司且不支付任何版稅費用。

雖然鋼琴演奏技巧精湛,獲得「伯爵」美稱,但貝西並沒有和唱片公司打交道的經驗,不明就裡之下,簽下了一紙不平等條約。像貝西這樣有實力在流行音樂界稱王的角色,錄音酬勞應至少在兩千元美金以上,唱片公司也有義務支付版稅。漢蒙雖然與貝西伯爵簽約的機會落空,但熱心的他向Decca全力抗議與爭取,終於將貝西伯爵錄音酬勞提升到起碼的水平。

對於野心勃勃的Decca唱片公司而言,正是因為簽下了貝西伯爵這樣的指標性人物,一九三四年創立的美國Decca,在短短幾年之間,與RCA和Columbia等大唱片公司並列,成為三○--四○年代的美國音樂產業主要「玩家」。貝西伯爵在Decca發行的唱片賣得不錯,是唱片公司對於搖擺樂有信心的主因。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爵士大樂團的票房已無法與戰前相比。主因是樂團編制太大,營運成本過高,讓許多俱樂部老闆望之卻步。貝西伯爵樂團雖仍活躍,但爵士樂團小編制化勢不可免。另一方面,LP的興起、普及,卻也開啟了搖擺樂另一扇窗:提供了搖擺樂團最引以為傲的即興聯演(jam session)錄音機會。於是,Decca效法它的競爭者Columbia,也投入了小型編制的搖擺爵士即興聯演錄音工作。

五三--五七年間,Decca以「Jazz Studio」為主題,發行了六張爵士樂LP。第一張專輯的演奏班底,主要是由貝西伯爵樂團的子弟兵所組成。他們以即興聯演的形式,錄製了兩首很長的曲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音色性感,演奏足以魅惑人心的薩克斯風手:保羅‧昆尼雪。

一般認為,保羅‧昆尼雪是薩克斯風大師,也是他在貝西伯爵樂團的師兄Lester Young的翻版。兩人不但音樂風格相像,據說連獨奏的姿勢都極為神似,樂曲的編排也彷彿是LesterYoung後期的作品。在Decca發行的「Jazz Studio」系列中,昆尼雪算得上是第一張專輯演出班底的領導人,除了知名度高之外,曲子一開始都是由昆尼雪主導,佔有舉足輕重的即興份量,也是主要的原因。
   
正因為被說成是Lester Young的接班人甚至模仿者,昆尼雪的評價以及給人的印象,不免打了些折扣。Lester Young的綽號是「總統」(Prez,President的縮寫),昆尼雪的外號就變成了Vice Prez(副總統)。「副總統」真的比不上「總統」嗎?平心而論,昆尼雪或許不是音樂風格的開創者,但作為技巧一流的薩克斯風手,「副總統」掌握搖擺樂即興樂句的能力,絲毫不輸給「總統」。可貴的是,昆尼雪協同幾位師兄弟,在LP全盛期的五○年代,留下了幾張聽起來非常舒服的小編制搖擺樂錄音。

先介紹《Jazz Studio》第一集。這張唱片的背面從左至右,列出了七位樂手的照片,依序為Joe Newman(小號)、Bennie Green(長號)、Frank Foster(次中音薩克斯風)、Paul Quinichette(次中音薩克斯風)、Edward Jones(貝斯)、Kenny Clarke(鼓)和Hank Jones(鋼琴),也是此次錄音的主要陣容。其中Newman、Green、Quinichette、Foster、Jones五人都是貝西伯爵樂團成員,說這樣的組合是貝西伯爵的影子樂團一點都不為過。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樂手外,還有化名為「Sir Jonathan Gasser」特別來賓Johnny Smith參與了即興聯演的錄音。使用化名是因為Johnny Smith與Roost Records簽了專屬合約之故。Johnny Smith在爵士吉他界,以纖細、簡潔的演奏而知名,由他來搭配這一組貝西伯爵的子弟兵,意義相當特殊。貝西伯爵樂團的吉他手原由Freddi Green擔任,但由Johnny Smith這樣的樂手來演奏「Tenderly」,其風格更接近了現代爵士樂(由咆勃樂開啟的音樂革命及其衍生的風格),為這首曲子注入新的活力,而Johnny Smith在六○年代之後,就跟Hank Jones共同參與Verve廠牌一連串作品的錄音。

因為強調的是長時間的即興聯演,這張專輯只有兩首長曲,A面第一首「Tenderly」長達二十二分多鐘(如果您手邊的CD是Decca七十週年紀念系列的日本版,在日語的內頁說明中,兩首曲子的長度標示有誤,前後剛好相反),原為一九四七年鋼琴家Walter Gross跟歌手Jack Lawrence合作的曲子。在當時並沒有成為暢銷曲,但一九五二年時女歌手Rosemary Clooney唱紅了它,成為暢銷曲目。後來更有Sarah Vaughan及Billy Eckstine等歌手演唱的版本。現在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抒情名曲。

「Tenderly」從Smith的沈靜、溫和的吉他演奏開始,緩緩將將主旋律鋪陳開來,似乎要預示什麼,藉以打開聽眾耳朵的想像空間。Hank Jones舒適柔軟的鋼琴旋律回應在後,然後主角昆尼雪圓潤的中低音薩克斯風響起,不急不徐地書寫著浪漫的樂章。緊接在後,是長號手Bennie Green,不愧是一流的演奏者,無論是節奏或是音色(尤其是細膩的表達滑音)的掌握,Green都有搶眼的即興表現。喜歡比較風格的同好,不妨仔細聆聽接下來的次中音薩克斯風樂手Frank Foster,他與昆尼雪最大的不同在於吹奏的音色明顯地豪邁、陽剛許多,剛好跟強調laidback、柔和感性的昆尼雪大相逕庭。最後出場的即興,是演奏小號的Newman,巧妙地依照和弦進行來詮釋這首抒情曲。

接下來的音樂氣氛改變了,由舒緩轉為激昂,鼓手Kenny Clarke加快節奏,為曲子的第二段揭開序幕,一樣由Johnny Smith的吉他旋律開場,宣示即興聯演的表演賽開始,由吉他對抗鋼琴、次中音薩克斯風(昆尼雪)對抗長號、次中音薩克斯風(Frank Foster)對抗小號,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整體而言,音樂的構成十分巧妙。原本二十多分鐘的曲子絕無冷場,聽起來毫不乏味。就像好吃的點心一樣,總是讓饕客食指大動,意猶未盡,吃了還想再吃。

「Let’s Split」一曲由鼓手Kenny Clarke起頭,貝斯與鋼琴陸續加入,共同將節奏定調。簡短的合奏之後,再次依序展開樂手們「捉對廝殺」。首先是昆尼雪與Frank Foster輪流對話。這裡我們再一次可以感受兩人吹奏音色的差異,前者豐腴、後者率直。昆尼雪那種Lester Young式的,感性柔美的音色,隨著搖擺的節奏,總是如此魅惑人心,聽起來也是格外舒服。這首曲子主要的構成元素,是由兩人一組進行搖擺樂句的反覆對話,如果用心聆聽的話,還可以聽到樂手們「抖包袱」時,會先引用流行曲或聖誕歌片段,一來增添點即興聯演的幽默感,二來也可以吸引聽眾的注意。

五七--五八年間,昆尼雪依舊協同貝西伯爵的幾位子弟兵,在Prestige廠牌旗下陸續發行了幾張專輯,錄音工作皆由知名的Rudy Van Gelder操刀。雖然原來的錄音工作是由爵士樂界最富盛名的工程師擔任,但擁有Prestige版權的Fantasy公司(現應該是被Concord收購)九○年代陸續重新發行的一些CD版,轉錄水準未必能令人滿意。在乎音響表現的樂友,建議在拍賣網站上找可靠的商家購買價格合理的LP原盤,未來如果發行了強調音質的20 bit K2版,也可一試(日版,美版各有千秋,但都可以聽聽看)。

昆尼雪在Prestige廠牌的作品,首先登場的是《On the Sunny Side》。與他合作的樂手並非貝西伯爵的成員,而是當時都很年輕的「現代派」樂手如Curtis Fuller(長號)、John Jenkins(中音薩克斯風)、Mal Waldron(鋼琴)等人。很有意思的是,這張專輯雖然由昆尼雪掛名,演奏的曲目大多為鋼琴手Mal Waldron作品。五六年才初試啼聲的Waldron,無論是演奏或作曲,都深受咆勃樂影響,其表現令人相當驚豔,說他是Prestige的王牌爵士鋼琴手,應不為過。像昆尼雪這樣的樂手,雖然長期浸淫於傳統搖擺節奏,但由於他音樂的概念及技巧都十分紮實,要適應年輕樂手的即興樂句,甚至要吹得有點out(使用一些較不尋常的音階,而不是熟悉的藍調樂句),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困難。

不過,整張最精彩,最能細膩表現昆尼雪演奏功力的曲子,仍是第三軌標準曲「On the Sunny Side of the Street」,慢板的節奏中,帶出昆尼雪拖曳的薩克斯風音符,是一首韻味很成熟的作品。這首曲子有另一個更有名的版本,收錄在Dizzy Gillespie、Sonny Stitt與Sonny Rollins的專輯Sunny Side Up(很有意思的是,昆尼雪的On the Sunny Side的「兩顆荷包蛋」專輯封面,更能表現Sunny Side Up指涉意義之趣味)第一軌,有興趣的樂迷不妨比較兩個版本的差異。

昆尼雪接下來在Prestige廠牌發行的兩張專輯,都是向貝西伯爵致敬的作品。五七年發行的《For Basie》,負責即興演出的「前線」,除了昆尼雪之外,還有小號手Shad Collins。雖然知名度比不上同門師兄Buck Clayton、Harry Edison或是Joe Newman,一生也沒發行過任何具知名度的專輯,但曾經也是Benny Carter、Cab Calloway樂團中當家小號手的Shad Collins,其演奏表現毫不含糊。他具備Dizzy Gillespie飆高音的實力,但與Gillespie神經質的演奏相比,Collins卻是不折不扣的貝西派,偏好舒適的搖擺音樂,與昆尼雪相互搭配,再也適合不過了!

在節奏組合方面,鋼琴手為Nat Pierce,頗能掌握貝西伯爵以曼妙的鋼琴高音,畫龍點睛式的「點題」彈法,貝斯手為Walter Page,鼓手為Jo Jones。值得一提的是,貝西伯爵樂團的吉他老將Freddie Green也參與了這次錄音。與Johnny Smith不同的是,Green並不以旋律獨奏取勝,作為節奏吉他手,他擅長的是強化整體音樂節奏的律動感,讓音樂顯得更生動活潑。

在另一張專輯《Basie Reunion》中,錄音曲目不但大多為貝西伯爵作品,錄音陣容與《For Basie》也是相仿,只是加入了當時非常搶手的明星小號手Buck Clayton,以及上低音薩克斯風手Jack Washington,貝斯演奏則是由Eddie Jones取代了Walter Page(他在錄完For Basie之後驟逝)。

讀者不知是否還記得,本「爵士樂唱片的故事」專欄曾經以《意氣風發、激昂熱烈的即興聯演Jam Sessions》一文,介紹了Buck Clayton於一九五三--五五年間,為哥倫比亞廠牌發行了七張以「即興聯演」為主題的LP?延續著之前的風格,Buck Clayton在Basie Reunion中搶眼的表現自不待言。他的小號音色清亮、高亢,每一個音符都是飽滿十分,隨著搖擺節奏,Buck Clayton充滿自信的小號演出,總是能讓聽眾的情緒沸騰到頂點。另一位生力軍是上低音薩克斯風手Jack Washington,當時已經從樂壇淡出的他,正在奧克拉何馬州的機場打工。為了參與此次錄音,特地大老遠開車橫跨半個美國(保守估計,加上休息也得開個兩三天以上),到紐約市來與伙伴們團圓。

由於這兩位特別來賓的參與,讓《Basie Reunion》專輯整體表現得活力盎然。第一首曲子「Love Jumped Out」為Buck Clayton所作,這應該是為了禮遇這位明星小號手,而採用了他的作品。除此之外,為了凸顯難得的貴賓-Jack Washington-的實力,在昆尼雪的安排(有意的退讓)之下,上低音薩克斯風的即興演出也有吃重的份量。以第三軌「John’s Idea」為例,Jack Washington的獨奏角色鮮明,在節奏樂手的加溫之下,Washington全然展現對於上低音薩克斯風的駕馭程度,成熟而自然的音色,洋溢於整首曲子之中。畢竟「John’s Idea」是獻給貝西伯爵樂團恩人-John Hammond-的作品,樂手或許更加賣力地演出,也說不一定呢!總而言之,由於多了兩位傑出的樂手相助,尤其是上低音薩克斯風這種音色低沈、魅力十足的樂器,讓Basie Reunion專輯整體的音樂層次豐富,色彩斑斕。

昆尼雪從來都不是音樂風格的開創者。被稱之為「副總統」的他,一生總是被拿來與「總統」Lester Young比較。這樣的比較在一開始就注定要輸掉,讓昆尼雪必須背負模仿者的惡名。一般樂手大概很難忍受被稱之為某某知名樂手第二。然而,昆尼雪對於Lester Young卻是深深地景仰,不僅是音色、風格,連吹奏的動作都像極了。很奇妙的是,筆者所認識的樂迷,只要聽過昆尼雪的演奏,沒有一個不深深為之著迷。甚至因為聽了昆尼雪詮釋的版本,才對於Lester Young的影響力有更深的瞭解。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昆尼雪在五○年代LP發展的鼎盛期,留下了饒富貝西伯爵樂團演奏風味的即興聯演錄音。而五○年代結束之後,昆尼雪改行當了電子工程師,從此淡出爵士樂壇。他所留下來的作品,由於錄音陣容是小編制的關係,所以個別樂手的演奏魅力,可以透過精緻、長時間的錄音盡情發揮,重現了三、四○年代搖擺樂的絕代風采。如果您也曾經與我一樣,對於貝西伯爵樂團的《The Original American Decca Recordings》稀薄的音質不盡滿意的話,找昆尼雪五○年代的作品來聽就對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