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和爵士」英雄

談日本爵士鼓手白木秀雄Hideo Shiraki[上]
就台灣樂迷的觀點而言,談到日本的爵士樂,討論多半集中於進入美國爵士名人堂的鋼琴家秋吉敏子,或是目前仍相當活躍的薩克斯風老將渡邊貞夫。一般認為,帶動日本現代爵士樂演奏風潮,為所謂的「和爵士」奠定基礎者,非這兩人莫屬。就風格而論,早期的秋吉敏子聽起來像Bud Powell,渡邊貞夫則神似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都屬於所謂的咆勃風格(bebop style)。

如果耐心地追索接下來日本爵士樂的發展,特別是被視為現代爵士樂風格中的「王道」--精純咆勃(hard bop)的話,或許樂迷會有不同的音樂史觀,也說不一定。怎麼說呢?在日本爵士批評編集部發行的《現代爵士黃金時代一九五一~一九六一精純咆勃樂入門》一書中,將美國的藍調之音唱片(Blue Note Records)摸得熟透的日本爵士樂評家岩浪洋三,寫了一篇名為〈一九五一~一九六二 日本的精純咆勃十大名盤〉的文章,推薦了五○~六○年代之間,十張重要的日本精純咆勃名盤。雖然秋吉敏子和渡邊貞夫榜上有名,各有一張領銜演出的作品,渡邊且在另外五張專輯中跨刀演出,但真正稱得上日本精純咆勃樂中的靈魂人物,在十張推薦盤中佔了三張個人領銜的專輯,並在另外三張專輯中跨刀,卻是一位台灣樂迷極為陌生的天才型鼓手--白木秀雄。白木秀雄最重要的貢獻,是將亞特‧布雷基(Art Blakey)、郝瑞斯‧席佛(Horace Silver)所創造的音樂精髓,透過富有日本特色的演繹方式,傳遞給全世界的樂迷。在白木秀雄Plays Horace Silver這張專輯中,負責發行這張專輯的King唱片公司,甚至把白木秀雄送到紐約,與郝瑞斯‧席佛合拍了一張相當時髦的照片作為封面:在紐約街道旁的兩座相倚的電話亭中,郝瑞斯‧席佛和白木秀雄彼此拿著電話筒微笑相望。對於當時熱愛放克爵士(funky Jazz)的日本年輕樂迷而言,國內培養出來的好手與自己心愛的演奏明星合照,簡直酷斃了!就在這張唱片發行的前一年,白木秀雄的偶像亞特‧布雷基赴日登台演出,兩人不但共同討論合演事宜,這位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美國爵士鼓手,還送了白木秀雄爵士套鼓中的「鈸」(cymbal)。如同日本樂評人小川 充所言:「當亞特‧布雷基所帶動的爵士風潮席捲全球時,白木秀雄對日本人來說就像是亞特‧布雷基的化身,他的人生就像是日本現代爵士樂從青少年成長到大人的縮影。」

白木秀雄,本名柏倉秀康。一九三三年一月一日出生於東京神田,從小就喜歡鼓,四歲時曾在神田明神的祭典中敲山車上的太鼓。所謂山車,指的是日本地方祭典時,以花或人偶裝飾的花轎。白木秀雄念小學時,從哥哥那裡借了口琴來玩,之後就讀神田錦城高中時,加入了口琴社。當口琴社的鼓手因畢業而出缺時,白木秀雄在學長遊說之下成為鼓手。這是白木秀雄成為鼓手的經過。

中學畢業後,白木順利地考上他所憧憬的音樂學校,也就是現今的東京藝術大學(簡稱藝大)打擊樂科。選擇進入學習古典音樂的學校,主要是因為白木秀雄認為,即使自己喜歡的是爵士樂,也必須有紮實的古典音樂基礎才行。當時藝大的打擊樂科只有兩名師資,是個不怎麼熱門的科系。不過,白木師承今村征雄老師,在他的教導下,確實打好了音樂基礎。或許是惜才之故,今村老師對於白木瞞著學校靠演奏爵士樂打工一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白木決定休學,全心投入爵士演奏,今村也給予莫大的支持。

根據岩浪洋三的說法,美國的精純咆勃雖於一九五四年抬頭,獲得市場上的成功,但在日本不管是樂迷的接受度,或是樂手在演奏上的迴響,都慢了一些。平心而論,比較各個亞洲國家的爵士樂發展,日本接受現代爵士樂的時間其實已經是非常早了!而真正推廣的功臣,應該是都會區的爵士喫茶店(咖啡廳)。多虧酷愛爵士樂,具服務熱誠的老闆引入一張張全新的輸入盤,炒熱了日本年輕人聆聽爵士的風氣。在精純咆勃發展的早期,松本英彥師法Sonny Stitt(中音薩克斯風手)、宮澤昭則模仿Sonny Rollins(次中音薩克斯風手),漸漸打開知名度。一九五四年,秋吉敏子加入渡邊貞夫、宮澤昭等人成立的五重奏,上田剛、宮澤昭、守安祥太郎的「新聲」(New Sounds)、Mocambo Session,是為日本精純咆勃樂發展之濫觴。日本精純咆勃演奏發展至成熟階段,確立其風格,恐怕已經是一九五七年以後了。在這段期間,白木秀雄組成的五重奏、「南廣與南方人」、吉本榮與「鳥園五重奏」(Bird land Five)、上田剛和「新聲」樂團、渡邊貞夫組成的四重奏、高見健三與「午夜太陽」(Midnight Sun)等樂團紛紛冒出頭來。真正留下錄音作品傳世,則是一九五八年的事情了。

一九五八年三月九日,渡邊貞夫與白木秀雄聯合舉行演奏會,現場演出成果發行了Modern Jazz Concert at Vedio Hall這張專輯,由KingRecords發行,可算是日本現代爵士樂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在當時憑著對於音樂演奏的熱情,扮演推廣精純咆勃角色的樂手,就是白木秀雄、渡邊貞夫、松本英彥(次中音薩克斯風)、宮澤昭(次中音薩克斯風)、八城一夫(鋼琴)、八木正生(鋼琴)、福原彰(小號)這些人。對於五○~六○年代日本精純咆勃名盤有興趣的樂迷們,這些名字是很好的起始點,此一時期由他們領銜或跨刀的專輯,都是具水準的貴重唱片。

此一時期在日本樂壇中最受人矚目的,仍是白木秀雄組成的五重奏。不論是人氣或是實力,由白木所率領的陣容不但實力堅強,演奏時亦是魅力十足。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錄製的同名專輯白木秀雄,仍是由King Records發行(事實上,King Records在日本現代爵士樂史上,擁有不可磨滅的地位),次中音薩克斯風手宮澤昭的表現傑出,廣受矚目。其他團員包含了福原彰(小號)、八城一夫(鋼琴)、栗田八郎(低音貝斯)、小野寺武司(拉丁節奏樂器)。岩浪對這張唱片的評價是:選曲上雖然稍嫌缺乏一貫性、但是「Moritat」、「A Night in Tunisia」兩曲的演奏卻相當亮眼。尤其是詮釋「Moritat」一曲,宮澤以他所崇拜的Sony Rollins式風格演奏,饒富趣味。

不可諱言的,當時的日本爵士樂壇幾乎都以模仿美國知名爵士樂手起家,宮澤昭有非常明顯的Sonny Rollins色彩,代表作為六二年錄音的山女魚。白木秀雄打鼓的力道厚重響亮,在祭典的幻想中,有較鮮明的Gene Krupa風格。不過藍調唱片的兩大支柱:亞特‧布雷基和郝瑞斯‧席佛的音樂,也是白木模仿的對象,白木秀雄《Plays Horace Silver》可作為代表。鋼琴手八木正生研究的是Thelonious Monk獨特的音樂語彙,無論是作品、編曲和演奏都利用了Monk式不協調音程的組合,八木正生Plays Thelonious Monk可作為代表。以上提到的四張專輯,都在岩浪洋三的日本精純咆勃十大名盤名單之列。

 隨著美國一張張新唱片的發行、進口到日本,精純咆勃樂風在音樂消費市場裡蔚為風潮。無論是亞特‧布雷基的《Moanin'》、Miles Davis的《Walkin'》、《Bag's Groove》等專輯,都在當時造成話題,尤其是節奏明快的放克爵士曲,簡直是人氣高漲,記錄了當時日本爵士演奏的另一張專輯《Far East Jazz/Leader’s Idea》(King Records)可作為代表。當時有名的爵士俱樂部「熱泡泡」(Hot Bubble)聚集了松本英彥、宮澤昭、渡邊貞夫、福原彰、東本安博、八城一夫、白木秀雄這些好手互相較勁、切磋。然而,真正的放克狂潮(funky boom),則是在六一年一月亞特‧布雷基與爵士信差(Art Blakey and the Jazz Messangers)、六二年一月郝瑞斯‧席佛(Horace Silver)五重奏先後訪日時,達到了最高點。

 在五八、五九年開演奏會時,就以他最擅長的獨奏炒熱氣氛吸引觀眾,並陸續發行專輯而受到媒體青睞的白木秀雄,其聲勢並不亞於這些訪日的美國爵士明星。他和女演員水谷良重結婚時,媒體熱中的程度,簡直不亞於日本皇室婚禮報導的盛況。以現在的標準來衡量--爵士樂銷售還不到整體音樂消費市場的百分之一,樂迷或許很難想像,五○年代末日本最「夯」的流行音樂竟然是爵士樂!有影無?關於這個奇特的現象,行家的說法是:主要是因為爵士樂在當時獲得了日本文化人和年輕人的支持。這也難怪小川充要以明確的口吻說:「說到走在(五○~六○年)時代尖端的音樂的話,毫無疑問的就是爵士樂了。」

讀到這裡,如果爵士同好仍然覺得白木秀雄的作品遙不可及的話,筆者要慎重地報告一則血拼消息:島內某家連鎖唱片館於今年引進了「昭和爵士復刻系列」CD重發版,雖然沒有全數代理(部分品項非常搶手,例如鋼琴手中村八大的《Memories of Lyllyan》,在日本早已缺貨),但已經包括了白木秀雄最知名,可能也是最好的代表傑作:《祭典的幻想》(原唱片公司Teichiku,重發者為Think! Records,CD編號THCD-006,主要代理經銷,則由知名的爵士連鎖唱片行Disk Union負責)。這張被岩浪洋三選為一九五一~一九六二年間,日本精純咆勃十大名盤之一的專輯,演出陣容皆為一時之選,包含了松本英彥(次中音薩克斯風與長笛)、小俣尚野(小號)、世良讓(鋼琴)、栗田八郎(低音貝斯)等人。另外,延續著祭典的幻想之特色,白木秀雄的另一張傑作Sakura Sakura CD重發盤(屬於日本自行規劃的「From Europe with Jazz重發系列」,原唱片公司為德國的SABA,CD編號為UCCM-9237)去年亦由環球唱片公司代理、輸入台灣。

 當時嫌這批日盤太貴的台灣樂迷,現在恐怕有向隅之憾了!這張錄製於柏林的專輯,收錄的大多是類似《祭典的幻想》風格,改編自日本傳統民謠的爵士即興曲。在演出陣容方面,增加了三位演奏日本箏(koto),來自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系的女琴手(其中一位名為白根絹子的樂手,也曾在祭典的幻想專輯中,參與了專輯同名曲《祭典的幻想》之錄音)以增添「和爵士」的風味。由於白木秀雄率領的五重奏在柏林爵士音樂節時演出時大受好評,所謂「帶著典雅日本書法風格的爵士樂」(柏林媒體的形容詞),終於站上了國際舞台,獲得了歐洲樂迷的肯定。

 毫無疑問地,《祭典的幻想》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專輯同名曲,這不單是因為白根絹子在曲子開場時(intro)就以戲劇化的日本琴音留給聽眾強烈的印象,更精彩的是白木秀雄洋溢著Gene Krupa式的,既活潑又響亮的擊鼓、世良讓巧妙的鋼琴和弦以及松本英彥的長笛,緊密地呼應日本琴的主旋律。就西方樂器而言,長笛的音色比薩克斯風更接近日本傳統樂器,這也是松本選擇長笛的原因。能夠吸收美國爵士樂的精髓,揉合出既有和式音階,又帶著黑人節奏律動感的快活音樂,也難怪這首曲子常被譽為東洋爵士名曲。

 事實上,透過使用長笛和小號的齊奏展開輕快主題,再加上白木獨樹一幟的打鼓風格(事實上,在《祭典的幻想》一曲中,我們可以聽到白木非常精彩的獨奏,以一段生動的即興演奏來述說故事,這不但是白木的看家本領,也讓他成為演奏會中的明星鼓手),讓所有的日本樂迷都可以放心的向世界宣稱:這就是正港的「和爵士」啊!事實上,雖然唱片封面是白木綁著頭巾、穿著大大的「祭」字樣的傳統服飾,一副祭典太鼓手的模樣,但其實並沒有人知道白木小時候在神田祭典打太鼓,究竟是怎樣的情形,累積了什麼樣的音樂體驗,對他的演奏造成了多大的影響?然而,正是這位才華洋溢的鼓手,把日本祭典傳統樂的音階和拍子,嵌入了現代爵士樂之中,讓「祭典的幻想」一曲成為獨特又充滿原創性的曲子。透過白木鏗鏘有力的擊鼓聲,即使是日本以外的聽眾,相信都能感受到祭典之魂的召喚,而這竟是四十六年前的事情。

 除了第一軌同名曲以及第四軌「Cherokee」的開場白之外,祭典的幻想所收錄的曲目並沒有太多的東洋味,畢竟白木秀雄所領導的五重奏所遵循的演奏語彙,仍以咆勃及精純咆勃樂為主。不過,在這張四十分鐘的唱片中,最有一貫性也最震撼人心的,莫過於白木光芒四射的擊鼓,以及松本英彥相當有魅力的次薩克斯風演奏,尤其是最後一首抒情曲「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松本英彥師承Dexter Gordon那種舒緩(laidback)中帶著率直(這點反而比較像Sonny Rollins)的吹奏手法,喜歡聽老派爵士的樂迷請務必一聽。

 一九六五年十月,白木秀雄五重奏偕同三位女琴手赴德國爵士音樂節演出。這個時候的五重奏「前線」陣容已經換人:小號手是至今仍十分活躍的日野皓正,薩克斯風兼長笛手則是村岡建。由於現場演出大受好評,在SABA唱片公司的邀請下,於柏林的錄音室中,完成了這張專輯的錄音。值得一提的是,以德國小鎮Villingen為據點的SABA唱片公司,當時是德國境內最大的家電製造商所設的音樂部門,由精通錄音的Hans Georg Brunner-Schwer於六○年代初成立。六八年時SABA被其他公司併購,經營者獨立出來,取得了唱片公司的經營權,並趁此機會,將公司改名為MPS。SABA/MPS所留下來的唱片,可說是集德國錄音技術集大成,廣受好評的逸品,幾年前筆者也特別在《音響論壇》中,介紹了爵士鋼琴家Oscar Peterson在MPS的六款CD重發盤。

 
與祭典的幻想相比,在這張名為《Sakura Sakura》(「櫻花」之意)的專輯中,濃濃的「東洋味」貫穿其中。其中以第一軌的同名曲「Sakura Sakura」最為明顯。第二軌的「よさこい節」(Yosako-Bushi,漢字為「土佐節」)雖然也號稱改編自日本傳統曲,不過受到調式爵士樂的影響較深,真正的東洋味在村岡建結尾的高音薩克斯風吹奏中才凸顯出來。第三軌的「山中節」也是改編自日本傳統音樂,再加上原本就很紅的《祭典的幻想》,將「和爵士」的特色發揮到極致。據說這是德國著名的樂評人,對日本爵士樂頗為熟悉的製作人Joachim E. Berendt所建議。Berendt的想法是,既然是日本來的爵士樂手,又是首次參加柏林爵士音樂節,務必要表現出「和爵士」的風味才對。

 這張專輯有幾個特色:一是能精準捕捉細節的高水準錄音;二是透過白木秀雄獨特的編曲手法,日本琴與代表美國文化的爵士樂器彼此交融。最顯著的特徵,莫過於緊接在日本琴的主旋律之後,白木以音場開闊,自信滿滿的鼓聲,緊密地「咬住」特徵明確的日本傳統音樂,並從中發展出優美流暢的即興樂句,即使是在崇洋的日本人耳朵裡聽起來,都有令人無法置信的成熟度;三是當時年輕的小號手日野皓正演出十分搶眼,不但包辦了專輯中三分之一的作品,細心的樂迷應還可聽出Miles Davis五重奏的調式爵士(Modal Jazz)專輯如Milestone、Kind of Blue對他以及整體五重奏的影響。

從德國載譽歸國的白木秀雄,日子反而過得越來越不順遂。或許遭逢母親過世的打擊,不要說是個人領銜的作品錄音,連一般性的演奏工作都與白木秀雄漸行漸遠。雖然一生參與過三十多張唱片的錄音,但隨著時光流逝,物換星移,「白木秀雄」的名字逐漸為人所遺忘。白木秀雄錄音作品重新吸引音樂創作人及樂迷的目光,是因為以創造Nu Jazz(融合電子音樂與爵士即興演出)而聞名的DJ/製作團隊(producer team)「 Jazznova」於一九九八年發行了《Circle》,專輯中的第一軌就收錄了白木秀雄五重奏的傳世之作《祭典的幻想》一曲。雖說要在柏林的二手唱片行找到白木秀雄的唱片並非難事,但有這等眼光,能賞識白木秀雄融合東西方音樂創意的德國DJ,應該也是不多見吧?

 四十餘年前,以日本琴聲揭起的「和爵士」序幕,如今仍持續上場演奏著。日本琴、三味線、太鼓、尺八、寺庭裡僧侶悠揚的吟唱,早已廣泛地被不同世代的日本爵士樂手所運用。筆者曾經在幾年前於東京爵士音樂節現場,看到三味線好手上妻宏光演奏Miles Davis的名曲「Milestone」,還有幾名太鼓手在旁伴奏,氣勢雄偉磅礡,現場氣氛熱鬧滾滾。我猜想,上妻宏光應該也曾受到「和爵士」前輩們的影響,選擇了三味線作為即興樂器,而身為幕後推手的白木秀雄,若在天上有知,相信一定會笑得十分開懷吧!

白木秀雄作品

白木秀雄《 Plays Horace Silver》

負責發行這張專輯的King唱片公司,把白木秀雄送到紐約,與郝瑞斯‧席佛合拍了一張相當時髦的照片作為封面:在紐約街道旁的電話亭中,穿著西裝、拿著話筒的郝瑞斯‧席佛和停下腳步的白木彼此相望。對於當時熱愛放克爵士的日本年輕樂迷而言,國內培養出來的好手與自己心愛的演奏明星合照,真是酷斃了!

白木秀雄 《Plays Funky!》

可能是因為版權問題(特別是Horace Silver還在人世),重發的CD版將左半邊的Horace Silver截掉了,連原專輯《Plays
Horace Silver》也改為《Plays Funky》

白木秀雄《祭的幻想In Fiesta》THCD-006


HIDEO SHIRAKI QUINTET & 3 KOTO GIRLS《SAKURA SAKURA》 (SABA 15 064), 1965


Hideo Shiraki And 3 Koto Girls《Matsuri No Genso》
曾收在Jazzanova 1998年專輯《Circles》
另外在《Chillout Jazz》的合輯也有。











Hideo Shiraki And 3 Koto Girls:《Matsuri No Genso》,O6:O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