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樂團‧節奏藍調‧鋼琴三重奏

這個部落格有一陣子沒更新了,真是對不起大家,值此年末之際,
預祝大家耶誕&新年快樂,事事如意,越聽音樂,越快活!

關於明年的寫作計畫,可能會談到這些人:
Warne Marsh Lennie Niehaus(克林‧伊斯威特的御用作曲家)
Art Pepper(傳記超好看,超誠實,超聳動!)
Thad Jones
義大利鋼琴家A, B & C…….
Mosaic Select選入的一些樂手
如果有些建議也可以直接告訴我喲!

___小威

談五花八門的二OO六年東京爵士音樂節 Tokyo Jazz 2006,我來啦!

節目手冊及宣傳單
大會送的扇子與票卷

對爵士樂迷而言,最過癮的聽音樂經驗,仍是參與現場音樂會,融入樂手之間的即興演奏,此等忘我境界的陶醉感,實在令人懷念不已。去年由爵士鋼琴家Herbie Hancock一首策劃的東京爵士音樂節,讓我見識了來自不同國家的爵士樂手,彼此之間豐富多元的即興對話。日本的三弦琴、非洲豎琴、巴西的節奏樂器和爵士樂之間,激盪出精彩的創意,加上悅耳的旋律、律動感十足的節奏,真是令人大開「耳」界!


涼爽舒適的國際論壇廳戶外一景

意猶未盡的我,今年重訪東京,有幾個重要理由。第一,除了電貝斯手Marcus Miller所領導的樂團之外,今年的表演陣容與去年完全不一樣,音樂節所規劃的樂團及演出風格,與去年迥然不同。第二,今年的東京爵士音樂節演出換了場地,從東京郊區的台場,移回了交通更方便的都會中心—山手線有樂町站旁的東京國際論壇A廳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 Hall A)。

東京國際論壇A廳為一知名的音樂演出場所,座位舒適,音響水準也相當專業。再者,對於像我這樣來自國外的樂迷而言,只要訂有樂町附近(即銀座區)的飯店,步行過去即可,節省了不少時間。第三,今年公布的演出名單中,由年輕的日本女鋼琴家上原廣美所領導的鋼琴三重奏,是最吸引我的陣容。年紀輕輕的她已在Telrac發行了三張專輯。無論是作曲或即興演奏,上原的都展現了很好的原創性和爆發力。日本知名的爵士樂雜誌Swing Journal將她選為今年日本的「爵士風雲人物」,可謂實至名歸。

不過才九月初,台灣尚是溽暑難耐的夏天,東京已有陣陣秋意,入夜之後尤其涼爽,步行在下榻飯店附近的街上,香奈兒、LV、伊通屋(文具百貨公司)、蘋果電腦旗艦店,一家又一家的名牌商店,櫛比鱗次地矗立在「貴婦人的天堂」--銀座中央通,醒目的商標,不時勾起消費者的敗家慾。往中央通的西北向步行約七至十分鐘分鐘,就是位於有樂町車站的東京國際論壇廳(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 Hall)。

東京國際論壇廳是一座船型的宏偉建築,建築物前的廣場步道旁植滿綠意盎然的樹木,遮蔽了刺眼的白日驕陽,稍微降了一點秋老虎的溫度。A廳門口前擺了一台設有電視牆的宣傳車,播放去年東京爵士音樂節演出影像,作為宣傳,旁邊則設有賣食物的攤位,讓參與音樂節的觀眾可以在這裡休憩用餐。

九月二日(第一天)日場:震耳欲聾的大樂團今年東京爵士音樂節第一天日場的暖場,是日本齊藤兄弟的鋼琴「四手聯談」演出。他們兩人所組成的團名是「Les Frères」,法文係「兄弟」之意。筆者猜測,「Les Frères」的演奏風格,應是受到藍調唱片公司創辦之始,老闆Alfred Lion為兩位卓越的黑人鋼琴家Albert Ammons和Meade Lux Lewis錄製首張專輯所影響。這張發行於一九三九年的老唱片,收錄了華麗炫技的藍調鋼琴演出,那辨識感很高的boogie woogie風格,同樣可於「Les Frères」的演出中聽到。活潑生動的鋼琴聯談,不禁令人想起默片時代,鋼琴師在電影院裡的伴奏,華麗的演奏中,每一個音符彷彿都帶著強烈的戲劇感,好像卓別林在螢幕上跳舞,或作滑稽的動作,十分有趣。 接下來的演出,讓每一位觀眾都嚇了一大跳。只見舞者、演員及樂手,伴隨著紐奧良軍樂式的進行曲(marching band music),從四面八方一一出現。每個人打扮都十分怪誕,有的頭上戴著詭異的頭飾、有的全身抹白,穿著緊身舞衣、有的則穿上綴著亮片的連身短裙,彷彿是工地秀的伴舞。他們是誰呢?根據節目單的介紹,這是由指揮不破大輔為中心,在音樂風格方面,融合了民謠、搖滾、拉丁及爵士樂,在表演方面,則融合了戲劇及舞踏的「Shibusashirasu Orchestra」,只見表演者一一在舞台上集合,算了一下,真是不得了,竟然有二十幾人之多,單單是鼓手就有三個!也難怪音樂才開始合奏,我就已經覺得耳膜受損了。


渋さ知らズ(Shibusashirasu)大樂團,白虎社+Sun Ra+夾子大樂隊(或志村大爆笑)的混合體

「Shibusashirasu Orchestra」這一次的表演,就形式上而言,很像是美國的Sun Ra大樂團+日本的白虎社+台灣的夾子大樂團的混和體。就音樂風格而言,幾個主奏的樂手如片山廣明或佐藤帆,幾乎都是走Albert Ayler那種鬼哭神號的路線。有趣的是,年紀稍大的次中音薩克斯風樂手,風格都極為前衛,年輕一輩的,如中音薩克斯風手小森慶子或是小號手北陽一郎,還是按照和弦進行來即興。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負責口白的MC渡部真一,只見他穿著和式上衣和紅色內褲,十足志村健「怪叔叔」的模樣,將現場的氣氛帶得十分熱鬧!這是一場具有娛樂「笑」果的演出。 「Shibusashirasu Orchestra」的演出結束後,出場吃了點東西裹腹,回來時另一場演出已經開始了。

二○○六適逢日澳交流年,於是催生了這個由日本與澳洲樂手攜手合作的爵士樂團「Japan Australia Jazz Orchestra」,由曾經旅居美國的日本鋼琴家Makoto Kuriya擔任製作人及指揮。不愧是一位極具實力的樂手,Makoto Kuriya演奏鋼琴毫不含糊,或許受到了McCoy Tyner的影響,他也喜歡使用五聲音階,配上那充滿朝氣的威力演奏(power play),即興的樂句也相當漂亮,我個人相當喜愛。由於樂團中有一半的樂手來自澳洲,這場演出也演奏了北澳原住民特有的樂器didjeridu,由長號手James Greening擔綱演出。didjeridu是一種奇妙的低音樂器,它的共鳴聲響帶著奇特而細緻的韻味,放在爵士樂演奏中,別有一番風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知名的爵士小提琴家寺井尚子也在這場演出中擔任特別來賓,演奏了幾首曲子,看她認真的表情,完全融入即興演出之中,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樂章,真是一場精彩的表演。

接下來出場的,是今天日場的壓軸:成軍逾三十年,以融合「頌樂」(son)和爵士而聞名的古巴樂團「Los Van Van」。雖然在台灣可以從一些古巴音樂合輯中聽到「Los Van Van」的作品,但這還真的是筆者第一次觀賞古巴樂團的現場演出,所以心情特別興奮。被譽為「七○年代古巴舞曲之王」、「拉丁音樂的王者」的「Los Van Van」,以優美的旋律和強烈的節奏感見長。它的編制相當特別:一個長笛手、兩個長號手、兩個小提琴手、一個彈電子琴的琴鍵手,另有貝斯、康加鼓手等組成的節奏組合,以及三位各有特色,頗能帶動現場氣氛的歌手。這些歌手們優美的和聲,配合著動感的舞蹈,讓他們的演出魅力四射。很難想像在物資缺乏的古巴,音樂文化卻是滋長得如此茂盛,歷經三十餘年的團員更迭,不變的是「Los Van Van」的靈魂人物,擔任貝斯演奏的Juan Formell。老當益壯的他,指揮全場,滿場的觀眾也隨樂起舞,這一天日場的表演,就在熱鬧喧囂的古巴音樂中結束。

九月二日(第一天)夜場:以鋼琴為主角的音樂盛宴除了Chick Corea與挪威爵士大樂團Trondheim Jazz Orchestra(TJO)的聯合演出之外,第一天的晚場是鋼琴三重奏的天下,而開場秀是年僅十六歲,來自南加州的青少年Austin Peralta三重奏之演出。當他還是七年級生(等同於台灣的國中一年級)時,Austin Peralta就已經獲得洛杉磯爵士推廣協會舉辦的Shelly Manne New Talent Award(為紀念鼓手Shelly Manne所舉辦的爵士新人獎),並曾經加入老將Gerald Wilson所領導的大樂團。這兩三年來,Austin Peralta活躍於各大音樂節,並於去年在日本發行了個人第一張專輯「處女航」(Maiden Voyage)。 這次與Austin Peralta搭配的低音貝斯手鳥越啟介及鼓手Ron Bruner均十分年輕,尤其是Ron Bruner,大約與鋼琴手同齡,看起來就是一副毛頭小伙子,有用不完精力的模樣。

Austin Peralta一開始就演奏McCoy Tyner的曲子「Passion Dance」,比起原始版本快上許多,配上爵士樂迷很熟悉的威力演奏(像深水炸彈的左手重擊低音,然後右手飛快地彈著旋律),真是令人聽到目瞪口呆,筆者心想:這是特技表演嗎?演出結束時,或許是演奏情緒過於激昂投入,鼓手Ron Bruner已經把鼓棒敲到飛出去了,Austin Peralta三重奏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炫技秀。


戶外的電視牆正播出上原廣美三重奏的演出片段,為晚間的表演宣傳

接下來的上原廣美三重奏,是今天晚上我最期待的重頭戲。當上原還在波士頓的百克里音樂學院就讀時,就已經被美國的發燒廠牌Telarc簽下來,發行了個人第一張專輯Another Mind,廣受樂壇的矚目。

接下來的第二及第三張專輯Brain和Spiral,均可感受這位年僅二十六歲的鋼琴家求新求變,追尋藝術成長的企圖心。其實,我對上原廣美的印象並非來自於她的專輯,而是她和電貝斯手Tony Grey、鼓手Martin Valihora的現場演出(NHK小耳朵曾播出)。 猶記得友人借給我上原廣美三重奏在橫濱演出的影像,滿臉笑容的上原,一開頭就以電子琴演奏放克味道的「Kung-Fu World Champion」擄獲滿場觀眾的心。她故意用電子琴鍵的聲響來模擬電玩「快打旋風」的配樂,並以饒富東方情調的五聲音階鋪陳主旋律,根據上原在Brain專輯中的解說,這首曲子是獻給香港知名的武打鉅星如李小龍、成龍等。譜爵士樂曲獻給武打明星,上原廣美大概是第一人吧?而無論是台風、技巧或是即興靈感,上原所領導的這組三重奏都是頂尖,也莫怪今年被Swing Journal選為年度爵士風雲人物。


精彩的上原廣美三重奏

而她今年發行的新專輯Spiral專輯同名曲,從簡單的動機出發,演繹至大河般氣勢的鋼琴詩篇,時而激昂,時而低吟,旋律優美,令人回味再三。 與先前筆者所看到NHK轉播相較,上原廣美三重奏這次在東京爵士音樂節的現場演出水準又提昇了!她和Tony Grey(電貝斯)、Martin Valihora(鼓)互為搭配,彼此對話、輪流即興,永遠都是那麼的專注、用心地演奏。上原演奏鋼琴本來就具備了明顯的節奏特質(percussive nature),而她師法的對象,正是以「鋼琴舞者」著稱的Ahmad Jamal,每一個音符都是清清楚楚,每一段樂句配合著電貝斯和鼓群的節奏,音符彷彿是要往活潑地上飛揚,迴旋。彈到激昂之處,上原以手肘重擊琴鍵,這和日本前衛鋼琴家山下洋輔的「肘擊」技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特別喜歡Tony Grey具魅力的電貝斯演出,他演奏的幾段旋律極為迷人,而上原也特地「作球」讓他盡情展現即興功力。這是一場五顆星的演出!


Hank Jones、John Patitucci和Omar Hakim,完美的傳統鋼琴三重奏演出

在熱鬧的上原廣美三重奏之後出場的,是高齡八十八歲的鋼琴老將,Hank Jones率領的鋼琴三重奏。Hank Jones是爵士樂界知名的Jones兄弟中的老大,老二小號手Thad Jones和老么鼓手Elvin Jones都已陸續凋零,只有Hank Jones仍老當益壯,在演出圈內持續活躍,竟已逾一甲子!早在一九四七年,Hank Jones就參與了製作人Norman Granz籌畫的「爵士愛樂演奏會」(JATP,Jazz at the Philharmonic)巡迴演出,四八至五三年間,更擔任女歌手Ella Fitzgerald的伴奏樂手。作為咆勃樂革命的旗手之一,Hank Jones不但是本爵士鋼琴的活字典,他那種特別強調soft touch,簡潔洗鍊的演奏風格,也讓他在喜愛鋼琴三重奏的日本廣受歡迎。

Hank Jones來日本演出之際,也順勢發行了一張與女歌手李敬子合作的專輯,在日本的評價相當不錯。 Hank Jones三重奏這場演出真正的驚喜其實不是鋼琴家本人,而是為他伴奏的低音貝斯手John Patitucci和鼓手Omar Hakim。就演奏功力而言,這兩位中生代(都是四十七歲)的樂手不愧是練家子,實力堅強。John Patitucci被全音樂指南(All Music Guide)譽為九○年代最好的低音貝斯手之一,曾為Chick Corea領導的原音和插電樂團跨刀。John Patitucci早期以個人名義發行的專輯,集中於GRP廠牌發行,最近幾年的作品,大部分是由美國加州的發燒廠牌Concord發行。聽完這場表演之後,筆者個人認為,豈止是九○年代,至目前為止,John Patitucci都是美國最好的低音貝斯手之一呢!至於Omar Hakim則是跨爵士、節奏藍調、流行和搖滾的全能鼓手,他於八○年代曾加入知名的融合爵士樂團「氣象報告」(Weather Report),後來更曾為英國歌手大衛‧鮑威(David Bowie)、史汀(Sting)、美國流行天后瑪丹娜等人伴奏。

Hank Jones的演奏模式是:將主題演奏一遍,加上幾段簡潔的即興,然後就交給John Patitucci和Omar Hakim盡情發揮。這場演出的音響調校水準很高,筆者坐在中間偏右的位子上,John Patitucci低音貝斯的演奏,甩撥琴弦回彈木頭的共鳴聲響清清楚楚,回應著Hank Jones優美的樂句,無論是「菜鳥」帕克(Charlie Parker)的名作「Au Privave」、悅耳的法國香頌「Autumn Leaves」、亦或是Horace Silver的放克名曲「Song for My Father」(Omar Hakim此時還獻唱一段歌曲),三個人之間的即興對話真是優美極了註一。Hank Jones的沈穩和優雅、John Patitucci的慧黠和流暢,配上Omar Hakim多層次旋律感十足的鼓韻,整場聽起來就是舒服過癮,也讓筆者深刻感受到,沒有深厚的實力和良好的默契,還真的造就不出頂尖的鋼琴三重奏演出哩!


Chick Corea與Trondheim Jazz Orchestra聯袂演出:充滿哲思的演奏,與去年Herbie Hancock領導的「Headhunters」主題演出完全不同

一連三場鋼琴三重奏饗宴之後,主辦單位端出來的今晚壓軸,是鼎鼎大名的鋼琴手Chick Corea與挪威爵士大樂團Trondheim Jazz Orchestra(TJO)聯袂演出。Trondheim Jazz Orchestra由Erland Skomsvoll負責編曲、指揮這個由十四位樂手組成的樂團。就音樂風格而言,TJO並不走傳統的搖擺樂路線,而是冶古典、現代和爵士即興於一爐的爵士大樂團。如何在整體合奏和個人即興之間保持平衡,並且又能創造出大樂團飽滿、獨特而又優美的聲響,應該是當今所有的大樂團領班所面臨的共同課題吧?畢竟現在的爵士樂幾乎已經完全退居於非主流音樂的範疇,樂迷要能夠聽到爵士大樂團的現場演出已屬不易,更何況是一場水準之上的大樂團演出呢! 雖然這一場演出並沒有特別合我的胃口,但我仍必須說,這是一場很棒的演出!

在光著腳ㄚ,看起來十分波西米亞的Erland Skomsvoll指揮之下,Trondheim Jazz Orchestra的管樂和聲真的是十分優美,值得所有喜愛管樂演奏的樂迷一聽。當然囉!重頭戲仍在於Chick Corea的鋼琴演奏。在這一場演出中,Chick Corea演奏了多首他的成名曲:收錄於Now He Sings, Now He Sobs(Blue Note, 1968)的「Matrix」、收錄於Return to Forever(ECM, 1972)的「Crystal Silence」等。此次演出的樂團編制與這些經典曲錄音時的編制已有很大的出入,所以整體演奏帶給樂迷的感受也大不相同。安可曲是Chick Corea寫的西班牙風格名曲「Spain」,這位調皮的鋼琴家,還邊彈帶領著大家一起哼唱哩!

嚴格說起來,Chick Corea的創作高峰是七○年代,在那黃金十年中,Chick Corea所領導的樂團催生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Chick Corea運用當時廣為流行的電子琴Moog,向搖滾、民族及古典音樂借火,將不同的音樂元素融入爵士樂中,產生了不少饒富實驗趣味,卻又廣受歡迎的作品。而他的鋼琴演奏技巧絕佳,總是能編織出美麗又深刻的即興樂章,用「薑是老的辣」來形容他,再也貼切不過了!有些樂迷可能會對於融合爵士(fusion)敬謝不敏,我倒是鼓勵讀者多聽一點Chick Corea七○年代的作品。因為,在「全球化」尚未蔚為風潮的三十年以前,Chick Corea早就在音樂創作中實踐了文化融合,即使是現在聽來,仍充滿活力和新鮮感。好音樂是不會過時的啊!

九月三日(第二天)日場:節奏藍調演出大會串第二天日場的暖場秀是日本吉他手小沼Yosuke及薩克斯風手太田劍合組的四重奏演出,由於進場較晚,未能聽到完整的秀,依據筆者所聽到的曲目以及舞台上的「海夢」牌(hammond)電風琴來判斷,應是以靈魂爵士(soul jazz)風格見長的樂團。年輕樂手能玩流暢好聽的靈魂爵士,在美、歐、日絕對不稀奇,可是在台灣,單是要借到一台可用的海夢牌B-3電風琴,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

第一場正式的演出是老牌女歌手Joyce的演出。Joyce與Flora Purim、Milton Nascimento都是享譽國際的巴西籍樂手,在音樂風格方面,Joyce走的是節奏輕快、旋律明亮的bossa nova路線。這場演出難得之處,在於主辦單位特地請來了知名的作曲家兼吉他手Roberto Menescal,他曾經擔任巴西傳奇女歌手Sylvia Telles吉他伴奏。就在今年八月的台北爵士派(爵士同好會),主講的吳醫師就曾經介紹過Sylvia Telles的專輯It Might As Well Be Spring(DUBAS MUSICA,1966)。這張專輯有兩位吉他手擔任伴奏,除了知名的bossa nova作曲家Luiz Bonfá之外,另一位正是Roberto Menescal!Sylvia Telles長得漂亮又會唱歌,很可惜的是六○年代時就因為趕場時發生車禍而不幸過世。看起來,氣質美女Joyce似乎繼承了她的衣缽,整場演出就在Roberto Menescal的助陣下,洋溢著燦爛輕盈的音樂氣氛。

接下來的日場表演,都歸在一個主題「Blue Note Tokyo meets Tokyo Jazz 2006」之下。這是因為第二場的Dave Koz、第三場的Larry Carlton、以及日場壓軸的英倫節奏藍調大團Incognito,主要都是應東京最富盛名(可能也是最貴)的爵士俱樂部Blue Note之邀而來日本演出的。他們在東京爵士音樂節的演出,便是搭東京Blue Note的便車。 作為當今排行榜上有名的流行爵士(smooth jazz)天王之一,Dave Koz吹著薩克斯風,手舞足蹈地從舞台左側的觀眾席出場時,不免在現場掀起一陣騷動。步行到舞台正中央,Dave Koz與吉他手Tony Maiden及電貝斯手Bill Sharpe一起隨著音樂又吹又彈又跳,三位高大英俊的男士,「漢草」極佳,把現場的「師奶」們逗得樂不可支!走的既然是流行路線,Dave Koz演奏的音樂自然都很悅耳,雖然沒有太多即興演奏,不過他的團員都是技巧極佳,經驗老道的樂手,讓整體演出具備了強烈的渲染力。其中Tony Maiden更曾擔任過八○年代爆發力很強的靈魂女歌手Chaka Khan的吉他伴奏,若能給他更多發揮的空間,很有可能會搶了Dave Koz的風采,也難怪Dave Koz常在舞台上開玩笑作勢推開Tony Maiden。電貝斯手Bill Sharpe彈著富有放克節奏味道的旋律,搭配著Stevo Theard激烈的鼓群伴奏,筆者覺得,觀眾席快要變成舞廳了!

接下來上場的是今年八月曾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的「四人玩」(Fourplay)團員之一Larry Carlton。這位知名的吉他手這次在東京爵士音樂節的演出班底不是「四人玩」,而是Jeff Babko(鍵盤)、Travis Carlton(貝斯)以及Toss Panos(鼓),以及特別來賓Robben Ford。Robben Ford是另一個融合爵士大團「Yellowjackets」創團元老,後來單飛發展,期間也曾經擔任傳奇小號手邁爾斯‧戴維士(Miles Davis)以及日籍薩克斯風手渡邊貞夫的吉他伴奏。

近幾年來,Robben Ford回歸傳統,組成「Blue Line」樂團,以演奏、演唱藍調風格的曲目為主。 既然兩位知名吉他手的音樂對話是這場演出聆聽的重點,我也就將注意力放在他們演出時的插電吉他聲響表現,和以藍調和弦為基礎的即興樂句。筆者多年前曾經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聽過藍調傳奇吉他手B. B. King的演出,就激昂和即興表現而論,Larry Carlton和Robben Ford的演奏更勝一籌,尤其是Robben Ford,他的演奏處處展現了電吉他無可取代的魅力,那種可咆哮、可嗚咽,「音樂表情」生動十足的彈奏技法,配上那把吉他獨特的聲響(Robben Ford的電吉他聲響帶著一種奇特的「肉感」和「厚聲」,似乎說明了他早期在爵士搖滾樂團的演出經驗,而Larry Carlton的吉他聲響較為清脆透明,亦是猛勁十足),構成了一場滿分的演出註二

最後出場的壓軸好戲,是成立於七○年代後期,來自英國的節奏藍調樂團「Incognito」(台譯:「匿名者」樂團),它的靈魂人物是法裔吉他手Jean Paul “Bluey” Maunick。這個融合了爵士、放克、靈魂和迪斯可舞曲元素的樂團,在台灣知名度雖然不高,但在日本卻是個有眾多樂迷,廣受市場歡迎的大團,而Incognito在日本的現場演出專輯更是唱片行的熱賣品。

這次Incognito的演出,應是為新專輯Bees+Things+Flowers(收錄了幾首翻唱曲)作宣傳。演唱的曲目包括了爵士電顫琴手Roy Ayers的「Everybody Loves The Sunshine」,Incognito前女主唱Jocelyn Brown曾經唱紅的「Always There」,以及放克樂團Earth、Wind & Fire的「Summer in the City」等,舊曲新編,別有一番風味。不愧是在日本十分受歡迎的樂團,現場樂迷對於Incognito演奏的每一首曲子似乎都耳熟能詳,只要前奏響起,就是一陣尖叫騷動,這些迷哥迷姐們還會配合主唱唱副歌,真是一場了不起的音樂嘉年華啊!

演出結束步出會場時,聽到走在旁邊的女士仍意猶未盡地唱著Incognito的暢銷曲,回頭一看,原來是去年曾在東京爵士音樂節演出的菲律賓裔女歌手Charito,如此結束了今年的東京爵士音樂節觀賞活動。 後記除了觀賞音樂演出外,「逛唱片行」也是這趟東京之旅不可少的活動。


標榜「20 bit K2 Super Coding」的「爵士紙殼外套十八番」系列logo

筆者下榻的飯店位於銀座一丁目,東京爵士音樂節的演出地點則在附近的有樂町站,這兩個地方都有頗具規模的唱片行,前者是位於中央通的老店「山野樂器」,後者則有車站出口附近的連鎖唱片行「HMV」,兩家店逛下來,荷包又失血不少! 這次的東京之旅本來並沒有預設任何採買名單或重點。未料,就在今年的六、七、八月,擁有Fantasy旗下重要爵士廠牌發行權的日本JVC,以「20 bit K2 Super Coding」、「爵士紙殼外套十八番」為企畫主題,一口氣重新發行了三百款經典爵士專輯註三。無論是擁有Blue Note、Capitol、Liberty……等發行權的東芝-EMI,或是擁有Prestige、Fantasy或Riverside…..等發行權的JVC,每隔幾年就會來一次這類的大型重發企畫,以「平價」和「改良音質」來吸引新一代的爵士樂迷。

雖然與上個世紀末同類型的重發計畫比起來,這一次的發行的專輯較少,但和美國Fantasy的「20 bit K2 Super Coding」系列相比(現由Concord唱片公司擁有版權),規模之大,仍令人咋舌。這一系列的專輯擺在各唱片行爵士區顯眼的區域,「HMV」打九折,「山野樂器」則是買兩張以上一律八折,折合台幣約四百元出頭,在以昂貴CD聞名的日本,勉強算是實惠了!

就音質而言,日版「20 bit K2 Super Coding」(以下簡稱K2日版)和舊的美版究竟有何差異?筆者手邊剛好有原始錄音相同,但轉錄版本不同的專輯:次中音薩克斯風手Harold Land和吉他手Wes Montgomery領銜的West Coast Blues,原廠牌為Jazzland。將這張專輯放在筆者兩套音響系統聆聽,答案是:以「細節清晰」、「音場飽滿」兩樣標準來說,K2日版絕對勝出,而K2日版的優點,隨著音響系統的提昇而趨於明顯註四

然而,就整體表現而論,K2日版卻也稱不上完美,請容許筆者稍作說明。


薩克斯風手Harold Land領銜的West Coast Blues(Jazzland,1960)唱片封面

West Coast Blues專輯原錄製於一九六0年舊金山,錄音工程師是Wally Heider,製作人是Orrin Keepnews。演出陣容包括了Harold Land(次中音薩克斯風)、Joe Gordon(小號)、Wes Montgomery(吉他)、Barry Harris(鋼琴)、Sam Jones(低音貝斯)和Louis Hayes(鼓)等六人,大多為當時活躍於西岸,傑出的精純咆勃好手。筆者必須很持平的說,一九九六年重新發行的美版West Coast Blues數位轉錄水準,音像雖然沒有K2日版那麼銳利、鮮明,但主奏樂器薩克斯風及小號聲音的表現算是恰如其分,合奏的聲響也稱得上平順悅耳,若只是把它放在平價音響系統來聽,和K2日版差異並不太大。 筆者拿來作為轉錄版本比較的參考點,是West Coast Blues專輯第二軌「Klactoveedsedstene」,這一首Charlie Parker作的咆勃名曲由不同的樂手輪流即興,依序為薩克斯風小號吉他鋼琴。筆者以為,薩克斯風、小號的音質進步,在較高檔的音響系統才能明顯聽出它的「豐腴」,鋼琴的表現則沒有太大的版本差異。

至於Wes Montgomery的吉他、Sam Jones的低音貝斯及Louis Hayes的打鼓聲響,K2日版轉錄水準令人激賞!不但清晰度提昇,電吉他及低音貝斯的聲響也較有Q勁,將它放在較高檔的音響系統來聽,可明顯聽到吉他彈奏的力道,鬆軟的貝斯,和細節清楚而立體的鼓群聲響。動態及活生感均令人滿意。 K2日版確實提昇了音像的清晰度,但畢竟是四十幾年前的老錄音,早期的爵士樂錄音本來就存在著鋼琴或低音貝斯聲響偏悶、暗的問題,即使是在轉錄過程中試圖修正,也未必能收音質進步之效。至少在West Coast Blues專輯中,由Barry Harris所演奏的鋼琴聲響,K2日版與美版並無明顯差異,即使使用的音響系統較為高檔,也聽不出明顯的進步。這就是為何筆者會說K2日版稱不上完美的原因。


二00六年九月份《爵士批評》封面:「鋼琴三重奏Vol. 3」專題

另外,關於爵士樂的書刊發行,筆者也有一個好消息報馬:由日本爵士唱片行老闆、店長、Jazz Pub老闆,以及資深、狂熱樂迷、唱片蒐藏家擔任主筆群的「爵士批評社」,以製作各類極具專業(以蒐藏及聆聽品味的角度來衡量)水準的專刊聞名。今年九月份的《爵士批評》雙月刊(133號)製作了相當受到日本樂迷歡迎的「鋼琴三重奏Vol. 3」專題,這也是《爵士批評》第三度製作此類主題,第一次企畫的「鋼琴三重奏最前線」專題(109號)係於二00一年十月發行,第二次企畫的「續鋼琴三重奏最前線」專題(113號)係於二00二年十月發行,短短五年內,同樣的專題就企畫了三次,足見爵士鋼琴三重奏廣受日本樂迷歡迎的程度。

這一期「鋼琴三重奏Vol. 3」的專題主要內容為這幾年新發行的鋼琴三重奏新碟推薦及介紹,難能可貴的是《爵士批評》主筆群不畏商業潮流,推介了多張獨立發行,也就是「自主製作」的新碟,樂手知名度或許偏低,但確實都是值得注意的秀異鋼琴手。除此之外,主筆群也推薦了他們最喜歡的鋼琴三重奏(不限發行年份)五張,入選名單代表主筆群的獨到品味,很值得偏好此道的樂迷參考。


二00二年十月份《爵士批評》封面:「續鋼琴三重奏」專題

註一:一般而言,鋼琴三重奏在演出場地的標準樂器擺設,從左至右,依序為:鋼琴、貝斯與鼓。三件樂器的聲響之間是否能有好的平衡,與音響調校有很大的關係,筆者在當晚連續聽了幾場鋼琴三重奏演出,就屬Hank Jones三重奏的音響調校作得最令人滿意,其中又以John Patitucci的聲響表現最好。

註二:筆者就Larry Carlton和Robben Ford使用的amp、吉他及演奏技巧等問題請教爵士吉他手Zephyros。Zephyros表示,在amp方面,這兩人早期都使用dumble amp,此類音箱具備了非常驚人的延音跟穿透力,適合獨奏的藍調搖滾樂手。吉他方面,有「335先生」之稱的Larry Carlton使用的是Gibson ES-335 半空心電吉他,而去年Gibson廠牌也為他製作專屬的335 model。就聲響特色而言,Gibson ES-335 半空心和空心爵士吉他不同點是前者的延音較強,但是跟實心的電吉他比起來,卻又可以保有空心吉他的木頭聲響,而且因為用的是軟弦,可以製造出推弦的效果,可讓它的音色更豐富迷人。至於Robben Ford則多半使用以實心電吉他,除了Gibson Les Paul之外,另一廠牌Fender以前也曾幫他製作model。Zephyros指出,Robben Ford也曾使用Telecaster等吉他,兩人也都使用小顆的破音效果器去放大音箱上的破音。至於演奏風格方便,兩人都承襲了BB King的風格,但樂句的構成上,又不僅為五聲音階,還加入了許多和絃音以及延伸音,從而發展出和傳統藍調吉他演奏很不相同的風格。Zephyros的解說,對於筆者瞭解這兩位樂手的演出助益良多,特此轉述他的說明並致謝。

註三:「十八番」指的是訂價1800 yen,這批重發專輯的編號從VICJ 41501至VI41800,共計三百款。其實上一回(九○年代末)JVC也是以「20 bit K2 Super Coding」為企畫主題,只不過這一次強調的是仿mini-LP的「紙殼外套」,對包裝更為講究。

註四:CD版本比較係以筆者的兩套音響為參考系統,或許不適合類推於其他音響系統,請讀者特別注意。

留言

  1. 老師,"渋さ知らズ"很有名唷
    跟菊地成孔一樣,是我這個不怎麼聽爵士的人也知道的
    算是"炸子雞"級的團吧

    志中

    回覆刪除
  2. 好棒的活動~超喜歡Dave Koz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