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爵士樂迷談發燒爵士LP::上::

年在一次爵士樂友聚會中,清榮大哥告訴我,美國知名的音響雜誌The Absolute Sound(TAS)刊登了「好聽及發燒搖滾樂LP榜單」(Great and Great-Sounding LP’s)專題,接下來還會刊出由Fred Kaplan執筆的「發燒爵士LP榜單」(The Best-Sounding Jazz LP’s)。TAS榜單由同時精通音樂與音響的主筆製作,評鑑水準有目共睹。但尷尬的是,對本地的樂迷而言,依照權威音響雜誌的榜單去買唱片有兩個問題:一是不見得買得到主筆所推薦的版本,特別是在台灣,黑膠唱片原本就一片難求,別說是價格高昂的爵士原盤,許多復刻盤即使有代理商,也早已絕版。二是即使上網標到唱片,也不一定保證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專輯,畢竟聽音樂的口味很主觀,值得拼死以求的曠世銘盤,很有可能是另一個人心目中的雞肋,不知其味。這讓我興起了一個念頭,不妨就來寫「台灣爵士樂迷談發燒爵士LP」一文吧! 在七十三期(1991年)的TAS雜誌中,Fred Kaplan就曾經推出過類似專題,選了二十一張最值得推薦的爵士黑膠唱片,並註記每一張推薦盤,究竟是音樂性完美,還是發燒程度勝出?在一五七期的TAS雜誌中,Fred Kaplan以純音樂的觀點,製作了「二十世紀百大爵士專輯」專題,這次他推薦了從未入榜的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唱片(即使錄音水準不佳),其他達到發燒水準的專輯則以星號(*)註記。二○○五年十二月,TAS再一次登出了Fred Kaplan的「發燒爵士LP榜單」鴻文,列出了四十餘張值得推薦的專輯。比對一九九一年與二○○五年的發燒爵士LP榜單,不難發現Fred Kaplan的口味很一致,重複推薦的比例達三分之二,而影響榜單變動的主要因素,應該只是唱片可得與否而已。限於唱片在本地的可得性與篇幅,本文先從TAS榜單中選出八張台灣(可能)還買得到的唱片並予以評述(註一)。接下來,在下一期的「音響論壇」中,筆者將推薦心目中值得擁有的八張爵士黑膠唱片,提供讀者參考。在音響與音樂兩者之間求取平衡,則為筆者的心願。

先簡單地談一下筆者在聽爵士樂時,對於音響表現的要求。大部分的爵士樂唱片都是小編制的錄音,有些發燒友或許會特別希望聽到飽滿的銅管樂器音色,或是有顆粒感的低音貝斯。對我來說,樂團合奏的「整體性」、樂器彼此之間相互搭配的「平衡感」,以及個別樂器獨奏時,音樂的「飽滿」、「醇厚」與「勁道」,是主要考量的標準。不過,跳脫音響的層次,「創意」與「默契」仍是我心目中至高無上,評鑑爵士樂的標準。

我使用的音響器材,都是聆聽十年以上的老機器,論之無甚稀奇,就是「順耳」而已,分別為:

Turntable: Technics SL-1200 MK2
前級:Kitchen Music Lab DNP Tube Preamplifier
後級:Parasound HCA-2200 II Ultra High Current Power Amplifier
喇叭:Dynaudio Contour 1.3

Cannonball Adderley: Somethin’ Else [1958, Blue Note/Classic 1595]

Somethin’ Else雖然由中音薩克斯風手Cannonball Adderley掛名,但小號手Miles Davis在這張專輯中的獨奏份量以及展現出的明星氣質不容小覷。A面第一軌「Autumn Leaves」在所有不同的詮釋版本中足以名列前茅。在重複且穩定的節奏組合中,Miles Davis尖拔的小號帶出了主旋律,接續的Adderley則展現了靈活的中音薩克斯風獨奏,音色則圓潤肥厚,配上Art Blakey鏗鏘有力的鼓群,讓此張專輯臻於完美境界。原先,我對Somethin’ Else的意見是「就音樂水準而言,即使無法取得LP版本,一般的CD版也絕對值得擁有。」不過,比對早期重發的CD版(一九八六年重發,編號0777 7 46338 2 6的歐版)與Classic Records的LP重刻盤之後,我赫然發現,CD版在轉錄過程中,將原本的左右聲道搞反了!這極有可能是早期重發的CD缺乏適度的品質管制所致。依照筆者的理解,原錄音師Rudy Van Gelder的習慣是節奏樂器在左,主奏樂器在右,但CD版卻完全相反!而且鼓手Art Blakey在「Autumn Leaves」一曲中出場時,電平忽然調大聲,使得敲鈸聲聽起來十分刺耳,,不若Classic Records的復刻盤中聽到的那般平順,畢竟鼓群是伴奏而非主奏樂器,但CD版卻把它的「形體」凸顯得過於搶眼,反而有喧賓奪主之嫌。此外,與CD版扁平且缺乏個性的低音貝斯相較,LP版中帶有Q感的低音貝斯聲響明顯勝出,算是還給低音貝斯手Sam Jones一個公道了!

John Coltrane: Blue Train [Blue Note/Classic 1577]

Blue Train是薩克斯風手John Coltrane 在一九五七年的錄音室作品,當時 Coltrane與Prestige唱片公司還有合約關係,前一年以Miles Davis 五重奏成員的身份錄了一系列的作品如Cookin'、Relaxin'、Workin'等,這些專輯也在Fred Kaplan推薦榜單之列。 關於Blue Train專輯有兩個重要的意義:一是它為 John Coltrane 早期演奏風格中,凝聚性最強的佳作。Coltrane強而有力的次中音薩克斯風音色,與藍調之音旗下知名的樂手如Lee Morgan或Curtis Fuller相互搭配,打造了不可思議的美妙聲響。二是Blue Train提供了John Coltrane和藍調之音旗下樂手攜手合作的難得機會。堅強的演出陣容、縝密的排演與優質的錄音水平,造就了一張精彩的專輯。筆者多年前在台北玫瑰站前店以299元買到這張專輯的CD版,除了標榜轉錄過程的「超位元對應」(super-bit mapping)技術外,還包含了多媒體訪談片段,本來以為很超值,不過與LP相較之下,CD版的整體表現實在平庸!單就表現Coltrane強悍且特徵鮮明的次中音薩克斯風吹奏而言,Classic Records的LP勝出太多。

Miles Davis: Kind of Blue [Columbia/Classic CS-8163]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Fred Kaplan推薦的發燒爵士銘盤,有不少集中於一九五五年年到六○年。的確,這段時期不但是現代爵士樂的黃金時期,也是小號手Miles Davis領軍的五重奏(和六重奏)最鼎盛的五年。這是因為他與大唱片公司哥倫比亞簽約,得到了最好的酬勞、錄音和宣傳資源。每張Miles Davis錄製的專輯,都創造市場佳績,而一九五九年發行的Kind of Blue(台灣一般翻譯為「泛泛藍調」),更成為爵士樂迷心目中的經典作品。對於此一時期的Miles Davis樂團作品有興趣的入門級樂迷,個人會建議先從另一張專輯Milestone聽起,先體會一下樂手如何在簡化且不斷重複的和弦基礎之上進行有別於咆勃樂的即興演奏。聽完Milestone後再聽Kind of Blue,或許比較能體會「調式爵士樂」(Modal Jazz)的奧妙。就音樂性而言,Kind of Blue最鮮明的特徵,是幾位樂手輪流上陣時,各顯身手時,所展現的音樂風格雖然各自不同,但整體聽起來卻極為深刻而妙不可言,Cannonball Adderley的純熟、Miles Davis的簡約以及John Coltrane的鬼才,讓Kind of Blue成為現代爵士樂中最具代表性的專輯。筆者手邊的Kind of Blue有兩種LP版本:Mosaic Records與Classic Records。兩個版本各有千秋:Mosaic Records的LP四平八穩,沒有特別強調個別樂器的音響「形體」,整體聽來給人舒緩沈靜的感受,動態也相當不錯。Classic Records不愧是為發燒迷而量身打造,在「So What」一曲中,由Paul Chambers開場的低音貝斯Q又有勁,而輪流出場的樂器音樂皆是飽滿豐潤,臨場感十足。Kind of Blue相當耐聽,絕對值得LP迷蒐藏。對了,如果讀者聽到目前為止,覺得Miles Davis的小號稍嫌刺耳,請不要誤會這是LP轉錄過程出了什麼錯,而是Miles Davis風格本來就如此!

Miles Davis: Sketches of Spain [Columbia/Classic CS-8271]

錄完Kind of Blue之後,Miles Davis的靈魂人物Cannonball Adderley和John Coltrane相繼離團,而Miles Davis此時的音樂,也因為與英國籍的編曲家Gil Evans相識合作而轉了一個彎。在樂手朋友家聽到了西班牙名曲「阿蘭輝茲協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激發了Miles Davis想要把它「爵士化」的靈感。專輯雖名為「西班牙素描」,但Gil Evans使用了弦樂、管樂、長笛、甚至豎琴等樂器,氣勢磅礡,賦予了整張專輯絢爛繽紛的音樂色彩,說它是大河之作實不為過。比較手邊的套裝CD版與Classic Records的LP版本,前者的音響表現較為乾澀,缺乏大樂團應有的豐富音色與層次感,最糟的是響板怎麼聽起來這麼刺耳啊?後者的整體音色則較為平衡,多種樂器合奏的層次感表現得很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長笛手在吹主旋律的時候,LP版將細節捕捉得很傳神,連樂手的呼吸聲都聽到了!不僅如此,長笛旋律還給人一種如泣如訴的感覺,令人動容不已。原來LP版還可以改變整體的聆聽氣氛,真是令人大開「耳」界!在Sketches of Spain專輯中,Miles Davis的小號音色不若之前的幾張專輯那麼刺耳,獨奏表現極佳,請務必好好的聽聽看。

Ella Fitzgerald: The Gershwin Songbook [Verve/Speakers Corner MG-VS-60825]

拜前Verve唱片老闆兼製作人Norman Granz高超的策劃能力之賜,女歌手Ella Fitzgerald留下來的音樂與錄音水平,是同一年代女歌手之間最好的。Speakers Corner重新發行的這套專輯,包含了六張LP(其中一張是十吋盤)、四張法國畫家Bernard Buffett作品複製版、以及一本精裝的專輯說明,堪稱復刻LP包裝中的經典。若您是Ella Fitzgerald的大粉絲,而且在市面上可以合理的價格買到這套LP(一般售價為250美元),請務必把握良機!比對了CD(一九九三年重發)與LP的音色,前者可聽到的細節(尤其是伴奏的弦樂與節奏組)較多,聲音偏清亮、銳利,空間感較為明顯,後者似乎把主力放在強調Ella Fitzgerald甜美的歌喉,聲音溫暖而醇厚,完全不凸顯伴奏音樂。顯然LP版在表現女聲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不但將音像鎖定於喇叭,也將細緻的聲韻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甚至可以聽到Ella Fitzgerald少見的,略帶沙啞但很有韻味的husky tone。比較這兩種版本之後,筆者並不認為LP版必然勝出,純然是音響口味,人人不同而已。筆者好奇的是,LP的轉錄處理過程,是否有忠於原盤的味道?筆者蒐藏的Ella Fitzgerlad在Verve的首刻LP,品相都不甚佳,所以選擇了一張品相較好,有Ella Fitzgerald參與的演唱會現場專輯Jazz at the Hollywood Bowl原盤作為比較基準。果然不出所料,Speakers Corners的LP較貼近原盤的音色表現,歌聲溫暖圓潤,是一套忠於原味的復刻盤!

Chico Freeman: Spirit Sensitive [India Navigation/Analogue Production APJ-020]

若讀者讀過Fred Kaplan在七十三期的TAS雜誌中列出的二十一張爵士推薦盤,不難理解為何他對已經關門的前衛爵士廠牌Indian Navigation情有獨鍾。在文章之末,Fred Kaplan特別列出了Indian Navigation以及Mosaic Records兩家廠牌的聯絡住址(當時網路還不甚發達,樂迷想買片子必須寫信詢問),代表他對於這兩家公司發行LP的認可與尊重。Indian Navigation曾在一九七○年代末活躍過,記錄了當時最優秀的前衛爵士樂手,後來也曾有零星的CD重發版,曾出現於台北的淘兒唱片行(現已關門)。根據Fred Kaplan的說明,其實這張專輯的原盤一點都不發燒,甚至有重大瑕疵--原來是後製時出了錯,讓整張音樂的回聲過大。還好負責重新轉錄的Analogue Production公司找回母帶,修正了原先的毛病,重現Spirit Sensitive原本應有的音響表現。這張LP最精彩的,莫過於展現Cecil McBee撥甩低音貝斯的質感,除了鬆軟的彈性與韌度一百分的Q感外,還帶著原音貝斯的木頭味。這樣一路聽下來,我發現隨著技術的進步,七○年代的爵士唱片錄音在捕捉鋼琴音色方面,有長足的進步。五○年代受限於技術,大部分的錄音師如Rudy Van Gelder都會捨鋼琴而凸顯管樂器的「形體」,這使得當時鋼琴的音響表現偏暗悶而單調,很難聽到爵士鋼琴的優雅,以及令人陶醉的泛音,Spirit Sensitive幾乎沒有這些缺點(註二)。Chico Freeman在整張專輯中吹著濃郁,渲染力極強的薩克斯風(好似口水噴滿面?),高音的部分則有點「分叉」,錄音師David Baker均予以忠實的紀錄下來。Spirit Sensitive算不上是經典爵士銘盤,不過發燒度至少九十分。


Illinois Jacquet: Birthday Party [Groove Note GRV-1003-1]

台灣的黑膠唱片迷對這套有同時有33又1/3轉及45轉黑膠唱片的專輯應不會陌生。根據Fred Kaplan的描述,一九七二年薩克斯風手Illinois Jacquet參加日本東京爵士音樂節時,有一位富有的日本樂迷提供豐厚的酬勞,希望可以為他錄下「The Shadow of Your Smile」。Illinois Jacquet協同其他樂手進錄音室時,已經是正式演出結束後的深夜兩點,所有的樂手雖然疲累之至,但錄音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Illinois Jacquet以演奏有藍調味道的爵士樂見長,他所選擇的曲子,都是極為悅耳,洋溢著搖擺風情的歌謠。在音色方面,這張LP的薩克斯風錄音,音色飽滿、醇厚,由氣音帶出的尾韻,堪稱「楚楚動人」,難怪黑膠迷們如此傾倒!進一步比較33又1/3轉和45轉兩種版本的「The Shadow of Your Smile」在音響表現上的差異,則可以發現Illinois Jacquet的薩克斯風的「形體」更加地栩栩如生,45轉唱片展現了更好的臨場感,筆者聆聽時,都不禁起了雞皮疙瘩!這張復刻盤由知名的錄音師Bernie Grundman負責轉錄處理的過程,每一個細節都照顧得很好。不過,跳脫音響層次不論,純粹就音樂水平而言, Illinois Jacquet的 Swing’s the Thing(Verve,二○○四年曾由日本環球以Relaxin’ Horn系列重新發行CD,台灣亦曾引進過)、 The Blues: That;s Me!(Prestige, 風雲代理)都是非常好的作品,筆者鄭重推薦。堅持買黑膠的樂友,The Blues: That’s Me!的復刻LP在網路世界中,應可用合理的價格買到,不妨試試看。

Jimmy Guiffre: 1961 [ECM 1438]

這套專輯原先由Creed Taylor負責製作,分成兩張LP由Verve發行,由於樂風偏前衛,在當時並未受到市場青睞。後來由ECM的老闆兼製作人Manfred Eicher取得版權重新發行唱片,這個版本在市場上流通較廣,並不難取得。Manfred Eicher本來就相當重視錄音品質,母帶的轉錄處理過程也由其負責監工,將Jimmy Guiffre三重奏的冷調音色表現得恰如其分。聽慣大樂團的單簧管(如Benny Goodman或Artie Shaw)火熱音色的朋友,可能會對Jimmy Guiffre的演奏風格不大習慣。不過仔細聆聽,仍可發現Jimmy Guiffre的單簧管韻味悠揚深遠,帶著一種很難形容的魅惑感。值得一提的是,三重奏的其他兩位成員—鋼琴手Paul Bley與低音貝斯手Steve Swallow—在這套專輯裡的表現不俗,而LP版的音響表現也是一流,早期錄音時節奏樂器音色偏暗,偏悶的缺點都不見了!想進一步瞭解Jimmy Guiffre作品的讀者,請務必聽聽看另一張由Sony/Columbia發行的代表作Free Fall(一九九八年曾以legacy系列名義重發CD),這也是筆者最喜歡的Jimmy Guiffre代表作。

聽完這八張黑膠唱片後,筆者對於負責復刻的唱片公司「想要在轉錄過程中表現什麼樣的聲響?」以及一般黑膠迷可能「期待從黑膠唱片中聽到什麼?」兩個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筆者以為,聲響並無絕對客觀正確,特別是LP這類的軟體,應是各人偏好不同的反映而已。就Fred Kaplan所喜愛的一九四五至六五年的現代爵士樂唱片,類比錄音本來就是當時的標準規格,LP溫暖、圓融、飽滿的音色,確實是偏好此道者最好的選擇。再者,筆者也發現了一九八五年以後大量重發的爵士樂CD,不乏粗製濫造者,比起LP的音色表現實有雲泥之別。

不過,從音樂鑑賞的角度而論,「好音樂」不因其音響品質不夠好而被冷落,而發燒片也不因為發燒而保證其音樂必然「好聽」。筆者還是個窮學生時,連CD player都沒有,整個抽屜都是寶麗金或EMI發行的卡帶(大半都是Verve或Blue Note的精選集),雖然音響水準不怎麼樣,筆者卻聽得趣味盎然哩。再者,即使查理‧帕克大部分的錄音都非常糟糕,拜科技進步之賜,他在某些廠牌的轉錄水準還不錯,筆者推薦Yardbird Suite兩張一套的精選集CD,由華納發行)。另外,最近十年來CD重製的水準已經越來越高,不但修正了第一代CD的缺失,更加強了許多聆聽的細節。許多原本極為罕見的夢幻逸盤,在歐、美、日等地都有水準極佳的重製CD問世,值得讀者參考。

最後,考量音樂與音響之間的平衡,筆者鄭重推薦本文評述的前五張LP,若您是純音響迷,也不應該錯過第七張Illinois Jacquet: Birthday Party。不堅持一定要聽LP的樂迷,不妨參考第七,第八張唱片評述時所推薦的其他CD。無論如何,不管是什麼版本的音樂軟體,希望大家都可以從聆聽過程中獲得最大的快樂!下一期將分享筆者心目中值得擁有的八張爵士黑膠唱片,提供讀者更多選擇!

(註一)本文之所以順利完成,要感謝Joy Audio的老闆Jimmy熱心贊助前五張本文所評述的黑膠唱片。另外樂友Roger熱情相陪,一起聆聽,Roxytom與清榮大哥提供了許多關於此一主題的寶貴意見,在此一併致謝。

(註二)關於早期錄音中,鋼琴與低音貝斯聲響偏暗的問題,陶忠豪先生也曾在其他音響雜誌中提及。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EMI重新發行的藍調之音RVG系列CD,原錄音師Rudy Van Gelder就此一問題試圖修正,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比對其差異。
Ella Fitzgerald : Ella Sings The George & Ira Gershwin Songbooks


Ella Fitzgerald : Ella Sings The George & Ira Gershwin Songbooks LP 包裝與內頁說明


miles davis
so what
O9:O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前衛搖滾與爵士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