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耳邊餘韻久久不能散去的女歌手Annie Ross

Robert Altman
「銀色‧性‧男女」片頭一開始,一架直升機轟隆隆地橫越盛產柑橘,桃李與杏子的山谷,農藥漫天灑下,帶出故事發生的地點:氣候溫煦,土壤肥沃的南加州。就在這裡,二十二個主角彼此交會,釋放生命中的光與熱。
一心想要把老婆愛犬丟掉的警官 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天天聽老婆擔任付費色情電話接線生,飽嚐性壓抑之苦,最後竟然失手殺死約會對象的 Chris Penn、飽嚐喪子之痛的安迪‧麥道威爾(Andie McDowell)、玩世不恭的湯姆‧魏茲、被大吃豆腐的侍應生女友莉莉‧湯普琳……。這是勞勃曼攝影機下的現代浮世繪,疏離的加州人在外遇,偷窺,意淫與暗戀中得到暫時的心靈慰藉。
在直昇機灑農藥的畫面之後,正是Annie Ross與Low Note五重奏在酒吧裡演唱「Conversation on A Barstool」,為鼎鼎大名的愛爾蘭搖滾大團U2主唱Bono與吉他手The Edge所作,這首歌原來是寫給英國女歌手Marianne Faithfull的,因為Bono是阿特曼的超級粉絲,很慷慨的答應讓「Conversation on A Barstool」成為「銀色‧性‧男女」的電影插曲。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我好累,累到站不住了
I'm tired, so tired I can hardly stand
我無法呼吸今晚城裡的空氣
I can't breath in the air in this city tonight
所有代價我已付出
It's taken everything I had to give
如今,我只想離開
And now, I just want to get out of here
但我不難過請你也別遺憾
But I won't be sorry if you won't be
我不要你的憐憫與同情
And I don't want your pity or sympathy
只要四十五塊錢我就能生存下去
But with forty-five dollars I can make it
你等著瞧吧!
You wait and see
他從邁阿密來,想重新開始
He came from Miami to start out again
我聽說他回來是因為母親生病
I hear that he's back with his mother ill
他告訴我他愛我也接受我的孩子
He told me he loved me and he wanted my child
但是你知道的人們常會改變想法
But you know people change their minds
但我不難過請你也別遺憾
But I won't be sorry if you won't be
我不要你的憐憫與同情
And I don't want your pity or sympathy
只要四十五塊錢我就能生存下去
But with forty-five dollars I can make it
你等著瞧吧!
You wait and see
(此時插進一段迷人的伸縮號獨奏)
但我不難過請你也別遺憾
But I won't be sorry if you won't be
我不要你的憐憫與同情
And I don't want your pity or sympathy
只要四十五塊錢我就能生存下去
But with forty-five dollars I can make it
你等著瞧吧!
You wait and see
我可不是隨便的一般人
It isn't as if I was just anybody
在百老匯我可為那位參議員跳過舞
On Broadway I danced for that Senator
在倫敦、在巴黎,我很出名呢!
They know me in London and they know me in Paris
我告訴你這些是因為我看你需要個朋友
I'm only talking because you look like you needed a friend
但我不難過請你也別遺憾
But I won't be sorry if you won't be
我不要你的憐憫與同情
And I don't want your pity or sympathy
不過四十五塊錢我就可以完成到邁阿密一半的路程
But with forty-five dollars I'm halfway to Miami
Short Cuts OST
在這首歌曲中,Annie Ross將一個落魄潦倒的中年女人,在酒吧中逞強的頑固勁兒,表現得絲絲入扣。畢竟,誰沒有青春年少過?誰不想告訴別人自己的豐功偉業?然而,對一些曾經滄海難為水的落魄人而言,往事哪堪回首?Bono把這首歌獻給Marianne Faithfull,正因為年輕時的Marianne Faithfull,不但貴為另一搖滾大團主唱米克‧傑格(Mick Jagger)的女友,更是甜美可人、姿色出眾的洋娃娃,好不風光。然而,在險惡的娛樂界打滾的俏麗佳人,終不免被花心的搖滾巨星拋棄,並墜入毒癮的夢魘中,最後流落街頭,差點變成俗稱「垃圾鬼」(Junkie)的毒蟲。還好,生命力旺盛的Marianne Faithfull,經歷苦痛掙扎,捲土重來,復出歌壇。此時的她已經步入中年,迥異於早年的稚嫩甜美,她以歷盡滄桑的嗓音,訴說著生命經驗,以真誠的情感征服樂迷。
Marianne Faithfull

衡量Annie Ross的歌唱實力,她個人錄製的專輯量委實不多。不過,聆聽她的每一張作品,都可以親身感受到Annie超凡的實力及鮮明的歌唱風格,也因此Annie的每張專輯都是難能可貴的佳作。而Annie Ross的專輯裡,最值得向樂迷推薦的,莫過於這張在四年前由東芝-EMI唱片公司以SBJC(Super Bit Jazz Classcis的縮寫)系列的名義,重新發行的Annie Ross Sings A Song With Mulligan了。顧名思義,這張專輯是Annie Ross與低音薩克斯風手Gerry Mulligan四重奏合作的專輯,編號是TOCJ-9325,稍後SBJC系列還有另一張Annie Ross與另一位低音薩克斯風手Zoot Sims合作的A Gasser!,編號TOCJ-9463。
Sings A Song with Mulligan

Annie Ross誕生於一九三○年七月,原籍英國。三歲時移居到美國洛杉磯之後,就由他的伯母,也是女星Ella Logan照顧她的生活起居。或許是耳濡目染的關係,五歲時,Annie開始以童星的身份在一些電影演出。為了磨練自己的演技,她也曾經赴紐約修習表演課程,不過卻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回到英國,在英國的俱樂部裡演唱。
Annie第一次的錄音,是和咆勃樂頗富盛名的薩克斯風手James Moody率領的四重奏一起在巴黎錄製的。之後她又再度從歐洲回到紐約,五二年時,Annie在電顫琴手Milt Jackson和另一位女歌手兼鋼琴手的Blossom Dearie伴奏下,在DEE-GEE唱片錄製了四首歌曲。這些歌曲後來也收錄於Savoy唱片發行的Thinking & Swinging專輯裡聽到。不過對於Annie Ross來說,讓她獲得最具決定性評價的一張唱片,是在同一年秋天於Prestige廠牌所錄製的「Twisted」。「Twisted」原本是高音薩克斯風手Wardell Gray於一九四九年在同一家廠牌所錄製的作品,而Annie Ross試著以vocalese的方式將Gray的獨奏添加歌詞來演唱。所謂的vocalese,就是把樂器演奏者即興的句子添加歌詞來演唱,這也是Annie所屬的Lambert Hendricks &Ross人聲樂團非常擅長的作法。最有名的vocalese專輯,應該是King Pleasure翻唱Charlie Parker的作品「Parker’s Mood」了。
因「Twisted」而受到樂壇矚目,而Annie Ross在爵士歌唱的天分,也一點一滴地如此被發掘了出來。五三年時,Annie和當時正在歐洲做巡迴演出的Lionel Hampton群星樂團一同在瑞典錄製了兩首曲子,後來她也陸陸續續參加一些音樂劇的演出。或許是當時的一些年輕爵士樂手啟發了Annie Ross的歌唱靈感,如果仔細品味她在五六年於倫敦錄製的Annie by Candlelight專輯,不難感受Annie在這段期間有大幅的成長。五七年時她再度回到美國,並在同年秋天時,加入了Lambert Hendricks & Ross人聲樂團。
Lambert Hendricks & Ross創團之初,選曲的對象多半來自貝西伯爵(Count Basie)的作品。他們的首張專輯就名為Sing A Song of Basie。緊接著Sing A Song of Basie之後,Annie馬上進行了Sings A Song With Mulligan的錄音工作。雖然Gerry Mulligan率領的四重奏擔任的只是伴奏工作,但他們的演奏和Ross的歌聲一樣,都是這張專輯的聆聽重點。
和Mulligan樂團的合作,大致分成了兩組樂手,除了Mulligan本人從一而終外,還包括了擔任演奏的Art Farmer(小號)、Bill Crow(低音貝斯)跟Dave Bailey(鼓)等人(第1、3、6、7、8、12軌),另一組則由Chet Baker(小號)、Henry (低音貝斯)Grimes及Dave Bailey(鼓)來擔任(第2、4、5、9、10、11、13、14、15、16軌)。這次以SBJC系列為名重新發行的專輯,則是儘可能的依照原版黑膠唱片的曲目序來編排(第1~10軌完全按照原版黑膠唱片的的編排,其它的曲子則是為了發行CD而蒐集的曲目),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忠實的呈現當時錄音的全貌。值得注意的是,Mulligan四重奏的原始成員是由Chet Baker擔任小號演奏,但在這張專輯錄音時,Mulligan樂團成員的小號手已經改成Art Farmer,之所以會有幾首歌曲是由Chet Baker來擔綱,極有可能是因為他們都是Pacific Jazz旗下的藝人,在錄音時碰巧碰到Mulligan也正在和Chet Baker一起為新的專輯錄音吧!
Annie Ross Sings A Song With Mulligan的特色到底在哪裡呢?喜歡傳統搖擺樂的爵士樂迷,或許會更喜歡Annie Ross與另一位低音薩克斯風手Zoot Sims合作的A Gasser。無論是旋律或節奏,鋼琴手Russ Freeman與吉他手Jim Hall在A Gasser專輯中都扮演了很好的潤飾角色。但與Gerry Mulligan四重奏合作是不一樣的。早在洛杉磯Haig俱樂部演出時,因為俱樂部裡的鋼琴過於破舊,Mulligan早就揚棄了鋼琴,專心發展自己樂團獨特的聲音。沒有了鋼琴,Mulligan必須讓自己的低音薩克斯風旋律更為鮮明透徹,並與小號緊密配合,用和聲堆疊的方式,創造獨樹一幟的優美音韻。說起來,Annie Ross在Sings A Song With Mulligan專輯中最大的挑戰,就是讓自己的歌喉變成另一件樂器,充分地融入小號與低音薩克斯風的和聲之中,共同創造那種世故而又迷人,獨步西海岸的「穆利根之聲」(Mulligan’s sound):清晰的旋律線條、乾爽簡明的聲響以及低調的節奏組合。Annie的表現究竟如何呢?岡崎正通說得很好:「她的歌聲有如黃鶯,耳邊餘韻久久不能散去,真的是一張值得一再仔細品味的專輯。」
第一首曲子「I Feel Pretty」是百老匯音樂劇「西城故事」裡的經典歌謠,這齣音樂劇在一九五七年停演時,Ross便馬上把這首曲子拿來唱了。而「How about you」則是米高梅電影公司發行的「Babes on Broadway」電影主題曲,由Burton Lane在一九四一年時所完成。Annie在此發揮了即興功力,將自己喜歡的名字自由地放到歌詞裡,連Frank Sinatra的名字都有,十分有趣。
「I’ve Grown Accustomed to Your Face」則是選自奧黛莉‧赫本飾演的「窈宨淑女」電影插曲。Annie用穩重緩慢的節奏來點綴這首歌曲的每個小節,可聽見她日趨成熟的歌唱技巧。而「This Time the Dreams’s on Me」則是一九四一年Johnny Mercer跟Harold Arlen為電影「Blues in the Night」所寫的插曲,Annie同樣利用慢節奏表達情感。
「Let’s there be Love」是一九四○年的流行曲,雖不常被翻唱,但除了Julie London以外,最近蘿拉‧費琪(Laura Fygi)也翻唱過。因一九五五年的音樂劇「Shining Stockings」而成名的「All of You」是由名家Cole Porter擔任詞曲創作,在搖擺節奏中,Mulligan的演奏讓整體的呈現更加完美,這也是整張專輯中,筆者覺得最有特色的曲子。
「Give Me the Simple Life」則是一九四六年「Wake Up And Dream」電影主題曲,Annie在這首曲子中也表現出即興改編歌詞的趣味感。而Mack Gordon和Harry Warren所作的「This Is Always」,則是一九四六年的暢銷曲目,Annie在歌聲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潛藏內心深處的豐沛情感。「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是特別為紐約哈林區的棉花俱樂部表演所寫的主題曲,雖然是很早的歌(一九三一年),不過要等到Benny Goodman的專輯中收錄了這首曲子才受到矚目。Annie出眾的爵士歌唱,讓這首歌顯得十分耀眼。
由艾靈頓公爵作曲,Irving Mills 填詞的「It Don’t Mean A Thing」,表達出強調搖擺節奏的愉快氣氛,是一首很適合放鬆時聽的歌曲。「The Lady’s in Love with You」這首歌則是由Burton Lane、Frank Loesser兩人再度攜手合作所寫的曲子,樂迷們不妨好好地感受一下Annie那種令人放鬆的歌聲。Arthur Johnston和Sam Coslow所寫的「My Old Flame」是一首描述逝去戀情的情歌,Annie緩緩唱出感傷的情緒,配上Art Farmer不疾不徐的小號獨奏,把整首曲子襯托地很完美。「I Guess I’ll Have to Change My Plan」也是一首老歌,由Arthur Schwartz和Howard Dietz所作,在優美的管樂器和聲伴奏中,Annie用搖擺的曲風即興地唱著輕快的旋律。
「You Turned the Tables on Me」是由Louis Alter和Sidney Mitchell作詞作曲,也是令人覺得舒服的搖擺曲風。最後的兩首「This Is Always」與「I’ve Grown Accustomed to Your Face」是和第三與第八軌歌曲的不同版本,請注意小號手從Art Farmer改成Chet Baker,細心的樂迷不妨比較一下,聽聽看有何不同?
Music is Forever

雖然Annie個人的傑作並不算特別多,不過有這張「一夫當關,萬人莫敵」的極品Sings A Song With Mulligan,不但為她的歌唱才藝作了最好的見證,也是筆者心目中爵士女聲十大專輯之一。如今已經七十五歲的Annie Ross,錄製過這麼棒的專輯,想來應該是沒有任何遺憾才對。有機會的話,請務必把這張專輯找來聽聽看,領教一下何謂「耳邊餘韻久久不能散去」的奧妙!
Annie Ross-The Jazz Diva forever!
哈,还真是写给faithfull的啊~
回覆刪除我看电影时还猜想,这不会是faithfull吧,听演唱风格又觉得不是
Marianne Faithfull啊~聽過她年輕與中年時的演唱,真的是天差地別,中年過後,洗練滄桑的歌聲與年輕時的甜美可人,都好迷人。
回覆刪除ㄟ,我的回應怎麼出現2篇?
回覆刪除抱歉,這篇主題應該是在談annie ross,而且我手上也有她的這張專輯,其實她第一首,i feel pretty,就已經讓我折服了,開頭就是叭叭叭的~scating,深厚的唱功,輕快的旋律很容易讓心情跟著躍動。而爵士標準曲"it dont meat a thing",很swing也很甜蜜的歌聲,有點像年輕時的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