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確實等於二



EMI與Warner兩大唱片集團宣佈併購了,全球五大唱片變成四大集團,就官方定義而言,披頭四首次與滾石合唱團變成同家唱片藝人,這毋寧是音樂史上弔詭的事情。

就在影視工業全球化風潮越演越熾之際,身為爵士樂迷的我,閱讀該則新聞時,背後卻升起陣陣寒流。因為併購新聞中寫著,主導併購的華納公司宣佈,日後將削減EMI旗下的部份廠牌音樂生產預算至少四十億美元。這還不包括併購之後引起的人事異動,包括各部門的裁員與資譴等。伴隨人力的減少,想當然爾,會有不少唱片專輯會因為成本考量,而從型錄上徹底移除,部份樂迷渴望的古典與爵士名盤,雖叫好但不叫座,無一得以倖免。
在地觀點來看,這兩家唱片公司代理爵士樂是有名的怠惰,認真要論排名,華納比科藝百代更令人發愁。在美國紅透半邊天的主流鋼琴家Brad Mehldau,他在華納灌錄的專輯,在日本東京的大唱片行都是擺在爵士區最顯眼的位置,台灣的華納的牛性,實在慢到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到Art of Trio出了第四集才出了有側標的代理貨(前三集仍然要下專單,而且不知何時到貨),而Downbeat雜誌的溢美之辭則早已說破嘴,唱片行的店員也不知應付過多少前來詢問的客人。更不用說Atlantic犀牛牌下的經典重發盤全集,John Coltrane的"重量集冠軍",Ornette Coleman的"美麗乃天上人間少有",Charles Mingus的"熱情之人"(台灣只進了十套,這樣侮辱樂迷,開啥玩笑!),若非唱片行有心下專單,至今可能還很難尋到芳蹤。

EMI雖然認真做過Blue Note最佳二十五張,也代理過部份的鑑賞家與西海岸系列,但總體成績而言,實在乏善可陳。近來頗受大眾市場好評,銷售成績也不錯的「爵士魅影」系列,並非由負責爵士樂的古典部門策畫,插花者都可以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古典部門為何不能認真做好Blue Note的新舊專輯呢(況且它又是史上最強的爵士樂廠牌)?以最近的鑑賞家系列為例,辛苦跑了幾家唱片行,結果不是因為item太少被同好買走,要不然就是根本沒鋪貨,真是令人欲哭無淚。

國爵士樂的市場只佔唱片銷售的百分之一,其中有一半是Kenny G的流行爵士,另一半才是我們所謂的爵士樂的市場,台灣的比重可能更低了吧。照此看來,合併之後,外商各大唱片集團代理爵士樂專輯的前景真是令人憂心。一個爛蘋果再加上另一個爛蘋果等於兩顆很爛的蘋果。國內爵士市場寒風陣陣,與大陸南下的冷鋒氣團相伴相隨,這真是壞到不能再壞的消息了!

留言

  1. 話說回來,EMI的先生想請威師、重老和不才一起喫個飯,
    說是想聊聊大家一起替BN選個曲,出張精選輯什麼的,不知威師是否有這個時間?

    回覆刪除
  2. 華納對於手上電影的處理方式實在令人讚揚,發行成可說是一區到六區品質無異的DVD,三區台版的特別收錄、幕後花絮、講評等,也加上中文字幕讓普羅大眾更易於欣賞,並率先以台票299元的定價發售。一些經典名片更是數位重製後再發行DVD(雖說仍是有尚待發行的片單。),實為影迷之福音。

    反觀他家唱片的部分,還真如小威老師所說。台灣華納,大概只注意流行樂的市場吧!Orz

    回覆刪除
  3. 我想請問目前在博客來NB的特價區,有分 中價版$299/ 日本硬殼版$499/美國版$248,除了價錢上不同,音質或是其他方面有什麼差呢?

    回覆刪除
  4. 我沒認真做過比較,但我猜以聲音來比較,一般CD Reissue都大同小異,若有特別標示20 or 24 bit remastering的CD,聲音細節都不錯,會比較亮,管樂聲響比較立體一點。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