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斬」琴鍵:談爵士鋼琴家山下洋輔

大約是去年此時,環球日本分公司發行了「山下洋輔紐約三重奏結成十五週年」紀念專輯十二款,在網路的爵士樂討論區掀起一陣討論,沸沸揚揚,好不熱鬧。其中幾張如「 Kurdish Dance 」、「 Dazzling Days 」、「 Ways of Time 」早幾年就已經在台發行過,熱門程度雖然比不上爵士名伶黛安娜‧克芮爾或是以 bossa nova 輕快樂風取勝的小野麗莎,但山下洋輔結合了日本民謠,略帶前衛而又暢快淋漓的鋼琴風格,早已在台灣爵士樂迷之間被廣為討論。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又以 24-bit 的格式重新發行一模一樣的專輯,也只有享譽國際的日本爵士鋼琴家山下洋輔才擁有此等實力啊!

第一次知道有山下洋輔這號人物,是受邀在台北愛樂電台參與「台北爵士夜」錄音時,主持人黎時潮向我介紹他買的山下洋輔在「燒杯」( Frasco )唱片公司錄製的十八張專輯大全集。我對這套專輯的外殼有點印象,它因價格令人咋舌而被樂友們冷凍在唱片行中。沒想到黎時潮將十八張專輯一一取出後,我就被每一張專輯的封面所震懾住了!這十八張專輯不但記錄了 1975-1981 年山下在日本的重要作品與演奏實況,而且每一張專輯以仿 LP 的形式重製,封面則包羅萬象,有鉛筆素描、潑墨、漫畫、抽象景物寫真 …… 等,不但忠於原作而,且印刷、包裝都十分精緻。我心裡暗想,能被日本寶麗金公司這般禮遇,而且一口氣就將六年內所有的作品出齊,這小子絕對不是等閒人物!
山下洋輔偕同薩克斯風土反田明、鼓手小山彰太所組成的三重奏,在歐洲巡迴演出的傑出表現,應該是讓他受到國際樂壇矚目的第一步。以 Frasco 大全集的「 Montreux Afterglow 」為例,整張專輯只有演奏兩首曲子,惟每首曲子的長度均長達二十分鐘以上。一首是早逝的 Albert Ayler 名作「 Ghost 」,另一首則是山下的作品「 Banslikana 」。看到這樣的曲目,或許會有人說,山下何苦拾人牙慧,去模仿後科川( post coltrane )時期那種鬼哭神號的風格呢?

山下若只是東施效顰,絕對無法通過歐洲樂迷的嚴格檢驗。事實上,在這場 1976 年瑞士蒙特婁音樂節的狂野演出,這組從日本來的三重奏正好向世人宣示了他們的實力。中音薩克斯風手土反田明光芒四射的演出,山下洋輔張牙舞爪的敲打琴鍵,配上小山彰太氣魄十足,配上情境高低潮所製造的綿密節奏,讓全場「 high 」到最高點。「 Ghost 」一曲貌似猙獰,但在山下三重奏的詮釋下,少了一點 Albert Ayler 的陰森憤怒,倒是多了點活潑的幽默感,不但在演奏時「裝」進了日本童謠「紅蜻蜓」(每年 NHK 紅白對抗賽的必唱曲,在日本可說是家喻戶曉),最後還來了段 Sonny Rollins 的名作「 St. Thomas 」。在這場知名的演出中,山下洋輔取用東西文化元素,融合古今音樂風格,將前衛爵士帶進了新境界!

山下洋輔的音樂師承美國六○年代以降的自由爵士樂風,有人會拿他與另一位前衛鋼琴家 Cecil Taylor 相比。兩人以「手刀」來「切」琴鍵的方式看起來固然相像,但身為日本人,山下的種族與文化背景都不同,自然無法與六○年後期黑人民權運動亦步亦趨,創作精神自然也不相同。秋吉敏子或渡邊貞夫均曾在波士頓的百克里音樂學院求學,但山下洋輔從來沒有出國研習過音樂課程。他的藝術啟蒙教育,是在東京新宿培育的。 二十歲出頭,還在念音樂系的山下,就已經活躍於新宿的藝術創作圈。他與新宿的藝術工作者一同探索明治維新後,受西方影響甚深的自由風格,另一方面也嚴肅思考著,日本藝術在世界中究竟應扮演何種角色?

這些思考自然反映在山下的作品裡。他一方面向前衛音樂取材,以大片而急速的鋼琴彈奏來「造景」,投射的是一種自由奔放的思維,另一方面則積極與日本或美國同儕合作,無論是小編制或大樂團,均可聽出山下的作曲與編曲功力,而取材靈感,則各類文化元素兼具,絕不只偏重一種風格。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山下對於跨媒材藝術創作的整合,似乎特別有興趣。早年曾幫小說家筒井康隆的作品「家」,劇場戲碼「嵐」作配樂,後來則陸續幫今村昌平導演的「肝臟大夫」( Dr. Kanzo)、旅法的日本畫家松井守男等作品配樂。其中特別值得介紹的,是山下為這位畫家老友作品所錄製的兩張音樂專輯:「靜思‧油畫」(Canvas in Quiet)與「躍動的油畫」(Canvas in Vigor),以及另一張大樂團編制的專輯「即興原地」(Field of Grooves)。

山下年輕的時候,曾在東京的畫廊看見一幅讓他非常感動的畫作,於是循線找到了這位畫家,拜訪了他的居所,與之徹夜長談,結下深厚的情誼。一年以後,這位畫家移居到法國,漸漸打開知名度,甚至有名到讓法國政府允許他以畫作抵稅金。二十餘年後,山下到法國巡迴演出,與畫家朋友重逢,在他的邀請下,拜訪了畫家隱居的科西嘉島,看過他的創作後,山下想起了昔日被啟發的心情,胸中激盪不已,於是有了「靜思‧油畫」與「躍動的油畫」兩張專輯問世。

對我來說,「靜思‧油畫」像是私人日記,是山下以鋼琴獨奏的方式對松井守男畫作的反思。「元氣‧油畫」像是好友之間(三重奏)的即興對話,記錄了三兩人之間對藝術的憧憬與期望。「即興原地」則是豐盛的饗宴,以大樂團的編制,演出山下重要的作品。筆者要特別稱讚參與「躍動的油畫」錄音的薩克斯風手 Ravi Coltrane(他是爵士樂手John Coltrane之子),他的演奏不但已經自成一家,飽滿的音色中透露著自信與成熟,而山下所領導的三重奏也極為體貼地「作球」,讓他盡情發揮,從知名的「Bolero」一曲便可略窺一二。

在這三張專輯中,音樂質感最豐富的仍非「即興園地」莫屬,不單只是因為山下大樂團的作品並不多見,更因為透過此一編制,我們才有機會重新聆聽「 Kurdish Dance」、「Dr. Kanzo」等山下知名的曲目,感受音樂層次的豐富感。最後,隨「躍動的油畫」附贈的演奏會選粹 VCD ,相當傳神地捕捉了山下元氣十足的現場演出,讓觀眾領略他的快手「斬」琴鍵的功夫,可謂物超所值。

山下
九月九日即將來台演出,心動不如行動,有興趣者不妨到台北國家音樂廳,親自感受一下山下洋輔熱情洋溢的鋼琴演奏!
::Parisian Thoroughfare::01:00
Yosuke Yamashita:Carnegie Hall Salutes The Jazz Masters
(P)1994Verve

留言

  1. 这回上海爵士周上看了此君演出,实在是一个两手闲不住的家伙,曲子快慢都好,他总用密密麻麻的音符填满空档。

    回覆刪除
  2. 山下和Cecil Taylor的觸鍵、手法固然有點像,但是山下其實更樂於,或者說他覺得有責任跟聽眾溝通,不像Taylor一派愛聽不聽隨便你,不想聽就滾一邊的態度。山下在拿鋼琴練了一陣正拳肘擊之後,通常會接著在琴鍵上交代這一陣狂風暴雨的前因後果、和弦進行之類的,比起Taylor,山下入世多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