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勃樂天空的一顆流星:談被忽略的薩克斯風手Gigi Gryce

三年前的夏天,家母因工作因素,需赴東京與大阪考察當地的歷史博物館,順道訪友。這趟日本行由我相陪,白日行程以參觀博物館、訪友聚餐為主,傍晚回到旅館,趁著家母休息時,我再度出發,搭飯店接駁車到新宿的唱片行一遊,在新宿的Disk Union爵士館買了一些黑膠唱片,收穫頗豐。

第三天從東京飛到大阪後的「敗家之旅」,就更簡單了。這是因為所有參加自由行的觀光客幾乎都下榻於大阪火車站附近的飯店,而大阪火車站正是鬧區的中心點,有蛛網般的地下街互相連結,讓逛街者既不用搭乘地鐵、轉車,也不會曬到太陽。更令人爽快的是,才剛在希爾頓飯店checkin,我就發現大阪的Tower Records就在飯店樓下!趁此方便,去Tower Records收了幾張台灣當時找不到的「藍調之音」經典盤,並買了一張義大利鋼琴手Antonio Farao的專輯「Borderlines」(Sketch Records,目前台北的「新天新地」唱片行有售),由大阪當地以發行歐陸爵士樂知名的「澤野工房」代理。

然而,這趟旅程真正的大驚奇,是在最後一天早上。搭乘巴士赴關西機場之前,陪家母到阪神百貨頂樓的催場(大賣場)選購衣服,搭乘電梯時,我意外讀到旁邊張貼的海報,寫著阪神百貨催場「正在進行唱片出清特價,西低,錄音帶,黑膠唱片都有」。催場特價區的唱片分類十分雜亂,東一堆,西一堆,但我一刻也沒閒著,先鎖定爵士樂CD,主力仍為在當時台灣買不到的RVG(錄音師Rudy Van Gelder的縮寫)系列的「藍調之音」日盤,價格約在一千三至一千八日幣之間,再挑選黑膠唱片,雖然價格沒有特別漂亮,但因產品幾近全新,仍選了不少令人滿意的好貨。
這一批從阪神特賣會中帶回來的黑膠唱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Gigi Gryce & Donald Byrd/ New Formulas from the Jazz Lab」這張專輯。唱片右上方印著「Vik」,薩克斯風手Gigi Gryce與小號手Donald Byrd的臉部圖像特寫佔據了整個封面。我猜測封面設計者利用針筆般的觸感,以相當細緻的點狀繪法,畫出Gigi Gryce嚴肅而沈靜的側面輪廓,與Gigi Gryce的細緻相對比,Donald Byrd的臉龐由顆粒大的圓點構成,則顯得粗獷而神秘。這種對比鮮明,大膽呈現樂手臉孔特寫,現代感十足的封面設計,令我愛不釋手。後來某時尚雜誌製作爵士樂專題,記者來訪時,我還特地將這張專輯拿出來供攝影師拍照。

「Gigi Gryce & Donald Byrd/ New Formulas fromt he Jazz Lab」是一張硬式咆勃樂(hardbop,或譯「精純爵士樂」)的經典。相信對長期蒐藏「藍調之音」專輯的樂迷來說,不會對小號手DonaldByrd過於陌生。九○年代以後,由美國資深的唱片製作人Michael Cuscuna一手主導的「藍調之音」重發盤,不論是「收藏家系列」或是「鑑賞家系列」,都少不了Donald Byrd掛名的作品,特別是「Byrd in Hand」或是「Byrdin Flight」兩張專輯,乃現代爵士樂中的瑰寶,十分值得向樂友推薦。

由於「藍調之音」前老闆Alfred Lion堅持為當時知名度並不高的音樂家錄音,因而能夠留給後人大量的「硬式咆勃樂」佳品。然而,無緣以個人名義在「藍調之音」錄製專輯的Gigi Gryce,對大家來說就陌生了。在購入日本BMG公司重發的「Gigi Gryce & Donald Byrd/ New Formulas from the Jazz Lab」之前,我對於Gigi Gryce的認識也非常淺薄,只知道他在Savoy廠牌有一張知名度較高的「Nica's Tempo」,該張專輯好手雲集,鋼琴手Horace Silver、Thelonious Monk、伸縮號手Jimmy Cleveland、法國號手Julius Watkins、巴里東(低音薩克斯風)手Cecil Payne、鼓手Art Blakey均參與錄音。黑人女歌手Ernestine Anderson並獻唱了兩首Gigi Gryce的作品:「SocialCall」與「You'll Always be the One I Love」。聽罷「Nica's Tempo」整張專輯,我深深覺得,Gigi Gryce不但適度地展現了現代爵士樂的奧妙,又兼顧了音樂的流暢與旋律,尤其是ErnestineAnderson所唱的「Social Call」(由另一名男歌手Joe Hendricks填詞),迴腸盪氣,好聽極了,說「Nica's Tempo」是Gigi Gryce的代表傑作,一點都不為過。

Gigi Gryce曾先後與傑出的小號手如Clifford Brown、Art Farmer、Lee Morgan、Thad Jones、Donald Byrd同台演出,且受到當時爵士樂評家的高度肯定,但在五○年代曾創造個人演奏與創作高峰期的GigiGryce,若計算他個人所有領銜演出的專輯,則是出人意表地少,其知名度也遠遜於曾經與他同組JazzLab的樂手,如Art Farmer或Donald Byrd。

為什麼?實在令人好奇。

我從日本回來後,在Gigi Gryce的傳記Rat Race Blues:The Musical Life of Gigi Gryce找到答案。這本傳記由Michael Fitzgerald與Noal Cohen合著,兩位作者都致力於爵士樂推廣,同時也是網路上「硬式咆勃樂」郵遞討論群的核心人物。Michael Fitzgerald是一位爵士鋼琴老師,也是女鋼琴家Joanne Brackeen的高徒。關於Gigi Gryce知名度為何不高的問題,書中有相當完整的說明。
原來,就在一九六三年,才三十七歲,信奉回教的Gigi Gryce易名為Basheer Qusim,離開了爵士圈。隱姓埋名的他,與所有的家人、朋友完全失聯,在紐約市的公立學校擔任音樂老師,指導校內的兒童合唱團。他,再也沒有演奏過爵士樂。
關於Gigi Gryce離開樂壇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對於當時的爵士樂壇剝削的現象過於失望。有人說,他不喜歡舟車勞頓的巡迴演出。也有人說,由於個性因素,Gigi Gryce極度地沒有安全感,無法信任他人,轉而封閉自我,最後終於從樂壇消失。另外,從傳記中所呈現的資料看來,Gigi Gryce的重要性不只是在作曲/編曲方面。因演奏放克爵士而名利雙收的鋼琴手Horace Silver,在剛出道時因Gigi Gryce的建議,致力於自身音樂創作之智慧財產權保護,成立了專發自己作品樂譜的出版公司。
原來,當時的爵士樂手,特別是黑人爵士樂手,音樂天賦極高者眾,但對於創作的價值認識不深,往往拿了微薄的專輯錄音費用,就將曲子的版權讓渡給唱片公司。專輯即使大賣,曲子即使受歡迎,唱片公司或許可以一再追加發行量,甚至向演奏同一曲目的其他樂手收取版權費用,但原創作者卻永遠分不到什麼好處,仍得靠著不斷地演出來賺錢,否則就只好繼續窮困潦倒。

Gigi Gryce畢業於波士頓音樂學院(Boston Conservatory of Music),他的Jazz Lab搭檔Donald Byrd,也是Wayne State University音樂系的高材生,後來在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與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分別取得碩、博士學位。作為爵士樂圈少數高學歷者,深思熟慮的GigiGryce,很早就看到音樂市場中,唱片公司、秀場負責人,以及樂團領團人剝削樂手的問題。

出道之始,Gigi Gryce曾與Clifford Brown、Art Farmer加入Lionel Hampton樂團,到歐洲巡迴演出,當時Lionel Hampton樂團的樂手分成兩派,一派是搖擺樂時期的老樂手,對Lionel Hampton的想法言聽計從,另一派則是現代爵士樂的初生之犢,不畏Lionel Hampton的禁令,在法國知名的製作人Charles Delaunay安排下,為Vogue廠牌留下了不少珍貴的錄音,在美國則由「藍調之音」以十吋盤形式發行。

為何當時的年輕樂手,冒著被Lionel Hampton開除的危險,為法國唱片公司錄音呢?不單是因為他們急著想出頭(畢竟當時歐洲還是搖擺樂盛行的時代),而是他們的待遇實在太差了!Lionel Hampton樂團的成員之中,除了英俊瀟灑的小號手Quincy Jones之外,Gigi Gryce與Clifford Brown的衣著都十分寒酸,連套像樣的西裝都沒有。尤其是Clifford Brown,用來禦寒的大衣只有一件,又髒又薄又破,站在挺拔的法國樂迷旁邊,不要說沒有明星相,連個爵士樂手基本的「架勢」都沒有。更糟的是,歐洲巡迴演出雖然極為成功,回國之後,Lionel Hampton卻以各種理由搪塞,讓這些團員分不到酬勞。

唱片公司與團隊領班人的惡形惡狀,讓當時如此有才氣的樂手如Clifford Brown陷入經濟窘境,Gigi Gryce看在眼裡,心頭別有一番滋味。除了力勸周圍的樂手朋友們要好好保護創作版權,對於錄音合約的內容一定要仔細過目外,Gigi Gryce自己也身體力行,以保護樂手創作為主,成立出版公司。

五○年代中期,Gigi Gryce更致力於音樂實驗,積極參與低音貝斯手Charles Mingus成立的「爵士作曲人工作坊」(Jazz Composers Workshop),並曾加入電顫琴手Teddy Charles組成的十重奏,與當時注重作曲/即興之間平衡的Gunther Shuller、George Russell共同切磋琢磨。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結合志同道合的同儕,跳脫咆勃樂初期發展的缺點。這些缺點包括:改編標準曲目而缺乏原創、過度注重吹奏技巧、過度注重個人即興、音樂的凝聚性較弱……等。Gigi Gryce出身科班,他希望從音樂理論出發,注重和絃配置,強化小編制樂團整體的音色,強調編曲者的角色,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為爵士樂開創前景。

經過了一段時間,Gigi Gryce與Donald Byrd合組「Jazz Lab」的創作努力,終於在一九五七年開花結果。他們先為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錄製「Modern Jazz Perspective」上下兩張專輯,節奏組合為鋼琴手WadeLegge或Wynton Kelly,低音貝斯手Wendall Marshall與鼓手Art Taylor。為了彰顯現代爵士樂的藝術特質,哥倫比亞公司則採抽象畫家S.Neil Fujita的畫作為「Modern Jazz PerspectiveVol.2」專輯的封面。

台灣的爵士樂迷對於Fujita的作品應不會陌生,因為Fujita其他風格類似的作品,也被採用為Dave Brubeck「Time Out」以及Charles Mingus「Mingus Ah Um」專輯的封面。令人遺憾的是,九○年代以後哥倫比亞公司搭上重發風潮,設立專門重發爵士與藍調的legacy系列,Dave Brubeck與Charles Mingus的專輯都重發了,卻吝於發行Gigi Gryce與Donald Byrd的「Modern Jazz Perspective」,最後是由Collectables Jazz Classics廠牌重發這兩張專輯。

至於我手邊這張在大阪阪神百貨催場買到的「GigiGryce&DonaldByrd/NewFormulasfromtheJazzLab」,也是兩人在五七年的作品之一,是JazzLab成員為RCAVictor旗下的Vik系列所作的錄音。與先前不同的是,低音貝斯手換成了更年輕的PaulChambers,鋼琴手則是HankJones。詳查所有GigiGryce曾參與錄音資料後,我才訝異地發現,「GigiGryce&DonaldByrd/NewFormulasfromtheJazzLab」並不曾在美國境內發行!

這也就是說,美國的RCA公司在錄完專輯之後,給了一個「VikLX 1138」的編號,壓了幾張試聽片分送給爵士樂雜誌與電台,雖頗獲好評,但出於商業考量,最後RCA卻決定不發行此張專輯,母帶也就塞回公司的檔案櫃中。同一批無緣曾發行的「Vik」系列唱片,還包括了Charles Mingus的Jazz Workshop與Nat Pierce大樂團的作品。

爵士樂雜誌Down Beat曾公開呼籲讀者寫信給RCA Victor總裁George Marek,讓該張專輯可以順利公開發行,無奈RCA似乎無動於衷。Gigi Gryce與Donald Byrd這三天的錄音等於作了白工,一直到一九七六年,也就是十九年之後,或許是為了迎合日本樂迷的求全主義,以及對於罕見盤的熱愛,「Gigi Gryce & Donald Byrd/NewFormulas from the Jazz Lab」才得以重見光明,由日本的BMG公司重新發行。

再三聆聽「GigiGryce & Donald Byrd/New Formulas from the Jazz Lab」,彷彿在品嚐Jazz Lab極盛期最豐碩的果實。整張專輯都是Gigi Gryce原創曲。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低音貝斯手PaulChambers,他在這張專輯中扮演了緊要的角色。開場曲「ExhibitA」闡述了紐約鬧區交通繁忙的盛況,Chambers充滿張力與立體感的貝斯旋律,不但潤飾了情境感十足的曲子,大量獨奏的表現,更顯現出Chambers是一個靈感充沛又極富潛力的樂手。曲子末了,Gigi Gryce「裝」進Bud Powell的「Parisian Thoroughfare」主要旋律,這是快速的咆勃樂風在結束之前的高潮。整體而言,每位樂手的表現不但均衡,彼此也能從對話中,充分激盪演奏的活力與想法。Gigi Gryce有如Charlie Paker般的吹奏速度與流暢,DonaldByrd的高超技巧與機關槍般的短句,Hank Jones的沈穩,Paul Chambers大幅移動的旋律線,和Art Taylor精力充沛,層次感細緻的節奏,在在證明這是一張不凡的五重奏專輯。

若有人問我,Gigi Gryce的作品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首曲子?我大概會毫不猶豫地回答「Minority」吧。我手邊的這個版本,收錄於Pretige唱片公司發行的Gigi Gryce五重奏「The Hap'nin's」,錄音工作則由Rudy Ven Gelder操刀。此時Gigi Gryce樂團已經改組,小號手換成了Richard Williams,節奏組合則為Julian Euell(低音貝斯)、Richard Wyands(鋼琴)與Micky Roker(鼓)。顧名思義,「Minority」以小音階構成,屬於所謂的「暗色」風格。

關於暗色風格,我曾在介紹小號手Clark Terry的「一路律動上天堂」文章中提過。咆勃樂盛行年代,樂手喜歡大量使用五聲音階,搭配小編制樂團緊密的合奏,表現音樂的靈魂與律動感。

「Minority」的以氣勢非凡的合奏開場,Micky Roker鏗鏘有力的鼓技,絕不遜於也錄過「Minority」的Art Blakey。拜Rudy Ven Gelder高超的錄音技術之賜,讓每件樂器充分發揮其音色魅力。Richard Williams的音色較Donald Byrd柔美,但他吹奏小號極為精確,那飆到高音處的激情,彷彿也啟發了Gigi Gryce的吹奏,薩克斯風尾音處的猛烈顫動感,讓「Minority」充分展現硬式咆勃樂迷人之處。

就在現代爵士樂的鼎盛年代,Gigi Gryce為後世留下了不少精彩的作曲。雖然沒能以個人名義在「藍調之音」發行專輯,但在「藍調之音」的專輯中,Gigi Gryce倒是擔任了不少小號名家的伴奏樂手,例如Thad Jones「The Magnificent Thad Jones Vol.3」(1500系列的十二吋盤,正式發行時篩掉了不少寶貴的錄音,後來由馬賽克唱片公司發行Thad Jones在Blue Note/UA/Roulette全集時才發行了完整曲目),Clifford Brown的「New Staron the Horizon」(5000系列的十吋盤),LeeMorgan的「LeeMorganVol.3」(1500系列的十二吋盤)。GigiGryce雖然沒有主導這些專輯的編曲工作,但那清亮、靈活而魄力十足的薩克斯風吹奏,令人難忘。

照理講,像GigiGryce這樣優秀的作曲/編曲家/樂手,不吸煙、不喝酒也不吸毒,又有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假設他能堅持下去,必定能創作更多流傳後世的名曲與專輯罷。然而,從「Gigi Gryce & Donald Byrd/New Formulas from the Jazz Lab」被大唱片公司被封殺,至今仍不曾在美國境內發行,我們就不難想像GigiGryce與他的同儕,要兼顧音樂理念與現實生活,有多麼的困難!

進入六○年代之後,美國介入越南內戰,社會形構丕變,自由爵士樂興起,表達內心的憤怒與抗議成為新派爵士樂創作趨勢,紐約的演出場所越來越少,部分樂手轉赴歐洲討生活。Gigi Gryce相當畏懼離開紐約巡迴演出,這是因為他的好友Clifford Brown早在一九五六年就因赴芝加哥演出時,在賓州車禍死亡,不要說搭飛機,Gigi Gryce連搭車都不願意。

一九六三年時,Gigi Gryce的另一位老友Eddie Costa也因車禍橫死,遂成他隱退樂壇的開端。Gigi Gryce自此不順,不但演出機會銳減,他的樂譜出版公司也因人力財力有限,而面臨倒閉的命運。更糟的是,或許是心靈受創過深,Gigi Gryce開始幻想有人要陷害他,不但足不出戶,家裡上了雙重門鎖,還不准老婆接聽電話。兩人本來就因為信仰不同而衝突連連,此時生活陷入困境,更讓夫妻關係雪上加霜,終導致離婚的命運。

離開家人與親友的Gigi Gryce,最後放棄了演奏爵士樂的工作,選擇音樂教職,隱居了起來,行蹤神秘到連母親去世時,Gigi Gryce的弟弟都找不到他奔喪。他再也不碰爵士樂了,甚至以「美國音樂」(American Music)來稱呼這個曾經讓他全心投入的表演藝術。一九八三年,GigiGryce因心臟病辭世,享年五十七歲,葬於故鄉佛羅里達州的Pensacola。

後記
讀完Rat Race Blues:The Musical Life of Gigi Gryce時,我終於瞭解Michae lFitzgerald與Noal Cohen為何要為Gigi Gryce作傳。時至今日,拜CD重發之賜,及爵士樂評人的春秋之筆,即使部分爵士樂手在五、六○年代不具任何知名度,他們的創作與貢獻,如今已獲得後人的肯定,例如:曾被RCA一併取消發行專輯的Charles Mingus。唯獨Gigi Gryce,或許是因為從演奏生涯中「人間蒸發」,讓他孤寂終老,無論生前或生後,鮮少有人願意重新追溯他在現代爵士樂史中留下的雪泥鴻爪,並追究他退出樂壇的緣由。

也許,Gigi Gryce的一生,就是五○年代集才氣、學養一身的黑人藝術家卻有志難伸的縮影吧!他看穿了唱片公司利用/剝削樂手的不合理,致力保護樂手的智慧財產權,卻因後繼無力而告失敗。他與樂手合組Jazz Lab,宣示創作的理想,雖然表現不俗,仍無法獲得大唱片公司的青睞,JazzLab的理想遂成曇花一現。拒絕巡迴演出的他,眼看著演出機會越來越少,怎會不焦慮、不沮喪,終究,崩潰?

Gigi Gryce就像劃過咆勃樂天空的一顆流星,短暫卻耀眼無比。身為爵士樂迷的我,真心感謝Michael Fitzgerald與Noal Cohen的默默耕耘,讓我重新認識他。兩位作者所費心整理的Gigi Gryce錄音紀錄(discography),按照時間順序臚列專輯名、演出陣容、曲名以及發行資料,讓我們可以一點一滴拼湊Gigi Gryce曾經經歷的輝煌年代,思索他的作品留給後人的意義。






GigiGryce
::HymnOfTheOrient::
00:45

留言

  1. 你好,我知道在這裡貼以下內容不合文章主旨,但是或許是個人愚鈍,我在首頁上面找不到版主的email address,所以只好在這裡貼文。

    其實,只是要在此知會一聲,我在別的網站裡堆薦了您的網頁在推薦,沒有貼文,只是單純的留下此網址的連結。基於禮貌,我想有必要在此告訴您一聲。

    我於兩小時前在http://www.praiseu.com約沙法敬拜團的網站裡面的『推薦專輯討論版』中,推薦了您的網頁。

    如果此舉不符合網路文化或是違反您個人的意願,可以馬上刪除。

    回覆刪除
  2. 直接設連結無妨。
    音樂能夠推廣出去,讓唱片行的西低不要長灰,是最重要的。

    每次在各大唱片行爵士區摸一遍手就很髒的小威

    回覆刪除
  3. Dear Wisconsin,

    在下也是拜讀大作後,想把您在此地的URL轉貼到http://www.ck101.com論壇裡
    BT音樂分享區,有網友在那裡發了有關Gigi Gryce的作品The Hap'nin's,想徵詢您的同意,如果您認為不妥,在下則尊重您的意願不將您的作品網址發布

    謝謝您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