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音樂的創造力

::談俄國鋼琴家賽門‧納巴托夫Simon Nabatov改編的《大師與瑪格麗特》

約莫兩年前,我在美國華州西雅圖近郊美人丘( Bellevue )氣派的淘兒唱片行看到俄國鋼琴家賽門‧納巴托夫( Simon Nabatov )的雙 CD 新作《大師與瑪格麗特》( The Master and Margarita )。在這之前,我已經聽過兩張他的三重奏作品:與貝斯手 Drew Gress ,鼓手 Tom Rainey 合作的《 Sneak Preview 》( Hatology )和《 Three Stories , One End 》( Act Music )。對於納巴托夫冶古典與爵士於一爐,細緻而精巧的即興彈奏,我印象格外深刻。看到他的新作,當然毫不猶豫的購入。

納巴托夫在莫斯科受過科班音樂訓練,從小就展露了作曲的天分,二十歲隨家人移民美國後,繼續在紐約朱利亞音樂學院就讀。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納巴托夫對即興音樂開始產生興趣,他先是在爵士鋼琴演奏比賽中獲獎,受到音樂雜誌矚目,打開了知名度,再與多位重量級爵士樂手如 Paul Motion 、 Tony Scott 、 Kenny Wheeler 、 Steve Lacy 、 Arthur Blythe 、 Ray Anderson 等人合作,活躍於歐美爵士樂壇。八○年末,納巴托夫將音樂創作重心移至歐洲,居住於德國科隆,除了創作、演出之外,還在德國、瑞士兩地從事教學工作。他的演奏相當多變,風格總是不斷地向外延伸。舉凡獨奏、小編制或是大樂團演出,處處可見納巴托夫身影,是一位忙碌又多產的音樂家。

一九九七年,德國漢堡 NDR 廣播公司委託納巴托夫將文學作品譜成即興音樂。他選擇了俄國作家布爾加科夫( Michail Afanasevic Bulgakov )的小說作品《大師與瑪格麗特》。兩年後,在科隆 WDR 廣播公司的資助下,與小說同名的專輯《大師與瑪格麗特》錄音工作終於完成。二○○一年,《大師與瑪格麗特》由英國的前衛廠牌 Leo 出版。這張專輯,從構思到問世,足足花了近五年的時間,樂友或許十分好奇:是什麼樣的文學作品,值得納巴托夫與德國的贊助單位,花這麼久的時間,將之改編成即興音樂?無獨有偶,《大師與瑪格麗特》專輯推出之際,台灣的中譯本也問世了。二○○二年九月十二日的自由時報副刊,作家楊照寫的「魔王大鬧莫斯科,撒旦解放蘇維埃 -- 讀布爾加科夫的《大師與瑪格麗特》」一文,特別說明了這本小說的意義與重要性。楊先生說,據傳莫斯科報紙曾在千禧年做過民調,受訪的莫斯科市民心目中最偉大的二十世紀俄國作家,第一名就是布爾加科夫!排在第二,而且票數相去頗多的,是以《洛麗塔》( Lolita ,描述成年男子愛上女孩的不倫之戀)聞名的納波可夫。

楊先生也提到,莫斯科還有專門安排給外地俄國人的主題導覽之旅。最熱門的路線非「大師與瑪格麗特之旅」莫屬。這趟旅程,一日之內讓旅客從故事之初,主角遇到魔王的「牧首湖」開始,一路到莫斯科河右岸的「麻雀山」,遍訪書中提及的名勝。俄羅斯人對這本文學作品感情之深,或許是納巴托夫選它為音樂即興創作題材的原因之一。 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之一,《大師與瑪格麗特》之所以廣受歡迎,自有其道理。作者布爾加科夫為神學教授之子,成長過程目睹了驚天動地的俄國革命,對於當時經歷劇變的社會中,人心的徬徨與失落感,有特別深刻的體會。當時布爾加科夫在基輔附近行醫,有敏銳觀察力的他,看盡極權統治下的人性醜態,才華洋溢的他,怎能噤聲不語?布爾加科夫因此棄醫從文,在莫斯科的報社工作,展開文學創作生涯。

然而,在共產社會中,即使是創作者也得服從統治者的意旨,若違反其意識型態,作品當然也有被禁的風險。當時的俄羅斯社會中,到處都是 洗腦式的教條與無所不在的口號。即便是滔天大謊,只要反覆不斷地宣傳,在人民腦袋中都會變成「真實」。 《大師與瑪格麗特》這部小說,以撒旦大鬧莫斯科為故事主軸,帶出了幾個重要的主題。

第一個主題是 魔王沃藍德出現,與莫斯科文聯主席和年輕詩人辯論「上帝是否存在」。為了證明超自然力量的存在,魔王在莫斯科到處作怪,讓官僚、人性貪婪與虛妄無所遁形。第二個主題是名為「大師」的作家與愛人瑪格麗特之間的關係。抑鬱不得志的「大師」,其實就是布爾加科夫的寫照。他因寫作內容觸怒當局,被效忠黨的文閥群起供之,最後被指為瘋子,精神崩潰,進了精神病院。而他的女友瑪格麗特,則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尋到他。第三個主題是「大師」筆下的本丟‧彼拉多與耶穌之間的故事。負責審判耶穌的彼拉多,是一名為嚴重頭痛所苦,卻又剛愎自用的人。他雖然被耶穌的真誠所感動,但卻仍頑強孤行,將真正有罪的強盜放走,釘死了耶穌。第四個主題是瑪格麗特的奇幻之旅。為了營救大師,她答應脫光衣服,全身塗回春脂,變成女巫,飛翔於莫斯科上空,擔任魔王晚會中的座上賓,最後,與大師破鏡重圓。

《大師與瑪格麗特》文字充滿奇想,會說話的黑貓、魔法秀、狂歡派對、鬼迷心竅,原形畢露的莫斯科人 …… 可以想見,這樣的情景,與當時近乎窒息的保守氣氛,絕對是大相逕庭。然而,最出人意表的是,布爾加科夫用「魔王」角色來挑戰共產黨的「無神論」。更有意思的是, 在他的筆下,最後能夠解救「大師」的,也是魔鬼!然而,魔鬼解救大師,用意何在?竟是要他看見彼拉長期被良心所煎熬,請「大師」將耶穌與彼拉多的故事作個了結,還給彼拉多自由! 表面上,魔王在小說中無所不能,無所不在。但故事終了,讀者終於瞭解,布爾加科夫並不是要歌頌魔力。他精心設計的,是一個 大膽的文學實驗,不但發展出互相平行的故事軸,更成熟展現了後來被稱之為「後設小說」( meta-fiction )的寫作技巧。可別忘記了,《大師與瑪格麗特》創作於一九三○年代,在當時,布爾加科夫可能已經走在俄羅斯,甚至世界文壇的前端。透過布爾加科夫的敘事技巧,《大師與瑪格麗特》揭露了「故事中的故事」。

他不但創造出魔王這個角色來揭露社會亂象,也創造出「大師」來從事另一個故事的創作。 真相至此大白:受過神學訓練的布爾加科夫,將「神創造世界」與「作家創造角色」兩層概念,巧妙地揉合在一起。魔王雖然作亂,但最後仍然要向小說中的大師求情,拜託他將故事寫完,以文字力量救贖飽受良心煎熬的彼拉多。然而,誰是這些角色的「創造者」( The Creator )呢?當然就是布爾加科夫本人囉!就文學創作層次來說中,作家就是創造者。就宇宙萬物而言,神才是唯一的創造者。雖然沒有明講他的宗教觀,布爾加科夫苦心寫作,反覆修改達十二年的《大師與瑪格麗特》,蘊藏在層層文字底下的,正是那閃爍不滅的,對創造力( creativity )的歌頌之光。

瞭解《大師與瑪格麗特》的創作意義後,我們不難瞭解,將這部小說改編成音樂作品,實在不容易。納巴托夫作曲的挑戰,在於重構三○年代的莫斯科場景,並掌握多元故事線,以樂器編排或組合的方式,烘托出小說情節。在這裡,納巴托夫選擇以五重奏編制來完成《大師與瑪格麗特》的錄音。他找來紐約演奏即興音樂的能手:小提琴手 Mark Feldman ,曾經加入另一位薩克斯風手 John Zorn 組成的 Masada 樂團。小號手 Herb Robertson ,曾經與另一位自由爵士大將 Tim Berne 合作。節奏組合則是納巴托夫的老搭檔:貝斯手 Mark Helias 與鼓手 Tom Rainey 。

《大師與瑪格麗特》極盡諷刺之能事,文字喜中帶悲。納巴托夫掌握了小說的荒謬、弔詭,讓音樂呈現多元面貌:民謠、現代音樂、自由爵士、 post bop ,這些不同的音樂風格,狀似南轅北轍,但在納巴托夫的巧手編排下,卻頗能體現原著精神,成功地彼此融合,淬鍊成一百多分鐘的精彩音樂。

專輯以〈永遠別跟陌生人攀談〉一曲作為開場, Mark Feldman 雖然優美地拉出主旋律,但背景卻是綿延不斷的低音(應是低音貝斯),鋪陳出暴風雨前的片刻寧靜。隨後, Herb Robertson 的小號短句,好似 free bop 風格,由納巴托夫的鋼琴予以簡短回應。 Mark Feldman 繼續拉著民謠色彩濃厚的小提琴,在主旋律上作即興變化,配上 Tom Rainey 時鬆時緊的鼓聲,展現了即興演奏精彩而不可預期的一面。整首曲子帶出了主角們在牧首湖畔邊走,邊談,詭異而又懸疑的場景,謎一般的陌生人(魔王)突然現身,道出不祥的預言。

納巴科夫將第二首曲子命名為〈格里鮑耶陀夫餐廳〉,它是一座小樓樓下的餐廳,也是莫斯科最豪華,最雅致的餐廳。餐廳所在的小樓,正是莫斯科文協辦公室所在地。先前〈永遠別跟陌生人攀談〉中,在牧首湖被魔王預言會被切下腦袋的白遼士,正是莫斯科文協主席,而一群文人正聚集於這座豪華的餐廳,等待白遼士前來主持會議。〈格里鮑耶陀夫餐廳〉以急促的小提琴擦弦聲作為開場,暗示著不安與騷動。然後進入主旋律,與鋼琴你應我和的進行二重奏。這裡的音樂,似在嘲諷,將這棟特權充斥的小樓從上至下,仔細的描述一遍。小號與鼓此時也前後加入,裝飾般的短句與鼓點,似乎附和著小提琴與鋼琴的意見。節奏漸漸加快,樂器的演奏也漸趨激昂,提琴的擦弦又開始,一直吹著短句的小號進入「起乩」狀態,與貝斯和鼓瘋狂地即興演奏。此時,目睹魔王預言成真的年輕詩人伊萬慌慌張張奔跑進餐廳,瘋子似吼叫哭泣:哇!喔!天啊!白遼士死了!如此結束了第二段曲子。

〈果然是精神分裂〉以稀疏簡約的鋼琴獨奏開場,年輕詩人伊萬因在餐廳歇斯底里又胡言亂語,被送到莫斯科近郊一所新建的精神病院療養。小號與鼓加入了鋼琴的敘事陣容,但他們的演奏異常的平板,只有鋼琴有較大的旋律變化,小提琴加入,琴音高亢,鋪陳著精神病院的肅穆氣氛。伊萬被男護士牢牢地看守著,他試圖向警局報案,隨後又一頭向窗簾撞去,最後,終於被護士強力制服,讓醫生打了一針,闔上雙眼。

〈四人之一〉描述猶太總督彼拉多與耶穌的對話。即使彼拉多被耶穌真誠的話語所感動,但剛愎自用的他,仍然決定處決耶穌,而放走強盜巴拉巴。為了表現彼拉多的內心戲,與耶穌的對話,和最後彼拉多的殘酷決定,與之前的曲子相較,〈四人之一〉減少了自由即興,而讓音樂有著明確的搖擺感,納巴托夫的鋼琴彈奏相當搶眼、亮麗, Tom Rainey 低音貝斯表現也毫不遜色。 Mark Feldman 的小提琴獨奏又上場了,充滿自信彈奏著飽滿而自然的音色。然而,搖擺感突然消失了,狂亂與不安(自由即興)又要開始,小號接手主奏的角色,那迂迴高亢的抖音,似在暗示彼拉多違反理智的決定,即將遺禍千年!

〈大師現身〉描述人格分裂的伊萬與自稱為「大師」的陌生人相遇。「大師」肯定地告訴伊萬,他在牧首湖遇到的陌生人是撒旦,隨後解釋自己是因為寫了一本關於彼拉多的小說,被視為異端,大加韃伐,飽受精神折磨,最後被送進病院。曲子以低音貝斯簡短的拉弓作為開場,鋪陳著夜色正濃,神秘客躡手躡腳從伊萬病房的陽台潛入的過程。然後,樂器編制由簡入繁,五件樂器終於同時合奏,象徵著「大師」辛酸的創作與情感之旅。接續小號演奏後,納巴托夫的鋼琴彈奏相當搶眼,值得細細聆聽。

〈魔術秀〉是《大師與瑪格麗特》中喜感十足的一幕。化身為魔術師的魔王,帶著他的助理在眾目睽睽之下揪斷人頭,震驚全場觀眾,隨後又送出時髦的化妝品與服飾,引起婦人爭相搶奪。然而,魔法瞬間消失,成群的半裸女人在街上尷尬地四處躲藏。〈魔術秀〉以模擬秀場的鼓聲開場,納巴托夫選擇的是輕快簡單的旋律,象徵著歡樂與活力。然後,在鼓聲的暗示下,各種雜耍表演開始,鋼琴、小號、小提琴層層相疊。整首曲子前半段以合奏方式表現嘉年華式的狂歡,後半段則由民謠風濃厚的小提琴來表現怪誕的「斷頭秀」,激昂有之,狂亂有之,主旋律再次奏過一次後,小號又再次上場,模仿著「碎碎念」( mumbling )的風格。最後,貝斯再度拉弓,帶出激情過後的窘況:魔王真的大鬧莫斯科了!

〈行刑〉一曲描述耶穌受難過程。在「大師」筆下的行刑過程中風雨大作,門徒馬太隨後取走了耶穌的遺體。迥異於先前的旋律,這首曲子的開場格外抒情,小號音色柔美浪漫中,透過著無可言喻的悲傷。然而,氣氛很快地轉換了,快速繁複的鋼琴彈奏,營造氣氛的鼓點,由稀疏而漸趨密集,激昂,象徵著殘酷與折磨 -- 這一切,真的結束了嗎?

當我們開始聆聽〈瑪格麗特〉時,小說也進入了第二部。已婚的美麗婦人瑪格麗特愛上了「大師」,不惜離開家庭。原本以為可以與「大師」長相廝守的瑪格麗特,此時卻為了「大師」的失蹤而心焦如焚。這是整張專輯中最優美的一首曲子,在輕緩的節奏中,主奏者奏出柔美的音色,彷彿在形容女主角溫柔中帶著堅毅,無論是小號或是小提琴,聽起來格外的愉悅暢快。 柔美的〈瑪格麗特〉之後,馬上接續的,卻又是另一首狂亂不安的〈事關重大〉。納巴托夫用了大量的自由即興,氣氛轉折的次數也更為頻繁。這是因為瑪格麗特 為了打聽「大師」下落,不惜答應魔王的助理阿札澤勒,參加魔王主辦的盛大晚會。曲子由慢而快,象徵著為愛不惜一切代價的瑪格麗特,一方面心存期待與興奮,另一方面卻又無比悲傷,這心情的高低起伏,反映在樂器迴旋式的合奏聲中。

〈晚會 — 回家〉是專輯的最後一首曲子,也是故事的終了。經歷了怪誕晚會,驚魂未定的瑪格麗特,終於與「大師」重逢。他們回到了原先廝守的斗室,失而復得的瑪格麗特喜悅而泣。然而,故事尚未結束,「大師」在魔王的求情下,將彼拉多的故事寫完,賜予飽受煎熬的彼拉多內心和平。顧名思義,〈晚會 — 回家〉的前段描述群魔亂舞,光怪陸離的晚會場景,樂器合奏由慢而快,後段則以抒情的鋼琴和提琴演奏為主,一切都漸趨平靜,所有的荒謬、恐怖、貪婪與矯飾終將消失。納巴科夫選擇感性的手法,讓《大師與瑪格麗特》以抒情琴聲落幕,悲憫與人文關懷之情,溢於言表。 一邊閱讀小說,一邊聆聽專輯,誠非易事。

然而,唯有搭配兩者,才能細細咀嚼創作之美。筆者認為,納巴托夫確實抓住了《大師與瑪格麗特》故事的精髓。他善用不同樂器組合來發展即興動機,並隨著故事高低潮,靈活地運用不同的音樂風格來描述情節,鋪陳情緒和氣氛。他彈奏的鋼琴,有如控球角色,指揮全局,趁機「釋放」幾段漂亮的彈奏。特別值得稱道的,還有小提琴手 Mark Feldman 與小號手 Herb Robertson 。他們的即興演奏可收可放,音色表現更是千變萬化,「表情」生動無比,讓整張專輯的音樂性十分豐富。

除了《大師與瑪格麗特》之外,納巴托夫也將俄國詩人約瑟夫‧布羅茨基( Joseph Brodsky )的詩作改編為音樂,發行了另一張專輯「 Nature Morte 」。布羅茨基曾獲諾貝爾文學獎,也是美國 1991-1992 桂冠詩人得主。納巴托夫最新的創作計畫,仍由德國科隆的 WDR 電台贊助,取材來源是與布加爾科夫同一年代的荒謬派( absurdist )作家丹尼爾‧強姆斯( Daniil Charms , 1905-1942 )作品《 A Few Incidents 》,合作伙伴則以歐陸樂手為主。

《大師與瑪格麗特》是一張精彩的即興音樂專輯。經歷了這一頓豐富的聽覺饗宴,我不禁開始期待納巴托夫即將到來的新作!

《推薦聆聽》 Simon Nabatov 「 The Master and Margarita 」( Leo Records, 2001 )

《延伸閱讀》 布爾加科夫( 2002 )。《大師與瑪格麗特》,錢誠譯,先覺出版社。

楊照( 2002 年 9 月 12 日)。〈魔王大鬧莫斯科,撒旦解放蘇維埃 -- 讀布爾加科夫的『大師與瑪格麗特』〉,自由時報副刊。

留言

  1. 小威老師您好
    我買了您大作「爵士歌‧爵士樂」
    裡面精彩介紹《大師與瑪格麗特》原著與曲目
    當然書買來看囉
    但這雙CD請朋友日本買
    結果船去片無痕
    請問有什麼方法買到呢?
    先謝了!
    現正聽著
    Jason Moran - Same Mother

    回覆刪除
  2. ringo您好
    這套雙西低是英國Leo廠牌發行
    可上網購買
    或是請誠品的店員訂訂看
    第二種方法沒有保證便是。
    小威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