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出爵士樂的黃金年代

::談馬汀及他的唱片封面設計


時間過得真快,我在《音響論壇》寫「爵士唱片的故事」專欄,竟然也已超過兩年。在這兩年間,我的專欄主題不外乎:軟體、藝人、專輯、廠牌和實況演出紀實(例如東京爵士音樂節)。這個月來講點特別的:不談音樂,只談爵士唱片的封面設計。

網路下載音樂蔚為風氣的今日,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對於音樂實體包裝或視覺設計(這裡指的是靜態設計,而不是音樂錄影帶等流動影像),恐怕是越來越疏離了。筆者猶記得還在念高中時,在家鄉台南逛唱片行,常以「外貌」選擇唱片。在那個資訊不甚發達的年代,對一個年輕人而言,黑膠唱片的封面設計及其可能所代表的藝術品味,是影響消費抉擇的重要基準。即使現在實體音樂的包裝已經不復當年的影響力,但有趣的是,蘋果推出的i-pod video,不但標榜可以用隨身聽「看」影像,與之配合的i-tunes網路音樂舖,更是強調付費下載音樂之後,專輯封面可以顯示在i-pod銀幕上,「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專輯封面,畢竟還是引導聆聽的一扇窗啊!

然而,回顧唱片產業發展,唱片公司並不是一開始就瞭解到封面設計的重要性。早期的唱片並沒有所謂的「包裝」概念可言,為了辨識唱片之間的不同,唱片公司最普遍的作法,是在唱片的內圈印上藝人或作曲家、曲目、編號等,然後將唱片放在質料粗糙,棕色或灰色的紙套中。一九二五年,全世界第一套真正經過精緻包裝的唱片問世,這套唱片作得像一本相簿,封面字體燙金,並加上了Victor(後來的RCA)唱片公司知名的「狗側耳聽留聲機」標示,就設計概念而言,仍停留在萌芽階段。

一九三九年,一名剛從紐約設計學院畢業不久的年輕人Alex Steinwess向哥倫比亞公司老闆Edward Wallerstein建議,何不能採用原創繪畫來裝飾唱片?一九四三年,他從該公司藝術總監的助理,正式晉升為廣告經理,負責統籌哥倫比亞唱片設計包裝業務,親自為不少專輯封面操刀。身為唱片包裝的領航者,Alex Steinwess重新設計兩層唱片封套,確立了內、外套並存的形式,其中外套的「圖像在前,曲目、樂手等錄音細節在背」規則,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音樂專輯普遍的包裝格式。

一九四八年,三十三轉唱片正式問世,為了促銷新規格的唱片,哥倫比亞公司需要更多設計人才,聘用了Jim Flora與Rudolph de Harak。Jim Flora擅長繪製形體怪誕的卡通角色,以幾何構圖和五彩繽紛的上色手法,塑造一種類似於畢卡索的抽象超現實感。Jim Flora的畫作散見於四、五○年代的哥倫比亞及RCA發行的爵士唱片。至於Rudolph de Harak,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現代主義信徒。他擅長以數字或字母構圖,整體圖像看似簡單但頗具視覺震撼力,相當吸引年輕樂迷。

不過,就「爵士唱片封面設計」範疇而論,真正質量皆精,取材廣泛多元,且普遍受到樂迷認可的藝術家,應有三人。第一位是為伯利恆(Bethlehem)唱片公司設計封面的Burt Goldblatt,擅長以黑白攝影捕捉音樂氛圍。第二位是為藍調之音唱片公司設計封面的Reid Miles,他喜愛重組照片,重新構圖,以新穎的字型或大膽的留白來呈現爵士樂的現代感。第三位是為Clef、Norgan和Verve設計封面的大衛‧史東‧馬汀(David Stone Martin,以下以馬汀稱之),擅長以速寫、渲染等技巧表現爵士演出的動態感,也是本月專欄主題人物,大衛‧史東‧馬汀,原名David Livingstone Martin,為美國芝加哥人。他的中間名為與知名英國探險家David Livingstone相同,童年時常被同學揶揄,開玩笑的對象,因而改中間名(註一)。馬汀自小就有繪畫天分,常為校園報紙創作,中學畢業後,拿到芝加哥知名的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獎學金,這注定了他一輩子要靠創作為生。

一九三五年,馬汀從藝術學院畢業後,受雇於西伊利諾州的聯邦藝術計畫,工作內容包含了設計與監督醫院等公共建築的壁畫。由於設計概念頗具創意,執行能力很強的馬汀陸續獲得了幾項設計大獎,在藝術界嶄露頭角。獲獎頻頻的馬汀後來得到了一份更穩定的工作,擔任了田納西谷官方(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簡稱TVA)的藝術總監。

讀者或許會覺得奇怪,按照常理,一位才華洋溢的藝術家,通常不是從事自由創作,要不然就是為商業機構(廣告公司,大企業)設計作品,怎麼會受雇於政府機構呢?這是因為馬汀少年的時候,目睹了影響美國社會至鉅的一九二九年股市大崩盤,經濟盪到最谷底。這是美國人第一次深刻的體會到,社會遭逢經濟蕭條的打擊時,並不是只有「窮人」才會遭殃,中產階級一樣陷入生計困境,無從倖免。羅斯福總統上任時,從一九三三至三七年積極推動所謂的「新政」(New Deal),以擴大公共投資的方式,增加平民百姓的就業機會,並確立了現今美國的社會保險制度。

馬汀擔任藝術總監職位的TVA,正是羅斯福推動的「新政」產物。馬汀十分推崇新政。他特別指出,正因為公部門的積極推動,提供創作人就業機會,才能讓當時無所依靠的藝術工作者(作家、攝影家、畫家)重新找回創作動力,在不受商業力量的拘束下,自由表達。即使被保守人士批評受共產制度影響,「新政」仍給予資本主義至上的美國人一項重大啟示:當社會運作失靈時,人民仍須彼此團結,共同仰賴公部門力量,逐步解決問題,並從中學習,甚至重獲新生。這,才是真正的美國精神之體現。

真正直接影響馬汀創作觀的,是另一位藝術家Ben Shahn。Ben Shahn是社會寫實主義的擁護者,他主張藝術創作的真諦,在於彰顯人性真實面貌,展現社會種種不公義現象。Ben Shahn曾經擔任過由墨西哥畫家Diego Rivera主持的紐約市洛克斐勒中心壁畫創作計畫助理。Diego Rivera是一位旗幟鮮明的左派藝術家,他主張任何創作都應帶著莊嚴的社會意涵,Ben Shahn恰好與Diego Rivera的主張如出一轍,對馬汀的創作觀影響不小。

馬汀真正為爵士專輯設計封面,始於一九四四年。他本來就是個爵士樂迷,與鋼琴手Mary Lou Williams私交不錯,這位偉大的女鋼琴家知道馬汀有過人的設計天分,引介他進入爵士唱片界。當時Mary Lou Williams的作品錄音,皆由Acsh廠牌發行。Mary Lou Williams說服了Asch廠牌的老闆Moses Asch,讓馬汀設計她發行的七十八轉專輯封面,馬汀初試啼聲,成果斐然。Moses Asch對成果極為滿意,再接再厲,聘他為Asch旗下所有廠牌(包含了Asch、Disc與Stinson)的設計總監,從此馬汀與爵士唱片封面設計結下不解之緣。

Moses Asch本人不但是唱片公司老闆,也是其他更小廠牌的經銷商,包括替Norman Granz為推廣爵士樂而製作的「爵士在愛樂廳」(Jazz at the Philharmonic,簡稱JATP)現場演出專輯進行配銷。經由Asch介紹,馬汀結識了Granz。一九四八年,Granz與Asch結束合作關係,Granz創立Verve的前身Clef,選擇獨立產銷一途。

當時以洛杉磯為根據地的Granz,成功地說服了馬汀移居西岸,共同為正在起步的Clef打拼。從一九五一到五五年,馬汀客居加州,擔任Norman Granz旗下唱片公司的藝術總監,先後為Clef、Norgran和部分Verve專輯設計封面,這五年間也是馬汀的爵士封面設計顛峰期。Norman Granz於一九四六年創設Clef,一九五三年創設Norgran,一九五六年創設Verve,這幾個廠牌不但發行了眾多由馬汀操刀封面設計的專輯,黑膠唱片的內圈,有一小號手使盡吹奏的圖示,至今仍由環球唱片公司沿用,前後超過了五十年,也是馬汀本人的傑作!

馬汀並未將創作侷限於爵士樂專輯封面設計。他也曾替雜誌、書籍、歌舞劇甚至電影等設計封面、圖示或海報。惟爵士唱片的封面設計仍為他的最愛。二次大戰前後,七十八轉唱片銷售正盛,但唱片公司並不重視唱片封面設計,許多唱片甚至毫無「封面」可言,僅以簡單的紙套包裝,廠牌、樂手或作品的識別則印在唱片內圈。馬汀的創作概念打破了這些簡陋的包裝成規。

馬汀從來沒有將封面設計視為單純的商品包裝過程。在當時的美國,一張由獨立唱片公司製作發行的初版爵士樂唱片,銷售量大約是七千至一萬張。除了在少數大城市唱片行有實體專輯的展示外,大部分聽爵士樂的聽眾仍必須靠地方性電台DJ的推薦或郵購型錄來作消費選擇,對這些住在大城市以外的聽眾而言,他們其實是無從得知唱片「封面」設計的。從行銷的觀點來看,馬汀選擇以藝術創作的方式來設計封面,在當時完全無利可圖。

即使如此,馬汀說:「我就是自己的老闆」。他願意花上一個禮拜以上的時間,只為了琢磨一張專輯的封面(由於創作速度趕不上Norman Granz的發片速度,有些唱片封面僅用黑白照片)(註二)。熱愛爵士樂的馬汀,常常帶著相機到爵士俱樂部去汲取靈感,舉凡樂器的特寫、樂手的肢體語言或臉部表情等,都是他取材的對象。從他獨特的封面設計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馬汀在意的,是如何以簡單但格局開闊的線條,勾勒出「爵士樂」演出的動態過程、包含樂手之間的互動,以及環繞在這些演出的周邊氛圍。

表面看來,馬汀的封面設計像是爵士景致的速寫;簡單的輪廓、粗細不一的線條。受限於預算關係,他所設計的圖像只能套上一兩抹不同的色彩。然而,仔細比較馬汀的眾多作品,不難發現馬汀並不像傳統速寫一樣,只作重點式的呈現。他似乎是借用了中國水墨畫中的白描和渲染的概念,對於畫中的細節相當重視:小號弱音器上的鏤紋、薩克斯風或低音貝斯的設計細節、裝飾華麗的琴譜架等。在構圖方面,馬汀深受早年從事壁畫繪圖的設計概念之影響,注重的是整體圖像的視覺重點。在他的安排下,人物或樂器的特寫佔滿圖框,甚至掐頭去尾,大膽地只呈現肢體局部,這也讓他封面作品的別具視覺張力,比起一般中規中矩的唱片封面高明許多。

雖然不厭其煩地照顧某些重點細節,但馬汀的封面設計其實並不寫實,反而是反映了藝術創作的寫意精神。馬汀的的作品有著一種屬於美國五○年代的,別出心裁的摩登感:一雙猛敲電顫琴的手、一對情侶跳舞的雙腳。有時樂手隱於背景,前景則是鋼琴的特寫與彈著鋼琴的雙手。有時封面上的人物究竟是誰?我們毫無知悉,只看到脫了鞋的雙腳,頂天立地般,豁達地踩在地上--或許,那是一位很厲害的薩斯風手,或是一位功夫了得的鋼琴手,或是Q勁十足,手長腳長的低音貝斯手?值得一提的是,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早年也曾為「藍調之音」唱片公司(Blue Note Records)擔任封面設計,無論是吉他手Kenny Burrell的Blue Lights或是薩克斯風手Johnny Griffin的The Congregation,皆可看出馬汀對沃荷的唱片封面設計影響很深。

透過他的巧思,馬汀言而未盡,將視聽想像空間留給了樂迷。他的簡樸筆觸,加上一點水彩的渲染,就足以傳神地描繪「現代爵士樂」這樣新興音樂的概念與元素。畢竟馬汀想要介紹的咆勃樂於一九四○年代崛起時,被許多人認為是抽象而複雜難懂的。馬汀不但是第一個將爵士樂圖像化的藝術家,更是二次戰後唱片封面設計的推手。或許,某樣別出心裁的封面設計,可能就預設了樂迷將可聽到何種音樂。馬汀將圖像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推向頂峰,從那些十分耐看的封面創作中,不難領略爵士樂手之間的互動,有多麼熱鬧、有趣、並且充滿創意!別說是當時的封面設計者,就算是現在的設計家,也鮮少有人可以充分掌握爵士樂的自由不羈的演奏精神。

除了將封面設計藝術化之外,馬汀還有一樣偉大的貢獻,便是在種族歧視的年代,重塑了黑人藝術家的形象及音樂(關於這一點,舉辦「爵士樂在愛樂廳」JATP系列演出的Norman Granz同樣功不可沒)。畢竟在二次戰後,代表著流行文化的電視或電影,仍然將黑人視為毫無心機、缺乏智慧、舉措可笑的丑角。白人將臉塗黑怪腔怪調地模仿黑人,在大眾媒體中到處可見。馬汀不但賦予「爵士樂」與「爵士藝人」獨特的藝術品味,藉由他的描繪,爵士樂更是自由、開闊、活潑的。在馬汀的筆下,Oscar Peterson演奏鋼琴是專注無比的,Lester Young吹薩克斯風是挺拔斯文的、Billie Holiday唱起歌來,別具悽楚之美。這,就是爵士樂!

Norman Granz旗下的Clef與Norgram總計發行了一百二十五張十吋盤,兩百八十張十二吋盤,總計四○五張。在四百張唱片中,馬汀包辦了兩百張專輯的封面設計。由於結束合作關係,返回東岸的馬汀為Verve設計的封面數驟減,而Verve此時也開始改變政策,大量地採用攝影照片為封面。六○年代開始,Norman Granz將這些爵士廠牌的版權賣給米高梅(MGM),移居歐洲。Norman Granz後來東山再起,創設Pablo廠牌(命名靈感源自西班牙藝術大師Pablo Picasso),封面多以藝人的黑白照片為主,也不再採用任何手繪設計了。

經歷了半世紀以上的光陰,馬汀的封面設計仍極具魅力。大約三、四年前,日本環球公司企畫了「大衛‧史東‧馬汀:十吋盤蒐藏精選」(David Stone Martin: 10 inch Collectors’ Selection)系列,一共三十款,編號分別為UCCV-9031~9040,UCCV-9041~9050和UCCV-9111~9120,分成三期發行,前後歷時一年,台灣均有代理,售價自然是不便宜。由於標榜的是十吋盤封面系列,日本唱片公司又是秉持著原汁原味的重現精神,所以每張專輯都只有二十來分鐘,錄音品質也不甚了了(一般認為爵士十吋盤的錄音品質極少有水準之上)。不過,正因為堅持百分百原貌重現,所以日本環球此一系列採用的封面,全部來自蒐藏家品相最好的原版唱片。就藝術品的複製而言,可算是盡善盡美,無可挑剔了!事實上,即使是馬汀畫作的複製品,坊間的價格也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例如由Manek Daver編撰,名為David Stone Martin: Jazz Graphics的絕版書,收錄多張珍貴的馬汀封面設計作品,坊間叫價竟然高達五百元美金,在日本的價格則更高!

年少時目睹了經濟崩盤如何拖垮美國,因此從學校畢業後旋即投入了改變美國至深的社會改革計畫「新政」。個性豁達,擁抱平權的馬汀,從早年的壁畫創作經驗中汲取靈感,每一張爵士樂唱片封面,都反映了馬汀所處的時代精神:自由獨立、不受侷限。對馬汀而言,支撐他創作動力的並不是金錢,而是對爵士樂毫無保留的愛,以及可以全盤掌握自己創作品的自主性。馬汀所代表以及他所描繪的,正是這樣一個爵士樂的黃金年代。

[註釋]
註一:據聞另一位知名的探險家Henry Morton Stanley有一句名言:「Dr. Livingstone, I presume?」
註二:在一九五三年時,Norman Granz單月的發片量曾多達二十款專輯之譜,並以一年至少發行一百二十張專輯為公司營運目標。衡量這樣的發片量,以馬汀的創作速度,並不可能為每一張專輯設計封面。

圖片另參:
April 12,2006舊文___David Stone Martin之爵士樂封面作品[ 補充 ]

留言

  1. 你好
    我是某雜誌社編輯
    想向你邀稿寫Jazz專文
    可否盡速回覆我
    給予方便聯絡方式
    好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謝謝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