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小眾但穩定成長的音樂市場 雖然爵士樂是小眾市場,回顧二○○四年,台灣聆聽爵士樂的市場仍在穩定成長中。水岸爵士音樂節、台北國家音樂廳的夏日爵士音樂節,乃至於六月的貝西伯爵(Count Basie)大樂團演出,九月的山下洋輔鋼琴獨奏會,都邀請了許多優秀的樂手來台演出。在專輯代理方面,在許多樂迷的熱心串連下,加上有心的唱片行老闆或店員默默耕耘,雖然數量有限,代理商仍引進不少好貨,真可用「琳瑯滿目」四字來形容。唯一的遺憾的是,由於代理問題,筆者無緣評鑑 ECM 於二○○四年發行的新專輯,這些遺珠的介紹,有待日後慢慢補充了。 此次筆者推薦的十張爵士樂專輯,以去年發行或銷售的爵士新片為限,重發盤由於數量太多,暫不列入評鑑範圍。Fred Anderson與Hamid Drake合作的「Back Together Again」是唯一在網路上購買的專輯,其餘都是在台灣唱片行購得: •Oscar Peterson/A Night in Vienna(Verve) 劉主編在十一月份的「音響論壇」就已經介紹過這張專輯,本來不需我再多說。不過,因為此張專輯實在值得推薦,請容我狗尾續貂,多說一點。爵士樂聽久了,有時反而對一些名聲響叮噹的樂手較沒興趣,奧斯卡‧彼得森剛好就在「出片很多,有名得不得了,偏我不大想買」的名單之列。還好,筆者的好奇心克服了「搞怪」心態,這套專輯問世一陣子之後,終於把它從唱片行請回家,而聆聽的結果也證明人不可太「鐵齒」。 一九九三年曾經中風的奧斯卡‧彼得森,在DVD的畫面上雖是垂垂老矣,但意志堅強,勤於復健的他,彈起琴來絲毫不含糊。這張專輯是彼得森在維也納樂友協會愛樂廳的現場演出,團員則包括了曾經來台演出的低音貝斯手NHOP,吉他手Ulf Wakenius和鼓手Martin Drew。透過攝影機拍攝的畫面,我發現愛樂廳不但大爆滿,椅子還一路排到入口的大廳,不難想像當天的演奏會有多熱鬧。上半場的幾首慢歌如「Nighttime」、「When Summer Comes」或是「Requiem」,都是由彼得森作曲,他收斂起快速與華麗的彈奏,取而代之的,是略帶憂傷的優美琴音,深情款款,指尖之間流露真意,配上那酷似Barney Kessel 風格的吉他手Ulf Wakenius,帶勁地撥弄琴弦,以及NHOP旋律性十足的貝斯,三人你來我往,交織成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