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世故知性的都會風情

::介紹女歌手Stacey Kent 四年前,爵士女歌手Stacey Kent首度訪台。當時她還在獨立廠牌發行專輯,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算高。令我意外的是,個性相當內斂的她,原來早就擁有一大票忠誠的台灣歌迷,當時滿坐的國家音樂廳就是證明。在那場演唱會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Kent清唱「It Might As Well Be Spring」一曲,時節是溽暑炎夏,她那細膩、柔美而又自然的嗓音,如同山谷冷泉,蜿蜒輕洩,冷凝了現場炙熱的空氣,聽眾們從她的嗓音裡找到莫大的撫慰,那珍貴的聆聽時刻,令人難忘。 Stacey Kent的演唱風格從來都不是爵士樂裡一脈相承的主流派。迥異於Billie Holiday的悲苦或Dinah Washington的洪亮,她並未以演唱藍調或福音詩歌見長,也不像Ella Fitzgerald、D. D. Bridgewater、Diana Krall等人擅長運用擬聲唱法(scat singing,以人聲模仿樂器的技巧)。就像一流的演員,Stacey Kent真正厲害的是她清晰流暢的口條,演唱情歌時,每一字,每一句都可以將情緒掌握得恰如其分,還有那充滿細節,需要專心聆聽的婉約嗓音。Stacey Kent的表演不曾咄咄逼人,也不是滿場炫技、熱力四射的娛樂秀。如同白人女歌手Shiela Jodan、Blossom Dearie,Stacey Kent以知性而世故的風格取勝。透過她的演唱所體現出來的,正是一種符合現代感的都會搖擺,精緻而精準地展現千樣面貌、萬種風情,需要聽眾用心領會。 Stacey Kent畢業自紐約Sarah Lawrence學院,主修比較文學。大學畢業後,她赴歐洲遊學,卻無心插柳柳成蔭,步上爵士歌唱生涯。為了進一步琢磨自己的演唱技巧,又在學校裡的爵士樂課程中認識了次中音薩克斯風手Jim Tomlinson。兩人後來結為連理,也成為最佳音樂夥伴,共同製作專輯,並攜手巡迴演出。 Stacey Kent最初只是在倫敦的小酒館演唱,後來亦曾在麗池飯店夜總會擔任大樂團主唱,她真正的轉捩點是在九○年中期,將自己的試聽帶同時寄給了唱片公司以及英國最有威望的爵士樂前輩,也是電台廣播節目主持人Humphrey Lyttelton,並幸運地同時獲得兩者青睞。一九九七年,Stacey Kent發行了第一張專輯Close Your Eyes,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