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著人文關懷的樂音(上)

::介紹法國貝斯手Henri Texier在藍牌的幾張專輯 寫爵士樂這件事情對筆者來說,越來越像「白頭宮女話天寶遺事」。 不過是前幾年的事情,台北街頭尚還矗立著幾間堅持理想的獨立唱片行,有系統地引進歐洲爵士廠牌CD,讓充滿好奇心的樂迷大開眼界,滿足多元化的需求和選擇。 豈料,二○○五年之後,禁不住網路下載導致實體CD消費人口驟降的衝擊,這些唱片行有的關門大吉,有的則對樂迷失去信心,不再引進爵士新片。 歐洲爵士樂在臺灣,真的這麼不堪一擊嗎? 還記得大小唱片行林立的年代,曾有店員向我推銷法國的「藍牌」(Label Bleu)CD。隨意挑了幾張叫得出樂手名字的專輯,如Joe Lovano與David Liebman的作品帶回家,聽後果然十分滿意!於是,我先以e-mail向原廠牌索取目錄,接下來的動作就完全憑直覺了:只要得過獎,聽過名字,或是封面設計得不錯者,都列在我的購買清單之中。另外,藍牌還有一個子廠牌Indigo專門製作世界音樂,無論是藝人陣容或錄音表現均不俗,也列入我「敗家」的對象。 後來,另一家獨立唱片行開幕,更有系統地引進藍牌CD,我的消費行為就不用全憑直覺了。已經累積了先前的聆聽經驗,再加上網路所提供的廠牌資訊越來越詳細、完整,對於藍牌旗下的藝人逐漸不陌生。在「藍牌初體驗」中,我曾經對於和美國次中音薩克斯風手Joe Lovano合作的法國貝斯手Henri Texier印象十分深刻。所以當更多Henri Texier在藍牌錄製的專輯陸續於唱片行上架時,我也不錯過把它們請回家的機會,如此買了十幾張他的作品。 低音貝斯不像鋼琴或薩克斯風是爵士樂中的明星樂器,它大部分時候都是配角的命。然而,傑出的低音貝斯演奏可以強化律動感,豐富音樂層次,讓整體的演奏加分。具前瞻性的低音貝斯手如Charles Mingus,更可以從低音貝斯的樂器特色出發,透過有創意的編排,展現與主流爵士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 Henri Texier就是這麼一位創作理念近似Charles Mingus的樂手。和Charles Mingus不相同的是,他的演奏風格並沒有太多搖擺年代的老派音樂色彩。這位出身、活躍於法國的低音貝斯手,八歲開始學鋼琴,十五歲時就在俱樂部演出,隔年Henri Texier十六歲時改學貝斯。據說當時巴黎的Blue Note俱樂部時常有美國樂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