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著人文關懷的樂音(下)

::介紹法國貝斯手Henri Texier在藍牌的幾張專輯

在《音樂論壇》七月份「爵士樂的故事」專欄裡,筆者曾經介紹法國貝斯手Henri Texier八○~九○年代在藍牌發行的幾張代表作。
Henri Texier與其他貝斯手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吸收了六○年代源自美國的自由即興精神,擺脫了傳統爵士樂跟拍的角色,在作品中融入政治、社會及人文關懷的元素,並不斷追求咆勃樂之後,「現代」爵士樂創新的可能性。
九○年代可說是是Henri Texier的音樂豐收期,他先後組成「Azur」、「Mad Nomads」、「Sonjial Septet」等樂團,嘗試以不同的編制進行各類音樂展演及藝術實驗。其中最特別的創作系列,是偕同攝影家Guy Le Querrec、吹管手Louis Sclavis及鼓手Aldo Romano到非洲演出,先後發行了三張結合Guy Le Querrec攝影與三重奏作品的專輯,分別為:Carnet de routes、Suite Africaine和African Flashback。這些專輯大部分的創作都是從簡單的動機出發,由三位訓練有素的樂手進行密切的即興對話。他們的創作靈感,全都與非洲這塊影響爵士演奏至深的土地有關。如同Henri Texier一樣,攝影師Guy Le Querrec的作品亦是洋溢著對非洲的人道關懷。藍牌願意不惜工本發行攝影集加CD(筆者以前購買時,CD的價格並沒有因此而調漲),實在令人既感動又佩服。事實上,藍牌於九○年代發行的專輯有許多這種不考慮成本及商業市場的設計實驗。除了發行非洲三部曲之外,發行義大利小號手Enrico Rava的專輯時,藍牌也曾附了一本以Rava本人為主角的漫畫冊,十分有趣。

Henri Texier – Respect (1997)

上述的忙碌行程並沒有讓Henri Texier放慢在藍牌製作專輯的腳步。一九九七年,他錄製、發行了Respect,是一張和美國樂手Lee Konitz(中音薩克斯風)、Bob Brookmeyer(伸縮號)、Paul Motion(鼓)及Steve Swallow(電貝斯)合作的作品。這幾位和Henri Texier合作的樂手都是名滿天下,早已建立獨特風格的一流音樂家。其中中音薩克斯風手Lee Konitz常被視為「酷派」(cool school)的領航者,是二次戰後少數沒有受到Charlie Parker太多影響的管樂手。伸縮號手Bob Brookmeyer來自美國西岸,在演奏方面較重視旋律感和編曲,同樣也被歸為「酷派」樂手。

這張專輯由每位樂手貢獻兩首創作,各自有其獨到的即興風格及演繹方式。一開始就是Henri Texier的專輯同名曲「Respect」,反覆的貝斯低音中帶出中音薩克斯風與伸縮號合奏、氣氛嚴肅的主旋律,Steve Swallow的電貝斯則游移於其間,扮演畫龍點睛的效果。對Henri Texier而言,向這些知名的音樂大師致敬最好的方式,就是製作一張名為Respect的專輯。因此,一種憧憬、仰望的肅穆氣氛貫穿全曲,以表達這位法國貝斯手的對他們的敬意。

第二軌「Thingin」的演奏氣氛就輕鬆和緩得多。這是Lee Konitz以抒情歌謠「All the Things You Are」和弦進行為基礎,改編而成的小品;輕鬆的搖擺節奏,明亮的旋律線條,由Lee Konitz、Bob Brookmeyer及Henri Texier輪流即興,雖然少了鋼琴的潤飾,但Henri Texier穩當的time-keeping讓音樂聽起來既舒適又帶勁。由Steve Swallow所作的「Ladies’ Waders」則改編自「Bye Bye Blues」的和弦進行,是從藍調和弦發展出來的小品。很有趣的是,雖然演奏的樂器是電貝斯,但由於Steve Swallow彈的音階比較高,反而具有吉他的旋律效果,不禁令我想起八○年代Henri Texier四重奏組合中的吉他手Philippe Deschepper,不過Steve Swallow風格偏爵士,而Philippe Deschepper則受到搖滾樂的影響較深。

嚴格來講,Respect算不上是什麼前衛作品。在主題及演奏概念方面,也沒有Henri Texier之前幾張專輯那麼嚴肅或有野心。不妨靜下心來,仔細聆賞這幾位音樂大師高手過招,相信帶來的即興趣味是無窮的。

Henri Texier Azur Quintet – Mosaic Man (1998)

在七月份的專欄裡,我曾經提到九○年代初期,Henri Texier組了一個名為「Azur」的四重奏,成員分別為來自美國的Glenn Ferris(長號)、來自南斯拉夫的Bojan Zulfikapasic(鋼琴)以及Tony Rabeson(鼓)。這個樂團成軍後發行的第一張專輯是Indian’s Week,已於七月份專欄介紹過。隔了五年,Henri Texier的兒子Sebastian Texier((單簧管、中音薩克斯風))加入「Azur」,這個樂團從四重奏變成五重奏,發行了另一張專輯Mosaic Man,每一位樂手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優異演出。

「全音樂指南」(All Music Guide)曾經將Henri Texier、Bojan Zulfikapasic和Tony Rabeson的合作關係,譽為九○年代法國最有默契,最頂尖的節奏組合。若讀者有機會接連聆聽Indian’s Week和Mosaic Man這兩張專輯,應不難參透箇中道理。正因為有Bojan Zulfikapasic這位風格優美的鋼琴手之參與,再搭配長號手Glenn Ferris及吹管手Sebastian Texier激昂銳利的即興旋律,來回穿梭於爵士樂的「in」和「out」之間的框架,將後咆勃與自由即興的元素拿捏得恰到好處,音樂不但好聽又帶著積極向前的創意,也難怪「Azur」樂團可以傲視群雄,一躍成為九○年代令人矚目的歐洲爵士指標。

雖然網路上沒有太多關於Mosaic Man的英語介紹,但從部分曲名來判斷,這張專輯承襲了Indian’s Week的製作概念,Henri Texier希望可以透過音樂演奏,喚醒世人對於非洲危機的關懷;包含人口販賣與環境生態的浩劫等問題。第一軌是專輯同名曲「Mosaic Man」,Henri Texier再度運用反覆低音的手法帶出深具民族風味的旋律合奏。曲子很快地進入精彩的輪流即興部分,透過南斯拉夫裔Bojan Zulfikapasic的巧思,鋼琴旋律聽起來極為清新、獨特,一點也不拖泥帶水,接續鋼琴的是薩克斯風與伸縮號的獨奏,激烈緊湊的風格,讓全曲充滿故事的張力,非常精彩。

第二軌「The Lost Kids of Nairobi」(中譯:奈洛比的失蹤孩童)是一首搖擺韻味十足的曲子,但Henri Texier透過低迴的旋律,對於非洲人口販賣的問題提出沈痛的控訴。Bojan Zulfikapasic是這首曲子的演奏之星,身為九○年代備受矚目的歐洲鋼琴手,他的即興樂句中處處可見源自古典、爵士及南歐民謠的旋律,擅長演奏高音旋律的他,似在表達無辜孩童的天真。第三軌「Freeman」的色彩又更沈重了些,在逐漸成形的搖滾樂重拍中,Sebastian Texier的單簧管與Glenn Ferris的即興旋律互為交纏,其中來自美國的Glenn Ferris以煽情的藍調樂句,將音樂帶至聆聽高潮。這首曲子雖然名為「自由人」,但透過「Azur」樂團的演繹,故事中主角的情緒卻是憂鬱的,非洲人真的自由了嗎?

整體而言,Mosaic Man可視為Indian’s Week的續篇,兩者無分高下,都是很出色的作品,只是後者增加了一個吹管手Sebastian Texier,他的薩克斯風即興手法與Glenn Ferris類似,美式爵士演奏的痕跡較深,不過單簧管的演奏受到前輩Louis Sclavis的自由風格影響較大(第六軌的「Ape, Dog and Tiger」可為參考)。值得一提的是,Glenn Ferris在另一張藍牌的專輯Palatino中的表現也很出色,有心追索歐洲爵士軌跡的樂迷不妨一試。

Henri Texier Azur Quintet - String's Spirit (2003)

進入千禧年之後的「Azur」五重奏成員,似乎想向九○年代的風格告別,採取了截然不同的音樂製作概念—與格局龐大的弦樂團(二十九人編制)合作,String's Spirit即為其實驗成果。筆者周圍的爵士同好,通常都不太喜歡結合弦樂的爵士演奏,因為「爵士 + 弦樂」的作品往往太偏流行,聽這類音樂,就像想喝飲料解渴的人,卻誤食咳嗽糖漿,帶著藥味的甜膩感太重,反而苦不堪言!

樂迷有這種擔心絕對可以理解,不過我可以跟大家保證,這張專輯絕不是咳嗽糖漿。不像美式爵士製作人將演奏電影配樂的好萊塢弦樂團請到錄音間來與爵士藝人合作,Henri Texier的製作概念是完全不考慮流行面的。追根究底,歐洲爵士本來就有部分是構築於古典樂及現代音樂的技法,採用弦樂伴奏並非要製造燈光美、氣氛佳,增進情趣的音樂,而是要透過現代樂團的弦樂編制,演奏更細膩、感性的樂章。關於這一點,負責弦樂編曲的Claude Barthelemy可說是整部作品的幕後功臣。

專輯雖然名為「弦樂精神」(String's Spirit),不過弦樂器並非作品的主角,而是以伴奏形式點綴其中,真正核心的主奏樂手仍是「Azur」五重奏的樂手。從許多曲子以成員的名字命名(「Tonic Tony」、「Serious Seb」、「Glenn the Space」或「B. Z. the Bee」)即可知。換言之,使用弦樂並沒有讓String's Spirit刻板化或流行化,反而讓這組五重奏的演奏煥發著現代音樂的光澤,聽來更有滋味。

第一軌的「Armoire Dog」就以懸疑氣氛的弦樂旋律開場,在Tony Rabeson搖擺的鼓點之後,正式展開第二軌「Tonic Tony」的演奏,Bojan Zulfikapasic、Sebastian Texier、Glenn Ferris、Tony Rabeson輪流即興,即使主旋律的音程聽起來那麼古怪,但個別樂手卻可以把樂句發展得十分流暢好聽。第三軌的「Serious Seb」以Sebastian Texier的小名「Seb」命名,而「Azur」樂團也呼應曲名,以嚴肅的氣氛來凸顯吹管手Sebastian Texier的單簧管演奏。很有趣的是,Sebastian Texier演奏單簧管總是比中音薩克斯風來得更嚴肅,更強調自由面。長號手Glenn Ferris在曲子的後半段也有紮實的演奏表現。

第四軌的「Glenn the Space」以明確的放克節奏開場,似乎是為Glenn Ferris而量身打造。隨著Glenn Ferris變化長號音色,節奏也隨之改變,考驗著樂手的應變能力。在Sebastian Texier精彩的薩克斯風即興之後,是Bojan Zulfikapasic色彩變化多端的鋼琴旋律。這並不是一首容易演奏的作品,但或許因為「Azur」是Henri Texier九○年代中成軍最久,最受歡迎的樂團,成員彼此之間的默契極佳,你來我往,談笑風生,音樂聽來格外順暢。

想熟悉「Azur」樂團作品的樂迷,筆者會建議先從他們的首張專輯An Indian's Week開始聽,一旦領會Henri Texier喜歡採用的的編曲手法及個別樂手的即興風格之後,即可嘗試String's Spirit這套採用弦樂的雙CD作品;disc 1融合了現代音樂與主流爵士,disc 2有較多前衛的嘗試,偏自由爵士風格。最後,我會建議樂迷再次回歸小品Mosaic Man,仔細聆賞個別樂手的即興演奏,相信會越聽越有興味!

Henri Texier/Strada Sextet – (V)ivre (2005)

錄完String's Spirit 之後,明星樂手Glenn Ferris與Bojan Zulfikapasic先後另謀發展,「Azur」隨之曲終人散。不過Henri Texier一刻也沒閒著,他再接再厲,偕同兒子Sebastian Texier、另一位鼓手Christophe Marguet組了三重奏,為導演Jean-Louis Bertuccelli的紀錄片Remperts d'argile擔任配樂工作,並隨著電影播放巡迴各地演出。Remperts d'argile藉由描述阿爾及利亞一座位於沙漠的小村落故事,批判極權者的剝削與暴政,因而遭到阿爾及利亞政府禁演的命運。

接下來,Henri Texier以三重奏為班底,再加上三位新團員,分別為演奏高音(soprano)及上低音(baritone)薩克斯風的Francois Corneloup、演奏吉他的Manu Codja、演奏長號,來自保加利亞的Gueorgui Kornazov,組成了名為「Strada」的六重奏,並發行了(V)ivre。

Bojan Zulfikapasic離團之後,Henri Texier的樂團再度回歸到八○~九○年代初期採用吉他手(而不是鋼琴手)的模式。(V)ivre 雖然少了Bojan Zulfikapasic那種辨識感高,優美流暢的鋼琴旋律,但卻擁有更多實力雄厚,風格創新的爵士新秀,擔任「前線」的即興演奏。

(V)ivre的製作概念與九七年發行的Mad Nomad(s)有些相似:以民族音樂為主題,帶出個別樂手銳利的獨奏,並不時以自由即興的手法以及聲響實驗來表達Henri Texier對於第三世界國家及少數民族處境的政治立場。在曲目安排方面,他也偏好以長短曲相互交錯的方式來說故事。一開場十三多分鐘的「Old Delhi」就展現了這些年輕樂手不凡的獨奏才能,無論是薩克斯風手Francois Corneloup或是電吉他手Manu Codja,緊湊的節奏中帶出激進的樂句,令聽眾驚豔不已。曾經有樂評人指出Manu Codja同時擁有John McLaughlin的彈奏技巧和Jimi Hendrix的迷幻之聲。由於這張專輯的作曲採用大量的五聲音階,Manu Codjia的吉他聲響,游移於上,聽來更顯狂躁厚重,帶著後搖滾的味道。

第二軌的「Lady Bertrand」是一首抒情曲,長號手Gueorgui Kornazov的獨奏表現不俗。兩首短曲「Too late to be passive」、「Light Hope」接續於後,彷彿Ornette Coleman進行管樂及節奏的解放實驗,目的是要帶出第五軌的「Dance Revolt」。讀到這樣的曲名,樂迷或許疑問:跳舞也可以造反嗎?團長Henri Texier的答案是百分百肯定的,簡單的主旋律之後是Sebastian Texier的單簧管、Francois Corneloup的上低音薩克斯風、Gueorgui Kornazov的長號、Manu Codja的吉他和Henri Texier的低音貝斯在飛揚的節奏中輪流即興,這幾件樂器彼此的音色效果反差極大,音樂的張力十足,聽起來別具風味。

接下來的短曲「Gandhi」中極為抽象,為的是要帶出第七軌的「Blues for L. Peltier」,L. Peltier係美國印地安原住民,因謀殺兩個聯邦調查局的幹員而被起訴。在模擬印地安鼓聲的節奏中,帶出薩克斯風、長號與吉他騷動不安的狂亂旋律。即使沒有這些政治意味濃厚的曲名,聽眾仍可深切感受音樂想要表達的憤怒情緒。

整體而言,(V)ivre是一張注重情感張力的作品。它並不是一張「悅耳」、「舒服」的專輯,無論是專輯名、曲名或演奏,處處都透露出Henri Texier鮮明的左派色彩。Henri Texier並不是一個不會演奏舒適搖擺樂的樂手,但作為歐陸知識份子的良心,以音樂為職志的他,選擇以樂器來批判、揭露社會的黑暗面。難能可貴的是,Henri Texier從來沒有犧牲作品的音樂性,「為抗議而抗議」,他的音樂永遠是言之有物,洋溢著深切人文關懷的,單就這一點,筆者給(V)ivre四顆星。

Holy Lola電影配樂 (2005)

喜愛爵士樂的法國導演Bertrand Tavernier,曾以「午夜時分」(Round Midnight)向美國爵士樂手Bud Powell與Lester Young致敬。在拍攝「Holy Lola」一片時,特別邀請Henri Texier擔任這部電影的配樂工作。這部劇情片是關於一對法國夫妻赴柬普寨領養小孩的故事。飽受戰火洗禮,貧窮落後的柬普寨,嬰兒就像貨品一樣,常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來自西方的中產階級夫婦。「Holy Lola」探討的正是這樣一個令人困窘又無奈,關於人口販賣/收養的議題,由洋溢著人文關懷色彩的Henri Texier來擔任劇情配樂,再也適合不過。

在這部電影配樂專輯中,Henri Texier在編制方面作了一些調整,除了原有的Strada班底之外,又增加了兩位提琴手、一位演奏木琴(marimba)及節奏樂器的樂手。感性的提琴旋律帶出故事關於「愛」的主題,木琴與節奏樂器則協助增添些許南亞風情,不知Henri Texier的靈感是否來自印尼巴里島的打擊樂器—甘美朗?

Holy Lola的收錄的曲目共有二十四首,這代表每首作品都不長。它與之前政治立場鮮明的專輯不同之處,在於Henri Texier幾乎沒有使用什麼同時即興或激進的演奏手法,這是因為音樂要搭配劇情,所以無論是長或短曲,旋律都相當悅耳,即使是節奏也盡量貼近一般觀眾的口味,以音樂說故事的氣氛相當濃厚。比起前一張專輯(V)ivre,Holy Lola淺顯易懂,平易近人,錄音也相當正點,Henri Texier鬆軟Q的低音貝斯尤其值得一聽。最後,這張專輯的內頁說明特別附了每首曲子的樂手獨奏順序,樂迷聆聽時可參考。



發行了Holy Lola電影配樂之後,Henri Texier仍然持續活躍於全球樂壇,也有更多新作品問世。部分錄製於八○年代,原以LP形式發行的藍牌專輯如Izlaz、Colonel Skopie,也再度以二合一的雙CD問世。Izlaz/Colonel Skopie記錄了這位貝斯手與Joe Lovano、Steve Swallow、John Abercrombie、Aldo Romano合作的軌跡,Joe Lovano在這套雙CD作品有絕佳的獨奏表現,或許也預示了這位當時活躍於歐洲爵士樂壇的美國薩克斯風手即將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大放光芒。

有點可惜的是,在引入Holy Lola之後,臺灣的唱片行再也見不著Henri Texier的新作,這篇文章也就只能寫到這裡。平心而論,臺灣的樂迷並不是不喜歡歐陸爵士,只是缺乏系統性的介紹與專輯導覽。猶記得去年臺中爵士音樂節請來兩位歐陸爵士重量級人物:法國演奏手風琴的Richard Galliano與義大利演奏小號的Enrico Rava,他們的樂團曾將音樂節現場氣氛炒至高峰,其演奏令聽眾陶醉不已。只要有更多同好一起長期耕耘,配合熱心人士請來更多具指標性的優秀藝人,舉辦更多高水準的爵士音樂會,長此以往,相信臺灣的爵士消費市場一定可以更多元豐富。

欲一窺歐洲爵士樂團的魅力,聆聽Henri Texier在藍牌發行的專輯是很好的起點。身為法國現代爵士發展的縮影,Henri Texier的作品處處透露出歐洲爵士特有的纖細和人性關懷。最重要的是,Henri Texier與參與樂團的年輕成員們,從未停止實驗和嘗試,老幹新枝一同賦予法國爵士枝葉繁茂、欣欣向榮的活力景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歐洲爵士歷史

「ECM式」的音樂?

前衛搖滾與爵士的關係